期刊文献+
共找到783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侵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破坏——以上海闸北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蔡亮 苏智良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8,共6页
在一二八、八一三事变中,上海两次惨遭日军炮火蹂躏,尤其是闸北的繁华地带东北、西南两处,先后因日军轰炸使三十年的建设成就荡然无存。日本的侵华战争不但中断了闸北的现代化建设,还直接导致了该地区的长期沉沦。
关键词 日本侵华 中国现代化建设 上海闸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服务中国现代化建设 被引量:11
2
作者 鲁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96-98,共3页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各位代表相聚上海,以“职业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主题,共同探讨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经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的各位代表相聚上海,以“职业教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主题,共同探讨在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经验,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为世界的繁荣、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借此机会.我进一步介绍中国职业教育当前的历史使命和重点任务。重点两个方面:一是开放的中国职业教育重在提高八个能力.二是要用更加开放的视野办好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现代化建设 服务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职业教育 中国现代化进程 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认识的新境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谈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的确立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萌荣 康瑞华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6,共2页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的确立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 ,它符合...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改善生态环境 ,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的确立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 ,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符合人民的愿望 ,符合国际潮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 小康社会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哲学整体性思维模式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相互作用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肖玲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整体性思维模式 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哲学 统整 相互作用 个体价值 群体价值 尊严性 天地自然 有效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文章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1期5-13,共9页
根据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成功秘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必须... 根据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的成功秘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的理论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为此我们必须通过立足于新时代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正视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面临的具体国情,积极回答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来推进理论创新并满足全社会对理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理论创新 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宝艳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33,共5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体现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公众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中国现代化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撑,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道德约束;主流意识形态必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质体现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形成并得到公众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中国现代化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精神支撑,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道德约束;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科学反映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规律,密切关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现实问题,积极整合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思潮,正确调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利益分配,才能不断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建设 主流意识形态 认同的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民青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0,共5页
科学地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科学发展观就是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而形成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指针的实践意义,其丰富理论体系和开放系统,归根结底都表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 科学地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科学发展观就是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而形成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根本指针的实践意义,其丰富理论体系和开放系统,归根结底都表明,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要解决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的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根本宗旨就是要不断深入探索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勇于探索和开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现代化建设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文化价值
8
作者 张红霞 高抒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46,共5页
关键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中国现代化建设 科学理性精神 中国文化 科学与民主 中西方文化 人事档案 科学研究 物质文明 民主与法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南──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论纲
9
作者 宋歌 徐亚丽 《北方论丛》 CSSCI 1995年第6期94-97,共4页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南──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论纲宋歌,徐亚丽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制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实际上包括了...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南──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论纲宋歌,徐亚丽中国共产党为全国人民制定的奋斗目标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实际上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要求。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 政治体制改革 民主政治建设 基本政治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思想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建设与法制
10
作者 刘作翔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0-12,46,共4页
法制是国家发展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际社会,“发展”这一概念,常常同“现代化”概念通用。自从一九七九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法制就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日程和政策之中... 法制是国家发展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际社会,“发展”这一概念,常常同“现代化”概念通用。自从一九七九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来,法制就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被提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日程和政策之中。法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被中国的政治家、学者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所认识。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四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中,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监督 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法律制度 治理整顿 法制建设 宪法 国家发展政策 有法可依 国家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 发展 创新——试论三代中央领导核心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11
作者 张国镛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36,共6页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就是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和动力来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以... 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是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奋斗的目标。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就是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和动力来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模式、战略步骤、动力来源等思想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发展和创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发展目标 发展战略 发展动力 创新 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央领导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12
作者 何佳声 《产经评论》 1995年第4期28-33,共6页
澳门为超小型的微型经济,虽为历史上最长的自由港,但由于其地域面积小、港口淤塞严重,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结构畸形、科学技术滞后、对外依赖性大,特别由于香港经济的腾飞和珠江三角洲的堀起,人们往往忽略了其长达数百年的自由港地位及... 澳门为超小型的微型经济,虽为历史上最长的自由港,但由于其地域面积小、港口淤塞严重,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结构畸形、科学技术滞后、对外依赖性大,特别由于香港经济的腾飞和珠江三角洲的堀起,人们往往忽略了其长达数百年的自由港地位及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而使其优势和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进入90年代以后,学术界、工商界、企业界到政府官员,见仁见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经济 中国现代化建设 珠江三角洲 自由港 产业结构 大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台湾 跨国企业集团 一国两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探索
13
作者 刘琳 《求实》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中共三代领导集体 中国现代化建设 毛泽东 邓小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客观规律 我国现代化建设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14
作者 龚益鸣 《学习月刊》 2012年第17期7-7,共1页
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重,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的历史关口的一项高屋建瓴的、系统的顶层设计。任何旗帜,都是用来指引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指引的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建设 顶层设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际金融危机 胡锦涛同志 旗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方法论刍议
15
作者 范俊玉 《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年第1期12-14,共3页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后,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就踏上了漫漫的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以摆脱屈辱和苦难困境的求索之路.在这一进程中,毛泽东作为一个关键人物,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有中...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逐步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后,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就踏上了漫漫的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以摆脱屈辱和苦难困境的求索之路.在这一进程中,毛泽东作为一个关键人物,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共产党人 进程 《论十大关系》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 中国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
16
作者 左吉祥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开拓奠定阶段、继承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开拓奠定阶段、继承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中国现代化建设 传承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侨务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17
作者 李映发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15-16,共2页
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20年来,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为有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他制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中国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20年来,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为有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他制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是因为全国各族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还有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华人以及热爱中国的世界人民的热情支持与援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侨务思想 中国现代化建设 侨务工作 邓小平同志 侨务政策 改革开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台港澳 海外侨胞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儒商思想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18
作者 王臻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第9期228-229,共2页
儒商思想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的一种经济思想,其传到日本后,同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符合日本国情、具有日本特色的经济思想。这种思想在日本加速经济发展、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建设。... 儒商思想是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家学说的一种经济思想,其传到日本后,同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符合日本国情、具有日本特色的经济思想。这种思想在日本加速经济发展、加强现代企业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日本的现代化建设。日本在改造中国传统儒商思想的基础上,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反过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建设 日本传统文化 儒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企业管理 经济思想 经济发展 儒家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选择的哲学思考
19
作者 李彤宇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1999年第S3期151-15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现代化建设 生态化 信息化时代 人的主体性 信息化建设 人和自然的关系 中国现代化 发展观 传统文化 实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志岿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33,共6页
本文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文化学考察。认为,现代化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发展,而是社会文化的总体发展,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的统一。新中国的建立较好的地实现了三个子文化的统一,但滞后的精神文化仍然严重阻碍... 本文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行了文化学考察。认为,现代化不是经济的单方面发展,而是社会文化的总体发展,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作用的统一。新中国的建立较好的地实现了三个子文化的统一,但滞后的精神文化仍然严重阻碍着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构成了中国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文化的“瓶颈”。文章在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文化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准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过程 马克思主义 我国现代化建设 中国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进程 制度文明 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 文化反思 制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