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经济波动冲击因素的模型求解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悦 冯宗宪 孙坤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18-122,共5页
为充分研究不同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及解决货币中性问题,文章引入一个包含12个冲击的DSGE模型,采用校准法和贝叶斯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条件方差分解来研究对中国经济造成波动的冲击来源。DSGE模拟结果显示:技术冲击... 为充分研究不同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及解决货币中性问题,文章引入一个包含12个冲击的DSGE模型,采用校准法和贝叶斯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条件方差分解来研究对中国经济造成波动的冲击来源。DSGE模拟结果显示:技术冲击、利率冲击、货币增长率冲击和实际工资加成冲击等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能解释大部分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冲击。其中,技术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70%的产出波动;工资加成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接近70%的通货膨胀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中国经济波动 DS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固定资产投资与中国经济波动 被引量:6
2
作者 俞剑 程冬 郑文平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8-112,共15页
本文采用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和煤炭与石油价格不确定性的季度数据考察了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价格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解释我... 本文采用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3—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变量和煤炭与石油价格不确定性的季度数据考察了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加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价格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解释我国10.75%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同时,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加不仅会直接抑制中国的产出水平,而且还会通过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来间接降低产出水平。高能源依赖度省份受到的抑制效应大于低能源依赖度省份。对此,中国政府会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应对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增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重视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冲击,降低传统能源消费依赖度,是规避能源价格不确定性冲击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价格不确定性 贝叶斯估计 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 中国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冲击、财政冲击、货币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SVAR方法的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12,共10页
本文使用同时带有长期约束和短期约束的SVAR方法,识别了中国经济波动的三种冲击源,即供给冲击、财政冲击和货币冲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是供给冲击。总供给冲击对产出波动的贡献率为90%左右,对通胀波动的贡献率为65%... 本文使用同时带有长期约束和短期约束的SVAR方法,识别了中国经济波动的三种冲击源,即供给冲击、财政冲击和货币冲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是供给冲击。总供给冲击对产出波动的贡献率为90%左右,对通胀波动的贡献率为65%左右。以财政冲击和货币冲击为代表的总需求冲击虽然不是经济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但是我们发现了货币供给冲击在短期内产生产出下降和通胀下降的宏观经济异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中国经济波动 SVA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冲击、偏好冲击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DSGE方法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袁靖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3期85-87,90,共4页
文章基于包含消费习惯与借贷约束的RBC模型,尝试将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纳入到该模型中,并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方法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发现:(1)模型能够解释实际产出、消费、投资与资本波动的92.6%、77.8%、84.5%、87.6%。(2)... 文章基于包含消费习惯与借贷约束的RBC模型,尝试将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纳入到该模型中,并采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DSGE)方法解释中国经济波动。研究发现:(1)模型能够解释实际产出、消费、投资与资本波动的92.6%、77.8%、84.5%、87.6%。(2)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对我国实际产出、投资、就业和资本的影响均有明显的持续性,而对消费的影响均表现为短期性。(3)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较小,而对就业有较大影响;消费偏好冲击对两者的影响与收入冲击恰恰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冲击 偏好冲击 中国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波动的跨境资本流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继梅 马洁 孙继巧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7-131,共5页
文章采用21个国家1993-2017年的季度数据构建G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净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GDP、利率和汇率冲击对美国、日本、金砖国家和本国的资本净流入影响较大,并且这些变量对金砖国家... 文章采用21个国家1993-2017年的季度数据构建G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净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GDP、利率和汇率冲击对美国、日本、金砖国家和本国的资本净流入影响较大,并且这些变量对金砖国家和本国跨境资本净流入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的不断上升,其经济波动对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对外开放度的同时,应尽量保持经济稳定,加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流与沟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波动 主要经济 跨境资本流动 G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贷歧视、产能过剩与中国经济波动:基于金融冲击的视角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利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7,共15页
通过建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间存在信贷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金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积极性金融冲击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但信贷歧视削弱了积极性金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忽略信贷歧视评价金融冲击的... 通过建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间存在信贷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金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积极性金融冲击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但信贷歧视削弱了积极性金融冲击的宏观经济效应,忽略信贷歧视评价金融冲击的影响将导致结论偏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由信贷歧视引致的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结果显示,产能过剩进一步削弱了积极性金融冲击的实际效应,并扩大了其对通胀等名义变量的影响。而二阶矩分析的结果则表明,信贷歧视以及由信贷歧视引致的产能过剩加剧了宏观经济波动,降低了实际变量的持续性,同时提高了通胀惯性的影响。因此,为有效发挥积极性金融冲击的作用,稳定宏观经济,需要采用相关政策有效缓解信贷歧视以及产能过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冲击 信贷歧视 产能过剩 中国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调整成本、流动性约束与中国经济波动 被引量:82
7
作者 胡永刚 刘方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2-43,共12页
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隐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就业人数变动表现得与产量增减无关,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中国消费的波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从标准RBC模型得到的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劳动投入和平滑的消费与中国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本文在劳... 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和隐性失业的存在使得中国就业人数变动表现得与产量增减无关,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中国消费的波动远远大于其他国家,从标准RBC模型得到的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劳动投入和平滑的消费与中国实际相差甚远。然而,本文在劳动不可分的RBC模型基础上引入劳动的调整成本和消费的流动性约束,得到了与中国经济波动事实匹配的令人较为满意的模拟结果。由包含劳动调整成本的RBC模型得到的就业与产出波动相对标准差与实际值基本一致,模型同时显示了劳动波动的弱顺周期性,较好地解释了中国1978年以来就业波动的相关特征。在劳动调整成本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进一步改善了模型各变量尤其是消费与其实际值的匹配程度,较好地再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消费波动较大的特征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波动 RBC 劳动调整成本 流动性约束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波动的需求驱动力与国际耦合性 被引量:5
8
作者 郑超愚 赵旸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共10页
本文尝试从国际贸易视角,同时在理论和经验层面分析中国经济波动的需求驱动力量与国际耦合性质。本文建立反应需求冲击的国民收入与国际贸易协同波动模型,依据国际贸易顺差的周期行为而识别中国经济波动的外部需求驱动类型和美国经济波... 本文尝试从国际贸易视角,同时在理论和经验层面分析中国经济波动的需求驱动力量与国际耦合性质。本文建立反应需求冲击的国民收入与国际贸易协同波动模型,依据国际贸易顺差的周期行为而识别中国经济波动的外部需求驱动类型和美国经济波动的内部需求驱动类型,从而揭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景气耦合美国经济景气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波动 需求冲击 国际耦合
原文传递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控取向转换与中国经济波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金全 吴克强 张龙 《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4期84-86,共3页
引言2019年末至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的正常经济秩序,中国经济运行压力激增,2020年1季度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挑战愈显复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冲击和贸易摩擦的长期影响下,中国财... 引言2019年末至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的正常经济秩序,中国经济运行压力激增,2020年1季度甚至出现经济负增长,宏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和挑战愈显复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短期冲击和贸易摩擦的长期影响下,中国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取向转换概率增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取向变动、财政政策货币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问题成为各界的关注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运行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调控 短期冲击 中国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发展 贸易摩擦 经济秩序
原文传递
双重金融摩擦、企业目标转换与中国经济波动
10
作者 张云 李俊青 张四灿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0年第2期34-36,共3页
在中国,投资波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总产出波动态势(龚刚和林毅夫,2007),经济的稳增长需要稳定投资且避免投资增速下滑,而企业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易纲和宋旺,2008),并且银行信贷呈现显著顺周期性。由此,中国的产出、投资和... 在中国,投资波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总产出波动态势(龚刚和林毅夫,2007),经济的稳增长需要稳定投资且避免投资增速下滑,而企业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易纲和宋旺,2008),并且银行信贷呈现显著顺周期性。由此,中国的产出、投资和信贷三者表现出很高的协同性。这说明银行信贷对中国经济波动态势具有潜在的重要影响,并且经济稳定性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显著增强,呈现平稳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主要来源 中国经济波动 银行贷款 金融摩擦 经济稳定性 稳增长 林毅夫 易纲
原文传递
中国经济波动特征的典型化事实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文舸 《社会科学文摘》 2021年第1期44-46,共3页
引言作为一个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大的国家,中国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1952—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1%(按不变价计),中国不仅经济规模现已稳居全球第二,而且按人均国民总收入衡量也已成功... 引言作为一个发展起点低、人口基数大的国家,中国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1952—201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8.1%(按不变价计),中国不仅经济规模现已稳居全球第二,而且按人均国民总收入衡量也已成功从低收入国家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总收入 中国经济波动 典型化事实 低收入国家 人口基数大 不变价 中国成立以来
原文传递
中国与NAFTA经济波动的协动性研究
12
作者 方建春 《北方经济》 2010年第12期15-18,共4页
本文针对中国与NAFTA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一日益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自1989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NAFTA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中国经济与NAFTA经济的相关性经历... 本文针对中国与NAFTA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一日益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自1989年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NAFTA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中国经济与NAFTA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先增强再减弱到再增强的过程,但总体上相关性程度较低;中国经济波动滞后于NAFTA经济波动,表明中国经济对NAFTA经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NAFTA GDP是中国GDP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反之则不成立;中国GDP与双边贸易相互间存在正向的拉动作用,NAFTA经济对双边贸易的影响远比中国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NAFTA经济波动 协动性 因果关系 传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的计量分析
13
作者 王俏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8-39,共2页
本文基于纳尔逊和普罗瑟、坎贝尔和曼昆的研究经济波动持久性的统计思想以及中国1987-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构造了中国经济波动的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以及短期波动和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特点,并得... 本文基于纳尔逊和普罗瑟、坎贝尔和曼昆的研究经济波动持久性的统计思想以及中国1987-2009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数据,构造了中国经济波动的长期增长趋势计量模型以及短期波动和长期收敛趋势计量模型,较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的特点,并得出相关结论。中国经济确实符合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即经济是围绕着一条趋势路径而发生波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波动 长期增长 短期波动 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47
14
作者 耿强 江飞涛 傅坦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36,共10页
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压低投资成本,形成产能过剩,并成为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刻画这一现象,本文将产能利用率作为厂商最优选择的内生变量加入实际商业周期(RBC)模型,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讨... 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压低投资成本,形成产能过剩,并成为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更好刻画这一现象,本文将产能利用率作为厂商最优选择的内生变量加入实际商业周期(RBC)模型,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外生的随机冲击、政策性补贴冲击对经济主要变量的影响。对引入产能利用率的RBC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其可以较好解释中国经济的现实波动;利用这一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发现,政策性补贴加大会更快形成产能过剩,从而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产生影响;方差分解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政策性补贴的变化和外生的随机冲击对产能过剩和宏观波动影响不相上下,都构成产能利用率和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中在投资增量的波动中,政策性补贴的影响更是成为最主要因素。缓解中国经济波动中产能过剩顽疾的根本途径,还是应该着力改善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减少其进行政策性补贴的冲动,理顺要素市场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补贴 产能过剩 实际商业周期(RBC)模型 中国经济波动
原文传递
企业组织资本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许志伟 吴化斌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33,共11页
组织资本作为一种产生于生产过程并影响边际生产率的无形资本,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宏观含义。本文将企业组织资本引入中国的总量生产函数,并运用贝叶斯一般均衡的方法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含和不含组织资本的模... 组织资本作为一种产生于生产过程并影响边际生产率的无形资本,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宏观含义。本文将企业组织资本引入中国的总量生产函数,并运用贝叶斯一般均衡的方法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含和不含组织资本的模型具有统计上的差异,前者更好地解释了中国数据。同时,数值模拟显示:(1)忽略企业的组织资本会显著高估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总产出函数中性技术波动的测度;(2)组织资本引入了内在的传导机制,可以很好地解释中国总产出序列的持久性;(3)影响组织资本积累的专有技术冲击对于经济波动具有显著的影响,该冲击解释了产出总波动的25%左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微观层面的企业组织资本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资本 中国经济波动 干中学模型 贝叶斯一般均衡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的金融加速器效应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珂 徐湘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43,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文章首先描述了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企业外部融资升水的基本模型。然后,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模拟、脉... 本文主要研究在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文章首先描述了由于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企业外部融资升水的基本模型。然后,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中国的数据,进行了模拟、脉冲反应和二阶矩数据对比分析,考察了中国经济中的金融加速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加速器DSGE模型 中国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宋玉华 方建春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本文针对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一日益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再逐步... 本文针对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这一日益重要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性比世界经济稍强,但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性经历了由强到弱,再逐步转强的过程,但总体上相关性程度较低;中国经济波动滞后于世界经济波动,表明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10%显著性水平下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中国经济与中国对外贸易、中国经济与FDI流入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冲击效应;中国对外贸易对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较大,而世界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力却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与世界经济波动 协动性 因果关系 传导机制
原文传递
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参选书目(四)
18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62-63,共2页
书 名 出版社304 长江文化旅游 漓江305 红楼梦 漓江306 三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丛书 四川人民307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 四川人民308 中国儒学 四川人民309 教育数学丛书 四川教育310 中国教育热点难点研究丛书 四川教育311 中国城市史... 书 名 出版社304 长江文化旅游 漓江305 红楼梦 漓江306 三国文化·传统与现代丛书 四川人民307 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 四川人民308 中国儒学 四川人民309 教育数学丛书 四川教育310 中国教育热点难点研究丛书 四川教育311 中国城市史纲 四川大学312 中国农民的社会流动 四川大学313 概率度量空间与非线性算子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目 二次文献 中国农村大写意 天津杨柳青画社 中国图书奖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 辽宁 丛书 汇刻书 美术 中国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石油价格对经济波动的差异化与多时点冲击效应——基于TVP-VAR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程立燕 李金凯 《系统工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110,共10页
构建了包含石油价格的中国开放经济模型,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方法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差异化影响与多时点冲击效应,主要研究结论为:在短期和中长期,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和下降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效... 构建了包含石油价格的中国开放经济模型,采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方法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差异化影响与多时点冲击效应,主要研究结论为:在短期和中长期,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和下降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国际石油价格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短期冲击效应大于中长期效应,且由于中国实施的成品油价格管制等原因,相对于石油价格下降而言,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较为显著。具体时点的冲击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正向影响呈现出传递速度快、传递时间短的特点;与之相对,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经济的负向影响则呈现传导时期长、作用时间久的特征。基于不同时期、不同时点的视角,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均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石油价格 中国经济波动 非对称效应 TVP-VAR模型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基于“金融加速器模型”的中国经济周期分析 被引量:34
20
作者 汪川 黎新 周镇峰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43,共9页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本文在一个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中讨论了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背后的信贷因素,并检验了"金融加速器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因素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受信贷市场中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宏观经济变量都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性,模型模拟出的产出、实际利率和投资等主要变量的相对标准差都与实际经济数据相似;同时,脉冲响应分析的结论显示,相对产出等其他变量,货币政策对于价格水平和通货膨胀有着更好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明确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信贷渠道 中国经济波动 DSGE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