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重建的反思 |
董彩云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简要回顾及评价 |
张越
|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3
|
从《史学要论》到《历史哲学教程》——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初步发展 |
周励恒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4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再发展:继承与创新 |
张艳国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5
|
|
5
|
新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述评 |
陈峰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6
|
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
杨艳秋
|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7
|
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成就的系统检阅——评陈其泰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 |
孟祥才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轨迹浅析 |
徐成发
|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7 |
1
|
|
9
|
李大钊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的重大贡献 |
朱喆
王钰涵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吕正惠先生思想述评 |
张帆
|
《海峡人文学刊》
|
2025 |
0 |
|
11
|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中国化分析 |
王哲
|
《南方论刊》
|
2025 |
0 |
|
12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大众认知 |
马俊亚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数智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机理与检验——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
唐岳曦
蔡湘杰
|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分析 |
孙淑霞
|
《鄂州大学学报》
|
2025 |
0 |
|
15
|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论纲 |
张荣华
梁超
|
《观察与思考》
|
2025 |
0 |
|
16
|
乌兰牧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艺术人民性”特质 |
楚高娃
|
《民族艺术研究》
|
2025 |
0 |
|
17
|
闽宁模式: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宁夏实践 |
郭勤华
|
《宁夏师范大学学报》
|
2025 |
0 |
|
18
|
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新发展 |
蔡明干
|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25 |
0 |
|
19
|
构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若干思考 |
刘先春
李琦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0
|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化主体性 |
段吉方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