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本草纲目》看16世纪前后的中外医药交流
1
作者
高洁
范璐
+9 位作者
陈绍红
柳海艳
修琳琳
刘殿娜
陈丰
张晨
李娜
许皖
吕艳敏
钟赣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1期1447-1452,共6页
本文结合《本草纲目》的成书时代背景和16世纪前后中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情况,通过回顾《本草纲目》中的海外药物收载情况、海外影响力及海外藏本,对其成书前后的16世纪明代中外医药交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借研究在16世纪中医药发展昌盛时...
本文结合《本草纲目》的成书时代背景和16世纪前后中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情况,通过回顾《本草纲目》中的海外药物收载情况、海外影响力及海外藏本,对其成书前后的16世纪明代中外医药交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借研究在16世纪中医药发展昌盛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情况,对当下的中医药外交工作产生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外医药交流
明代
16世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外医药交流的一些史实
被引量:
4
2
作者
岳旭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关键词
中外医药交流
史实
民族
医药
医药
学术
医药
文化
医学体系
异法方宜
《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影响中外医药交流的原因分析
3
作者
姚德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中医药学术几千年的对外交往中 ,以输出为主 ,引进吸收较少 ,对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有 3个主要原因 :①自我完善的医学体系 ,形成了其体系的稳固性、排他性 ;②自我封闭的思想观念 ,形成了对外邦文化的藐视与排斥 ;③文化...
中医药学术几千年的对外交往中 ,以输出为主 ,引进吸收较少 ,对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有 3个主要原因 :①自我完善的医学体系 ,形成了其体系的稳固性、排他性 ;②自我封闭的思想观念 ,形成了对外邦文化的藐视与排斥 ;③文化势差的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医药交流
原因分析
排异性
自我封闭
文化势差
中医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时期来华西人对中国大黄的记述
被引量:
4
4
作者
林日杖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0-86,共7页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旅游者、传教士、考古学家、探险家等,留下了不少关于中国大黄的记载,其中包括大黄的植物学性状、大黄贸易以及大黄的制法与用途这些记载体现了明清各类来华西人对大黄认识的演进,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大黄认识的不断...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旅游者、传教士、考古学家、探险家等,留下了不少关于中国大黄的记载,其中包括大黄的植物学性状、大黄贸易以及大黄的制法与用途这些记载体现了明清各类来华西人对大黄认识的演进,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大黄认识的不断深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外医药交流的情况。对明清时期来华西人对大黄有关记载的梳理,将有利于“大黄”相关研究和中外医药交流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中外医药交流
中药贸易
原文传递
西洋参在清代引进和传播的历史条件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宝林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洋参,在清代传人中国并很快被广泛应用和传播,与当时的中外交流、药业发展、人参资源匮乏、普及性本草著作的刊行密切相关:中外交流成就了西洋参引进的文化背景;药业发展为西洋参的传播创造了商业机会;人参...
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洋参,在清代传人中国并很快被广泛应用和传播,与当时的中外交流、药业发展、人参资源匮乏、普及性本草著作的刊行密切相关:中外交流成就了西洋参引进的文化背景;药业发展为西洋参的传播创造了商业机会;人参资源的匮乏使西洋参引进成为迫切需求;普及性本草著作刊行加快了西洋参传播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人参
中外医药交流
药业
原文传递
探赜钩玄 文图并茂——李经纬新著《中医史》评介
6
作者
洪文旭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李经纬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医学史研究50年,为创办中国医史研究所和中国医史博物馆,培养新生力量,编撰医史著作,促进中外医药交流,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笔耕不辍,成就卓著。我非常钦佩他严...
李经纬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医学史研究50年,为创办中国医史研究所和中国医史博物馆,培养新生力量,编撰医史著作,促进中外医药交流,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笔耕不辍,成就卓著。我非常钦佩他严谨的治学风格。李教授新著《中医史》2007年9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全书55万字,分为11章117节,系统阐述了中国医学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广博,文图并茂。最近有幸拜读,感到获益良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史
经纬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医学史
钩玄
中外医药交流
博士研究生
医史博物馆
原文传递
底野迦的再现:康熙年间宫廷西药德里鸦噶初探
被引量:
9
7
作者
刘世珣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2,148,共12页
清宫西药德里鸦噶是外来语满文音译药名,为底野迦的同音异译。历代本草书与方书将底野迦形塑成"主百病"的万能灵药。惟底野迦一词在清初已不见于官方典籍与民间医书,及至康熙年间,始以德里鸦噶的译名再现于史籍之中。然而,在...
清宫西药德里鸦噶是外来语满文音译药名,为底野迦的同音异译。历代本草书与方书将底野迦形塑成"主百病"的万能灵药。惟底野迦一词在清初已不见于官方典籍与民间医书,及至康熙年间,始以德里鸦噶的译名再现于史籍之中。然而,在康熙朝清宫医案的论述中,德里鸦噶已不再是万能灵药,其中有不少因该药无效而更改药方或停止服用的案例。本文旨在探讨德里鸦噶在清初的再现与式微,尝试利用清宫所藏满文《西洋药书》、康熙朝满汉文朱批奏折与笔记文集,从德里鸦噶的源由、传入宫廷的途径及其在清宫的实际运用等面向切入分析。希望通过上述讨论,进一步析论中外医药文化交流、清代宫廷用药逐渐中西并用的趋势,以及统治者在宫廷西药运用过程中的掌控与支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里鸦噶
底野迦
西洋药书
满文医书
中外
医药
文化
交流
原文传递
题名
从《本草纲目》看16世纪前后的中外医药交流
1
作者
高洁
范璐
陈绍红
柳海艳
修琳琳
刘殿娜
陈丰
张晨
李娜
许皖
吕艳敏
钟赣生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云南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1期1447-1452,共6页
基金
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本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2013-94)
文摘
本文结合《本草纲目》的成书时代背景和16世纪前后中外文化与科技交流情况,通过回顾《本草纲目》中的海外药物收载情况、海外影响力及海外藏本,对其成书前后的16世纪明代中外医药交流情况进行分析,旨在借研究在16世纪中医药发展昌盛时期我国对外交流的情况,对当下的中医药外交工作产生借鉴作用。
关键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外医药交流
明代
16世纪
Keywords
Li shizhen
Compendium ofMateria Medica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ine exchange
Ming dynasty,16 century-
分类号
R281.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外医药交流的一些史实
被引量:
4
2
作者
岳旭东
机构
山西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7年第3期129-134,共6页
关键词
中外医药交流
史实
民族
医药
医药
学术
医药
文化
医学体系
异法方宜
《内经》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影响中外医药交流的原因分析
3
作者
姚德臣
机构
长春中医学院党委
出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1-24,共4页
文摘
中医药学术几千年的对外交往中 ,以输出为主 ,引进吸收较少 ,对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作了分析。认为有 3个主要原因 :①自我完善的医学体系 ,形成了其体系的稳固性、排他性 ;②自我封闭的思想观念 ,形成了对外邦文化的藐视与排斥 ;③文化势差的副作用 。
关键词
中外医药交流
原因分析
排异性
自我封闭
文化势差
中医学史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 medicine between China and abroad
affect
an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exclusiveness
self closed
difference in culture
分类号
R-092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时期来华西人对中国大黄的记述
被引量:
4
4
作者
林日杖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80-86,共7页
基金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时期的大黄贸易与中外关系”(07CZS020)
文摘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旅游者、传教士、考古学家、探险家等,留下了不少关于中国大黄的记载,其中包括大黄的植物学性状、大黄贸易以及大黄的制法与用途这些记载体现了明清各类来华西人对大黄认识的演进,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大黄认识的不断深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外医药交流的情况。对明清时期来华西人对大黄有关记载的梳理,将有利于“大黄”相关研究和中外医药交流研究的深入。
关键词
大黄
中外医药交流
中药贸易
Keywords
Rhubarb
Sino-foreign medical exchanges
Mateira medica trade
分类号
K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西洋参在清代引进和传播的历史条件
被引量:
1
5
作者
赵宝林
机构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系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8-31,共4页
文摘
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洋参,在清代传人中国并很快被广泛应用和传播,与当时的中外交流、药业发展、人参资源匮乏、普及性本草著作的刊行密切相关:中外交流成就了西洋参引进的文化背景;药业发展为西洋参的传播创造了商业机会;人参资源的匮乏使西洋参引进成为迫切需求;普及性本草著作刊行加快了西洋参传播速度。
关键词
西洋参
人参
中外医药交流
药业
Keywords
American ginseng
Ginseng
Qing Dynasty
Medic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and foreign countries
Pharmacy industry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探赜钩玄 文图并茂——李经纬新著《中医史》评介
6
作者
洪文旭
机构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处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91-192,共2页
文摘
李经纬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国医学史研究50年,为创办中国医史研究所和中国医史博物馆,培养新生力量,编撰医史著作,促进中外医药交流,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笔耕不辍,成就卓著。我非常钦佩他严谨的治学风格。李教授新著《中医史》2007年9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全书55万字,分为11章117节,系统阐述了中国医学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其内容广博,文图并茂。最近有幸拜读,感到获益良深,
关键词
中医史
经纬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医学史
钩玄
中外医药交流
博士研究生
医史博物馆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原文传递
题名
底野迦的再现:康熙年间宫廷西药德里鸦噶初探
被引量:
9
7
作者
刘世珣
机构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2,148,共12页
文摘
清宫西药德里鸦噶是外来语满文音译药名,为底野迦的同音异译。历代本草书与方书将底野迦形塑成"主百病"的万能灵药。惟底野迦一词在清初已不见于官方典籍与民间医书,及至康熙年间,始以德里鸦噶的译名再现于史籍之中。然而,在康熙朝清宫医案的论述中,德里鸦噶已不再是万能灵药,其中有不少因该药无效而更改药方或停止服用的案例。本文旨在探讨德里鸦噶在清初的再现与式微,尝试利用清宫所藏满文《西洋药书》、康熙朝满汉文朱批奏折与笔记文集,从德里鸦噶的源由、传入宫廷的途径及其在清宫的实际运用等面向切入分析。希望通过上述讨论,进一步析论中外医药文化交流、清代宫廷用药逐渐中西并用的趋势,以及统治者在宫廷西药运用过程中的掌控与支配状况。
关键词
德里鸦噶
底野迦
西洋药书
满文医书
中外
医药
文化
交流
分类号
K249.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本草纲目》看16世纪前后的中外医药交流
高洁
范璐
陈绍红
柳海艳
修琳琳
刘殿娜
陈丰
张晨
李娜
许皖
吕艳敏
钟赣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外医药交流的一些史实
岳旭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影响中外医药交流的原因分析
姚德臣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清时期来华西人对中国大黄的记述
林日杖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0
4
原文传递
5
西洋参在清代引进和传播的历史条件
赵宝林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14
1
原文传递
6
探赜钩玄 文图并茂——李经纬新著《中医史》评介
洪文旭
《中华医史杂志》
CAS
2008
0
原文传递
7
底野迦的再现:康熙年间宫廷西药德里鸦噶初探
刘世珣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