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颜滨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后的效果比较。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本院治疗髋骨的患者,采用生物型全髋置换的中年患者为A组,采用骨水泥全髋置换的中年患者为B组,每组50例。结果 A组中治疗很满意的患者为42例,... 目的探讨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和骨水泥全髋置换后的效果比较。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本院治疗髋骨的患者,采用生物型全髋置换的中年患者为A组,采用骨水泥全髋置换的中年患者为B组,每组50例。结果 A组中治疗很满意的患者为42例,2例患者不满意;B组患者很满意为30例,不满意的有6例。A组中有2例患者的全髋置换处出现松动,B组有6例患者有髋骨松动、髋骨疼痛等多发不良症状。结论随访比较分析发现,生物型全髋置换的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患者生物型全髋置换 骨水泥置换 随访比较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年患者生物型假体全髋置换178例:7年随访资料回顾分析(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强 唐际存 +3 位作者 王锐英 贝朝涌 肖颖 辛林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8162-8166,共5页
背景: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恢复及假体生存率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此组患者置换后对关节活动度的要求较老年患者的更高。目的:回顾性分析生物型假体在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骨质疏松及磨... 背景: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恢复及假体生存率问题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此组患者置换后对关节活动度的要求较老年患者的更高。目的:回顾性分析生物型假体在中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后是否能促进功能恢复,减少骨质疏松及磨损,延长假体寿命。方法:选择以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体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中年患者,对该组患者分别于置换前、置换后6个月,1年,4年及7年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进行随访。以Harris髋关节评分及生存率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效果,以任何原因形成的松动或翻修时间为截尾时间。结果与结论:非骨水泥型假体置换后6个月,1年,4年及7年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骨水泥型假体(P<0.05),7年生存率也高于骨水泥型假体(P<0.05)。结果证实非骨水泥型假体较骨水泥型假体更能促进中年患者置换后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水泥假体 生物假体 置换 关节假体 中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中重度髋臼内陷
3
作者 刘鹏 宋晓阳 +3 位作者 常彦峰 甄平 刘军 周胜虎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087-1095,共9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髋臼内陷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生物型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 目的:探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联合打压植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髋臼内陷症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0月,采用生物型假体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20例(28髋)RA继发髋臼内陷患者,男5例(8髋),女15例(20髋),年龄45~64(55.10±4.96)岁。术前髋臼内陷深度8.43~16.29(11.91±2.59)mm。根据Sotello-Garza和Charnley分型:Ⅱ型(内陷6~15mm)15例(23髋)、Ⅲ型(内陷>15 mm)5例(5髋)。术中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骨和(或)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重建髋臼,采用压配方式固定生物型多孔髋臼杯。术后随访评估髋关节的活动功能、双下肢长度差、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Harris评分;X线片评估植骨愈合情况、髋臼旋转中心恢复情况及假体松动情况。结果:20例获随访,时间2~10(5.45±2.50)年。手术时间75~160(103.32±18.18)min;术中出血量150~650(319.64±122.61)ml。术中均未发生神经血管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水平移位由术前(11.40±1.85)mm增加到(25.99±2.56)mm(P<0.01);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垂直移位由术前(89.36±5.20)mm增加到(71.84±3.55)mm(P<0.01);髋关节屈伸活动度由术前(44.43±10.57)°增加到(98.75±12.52)°(P<0.01);髋关节的外展活动度由术前(12.50±6.01)°增加到(32.82±5.39)°(P<0.01);双下肢长度差由术前(19.39±5.93)mm减少到(6.64±2.87)mm(P<0.01);VAS由术前(5.36±0.78)分降低到(1.82±0.86)分(P<0.01);Harris评分由术前(41.39±7.77)分增加到(89.00±4.67)分(P<0.01)。末次随访的患者均可在不借助辅助下自主活动。其中,2例(2髋)患者活动后髋部疼痛不适,1例(1髋)因摔倒致假体周围骨折。结论:采用自体股骨头颗粒植骨重建髋臼,恢复髋关节旋转中心,联合生物型多孔钽/钛金属髋臼杯治疗RA继发髋臼内陷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类风湿关节炎 臼内陷 骨移植 生物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半髋置换术与全髋置换术患者ESR、CRP、SAA水平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阮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4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型半髋置换术与全髋置换术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生物型半髋置换术的9例患... 目的:探讨生物型半髋置换术与全髋置换术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生物型半髋置换术的9例患者作为半髋置换组,采用全髋置换术的13例患者作为全髋置换组,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手术后3、7、14 d与术后3个月检测ESR、CRP、SAA水平。结果:手术后3、7 d,全髋置换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半髋置换组,手术后3个月全髋置换组ESR水平明显高于半髋置换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7、14 d,两组患者ESR、CRP、SAA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两组患者ESR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后14 d、3个月;手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CRP、SAA水平均明显高于手术后7、14 d、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比ESR变化更快,更敏感,患者术后3 d血清CRP、SAA达到高峰,术后7 d血清ESR达到高峰,但两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SAA水平的影响比较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置换 置换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owe 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髋臼解剖重建与非解剖重建髋关节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张衡 周宇凡 +4 位作者 李博闻 李宽新 刘扬 周建生 赵建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05-515,共11页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Crowe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髋臼解剖重建与非解剖重建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为临床THA髋臼解剖重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目的:应用有限元分析研究Crowe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髋臼解剖重建与非解剖重建髋关节的生物力学为临床THA髋臼解剖重建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例因左侧CroweⅢ型DDH伴终末期髋骨关节炎于2020年4月就诊并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女,57岁。术前、术后分别行骨盆CT平扫三维重建。在Mimics和3-Matic软件里建立14组髋臼杯不同前倾角、外展角、旋转中心高度模型并进行材料赋值,在Abaqus软件里设置边界和负载条件,计算并观察髋关节应力峰值和分布。结果:对于CroweⅢ型DDH全髋关节置换术,当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外展角设置为40°时,髋臼杯前倾角5°~25°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前倾角20°;当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前倾角设置为15°时,髋臼杯外展角30°~55°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外展角35°;当髋臼杯前倾角设置为15°、外展角设置为40°时,旋转中心上移0~20 mm变化时,髋臼杯、聚乙烯内衬最低Von Mises值出现在旋转中心上移10 mm。在所有14组髋臼杯参数模型中,旋转中心解剖重建,髋臼杯前倾角15°、外展角35°时,髋臼、髋臼杯、聚乙烯内衬Von Mises值最低。结论:在CroweⅢ型DDH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建议解剖重建旋转中心,髋臼杯前倾角15°、外展角35°,同时进行髋臼外上方植骨并增加螺钉以进一步减少髋关节应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 臼重建 CroweⅢ关节发育不良 生物力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olade TMZF生物型股骨假体用于全髋置换的早期随访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永生 徐耀增 +2 位作者 朱锋 吴广鹏 邵洪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637-2641,共5页
背景:生物型股骨假体的固定方式与骨水泥假体相比,没有水泥-假体分离,水泥套破裂,水泥碎屑引起骨溶解的担忧,长期结果优良,并且假体远期生存率较高。目的:观察Accolade TMZF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 背景:生物型股骨假体的固定方式与骨水泥假体相比,没有水泥-假体分离,水泥套破裂,水泥碎屑引起骨溶解的担忧,长期结果优良,并且假体远期生存率较高。目的:观察Accolade TMZF生物型股骨柄假体用于全髋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采用生物型股骨柄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67例70髋,均采用Accolade TMZF生物型髋关节假体系统,股骨侧假体使用同一款Accolade TMZF生物锥形柄,髋臼侧则采用Secure-fit HA和Trident PSL HA两种髋臼杯行生物学固定。关节头臼摩擦面采用陶瓷-陶瓷组合49髋,陶瓷-聚乙烯组合19髋,金属-聚乙烯组合2髋。置换后根据髋关节影像学资料评估股骨柄假体的生物学固定、假体周围骨溶解及假体下沉情况,并观察髋关节功能、大腿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全部病例随访均超过2年。由置换前Harris髋关节评分(32.7±6.2)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89.2±5.1)分。末次随访时大腿轻度疼痛4例(6%),无中重度、极重度疼痛。未见患髋因各种原因失败需翻修。X射线片结果示,最终随访时无假体移位或松动现象,股骨侧可见假体周围均为骨性固定,假体下沉<2 mm者1髋,其余均无假体下沉。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但因假体置入时发生股骨距劈裂骨折而采用钢丝环扎4髋。置换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假体周围骨折。提示Accolade TMZF生物型股骨柄用于初次全髋置换的早期疗效满意,可以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但随访时间较短,中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 生物假体 随访研究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关节置换 生物假体 股骨假体 早期随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柄股骨假体行生物型全髋置换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传喜 刘文刚 +2 位作者 吴淮 鲁海 许学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9期2133-2134,2860,共2页
选择21例(23髋)锥形柄股骨假体(LINK Classic Uncemented,LCU)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髋关节X光片,行Harris功能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18髋股骨侧出现股骨距重吸收现象,5髋股骨柄... 选择21例(23髋)锥形柄股骨假体(LINK Classic Uncemented,LCU)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髋关节X光片,行Harris功能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18髋股骨侧出现股骨距重吸收现象,5髋股骨柄假体远端周围有轻微的骨皮质增厚;12髋半年内股骨假体轻度下沉(10髋<1.0mm,2髋<1.5mm)。1年复查假体未再下沉。手术前Harris评分为30.58±10.82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为:87.56±7.86分,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t=20.433,P<0.01)。优15髋,良6髋,可2髋,优良率91.3%。应用锥形柄股骨假体行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可获得良好的疗效,股骨假体周围骨质生长良好,假体松动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柄股骨假体 生物置换 影像学表现 HARR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对患者血液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
8
作者 李军 荆珏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23-123,共1页
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大头金属-金属全髋置换术显著提高血液金属离子浓度,但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对血液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尚不清楚。作者将69例行生物型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按照股骨头假体直径分成3组:28 mm组(对照组)1... 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大头金属-金属全髋置换术显著提高血液金属离子浓度,但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对血液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尚不清楚。作者将69例行生物型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的患者按照股骨头假体直径分成3组:28 mm组(对照组)12例,36 mm组18例,40 mm 组13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6 mm组的钴离子浓度显著提高(P=0013),40 mm组的钴离子浓度也提高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而3组的铬离子浓度均正常。作者认为,尽管证据尚不充分,但做生物型金属-聚乙烯全髋置换术时,需注意其对患者血液金属离子浓度的影响,尤其是直径36 mm的股骨头假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置换 离子浓度 聚乙烯 生物 金属 血液 患者 股骨头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28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郭勇 张天宏 +1 位作者 吴雪林 张兵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10期898-900,共3页
关键词 生物置换 假体松动 临床分析 国产 关节假体 无骨水泥 推广使用 失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10
作者 郑汉琪 庄春柳 赖存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2A期3399-3400,共2页
目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骨科逐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因其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假体安装和相应专用器械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存在并发症的危险,因此给手术护士的配合与护理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方法:配合142例... 目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骨科逐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因其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假体安装和相应专用器械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并且存在并发症的危险,因此给手术护士的配合与护理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方法:配合142例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无一例发生感染。结果:我院自开展此项手术以来的配合方法与护理进行整理。结论:总结出一些经验与体会,将其应用于手术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置换 手术配合 护理 人工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11
作者 高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79-82,共4页
本文旨在评价在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入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并比较分析两组的... 本文旨在评价在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中,应用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共入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实施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并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在有效率、恢复时间、功能指标等方面,治疗组表现出优异的表现,且差异显著(P<0.05)。因此,我们认为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 生物关节置换 疼痛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31
12
作者 黄丽华 《现代护理》 2004年第7期618-619,共2页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骨科逐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 ,因其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假体安装和相应专用器械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并且有存在并发症的危险 ,因此给手术护士的配合与护理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 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骨科逐步开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 ,因其与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假体安装和相应专用器械的使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并且有存在并发症的危险 ,因此给手术护士的配合与护理带来了相应的困难。本文通过对我院自开展此项手术以来的配合方法与护理进行整理 ,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体会 ,将其应用于手术工作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置换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患者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范永前 刘志宏 +2 位作者 王毅 冯建民 杨庆铭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6-98,i001,共4页
目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症状严重时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研究针对髋臼和股骨侧重建以及假体选择等几个方面对不同Crowe分级的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03年8月~2004年10... 目的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症状严重时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研究针对髋臼和股骨侧重建以及假体选择等几个方面对不同Crowe分级的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03年8月~2004年10月我院对37例(39髋)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女35例,男2例;年龄44~79岁.按照Crowe分级:Ⅰ级16髋,Ⅱ级7髋,Ⅲ级8髋,Ⅳ级8髋.对CroweⅠ~Ⅲ级患者选用普通的生物型假体或Hybrid假体.对8例高位脱位的CroweⅣ级患者,髋臼侧选用骨水泥假体1例、小髋臼生物型假体5例(其中1例采用髋臼内移技术)、普通生物型髋臼2例,股骨侧选用生物型假体2例、普通骨水泥假体4例、长柄骨水泥假体柄1例、S-ROM假体1例.有8例劈大粗隆行钢丝或大粗隆再连接装置和钢缆固定.结果 CroweⅠ~Ⅲ级的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即可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高位脱位的8例CroweⅣ级患者中1例采用髋臼内移技术;1例采用粗隆下去旋转截骨,术后卧床3个月后进行功能锻炼;劈大粗隆行钢丝或大粗隆再连接装置和钢缆固定的患者术后3周下床活动,2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3个月后恢复.结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的患者髋臼和股骨均存在解剖异常;对于高位脱位的CroweⅣ级患者髋臼侧可选用小髋臼生物型假体或采用髋臼内移技术,股骨侧可选用横径较细的直柄或短柄假体.短缩>4 cm的患者除软组织松解外还可考虑粗隆下去旋转截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假体 发育性 关节置换 股骨 术后 ROM 恢复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5岁及以上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水泥型与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比较
14
作者 胡孔足 卜海富 《临床骨科杂志》 2011年第1期24-24,共1页
由于高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常合并显著骨质疏松,因此选择骨水泥型还是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作者分析了总共4 019例初次全髋置换术患者的长期结果,发现如果以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非骨水泥置换 关节炎患者 置换 类风湿 年龄 骨质疏松 作者分析 长期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锥形柄股骨假体行生物型全髋置换术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赵传喜 刘文刚 +2 位作者 吴淮 鲁海 许学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2期2857-2857,2860,共2页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应用人工锥形柄股骨假体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LINK Classic Uncemented,LCU)患者21例(23髋),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髋关节X光片,行Harris功能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2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科应用人工锥形柄股骨假体行生物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LINK Classic Uncemented,LCU)患者21例(23髋),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复查髋关节X光片,行Harris功能评分,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股骨侧出现股骨距重吸收18髋,股骨柄假体远端周围有轻微骨皮质增厚5髋,半年内股骨假体轻度下沉12髋(10髋<1.0mm,2髋<1.5mm),1年复查假体未再下沉;手术前Harris评分(30.58±10.82)分,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7.56±7.86)分,术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t=20.433,P<0.01);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15髋,良6髋,可2髋,优良率91.3%。应用锥形柄股骨假体行生物型全髋置换术可获得明显疗效,股骨假体周围骨质生长良好,假体松动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柄股骨假体 生物置换 影像学表现 HARR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小玲 李婕 +3 位作者 高燕 吴叶芬 王阿芳 李秋月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1052-1053,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高龄老年人越来越多。因各种重度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等原因要求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逐年增多。而高龄患者多伴有高危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本院在进行术前积极...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高龄老年人越来越多。因各种重度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头下型骨折等原因要求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逐年增多。而高龄患者多伴有高危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本院在进行术前积极干预、控制好基础疾病后,主张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置换 高龄高危患者 围手术期 股骨颈头下骨折 股骨头缺血坏死 护理 高龄老年人 医疗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全髋置换与骨水泥全髋置换在髋关节疾病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17
作者 巩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83-84,共2页
目的观察生物型全髋置换及骨水泥全髋置换在髋关节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行全髋置换患者,根据全髋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全髋置换,观察组采用生物型全髋置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髋关节功能... 目的观察生物型全髋置换及骨水泥全髋置换在髋关节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8例行全髋置换患者,根据全髋材料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全髋置换,观察组采用生物型全髋置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扶拐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1年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型全髋置换的临床效果优于骨水泥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置换 骨水泥置换 HARRI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人工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42
18
作者 黄道文 胡文浩 +2 位作者 魏波 徐燕 王黎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9期7003-7008,共6页
背景: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还存在一些争议。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2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 背景:采用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还存在一些争议。目的:观察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的23例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12例。比较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Harris评分,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12-18个月随访,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治疗后主动直腿抬高角度、治疗后下床时间、治疗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1周Harris评分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治疗后6周、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远期髋关节疼痛的发生率高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因此,作者认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后近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综合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学术探讨 高龄患者 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 关节置换 关节置换 骨水泥假体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发生髋臼假体周围骨折状况分析
19
作者 刘潇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8期3342-334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发生髋臼假体周围骨折(APF)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2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中APF发生情况,查阅及收集病例相关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发生髋臼假体周围骨折(APF)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邓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 2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中APF发生情况,查阅及收集病例相关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发生APF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0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发生APF 40例,占3.33%。发生APF组置入假体类型、医生手术量、假体覆盖率、骨质疏松与未发生APF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APF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原发部位、手术入路方式、置入假体类型、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疾病类型、显性失血量及术后隐性失血量与未发生AP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后,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入生物型假体、医生手术量<80髋/年、假体覆盖率≥80%、有骨质疏松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APF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中APF的发生率较高,置入生物型假体、医生手术量<80髋/年、假体覆盖率≥80%、有骨质疏松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APF的影响因素,临床工作者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进行干预,以此降低术中APF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关节置换 臼假体周围骨折 生物假体 手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粗隆再结合装置结合加长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髋关节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勇平 魏建仝 +1 位作者 王雄 王文己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80-80,共1页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5.7%[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扭转、跌倒或股骨大粗隆直接触地时致伤。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 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F)是老年人常见的髋部骨折之一,占髋部骨折的35.7%[1]。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当下肢扭转、跌倒或股骨大粗隆直接触地时致伤。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指髋臼发育缺陷造成髋臼缺损、变浅,肌肉的挛缩,髋关节中心外移,股骨头半脱位、负重区软骨退变及股骨头局灶性坏死的一种疾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关节发育不良 大粗隆 人工关节 置换治疗 股骨头半脱位 部骨折 臼发育 生物假体 局灶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