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
被引量:
33
1
作者
李讷
石毓智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54,共15页
古汉语的句子中心动词与其宾语之后,仍有一个句法位置,可以容纳另外一个谓词性成分,这包括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介词短语、时间词、数量词,“如”字修饰语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句法位置慢慢地消失了,用于其中的谓词性成分发生...
古汉语的句子中心动词与其宾语之后,仍有一个句法位置,可以容纳另外一个谓词性成分,这包括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介词短语、时间词、数量词,“如”字修饰语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句法位置慢慢地消失了,用于其中的谓词性成分发生了重要的语序变化,由此而给汉语的句法结构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这种变化对促使量词语法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词
谓词性成分
语法化
介词短语
数量结构
宾语位置
现代汉语
《世说新语》
句法位置
动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宾动词拷贝句式的两种语义结构
2
作者
张道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中心动词
语义结构
拷贝
句式
结果补语
石毓智
谓词性
范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汉短语动词对比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培硕
《外语研究》
1987年第1期52-58,共7页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中重要而特殊的语言现象,跟英语的分析性语法构造相联系;或许因为汉语也是分析性语言,汉语中也有跟英语相似的短语动词。本文试图对英汉短语动词进行对比,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
英语短语
动词
英汉
小品词
中心动词
汉语
主要
动词
趋向
动词
动结式
动趋式
组成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动词作状语及连动式的界定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崇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48-53,共6页
在汉语语法专著及现代汉语教材中,专家们都把动词作为重要内容来研究,吕叔湘先生说:“动词为什么重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份都跟它挂钩,被它吸住。”但另一方面,正如范晓先生在《动词研究中的几个问...
在汉语语法专著及现代汉语教材中,专家们都把动词作为重要内容来研究,吕叔湘先生说:“动词为什么重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份都跟它挂钩,被它吸住。”但另一方面,正如范晓先生在《动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说:“就语法学发展对动词研究的要求来看,无论从深度或广度都很不够,有些问题还只是开了个头,对许多问题认识也还不一致。”由于对动词及其相关语法现象研究还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谓语句
汉语语法
动词
性词组
语法现象
范晓
汉语教材
连动式
吕叔湘先生
中心动词
连动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动词与其宾语的选配关系谈一种动宾谓语句
5
作者
李子云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由动词+谓词性宾语充任谓语构成的动宾谓语句不同于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充任谓语构成的动宾谓语句。本文拟讨论这类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成分间的语义关系及其结构特点。
关键词
动宾谓语句
谓词性
动词
谓语句
搭配关系
语法性质
动补结构
动态助词
中心动词
动宾结构
选择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五灯会元》中同形动量词
被引量:
25
6
作者
张美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同形动量词较早见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走向成熟。《五灯会元》中的同形动量词充分说明,它是借用动量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简单的动词重叠。同时也揭示了这样的一个语言发展事实:如果说名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迈入完全成熟期,那么动...
同形动量词较早见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走向成熟。《五灯会元》中的同形动量词充分说明,它是借用动量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简单的动词重叠。同时也揭示了这样的一个语言发展事实:如果说名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迈入完全成熟期,那么动量词的完全成熟期应为宋代,至迟是南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词
《五灯会元》
动词
重叠
现代汉语语法
魏晋南北朝
《朱子语类》
中心动词
《祖堂集》
《景德传灯录》
形
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谓结构前的单音节能否站得住?
被引量:
2
7
作者
吴为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12,共3页
谈到现代汉语的音节问题,记得曾讨论过这样的现象,比如“他们刚刚吃过了”这个句子,可以将“刚刚”移到句首说成“刚刚他们吃过了。”但“他们刚吃过了”却不能说成“刚他们吃过了。” 对于上述现象,大家都认为可以从音节上去解释,只...
谈到现代汉语的音节问题,记得曾讨论过这样的现象,比如“他们刚刚吃过了”这个句子,可以将“刚刚”移到句首说成“刚刚他们吃过了。”但“他们刚吃过了”却不能说成“刚他们吃过了。” 对于上述现象,大家都认为可以从音节上去解释,只要将“刚”扩展成双音节就能站得住。给人的印象是句首的单音节站不住,或者说得严密一些,主谓结构(如上例“他们吃过了”)前一般不能出现单音节。这个解释还可以进一步从音节节奏规律来论证。语音节奏和音乐节奏有相通的基础,按通常语感,在语流中双音节较稳重,单音节较活泼,且往往跟随一个停顿。比如“相信群众相信党”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七字句节奏,可以标示为××|××|××|×○”,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而若说成“相信党相信群众”,节奏就会成“××|×○|××|××”,中间由于含有单音节“党”,就在随后出现一个停顿。按照这个规律来看,“刚刚他们吃过了”节奏形式开头为“××|××|……”,很顺畅;而“刚他们吃过了”则成了“×○|××|……”,句首的单音节和句中单音节情况不一样,它前面也是一个停顿,所以显得突兀,不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音节
主谓结构
句子
语义块
句法
语音节奏
双音节
音节问题
“吃”
中心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动+数+量”式动量表示法的来源及类型学观照
8
作者
金桂桃
《人文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293-299,共7页
一、引言现代汉语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两种方式:'动+数+量'式和'数+量+动'式,前者如'去两次',后者如'一次也没去'。不过,据学者们研究,一般情况下不用'数+量+动'式动量表示法。如石毓智指出:'...
一、引言现代汉语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两种方式:'动+数+量'式和'数+量+动'式,前者如'去两次',后者如'一次也没去'。不过,据学者们研究,一般情况下不用'数+量+动'式动量表示法。如石毓智指出:'动量词位于动词之前是有很强的条件限制,一般表示一些特定的语法意义,而且很多时候数词只限于’一’,或者干脆不能加任何数词,使用频率和范围都很受限制。'~①张赪也指出:'’数+动量’短语位于动词前成为一种有标记语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动词
数量短语
表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态类“V了VN”结构说略
9
作者
段益民
陈铁义
《云梦学刊》
2000年第2期84-86,,104,,共4页
本文研究聚合于体态语义场的“V了VN”结构,试图证明:1语法格式的综合体在时态、动态、语气等方面非周延性、非对称性等兼具相关格式的某些特点。2中心动词对相关成分的影响可以集聚在同异和有无两方面。如:主语(数量):同/异;...
本文研究聚合于体态语义场的“V了VN”结构,试图证明:1语法格式的综合体在时态、动态、语气等方面非周延性、非对称性等兼具相关格式的某些特点。2中心动词对相关成分的影响可以集聚在同异和有无两方面。如:主语(数量):同/异;状语(工具):有/无;定语(类属):有/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态语义场
V了VN结构
中心动词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来句式修辞功能述略
10
作者
董广枫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2-75,共4页
外来句式,又叫“欧化句式”,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来句式发展的新形式。要用白话文取代延续几千年之久的文言文,当时曾出现两种偏向:一是全盘口语化,一是借用外语的句式。外来句式,不符合汉语传统的语序(主—谓—宾)和传统民族风...
外来句式,又叫“欧化句式”,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来句式发展的新形式。要用白话文取代延续几千年之久的文言文,当时曾出现两种偏向:一是全盘口语化,一是借用外语的句式。外来句式,不符合汉语传统的语序(主—谓—宾)和传统民族风格句式(短句),所以人们一般认为这种句式不宜提倡。但近几年来的语言实际中,这种不合现代汉语语序规则和民族风格的句式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既常见于政论语体和事物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辞功能
现代汉语
政论语体
民族风格
五四时期
修饰成分
动态助词
中心动词
修辞效果
修辞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步走”释义
11
作者
李富刚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4期6-6,共1页
《赤壁之战》中有“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许多参考书也如是说;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成“曹操率领败军从华容道陆路逃跑”。
关键词
华容道
古代汉语
教学参考书
曹操
现代汉语
《赤壁之战》
中心动词
军队
战国策
句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
被引量:
37
12
作者
刘颂浩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71,共8页
本文以“把”字句为例,对回避的标准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把”字句的难点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把回避现象分为“回避”和“回避倾向”两种,严格意义上的“回避”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回避倾向”则是研究人员对学习者言语行为偏移的...
本文以“把”字句为例,对回避的标准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把”字句的难点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把回避现象分为“回避”和“回避倾向”两种,严格意义上的“回避”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回避倾向”则是研究人员对学习者言语行为偏移的一种推测性解释。文章指出,确立回避倾向,必须参照本族人的使用情况。文章讨论了回避的三种原因:难点回避,习惯转移,文化回避。并且指出,一般提到的“把”字句的错误,有一部分实际是“非把字句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字句
回避现象
对外汉语教学
回避策略
回避倾向
中心动词
原文传递
释疑
13
作者
陈爱娟
梅琴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
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
两个字在读音和含义上都有些区别。"阙"为多音字。读"quē"时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过失,疏失";二是同"缺"。读"què"的时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二阙之间有道路。后来,它指代宫门,如"阙下...
两个字在读音和含义上都有些区别。"阙"为多音字。读"quē"时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过失,疏失";二是同"缺"。读"què"的时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二阙之间有道路。后来,它指代宫门,如"阙下""阙门",之后借指帝王的住所。再后来,又引申为神庙、坟墓前竖立两边的石雕、石牌坊,如李白《忆秦娥》学习《沁园春·长沙》时,老师提到"上阕",可我记得好像还有一个"阙"字,这"阙"与"阕"有什么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园春
忆秦娥
阙门
祠庙
中心动词
介宾
阙下
古今韵会举要
无理而妙
名以正体
原文传递
双宾语结构特点概述
14
作者
夏来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年第S1期43-43,共1页
双宾语结构较为复杂,容易与其他结构的句式相混淆,本文为对双宾语结构感兴趣的读者作点提示,即简要的谈一下双宾语结构的特征,其中心动词的意义类型,远近宾语和中心动词在意义上的联系,以及这种结构与相似结构的界限。一、结构上的特点。
关键词
双宾语结构
中心动词
意义类型
近宾语
主谓短语
相似结构
语法关系
结构特点
句子
语法体系
原文传递
题名
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
被引量:
33
1
作者
李讷
石毓智
机构
加利福尼亚大学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0-54,共15页
基金
美国科学基金
文摘
古汉语的句子中心动词与其宾语之后,仍有一个句法位置,可以容纳另外一个谓词性成分,这包括形容词,不及物动词、介词短语、时间词、数量词,“如”字修饰语等。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句法位置慢慢地消失了,用于其中的谓词性成分发生了重要的语序变化,由此而给汉语的句法结构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这种变化对促使量词语法化的作用。
关键词
中心动词
谓词性成分
语法化
介词短语
数量结构
宾语位置
现代汉语
《世说新语》
句法位置
动补结构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宾动词拷贝句式的两种语义结构
2
作者
张道新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45-146,共2页
基金
2010年辽宁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基金资助:哲学和认知视角的现代汉语词义研究(W2010244)
关键词
中心动词
语义结构
拷贝
句式
结果补语
石毓智
谓词性
范晓
分类号
H195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汉短语动词对比
被引量:
3
3
作者
王培硕
出处
《外语研究》
1987年第1期52-58,共7页
文摘
英语短语动词是英语中重要而特殊的语言现象,跟英语的分析性语法构造相联系;或许因为汉语也是分析性语言,汉语中也有跟英语相似的短语动词。本文试图对英汉短语动词进行对比,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关键词
英语短语
动词
英汉
小品词
中心动词
汉语
主要
动词
趋向
动词
动结式
动趋式
组成成分
分类号
H3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动词作状语及连动式的界定
被引量:
1
4
作者
郑崇仁
出处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48-53,共6页
文摘
在汉语语法专著及现代汉语教材中,专家们都把动词作为重要内容来研究,吕叔湘先生说:“动词为什么重要,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动词是句子的中心、核心、重心,别的成份都跟它挂钩,被它吸住。”但另一方面,正如范晓先生在《动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说:“就语法学发展对动词研究的要求来看,无论从深度或广度都很不够,有些问题还只是开了个头,对许多问题认识也还不一致。”由于对动词及其相关语法现象研究还不充分。
关键词
动词
谓语句
汉语语法
动词
性词组
语法现象
范晓
汉语教材
连动式
吕叔湘先生
中心动词
连动句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动词与其宾语的选配关系谈一种动宾谓语句
5
作者
李子云
出处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文摘
由动词+谓词性宾语充任谓语构成的动宾谓语句不同于由动词+名词性宾语充任谓语构成的动宾谓语句。本文拟讨论这类句子的谓语构成、句子成分间的语义关系及其结构特点。
关键词
动宾谓语句
谓词性
动词
谓语句
搭配关系
语法性质
动补结构
动态助词
中心动词
动宾结构
选择限制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五灯会元》中同形动量词
被引量:
25
6
作者
张美兰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文摘
同形动量词较早见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走向成熟。《五灯会元》中的同形动量词充分说明,它是借用动量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而非简单的动词重叠。同时也揭示了这样的一个语言发展事实:如果说名量词在魏晋南北朝时已迈入完全成熟期,那么动量词的完全成熟期应为宋代,至迟是南宋。
关键词
动量词
《五灯会元》
动词
重叠
现代汉语语法
魏晋南北朝
《朱子语类》
中心动词
《祖堂集》
《景德传灯录》
形
动词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谓结构前的单音节能否站得住?
被引量:
2
7
作者
吴为善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12,共3页
文摘
谈到现代汉语的音节问题,记得曾讨论过这样的现象,比如“他们刚刚吃过了”这个句子,可以将“刚刚”移到句首说成“刚刚他们吃过了。”但“他们刚吃过了”却不能说成“刚他们吃过了。” 对于上述现象,大家都认为可以从音节上去解释,只要将“刚”扩展成双音节就能站得住。给人的印象是句首的单音节站不住,或者说得严密一些,主谓结构(如上例“他们吃过了”)前一般不能出现单音节。这个解释还可以进一步从音节节奏规律来论证。语音节奏和音乐节奏有相通的基础,按通常语感,在语流中双音节较稳重,单音节较活泼,且往往跟随一个停顿。比如“相信群众相信党”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七字句节奏,可以标示为××|××|××|×○”,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而若说成“相信党相信群众”,节奏就会成“××|×○|××|××”,中间由于含有单音节“党”,就在随后出现一个停顿。按照这个规律来看,“刚刚他们吃过了”节奏形式开头为“××|××|……”,很顺畅;而“刚他们吃过了”则成了“×○|××|……”,句首的单音节和句中单音节情况不一样,它前面也是一个停顿,所以显得突兀,不顺口。
关键词
单音节
主谓结构
句子
语义块
句法
语音节奏
双音节
音节问题
“吃”
中心动词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动+数+量”式动量表示法的来源及类型学观照
8
作者
金桂桃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汉语言学系
出处
《人文论丛》
CSSCI
2016年第2期293-299,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类型学视野的汉语动量表示法历时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2BYY08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汉语动量构式的历时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C740045)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一、引言现代汉语动量表示法主要有两种方式:'动+数+量'式和'数+量+动'式,前者如'去两次',后者如'一次也没去'。不过,据学者们研究,一般情况下不用'数+量+动'式动量表示法。如石毓智指出:'动量词位于动词之前是有很强的条件限制,一般表示一些特定的语法意义,而且很多时候数词只限于’一’,或者干脆不能加任何数词,使用频率和范围都很受限制。'~①张赪也指出:'’数+动量’短语位于动词前成为一种有标记语序。
关键词
中心动词
数量短语
表示法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态类“V了VN”结构说略
9
作者
段益民
陈铁义
机构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云梦学刊》
2000年第2期84-86,,104,,共4页
文摘
本文研究聚合于体态语义场的“V了VN”结构,试图证明:1语法格式的综合体在时态、动态、语气等方面非周延性、非对称性等兼具相关格式的某些特点。2中心动词对相关成分的影响可以集聚在同异和有无两方面。如:主语(数量):同/异;状语(工具):有/无;定语(类属):有/无。
关键词
体态语义场
V了VN结构
中心动词
汉语
Keywords
aspect-tense semantic field
non-symmetric and non-horizontal
general plus specific
symmetric track procedure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来句式修辞功能述略
10
作者
董广枫
出处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72-75,共4页
文摘
外来句式,又叫“欧化句式”,是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来句式发展的新形式。要用白话文取代延续几千年之久的文言文,当时曾出现两种偏向:一是全盘口语化,一是借用外语的句式。外来句式,不符合汉语传统的语序(主—谓—宾)和传统民族风格句式(短句),所以人们一般认为这种句式不宜提倡。但近几年来的语言实际中,这种不合现代汉语语序规则和民族风格的句式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既常见于政论语体和事物语体。
关键词
修辞功能
现代汉语
政论语体
民族风格
五四时期
修饰成分
动态助词
中心动词
修辞效果
修辞作用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步走”释义
11
作者
李富刚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年第4期6-6,共1页
文摘
《赤壁之战》中有“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一句,课本将“步走”注释为“步行逃跑”,许多参考书也如是说;但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成“曹操率领败军从华容道陆路逃跑”。
关键词
华容道
古代汉语
教学参考书
曹操
现代汉语
《赤壁之战》
中心动词
军队
战国策
句译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
被引量:
37
12
作者
刘颂浩
机构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4-71,共8页
文摘
本文以“把”字句为例,对回避的标准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把”字句的难点提出了新的看法。文章把回避现象分为“回避”和“回避倾向”两种,严格意义上的“回避”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回避倾向”则是研究人员对学习者言语行为偏移的一种推测性解释。文章指出,确立回避倾向,必须参照本族人的使用情况。文章讨论了回避的三种原因:难点回避,习惯转移,文化回避。并且指出,一般提到的“把”字句的错误,有一部分实际是“非把字句错误”。
关键词
"把"字句
回避现象
对外汉语教学
回避策略
回避倾向
中心动词
Keywords
BA-structure
avoidance
underproduction
difficulty in using BA-structure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释疑
13
作者
陈爱娟
梅琴
机构
绍兴鲁迅中学
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
出处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
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
文摘
两个字在读音和含义上都有些区别。"阙"为多音字。读"quē"时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过失,疏失";二是同"缺"。读"què"的时候,本义指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二阙之间有道路。后来,它指代宫门,如"阙下""阙门",之后借指帝王的住所。再后来,又引申为神庙、坟墓前竖立两边的石雕、石牌坊,如李白《忆秦娥》学习《沁园春·长沙》时,老师提到"上阕",可我记得好像还有一个"阙"字,这"阙"与"阕"有什么不一样?
关键词
沁园春
忆秦娥
阙门
祠庙
中心动词
介宾
阙下
古今韵会举要
无理而妙
名以正体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双宾语结构特点概述
14
作者
夏来新
机构
黑龙江鹤岗市大陆五校
出处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年第S1期43-43,共1页
文摘
双宾语结构较为复杂,容易与其他结构的句式相混淆,本文为对双宾语结构感兴趣的读者作点提示,即简要的谈一下双宾语结构的特征,其中心动词的意义类型,远近宾语和中心动词在意义上的联系,以及这种结构与相似结构的界限。一、结构上的特点。
关键词
双宾语结构
中心动词
意义类型
近宾语
主谓短语
相似结构
语法关系
结构特点
句子
语法体系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句子中心动词及其宾语之后谓词性成分的的变迁与量词语法化的动因
李讷
石毓智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宾动词拷贝句式的两种语义结构
张道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英汉短语动词对比
王培硕
《外语研究》
198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动词作状语及连动式的界定
郑崇仁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动词与其宾语的选配关系谈一种动宾谓语句
李子云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五灯会元》中同形动量词
张美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主谓结构前的单音节能否站得住?
吴为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汉语“动+数+量”式动量表示法的来源及类型学观照
金桂桃
《人文论丛》
CSSCI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体态类“V了VN”结构说略
段益民
陈铁义
《云梦学刊》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外来句式修辞功能述略
董广枫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步走”释义
李富刚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把”字句运用中的回避现象及“把”字句的难点
刘颂浩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37
原文传递
13
释疑
陈爱娟
梅琴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C版)》
2016
0
原文传递
14
双宾语结构特点概述
夏来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