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中的价值
1
作者 朱义玲 崔娟娟 +1 位作者 李燕双 赵卫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诊治的脓毒症患者47例(脓毒症组)、有感染但未诊断为脓毒症患者31例(...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诊治的脓毒症患者47例(脓毒症组)、有感染但未诊断为脓毒症患者31例(感染组)和同时期健康体检者25名(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根据临床诊断及预后进一步分为未休克组(32例)、休克组(15例)及生存组(38例)、死亡组(9例)。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常规项目。比较不同组间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LR、LMR与PCT、CRP、淋巴细胞(Lym)、单核细胞(Mon)、中性粒细胞(Neu)、血小板(Plt)及SOFA 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LMR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脓毒症组、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的NLR分别为12.54(7.53,23.42)、3.85 (1.83,5.64) 和1.71(1.39,2.20),LMR分别为1.58(1.07,3.03)、2.81(1.53,4.76)和5.16(4.04,6.59)。NLR与LMR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69(P<0.05)。脓毒症未休克组和休克组的NLR7分别为6.56(3.90,10.72)和15.20(7.53,27.31),入院后7 d NLR-入院后3 d NLR(ΔNLR7)分别为-1.64(-5.75,0.41)和1.98(-0.48,13.79),休克组均显著高于未休克组(P均<0.05);脓毒症生存组和死亡组的NLR7分别为7.10(4.09,12.96)和15.20(10.45,32.82),ΔNLR7分别为 -0.65(-5.58、1.58)和5.02(-1.12,17.06),死亡组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均<0.05)。脓毒症未休克组和休克组的LMR7分别为2.22(1.64,3.78)和1.29(0.66,2.03),入院后7 d LMR-入院后3 d LMR(ΔLMR7)分别为0.38(-0.37,1.17)和-0.19(-0.78,0.25),休克组均显著低于未休克组(P均<0.05);脓毒症生存组和死亡组LMR7分别为2.12(1.49,3.42)和1.09(0.53,1.78),死亡组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NLR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59 1(95%CI:0.910 5-1.000 0),最佳截断值为4.16;LMR诊断脓毒症的AUC为0.913 6(95%CI:0.846 4-0.980 8),最佳截断值为3.21。结论 NLR和LMR可用于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比较,且在脓毒症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激活单核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2
作者 赵伊婷 张裕祥 +1 位作者 马洁 何雪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激活单核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48例,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38例;另选...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激活单核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48例,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38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NETs和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Ts激活单核细胞在ARDS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DS患者NETs、IL-6、MCP-1、TNF-α、IFN-γ、IL-1β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L-10、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Ts联合炎性因子(IL-6、MCP-1、TNF-α、IFN-γ、IL-1β)检测评估ARDS病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9.68%、92.14%、86.3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NETs、IL-6、MCP-1、TNF-α、IFN-γ、IL-1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10、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Ts联合炎性因子(IL-6、MCP-1、TNF-α、IFN-γ、IL-1β)检测评估ARDS预后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7.42%、83.16%、85.69%,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NETs能够有效激活单核细胞并诱导其释放大量IL-6、MCP-1、TNF-α、IFN-γ、IL-1β等因子,参与ARDS疾病的进展,通过检测其水平能够有效评估ARD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对临床诊治该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激活 单核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3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4
作者 张言佳 王颖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验证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T2DM患者432例,根据是否伴有DPN将其... 目的 验证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T2DM患者432例,根据是否伴有DPN将其分为DPN组(316例)和NDPN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LR、NLR、MLR及SII与DPN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LR、NLR和SII预测T2DM患者发生DPN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DPN组患者比较,NDPN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患者比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PLR、NLR、MLR及SII更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II仅与FPG呈正相关;NLR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PG、TC均呈正相关;MLR与年龄、糖尿病病程、TC、高血压状态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TG、NLR、PLR及SII均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和SII对T2DM患者发生DPN的诊断效能较好。结论 NLR、SII对诊断T2DM患者发生DPN具有一定价值,临床上可考虑将其纳入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补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川崎病高表达SEMA7A促进单核和中性粒细胞黏附与迁移
5
作者 黄君华 党心睿 +3 位作者 方可 苏以萱 李一阳 张书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 探究川崎病(KD)条件下Semaphorin 7A(SEMA7A)对单核细胞(THP-1细胞系)和中性粒细胞(HL-60细胞系)黏附与跨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方法 将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 目的 探究川崎病(KD)条件下Semaphorin 7A(SEMA7A)对单核细胞(THP-1细胞系)和中性粒细胞(HL-60细胞系)黏附与跨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方法 将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构建KD样血管炎小鼠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后第14天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SEMA7A表达情况。体外培养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并将细胞分为健康儿童(HC)血清刺激组和KD血清刺激组,培养24 h后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SEMA7A表达水平。KD血清刺激HCAEC分为si-NC组和si-SEMA7A组,采用RT-PCR法检测敲减效率。将四组HCAEC分别接种于Transwell上室形成细胞单层,与THP-1和HL-60细胞分别共培养后,利用荧光标记和Transwell实验检测黏附和跨内皮迁移的细胞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脏组织SEMA7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体外实验发现,KD血清刺激组SEMA7A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HC血清刺激组(P<0.01),si-SEMA7A组SEMA7A的mRNA表达低于siNC组(P<0.01)。KD血清刺激组HCAEC单层黏附的THP-1和HL-60细胞数量高于HC血清刺激组(P<0.05),si-SEMA7A组黏附的THP-1和HL-60细胞数量低于si-NC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KD血清刺激组THP-1和HL-60跨内皮细胞迁移的数量高于HC血清刺激组(P<0.01),si-SEMA7A组THP-1和HL-60跨内皮细胞迁移的数量较si-NC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川崎病条件下高表达的SEMA7A能够促进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内皮细胞黏附与和跨内皮细胞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素7A 川崎病 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内皮细胞 细胞黏附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廖巧芳 郑露 邓卓娟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分析晚期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的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21 d为1个周期)。于治疗3个周期后评估预后情况,根据患者预后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62例)和预后不良组(28例)。比较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及不同预后患者的NLR、PLR、MLR水平,并分析NLR、PLR、MLR水平预测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治疗后,晚期鼻咽癌患者的NLR、PLR、ML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NLR、PLR和MLR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PLR、MLR水平预测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850、0.964(均P<0.05)。结论晚期鼻咽癌患者NLR、PLR、MLR水平既可有效反映临床治疗效果,也可预测晚期鼻咽癌患者的预后,临床可结合以上指标进一步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鼻咽癌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单核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淑宁 刘向玲 +1 位作者 苏绍波 吴小清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1-25,31,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预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ME...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NPAR)预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0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分为DME组(n=56)和非DME组(n=45)。查阅患者病历,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等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2组患者均于确诊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单核细胞(MONO)计数、淋巴细胞(LYM)计数、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浆白蛋白(ALB)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计算MLR和NPAR。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ME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LR、NPAR对DME的预测价值。结果DME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MONO计数、NEUT、MLR、NPAR、WBC计数、HbA1c水平高于非DME组(P<0.05);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LYM计数、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BC、MLR、NPAR水平增高是DM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MLR的最佳截断值为0.192,预测DM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9(95%置信区间:0.631~0.826),灵敏度为58.9%,特异度为82.2%;NPAR的最佳截断值为14.040,预测DME发生的AUC为0.884(95%置信区间:0.820~0.949),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1.1%;MLR、NPAR联合预测DME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95%置信区间:0.851~0.906),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93.3%。以MLR>0.192为阳性,NPAR>14.040为阳性,MLR、NPAR并联试验预测DME发生的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71.1%,准确度为80.2%;MLR、NPAR串联试验预测DME发生的敏感度为46.4%,特异度为97.8%,准确度为69.3%。结论MLR、NPAR水平增高是DM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DM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MLR、NPAR联合检测对DME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检测,且并联试验更有助于DME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平均血小板体积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张小东 韩孟汝 +3 位作者 董春霞 杨林花 马艳萍 王梅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确诊MPN至随访截止时间内发生血栓事件将225例MPN患者分为血...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确诊MPN至随访截止时间内发生血栓事件将225例MPN患者分为血栓组(36例)及无血栓组(189例),收集初诊时的基线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P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相关指标对MPN血栓形成的最佳截断值并评价相关因素对MPN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组年龄及MPV均高于无血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MR<3.67及MPV≥9.35是MP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LMR<3.67及MPV≥9.35两者联合预测MPN血栓形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两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低LMR及高MPV与MPN血栓形成相关,LMR及MPV可作为MPN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平均血小板体积 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慧 成静 +3 位作者 何意 邱丽 陈芳 杨虹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入院并最终确诊为NSTEMI患者144例的临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入院并最终确诊为NSTEMI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是否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其分为MACE组(49例)和非MACE组(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LR、MHR与NSTEMI患者出现MACE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MHR预测NSTEM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中,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入院时Killip分级>Ⅱ级比例、白细胞计数、肌酐、NLR、B型钠尿肽前体、高敏肌钙蛋白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LR是N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61,95%CI 1.048~1.517,P<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MACE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灵敏度为83.7%,特异度为66.3%,最佳截断值为3.12(95%CI 0.72~0.87,P<0.001)。结论NLR是N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该研究暂未发现MHR与NSTEMI患者出现MACE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乘积联合血肌酐诊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江 白杨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阿不都热依木 张亚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0-127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乘积(NMP)联合血肌酐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维吾尔族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非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评估NMP联合血肌酐与住ICU、住院死亡...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乘积(NMP)联合血肌酐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维吾尔族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分非重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评估NMP联合血肌酐与住ICU、住院死亡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MP联合血肌酐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能力。结果入院24 h内NMP、血肌酐水平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均高于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P<0.001);NMP联合血肌酐与住ICU、住院死亡均呈正相关(r=0.489,P<0.001;r=0.383,P<0.001);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Ⅱ与NMP联合血肌酐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P=0.704),且均优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Z=3.10,P=0.002;Z=2.43,P=0.016)。结论 NMP联合血肌酐可作为判断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一种简单而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急性胰腺炎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乘积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容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丹丹 陈志祥 +2 位作者 吴文龙 许静 安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113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容积(MP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3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和113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检测两组全血细胞并计算NLR、PLR、MPV。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DW、MPV、NLR、LMR和PLR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RDW、NLR、PLR和MPV值高于对照组,LMR低于对照组(均P<0.05)。RDW、MPV、NLR、PLR和LMR在肺癌组不同病理学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DW、MPV、NLR、PLR、LM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0、0.629、0.882、0.788、0.868,而五项联合诊断肺癌的AUC(0.933)更高(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RDW、NLR、PLR和MPV升高,LMR降低,五项联合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细胞分布宽度 平均血小板容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志远 黄悦 郑金龙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440-1446,共7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认知功能障碍与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病人93例为PD组,并选择...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病人认知功能障碍与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9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病人93例为PD组,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117例为对照组(HC组),收集所有人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检查结果。另外PD病人还需完成Hoehn-Yahr分期(H-Y)、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生活质量量表(PDQ39)评估。根据MoCA评分将PD组分为PD伴认知正常组(PD-NC)、PD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PD-MCI)和PD伴痴呆组(PDD),其中PD-MCI组和PDD组统称为PD伴认知功能障碍组(PD-CI),进行三组间比较,分析PD组SII、NLR、MLR等临床指标与MoCA评分有无相关性,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PD病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绘制诊断PD病人伴认知功能障碍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PD组的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1.49(1.23,1.83)×10^(9)/L、193(158,223)×10^(9)/L]低于HC组[2.09(1.68,2.48)×10^(9)/L、206(172,245)×10^(9)/L],SII/100、NLR及MLR高于HC组(均P<0.05)。PD病人的MoCA总分与淋巴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与SII/100、NLR、UPDRSⅢ评分、PDQ39评分及H-Y分期呈负相关。SII/100(OR=1.21,P=0.030)和H-Y分期(OR=1.92,P=0.029)是PD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受教育年限(OR=0.82,P=0.004)是PD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SII/100诊断PD病人伴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64[95%CI:(0.53,0.75),P<0.001],阈值为7.19,灵敏度为40.38%,特异度为90.24%。结论PD病人的外周血SII、NLR与认知能力水平呈负相关,SII水平升高是PD病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且SII对PD伴认知功能障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 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远 方庆丰 陈必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8期981-984,共4页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IM合并肝损害患儿43例为肝损害组,未合并肝损害患...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合并肝损害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2月至2023年10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收治的IM合并肝损害患儿43例为肝损害组,未合并肝损害患儿51例患儿为无肝损害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资料,统计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NLR和IL-1β水平,分析外周血NLR、IL-1β水平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肝损害组患儿发热>10 d、肝大、脾大发生比例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肝损害组患儿血ALT、异型淋巴细胞、IL-1β及EB病毒(EBV)DNA值水平高于无肝损害组(P<0.05),外周血NLR低于无肝损害组(P<0.05)。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IM患儿血EB病毒(EBV)DNA值拷贝、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及血清IL-1β水平呈升高趋势,外周血NLR呈降低趋势(P<0.05)。IM患儿外周血ALT水平与NLR呈显著负相关,与IL-1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M发生肝损害患儿持续发热、肝脾肿大症状比例较高,外周血NLR、IL-1β水平与IM患儿EBV DNA载量和肝损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损害 临床特点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胚抗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14
作者 丁仁彬 凌云 +3 位作者 苏莹莹 陆雨 梁小恒 李泰阶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9-13,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首次收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检测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PLR)与癌胚抗原(CEA)在胃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首次收治入院并经术后病理活检诊断为胃癌的209例患者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209例健康人群的血常规、CEA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NLR、MLR、PLR和CE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另外比较胃癌不同特征分组间各个指标的连续变量。结果胃癌患者NLR、MLR、PLR及CEA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MLR、PLR及CEA单独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分别为37%、60%、39%、43%,特异度分别为92%、88%、91%、78%,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0.80、0.69、0.63。NLR、MLR、PLR及CEA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上升至69%、88.00%、0.84。肿瘤有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NLR、MLR、PLR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LR、MLR、PLR及CEA的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提高胃癌诊断的正确率,同时能预测肿瘤的迁移变化,有助于胃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和淋巴细胞比值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短期转归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单楚笑 孙宜田 +3 位作者 朱孟静 瞿海燕 嵇璇 陈碧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43-2049,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单核细胞(MON)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NMR)在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ILD)短期转归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间质性肺疾病(ILD)病人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NEU)计数、单核细胞(MON)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NMR)在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ILD)短期转归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间质性肺疾病(ILD)病人137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电话随访,选取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比较急性加重(AE)组50例和稳定期组87例的基本资料和血清NEU、MON及NMR水平变化,评估其在AE-ILD 28 d内死亡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ILD病人血清NEU、MON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E组病人的NEU[6.68(4.74,9.25)×10^(9)/L]和NMR[14.37(9.71,32.14)]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组[4.10(3.24,5.82)×10^(9)/L、9.92(7.45,12.26)](P<0.05)。在AE死亡病人组中,血清NEU、NMR水平显著升高,MON水平显著下降。当NEU>6.86×10^(9)/L,预测AE-ILD病人28 d内死亡风险的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77.4%,曲线下面积(AUC)为0.73;MON<0.32×10^(9)/L,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93.5%,AUC为0.89;NMR>16.54,灵敏度为95.8%,特异度为87.1%,AUC是0.98。NMR对AE-ILD病人的28 d内死亡风险预测价值明显高于NEU与MON,以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ILD病人发生AE时,病人的NEU和NMR水平升高;NEU、NMR升高和MON降低可以作为预测AE-ILD病人28 d内死亡风险的血清学标志物,且NMR对早期预后的预测能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间质性 医院死亡率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帕金森病伴疲劳的相关性
16
作者 翟志远 黄悦 郑金龙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68-1573,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水平与帕金森病(PD)伴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病人170例为PD组,并选取同期健康...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水平与帕金森病(PD)伴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PD病人170例为PD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6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Hoehn-Yahr分期(H-Y)、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对PD病人进行评估,收集所有人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检查结果。根据FSS评分将PD组分为PD伴疲劳和PD不伴疲劳组,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分析PD组SII、NLR、MLR等临床指标与FSS评分有无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PD伴疲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PD组的血小板计数[195.00(164.00,234.00)×10^(9)比210.50(183.00,245.00)×10^(9)]和淋巴细胞计数[1.49(1.23,1.83)×10^(9)比2.14(1.72,2.60)×10^(9)]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D组的SII/100[4.48(3.21,7.22)比3.65(2.58,4.49)]、NLR[2.28(1.77,3.49)比1.65(1.30,2.15)]及MLR[0.25(0.19,0.32)比0.17(0.14,0.22)]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D病人FSS评分与LED/100、病程、SII/100、NLR、MLR、H-Y分期及UPDRS-Ⅲ评分呈正相关;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LED/100、病程、淋巴细胞计数、SII/100及NLR、MLR、H-Y分期、UPDRS-Ⅲ评分在PD病人是否伴疲劳的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I/100、病程和H-Y分期是PD病人发生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D病人的外周血SII、NLR、MLR与疲劳程度呈正相关,外周血SII水平升高是PD病人发生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疲劳 炎症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参考区间的建立
17
作者 何恩萍 李忠承 +2 位作者 李静 段治军 全晖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464-467,共4页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MR)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3日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体检且严格排除近期患有感... 目的建立成都地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NMR)的参考区间,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9月13日在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体检且严格排除近期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查体人群的外周血标本(EDTA-K_(2)抗凝标本)1918例,采用第2.5百分位数(P_(2.5))~第97.5百分位数(P_(97.5))建立NLR、PLR和NMR的参考区间。结果NL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是0.88~3.53和0.89~4.67;PL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是40.35~170.47和51.04~188.64;NMR男性、女性参考区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别是4.55~13.76与4.64~17.91。结论NLR、PLR和NMR参考区间的建立有助于临床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为联合其他感染性疾病标志物对特定疾病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感染标志物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检测价值
18
作者 徐艳 黄晖 +2 位作者 罗欣 周雄 刘莉琼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3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其与病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及其与病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9月收治的10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的不同分为感染组(合并肺部感染患者,n=60)和未感染组(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n=45),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NLR、dNLR、MLR及APACHEⅡ评分。根据病情APACHEⅡ评分的不同将感染组患者分为轻度组(APACHEⅡ评分≤15分,n=41)和中重度组(APACHEⅡ评分>15分,n=19),比较两亚组患者外周血NLR、dNLR、MLR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外周血NLR、dNLR、MLR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的诊断效能,分析外周血NLR、dNLR、MLR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结果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外周血NLR、dNLR、MLR及APACHEⅡ评分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NLR、dNLR、MLR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外周血NLR、dNLR、MLR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P<0.05),其AUC=0.728、0.707、0.865,敏感度=57.95%、89.47%、78.59%,特异度=89.91%、48.79%、82.89%。外周血NLR、dNLR、ML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82、0.415、0.513,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NLR、dNLR、MLR呈升高趋势,且与病情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早期评估其水平,利于准确及时把握病情变化,为疾病诊治提供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肺部感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和单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19
作者 朱红美 黄永久 +1 位作者 储九圣 庞秀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503-3508,共6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单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MHR)与突发性耳聋(SSNHL)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138例突发性耳聋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1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和单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MHR)与突发性耳聋(SSNHL)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医院治疗的138例突发性耳聋病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1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分型SSNHL患者NLR及MHR的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SSNHL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NLR和MH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型SSNHL患者平均听阈、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皮质醇(COR)、NLR、M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MHR和SSNHL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NLR和MHR增高是SSNH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NLR和MHR与SSNHL的发病关系密切,是导致SSNHL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单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率 突发性耳聋发病 预后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20
作者 方欢英 江峰 +1 位作者 刘遵建 贺辰冏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细胞分析衍生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细胞分析衍生参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水平的变化。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入院的13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攻击组56例和非攻击组83例)和95名健康对照者,分析其血细胞计数及MLR、NLR结果,并评估其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中性粒细胞计数[4.04(3.18,5.16)VS 3.48(2.72,4.25)]、NLR[2.312(1.596,3.104)VS 1.772(1.351,2.284)]和MLR[0.253(0.206,0.319)VS 0.222(0.192,0.270)]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非攻击组相比,攻击组中性粒细胞计数[4.53(3.65,5.73)VS 3.48(2.73,5.02)]、NLR[2.960(2.215,3.794)VS 1.772(1.350,2.613)]和MLR[0.294(0.231,0.365)VS 0.227(0.184,0.285)]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此外,NLR、MLR与年龄、性别之间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LR、MLR在精神分类症患者中显著升高,支持精神分裂症炎症假说,或可作为预测攻击行为发生的血液标志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