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率、乳酸清除率、白细胞介素-23、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64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陈妮 金鲜珍 赵磊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分析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乳酸清除率(LCR)、白细胞介素-23(IL-23)、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64(CD64)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症重症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于我... 目的分析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降钙素原清除率(PCT-C)、乳酸清除率(LCR)、白细胞介素-23(IL-23)、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64(CD64)变化及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急症重症肺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同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非重症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PCT-C、LCR、IL-23、CD64指标水平并比较,采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性(PSI)评分评估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预后情况,分析上述指标与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CT-C、L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3、CD6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PSI评分评估,PSI评分≤90分的98例纳入预后良好组,PSI评分>90分的52例纳入预后不佳组,不同预后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PCT-C、LCR、IL-23及CD6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LCR水平与PSI评分呈负相关,IL-23、CD64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P<0.05)。APACHEⅡ评分、PCT-C、LCR、IL-23及CD64水平均为急症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症重症肺炎患者的PCT-C、LCR、IL-23及CD64水平均出现显著变化,且上述指标水平与急症重症肺炎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症重症肺炎 降钙素原清除率 乳酸清除率 细胞介素-23 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6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临床应用进展
2
作者 占秀玉 刘欣 +1 位作者 余洪立 卢宇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2期111-114,共4页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当机体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64(neutrophil CD64,nCD64)表达会迅速升高,因此可以作为感染的指标。近年来,研究表明nCD64指数在早期感染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等...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先天免疫系统中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当机体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64(neutrophil CD64,nCD64)表达会迅速升高,因此可以作为感染的指标。近年来,研究表明nCD64指数在早期感染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预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其与传统感染指标相比,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且联合应用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因而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就nCD64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脓毒症、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的继发感染的鉴别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 感染性疾病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3
作者 宋治海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寿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2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寿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2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12例)与重症组(40例)。比较两组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在MPP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重症组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重症MPP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提示,单独检测NLR预测MP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较低;单独检测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两者cut-off值分别取2.65 ng/ml、3.39时,预测价值最佳;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三项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在轻、重症MPP患儿中会不同程度升高,疾病早期三项联合检测可预测MPP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尽早干预,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情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
作者 金盼 李俊宇 潘富根 《浙江医学》 2025年第6期625-628,633,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3例AID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合并细菌感染49例(AID合并细菌感染组)和未合并细菌...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03例AID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合并细菌感染49例(AID合并细菌感染组)和未合并细菌感染54例(AID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对象炎症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nCD64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D合并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对AID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AID合并细菌感染组、AID组患者WBC、CRP、ESR、PCT、nCD64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ID合并细菌感染组上述指标均高于AID组(均P<0.05)。nCD64(OR=1.077)、WBC(OR=1.089)、CRP(OR=1.086)、ESR(OR=1.089)、PCT(OR=1.079)均是AID合并细菌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nCD64诊断AID合并细菌感染的AUC、灵敏度、特异度为0.879、0.957、0.927,其AUC分别高于WBC、CRP、ESR、PCT的0.739、0.745、0.712、0.727。结论nCD64对AID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效能较高,可作为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细菌感染 早期诊断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64指数联合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红梅 余艳艳 +2 位作者 方喆 袁甜 蒋源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0期1539-154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指数联合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在湖南省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31例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收集患者人口...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指数联合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在湖南省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31例肺结核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并检测CD64指数、s TREM-1,根据影像学及临床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肺结核组(72例)与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组(59例),比较2组患者CD64指数及s TREM-1水平,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人口学资料及咳嗽、咳痰、发热等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肺结核合并细菌感染组患者CD64指数及s TREM-1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组[(5.4±1.6)比(3.9±1.3)、(18±3)μg/L比(15±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55、-5.088,均P <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s TREM-1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诊断的截断值分别为4.103、15.69μg/L;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0.754。CD64指数和s TREM-1联合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AUC为0.873,其诊断效能高于两指标单独检测(Z=4.102,P=0.007;Z=4.655,P=0.002)。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CD64指数、s TREM-1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二者均可作为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且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细胞分化抗原64指数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CD64指数在结核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余艳艳 谭云洪 +4 位作者 李文彬 陈振华 陈红梅 陈佳 庞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CD64(nCD64)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至2020年在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部分肺结核患者和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通过流式细...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分化抗原CD64(nCD64)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至2020年在湖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部分肺结核患者和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以及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nCD64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以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为对照,评价其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结果共纳入141例结核病患者、85例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包括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52例和其他呼吸道疾病患者33例)以及76例健康对照组(包括结核潜伏感染者22例和非结核潜伏感染的健康人群54例)。结核病患者的nCD64指数为2.03(0.71,5.58),均显著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患者[1.48(1.14,2.56)](t=3.06,P<0.01)、结核潜伏感染者[0.57(0.25,0.71)](t=4.312,P<0.01)和健康人群[0.58(0.33,0.79)](t=4.32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CD64指数用于结核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0.9%、72.4%、84.4%、67.1%和77.9%,同IGRA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appa值为0.657,两种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nCD64指数在检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作为一个诊断标志物,在诊断结核病和鉴别结核潜伏感染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中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布鲁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7
作者 李智伟 王倩 +6 位作者 王玲玲 卢佩佩 李书灵 朱晓玉 贾金彤 陈杰 王昌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38例,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48例,收...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作为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在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38例,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48例,收集患者外周血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nCD64指数检测,分析nCD64指数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CD64指数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作为对照,评价三者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结果 急性期布鲁菌病患者的nCD64指数高于慢性期布鲁菌病患者(U=216.00,P<0.001),且该指数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70,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nCD64指数用于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11~0.952,P<0.001),最佳截断值为2.81,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3.3%、81.6%、80.4%、81.9%和82.6%,nCD64指数鉴别诊断的效能明显优于RBPT、SAT两项定性试验。结论 nCD64指数在鉴别诊断急性期、慢性期布鲁菌病中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且倾向于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在鉴别诊断急性期布鲁菌病和慢性期布鲁菌病中具有临床参考价值,对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监测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鑫 张晓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7期931-934,共4页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十分普遍的重症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具有明显的特征,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临床上容易漏诊导致治疗延误,从而引发严重后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的血培养,由...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十分普遍的重症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具有明显的特征,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临床上容易漏诊导致治疗延误,从而引发严重后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的血培养,由于其耗时长,因此尚不能达到早期诊断败血症的目的。中性粒细胞CD64(neutrophil CD64,nCD64)是主要分布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骨髓前体细胞和树突细胞表面的一种穿膜糖蛋白,其在炎症反应中高度表达,本文将对中性粒细胞CD64的生物学特性、表达调控机制以及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识别、病情评估及预测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 新生儿败血症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汪锋平 吴芬芝 +1 位作者 杨婷 郑晓燕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NSCLC患者9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两组均检测计算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较两组CD4^(... 目的探讨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NSCLC患者94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4例,两组均检测计算CD4^(+)/CD8^(+)比值与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比较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评估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NSCLC的诊断价值,分析指标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客观有效组和非客观有效组,对比两组CD4^(+)/CD8^(+)比值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结果NSCLC组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4^(+)/CD8^(+)比值、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NSCLC的AUC值分别为0.730、0.769,敏感度分别为71.28%、64.89%,特异度分别为68.09%、73.40%。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CD4^(+)/CD8^(+)比值低于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Ⅲ~Ⅳ期、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高于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为Ⅰ~Ⅱ期、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客观有效组CD4^(+)/CD8^(+)比值高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低于非客观有效组(P<0.05)。结论NSCLC患者CD4^(+)/CD8^(+)比值偏低,而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偏高,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均存在相关性,可作为患者病情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D4^(+)/CD8^(+)比值 中性粒细胞CD64 病理特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酶A蛋白、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10
作者 汪盈 杨祖钦 +1 位作者 孙忠敏 黄玉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蛋白(SAA)、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并疑为感染的80例新生儿,分为败血症组35例,非败血症感染组45例;另设对照组20例。检测各组入院时,以及败...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A蛋白(SAA)、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住院并疑为感染的80例新生儿,分为败血症组35例,非败血症感染组45例;另设对照组20例。检测各组入院时,以及败血症组在治疗1周后的SAA、CD64水平,各组间进行比较,并分析SAA、CD64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感染组CD64、SA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败血症组CD64水平高于非败血症感染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败血症组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CD64及SA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以CD64≥2 943个荧光抗体分子/细胞、SAA≥5.3 mg/L、CRP≥8 mg/L为阳性标准,CD64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43%、90.00%均较SAA及CRP高。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是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血清淀粉酶A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 CD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A蛋白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1
作者 吴玉芹 奎莉越 +3 位作者 赵晓芬 李杨方 崔珊 杜琨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年第5期327-331,共5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酶A蛋白(serum amyloid A,SAA)和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并疑为新生儿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淀粉酶A蛋白(serum amyloid A,SAA)和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并疑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例100例,另选取20例非感染性疾病(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母乳性黄疸、胃肠功能紊乱、头颅血肿等)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新生儿CRP的表达,运用奥普金标数码定量分析仪检测SAA的水平,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4的水平,并分析CRP、SAA及CD64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组CRP、SAA及CD64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64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SAA及CRP。结论CRP、SAA均可以作为判断新生儿患感染性疾病的标准,但CD64是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更为灵敏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感染性疾病 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酶A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降钙素原、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玉辉 魏健平 《现代医院》 2017年第1期134-135,1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42例,其中细菌性肺炎组20例,病毒性肺炎组12例,支原体肺炎组10例,通过检测三组患者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 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重症肺炎患者42例,其中细菌性肺炎组20例,病毒性肺炎组12例,支原体肺炎组10例,通过检测三组患者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的变化,探讨血PCT、内毒素、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肺炎病原学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PCT、内毒素、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在重症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与重症病毒性肺炎组、重症支原体肺炎组相比,重症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显著升高(P<0.05),重症病毒性肺炎组与重症支原体肺炎组比较,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PCT、内毒素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表达率在诊断重症细菌性肺炎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血PCT、内毒素及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是诊断重症细菌性肺炎的可靠指标,可以用于重症细菌性肺炎与重症病毒性肺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内毒素 中性粒细胞表面抗原CD64 重症肺炎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预测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的价值
13
作者 谭海燕 蒋玉蓉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GBS)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PROM)新生儿感染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170例足月分娩PROM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 目的 探讨孕妇阴道B族链球菌(GBS)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胎膜早破(PROM)新生儿感染的预测价值,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3—12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170例足月分娩PROM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根据新生儿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8例)和未感染组(122例)。比较新生儿一般资料,分析PROM新生儿感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PROM新生儿感染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BS阳性、CD64指数判断新生儿感染的效能。结果 感染组和未感染组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GBS阳性、阴道指检次数、产前使用抗菌药物、5 min Apgar评分<7分、羊水污染、CD64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GBS阳性、阴道指检次数、CD64指数是PROM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这5项指标在列线图预测模型中的总分为294分,对应的感染风险为73.1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GBS阳性对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具有正相加交互作用(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4指数和GBS阳性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判断PROM新生儿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3、0.807和0.847。结论 孕妇阴道GBS检测联合胎儿脐带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PROM新生儿感染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ROM到分娩时间、绒毛膜羊膜炎、阴道检查次数是导致PROM新生儿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以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中性粒细胞CD64 胎膜早破 新生儿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
14
作者 熊燕 何云 +2 位作者 周琴 刘馨莹 陈伽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645-1650,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nCD64 index)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2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n=51)及MP合并细菌感染组(n=31);另选31名儿保正常...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nCD64 index)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82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单纯肺炎支原体(MP)感染组(n=51)及MP合并细菌感染组(n=31);另选31名儿保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nCD64 index及单纯MP感染组和MP合并细菌感染组患儿实验室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nCD64 index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CD64 index对MP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MP合并细菌感染组患儿nCD64 index、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高于单纯MP感染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CD64 index与WBC、N和CRP水平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CD64 index对MPP合并细菌感染有较高预测价值(AUC=0.743,P<0.05),且与CRP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AUC=0.787,P<0.05)。结论:MPP合并细菌感染儿童nCD64 index升高,对MPP合并细菌感染有较高预测价值,其与CRP联合预测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早期预测标志物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5
作者 丁梦珊 顾兵 +1 位作者 王子霞 方伟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87-92,共6页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2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98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nCD64指数水...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2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98例AAV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nCD64指数水平将其分为高值组(nCD64指数>1.82,28例)和正常组(nCD64指数≤1.82,70例)。收集两组患者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形核白细胞(PMN)、淋巴细胞(Lym)和单核细胞(Mo)表面CD6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医院检查数据以及定期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AAV患者外周血nCD64指数与伯明翰系统性血管炎疾病活动度评分(BVAS)呈正相关性(r=0.216,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109/L)、血肌酐(μmol/L)、CD8+淋巴细胞(个/μl)、CD3-CD16+CD56+淋巴细胞(个/μl)、血沉和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组的BVAS、中性粒细胞(109/L)、CD8+CD28-淋巴细胞(%)平均值分别为(14.96±8.62)、(7.51±4.56)、(22.16±13.28),高于正常组的(11.88±7.39)、(6.32±3.60)、(17.32±11.27),淋巴细胞(10~9/L)、血小板(10~9/L)、血红蛋白(g/L)、CD3+淋巴细胞(个/μl)、CD4+淋巴细胞(个/μl)、CD8+CD28+淋巴细胞(%),分别平均值为(1.52±1.01)、(216.84±92.32)、(106.26±21.99)、(1401.15±658.22)、(618.43±420.50)、(12.43±5.98)低于正常组的(1.98±0.95)、(248.20±97.21)、(114.30±24.71)、(1815.43±657.29)、(969.15±385.72)、(15.77±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2.04、-2.54、3.25、2.26、2.34、2.02、2.84、3.02,P<0.05);高值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高于正常组,嗜酸性粒细胞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70、-2.396、-4.462,P<0.05)。结论:在AAV患者中,外周血nCD64指数与BVAS呈正相关性,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炎性因子的参与,具有监测病情进展和评估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血管炎 细胞分化抗原64(CD64)指数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牛蕾 唐玉蓉 牟佩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104-0107,共4页
分析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的价值。方法 将53例自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接受治疗的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将42例同期进行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象,检查所有对象n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降钙素... 分析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的价值。方法 将53例自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接受治疗的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将42例同期进行体检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象,检查所有对象n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降钙素原(PCT)检查,针对nCD64与其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具有更高的nCD64、CRP、WBC及PCT水平(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细菌感染患者具有更低的nCD64、CRP、WBC及PCT水平(P<0.05)。nCD64与CRP、WBC不具有相关性(P>0.05),nCD64与PCT具有正相关性(P<0.05)。与PCT相比,nCD64AUG及在细菌感染中有着更高的的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细菌感染中nCD64及PCT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细菌感染中可应用nCD64指数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中性粒细胞 CD64指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三甲基四硝基苯酚上调中性粒细胞CD64引发重症哮喘的作用研究
17
作者 姚文楷 许涛 杨礼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001-1006,共6页
目的利用卵白蛋白(OVA)和环境污染物三甲基四硝基苯酚(MNP)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探讨MNP引发小鼠重症哮喘的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NP组、OVA+Alum组、OVA+MNP组四组,每组各6只。通过3次皮下致敏(Control组100μl PBS、... 目的利用卵白蛋白(OVA)和环境污染物三甲基四硝基苯酚(MNP)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探讨MNP引发小鼠重症哮喘的作用。方法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NP组、OVA+Alum组、OVA+MNP组四组,每组各6只。通过3次皮下致敏(Control组100μl PBS、MNP组100μg MNP、OVA+Alum组100μg OVA+2 mg Alum,OVA+MNP组100μg OVA+100μg MNP)和连续7 d的滴鼻激发(20μg OVA),以HE染色、PAS染色、Elisa等作为小鼠重症哮喘的评价指标。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T-qPCR作为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上调的评价指标。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NP+OVA组小鼠血清OVA特异性IgE和IgG1水平升高,肺泡灌洗液中IL-4、IL-5、IL-13含量升高,中性粒细胞表达上调,CD64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上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P可以上调中性粒细胞CD64的表达引发小鼠重症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基四硝基苯酚 中性粒细胞CD64 重症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价值
18
作者 李娟 石青峰 +7 位作者 李春亮 银娜秋 杨益锋 黄超宇 张雪琳 蒋文钦 黄嘉锦 贺际芸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生产过程中吸入胎粪或羊水的1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吸入性肺炎85例(感染组)和未发生吸入性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生产过程中吸入胎粪或羊水的10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吸入性肺炎85例(感染组)和未发生吸入性肺炎2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计算nCD64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CD64指数、WBC、N%、hs-CRP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诊断的效能。结果感染组nCD64指数、WBC、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CD64指数单独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CI:0.802~0.96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2%、75.0%;N%诊断的AUC为0.672(95%CI:0.537~0.80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3.5%、60.0%;WBC诊断的AUC为0.650(95%CI:0.516~0.78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6%、75.0%。结论nCD64指数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细胞计数 超敏C反应蛋白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检测价值分析
19
作者 彭杰梅 陈小艳 刘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8例细菌感染患者纳入至细菌感染组,另将60例健康者纳入至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标本,检测n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 目的分析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nCD64)指数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8例细菌感染患者纳入至细菌感染组,另将60例健康者纳入至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标本,检测n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以及细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nCD64指数及PCT、WBC、CRP、IL-6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CD64指数及PCT、WBC、CRP、IL-6对细菌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nCD64指数(4.57±0.47)及PCT(2.45±0.31)μg/L、WBC(9.25±1.44)×10^(9)/L、CRP(7.59±1.17)mg/L、IL-6(10.37±1.13)pg/m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77±0.23)、(0.35±0.09)μg/L、(7.30±1.41)×10^(9)/L、(6.56±1.25)mg/L、(5.25±1.0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组nCD64指数(5.39±0.50)及PCT(2.77±0.38)μg/L、WBC(10.07±1.23)×10^(9)/L、CRP(8.45±1.04)mg/L、IL-6(11.48±1.06)pg/ml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54±0.52)、(1.94±0.35)μg/L、(8.36±1.34)×10^(9)/L、(7.23±0.78)mg/L、(9.26±1.0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D64指数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敏感度最高,达68.75%,其次为PCT,达64.58%;PCT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特异度最高,达93.33%,其次为nCD64指数,达90.00%。结论外周血nCD64指数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敏感度较高,而且nCD64指数可随患者病情变化发生改变,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细菌感染并进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诊断价值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鉴别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感染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徐勤燕 丁志祥 +3 位作者 周伊兰 蒋银芬 李娟 钱高潮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鉴别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RA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样本,其中RA活动期24例、稳定期20例、合并感染1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表达水平,并...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鉴别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RA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样本,其中RA活动期24例、稳定期20例、合并感染18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鉴别诊断RA合并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RA合并感染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为8.23±3.39,显著高于RA活动期组(2.61±0.94)、RA稳定期组(1.78±0.76)和健康对照组(1.65±0.61),P均<0.001;RA合并感染组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462,P=0.037);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为9.06±3.39,虽高于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6.07±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2,P=0.094);ROC曲线显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诊断RA合并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4.4%和91.7%。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可作为鉴别RA合并感染与RA活动期的一个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分化抗原64 中性粒细胞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