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揭示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核心基因
1
作者 薛廷 郑乐婷 +1 位作者 董菲 钟小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揭示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核心基因。方法:芯片数据GSE8545、GSE10006、GSE11906、GSE19407和GSE20257下载自GEO数据库,前4组数据差异表达基因(DEGs)取交集获得共有差异基因并... 目的:生物信息学和实验验证揭示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核心基因。方法:芯片数据GSE8545、GSE10006、GSE11906、GSE19407和GSE20257下载自GEO数据库,前4组数据差异表达基因(DEGs)取交集获得共有差异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NETs相关基因集与共有差异基因重叠得到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差异表达基因(NETs-DEGs),并在GSE20257中进行验证和诊断效能评估、富集分析和小鼠肺气肿模型肺组织mRNA表达量验证。结果:149个共有DEGs被获取,DO分析富集于肺疾病和COPD。GO功能注释涉及烯烃化合物代谢、细胞激素代谢、内质网腔、信号受体和氧化应激活动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参与细胞色素P450代谢、化学致癌活性氧、甾类激素生物合成和吞噬体等。GSE20257验证发现NETs-DEGs TLR7和CYP4F3均上调,且AUC值为0.750和0.947。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集中于脂溶性维生素分解代谢信号通路、吞噬体、花生四烯酸单加氧酶活性、模式识别受体、花生四烯酸代谢、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NETs形成。相较于空气暴露组小鼠,香烟烟雾暴露诱导的肺气肿小鼠肺组织TLR7和CYP4F3 mRNA表达量增多(P<0.05)。结论:TLR7和CYP4F3可能是COPD发病过程中NETs形成和释放的核心基因,有望成为COPD免疫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差异表达基因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在小鼠胸主动脉瘤和夹层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张彬 朱翰朝 +6 位作者 孙赫 江丽青 宋凡 蒋鹏程 金振晓 段维勋 俞世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5年第2期153-161,共9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在小鼠胸主动脉瘤和夹层(TAAD)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饮水加入β-氨基丙腈(BAPN)[1g/(kg·day)]构建小鼠TAAD模型,采用腹腔注射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Ⅰ)[20mg/(kg·day)]清除NETs。80只3周...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在小鼠胸主动脉瘤和夹层(TAAD)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饮水加入β-氨基丙腈(BAPN)[1g/(kg·day)]构建小鼠TAAD模型,采用腹腔注射脱氧核糖核酸酶I(DNaseⅠ)[20mg/(kg·day)]清除NETs。80只3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V)、对照+DNaseⅠ组(Con+DNaseⅠ)、BAPN+V组和BAPN+DNaseⅠ组。4周后记录各组小鼠TAAD发生率和破裂率,主动脉弓超声测量胸主动脉最大内径,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结构改变,纤维组织染色观察主动脉壁弹力纤维断裂,试剂盒检测血清瓜氨酸组蛋白H3(citH3)、循环核酸(cfDNA)和核小体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itH3、髓过氧化物酶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荧光表达,末端标记法观察细胞凋亡,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白介素-1β、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citH3、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乙酰化叉头转录因子1和乙酰化肿瘤抗原p53表达。结果Con+V组及Con+DNaseⅠ组TAAD发生率与破裂率均为0,BAPN+V组TAAD发生率和破裂率为90.0%和55.0%,BAPN+DNaseⅠ组TAAD发生率和破裂率为50.0%和30.0%。与Con+V组比较,BAPN+V组小鼠主动脉内径增大,血管壁扩张伴弹力纤维断裂明显;血清citH3、cfDNA和核小体水平上升,主动脉NETs生成增多;主动脉炎症和平滑肌细胞凋亡增加,SIRT1信号通路表达下调(P<0.01)。与BAPN+V组比较,BAPN+DNaseⅠ组小鼠主动脉内径减小,血管壁损伤及弹力纤维断裂减轻;血清citH3、cfDNA和核小体水平下降,主动脉NETs生成减少;主动脉炎症和平滑肌细胞凋亡减弱,SIRT1信号通路表达上调(P<0.01)。结论小鼠TAAD的发生与NETs抑制SIRT1信号通路进而上调胸主动脉炎症和促进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而NETs抑制剂DNaseⅠ能减少TAAD的形成,具有显著的血管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 胸主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 炎症 凋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沈世敏 杨志强 +6 位作者 徐雯 侯赟 王金鹏 陈康兵 刘小涵 和靖雅 陈小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1-101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及相关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中耳渗液中随病程的变化,探讨NETs在OME中的病理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大学... 目的通过研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及相关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患者中耳渗液中随病程的变化,探讨NETs在OME中的病理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行鼓膜穿刺或鼓室切开置管OME患者30例(40耳),伴腺样体肥大27例,伴鼻窦炎11例。根据病程分为短病程组(<3月)14耳、中病程组(3~6月)8耳,长病程组(>6月)18耳。通过免疫荧光、Pico Green DNA试剂盒测定DNA含量、Western Blot等方法对各组中耳积液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游离DNA、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黏蛋白5B(mucin 5B,MUC5B)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OME患者中耳积液中NE、MPO与游离DNA共定位,形成网状结构。中耳积液中游离DNA、NE、MPO、IL-8和MUC5B的含量随病程延长而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与NE表达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O、NE与IL-8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Ts参与慢性OME的病理过程,含量水平受IL-8调控,其水平随病程延长而增加。OME患者中耳积液中MUC5B水平随病程延长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细胞介素-8 黏蛋白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满江位 杨立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3期91-94,共4页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急性肾损伤的常见诱因。损伤早期的非特异性炎症可造成器官不同程度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是中性粒细胞活化后释放的网状结构,它参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对高氧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鼠血清及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诱捕网的影响
5
作者 盛安群 陈翠娥 +6 位作者 孙媛媛 张希希 钱燕 朱融和 周爱华 王楸 冯建华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2482-2485,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肝素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鼠血清及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肝素组、对照组,每组12只。空气组置于空气中,其他3组置于氧浓度为90%的高氧箱7d建立BPD模型。肝素组... 目的探讨肝素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新生鼠血清及肺组织中性粒细胞诱捕网(NETs)的影响。方法将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肝素组、对照组,每组12只。空气组置于空气中,其他3组置于氧浓度为90%的高氧箱7d建立BPD模型。肝素组于造模开始后,每天腹腔注射低剂量肝素(250U/kg)至造模结束;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出生后第7、14天,每组各取6只麻醉并采集血液标本及肺组织标本,采用PicoGreen荧光染色法检测血清游离DNA(cf-DNA/NETs)水平,共聚焦显微成像观察肺组织NETs,HE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并测定肺泡辐射状计数(RAC)和平均内衬间隔(MLI)。结果出生后第7、14天,高氧组、对照组新生鼠血清游离DNA水平较空气组明显升高(均P<0.05),肝素组较高氧组明显降低(P<0.05)。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高氧组、对照组肺组织组蛋白、髓过氧化物酶荧光信号范围增加,NETs表达增加;肝素组荧光信号范围减少。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对照组新生鼠RAC明显减少,MLI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高氧组比较,肝素组RAC明显增加,MLI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氧致BPD新生鼠血清及肺组织中存在大量NETs,肝素可抑制NETs产生,并改善高氧引起的肺发育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高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激活单核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6
作者 赵伊婷 张裕祥 +1 位作者 马洁 何雪娇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激活单核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48例,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38例;另选...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激活单核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ARDS患者根据氧合指数(OI)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31例和重度组48例,根据28 d病死率分为存活组62例和死亡组38例;另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NETs和炎性因子[包括白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2(IL-12)]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Ts激活单核细胞在ARDS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RDS患者NETs、IL-6、MCP-1、TNF-α、IFN-γ、IL-1β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L-10、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Ts联合炎性因子(IL-6、MCP-1、TNF-α、IFN-γ、IL-1β)检测评估ARDS病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9.68%、92.14%、86.34%,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NETs、IL-6、MCP-1、TNF-α、IFN-γ、IL-1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L-10、IL-1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Ts联合炎性因子(IL-6、MCP-1、TNF-α、IFN-γ、IL-1β)检测评估ARDS预后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7.42%、83.16%、85.69%,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NETs能够有效激活单核细胞并诱导其释放大量IL-6、MCP-1、TNF-α、IFN-γ、IL-1β等因子,参与ARDS疾病的进展,通过检测其水平能够有效评估ARD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对临床诊治该病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激活 单核细胞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付岚清 郝新宇 +1 位作者 钱文博 孙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影响NETs形成的因素。方法纳入Ⅲ~Ⅳ期牙周炎患者31例,初诊及基础治疗后6~8周,记录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影响,并分析影响NETs形成的因素。方法纳入Ⅲ~Ⅳ期牙周炎患者31例,初诊及基础治疗后6~8周,记录牙周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CF内NET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龈下非附着菌斑中总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伴放线菌团聚杆菌(A.actinomycetemcomitans)和中间普雷沃菌(P.intermedia)数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GC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并分析NETs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基础治疗后,GCF内NETs水平,PLI、GI、PD、CAL等牙周临床指标,总菌、P.gingivalis、A.actinomycetemcomitans及P.intermedia数量,IL-8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GCF内NETs水平与PLI、GI、PD、CAL、TNF-α、IL-8水平,总菌和P.gingivalis数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P<0.05)。结论基础治疗能降低重度牙周炎患者GCF中的NETs水平,后者的形成可能与P.gingivalis数量和GCF中TNF-α、IL-8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基础治疗 龈沟液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烟曲霉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颖 严丹莹 +2 位作者 叶金明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曲霉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空气真菌病原体,其中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种,约占曲霉感染的90%以上。烟曲霉孢子体积较小(直径约2~3μm),可到达深部肺组织,若机体清除能力下降,孢子会定植在气道黏膜或... 曲霉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空气真菌病原体,其中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种,约占曲霉感染的90%以上。烟曲霉孢子体积较小(直径约2~3μm),可到达深部肺组织,若机体清除能力下降,孢子会定植在气道黏膜或气道上皮表层,并在局部生长。烟曲霉感染主要累及肺部,感染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典型症状,可引起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过敏性哮喘或慢性曲霉病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中性粒细胞 烟曲霉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瘀毒”理论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肺纤维化的影响
9
作者 闫国涛 徐飞 +2 位作者 刘骅漫 张伟 贾新华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第4期378-384,共7页
肺纤维化(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且不可逆的疾病,本文基于“瘀毒”理论,以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为切入点,从NETs可促进血管生成、增强凝血、促使血栓形成,以及驱动上皮损伤、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激活炎症反应等方面,讨论NETs在P... 肺纤维化(PF)是一种慢性、进展性且不可逆的疾病,本文基于“瘀毒”理论,以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为切入点,从NETs可促进血管生成、增强凝血、促使血栓形成,以及驱动上皮损伤、促进成纤维细胞活化、激活炎症反应等方面,讨论NETs在P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总结NETs在PF“瘀毒”理论中的关键病机,探讨“瘀毒”对PF的影响,为中西医结合预防和治疗PF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肺纤维化 瘀毒 血管新生 纤溶失衡 炎症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调控p53/GPX4通路对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形成和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10
作者 胡昱月 黄蕾 +1 位作者 姚立山 王卫娜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 探讨大黄素调控肿瘤蛋白p53/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 使用高糖(HG,30 mM)处理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s)在体外构建DN肾损伤模型,并使用不同浓度大黄素处理hrGECs。CCK8检测细胞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 目的 探讨大黄素调控肿瘤蛋白p53/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 使用高糖(HG,30 mM)处理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s)在体外构建DN肾损伤模型,并使用不同浓度大黄素处理hrGECs。CCK8检测细胞活力,TUNEL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标记物瓜氨酸组蛋白-3(H3Ci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表达。网络药理学分析大黄素的靶点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使用蛋白酶体抑制(MG132)处理hrGECs,Western blot检测p53/GPX4的表达。构建p53过表达模型,验证大黄素在DN中作用的机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N大鼠模型,使用大黄素治疗。测量空腹血糖、24小时尿蛋白,血尿素氮(SUN)和血肌酐(Scr)水平。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检测肾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H3Cit、MPO、p53、GPX4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NG组相比,HG组hrGECs细胞活力减低,细胞凋亡增多,SOD水平下调,MDA、IL-6、IL-1β、TNF-α、H3Cit、MPO的表达水平下调(P均<0.05);与HG组相比,大黄素处理增强hrGECs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上调SOD的表达并抑制MDA、IL-6、IL-1β、TNF-α、H3Cit、MPO的表达,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网络药理学分析p53是大黄素治疗DN的核心靶点。进一步研究显示,大黄素能够抑制p53表达并且上调GPX4的表达。过表达p53减弱大黄素在DN中的治疗作用,抑制细胞活力,促进凋亡,加剧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NETs的形成(P均<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大黄素治疗能够降低DN大鼠空腹血糖,改善大鼠肾功能,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纤维化,抑制DN大鼠肾组织中IL-6、IL-1β、TNF-α、H3Cit、MPO、p53的高表达,促进GPX4蛋白表达(P均<0.05)。结论 大黄素通过调控p53/GPX4的表达改善DN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中性粒细胞诱捕 糖尿病肾病 肿瘤蛋白p53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急性肝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雨夜 王小燕 +1 位作者 韩旭东 田李均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受到刺激后活化产生的一种由DNA骨架、组蛋白和颗粒蛋白酶修饰形成的网状结构。适量的NETs是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防御形式,而过量形成的NETs反而会损伤正常的组织并进一步促进疾病的发展...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受到刺激后活化产生的一种由DNA骨架、组蛋白和颗粒蛋白酶修饰形成的网状结构。适量的NETs是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重要防御形式,而过量形成的NETs反而会损伤正常的组织并进一步促进疾病的发展。急性肝损伤(ALI)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常见器官损伤,NETs的形成在ALI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探讨并总结NETs的形成机制和作用、NETs在ICU患者ALI中的作用以及NETs介导几种肝损伤的发生机制,重点关注一些在ALI中针对NETs的潜在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作勇 饶春梅 +2 位作者 杨国庆 齐家龙 万苹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4期75-79,84,共6页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环境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都会引发和加重疾病进展。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是中性粒细胞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模...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已成为一个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环境因素、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都会引发和加重疾病进展。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是中性粒细胞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模式特有的结构,其过度产生会诱发炎症从而损伤正常肠组织,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现综述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及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为临床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靶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指导,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急性肝衰竭小鼠中的作用
13
作者 杨世欣 石春霞 +3 位作者 郭金 张丹眉 王钰鲲 龚作炯 《肝脏》 2025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肝组织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水平的变化,探讨NET在ALF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用D... 目的分析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小鼠肝组织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水平的变化,探讨NET在ALF肝脏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素(TBil)水平。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肝脏中NET标志物瓜氨酸组蛋白H3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小鼠血清及肝脏组织中的NET的水平。结果ALF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血清AST、ALT、TBil水平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中NET为(10.52±0.53)ng/mL,高于正常组小鼠的(4.61±0.8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T在ALF期间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瓜氨酸组蛋白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改善卵巢早衰大鼠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黄垂巧 陈帅 +4 位作者 李倩 管连城 高洁 秦忠 陈云志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改善卵巢早衰(POF)大鼠骨质疏松(OP)的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骨化三醇组及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第1、8天以6 mg...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改善卵巢早衰(POF)大鼠骨质疏松(OP)的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骨化三醇组及当归补血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9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第1、8天以6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顺铂溶液建立POF并发OP模型。从造模第5天开始,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NETs、25-羟维生素D3[25(OH)D3]、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骨钙蛋白(BGP)水平,观察其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检测其骨组织中维生素D受体(VDR)、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25羟基维生素D-1α-羟化酶(CYP27B1)、1α,25-二羟维生素D3-24-羟化酶(CYP24A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组织骨小梁数量减少、变细及断裂且连接不完整,网状结构明显受损,骨髓腔增大;血清中NETs、RANKL水平和骨组织中MPO、NE、CitH3、CYP24A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或上调,血清中E2、25(OH)D3、BGP水平和骨组织中VDR、CYP27B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或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组大鼠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均有所恢复,多数定量指标显著改善(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能够恢复POF并发OP大鼠的E2水平,改善OP,其机制可能与上调VD水平、抑制NETs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补血汤 卵巢早衰 骨质疏松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肺癌中的双重角色:机制探讨与治疗前景
15
作者 李承道 彭东阁 孙伟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肺癌是中国居民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所分泌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在肺癌的形成与进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NETs促进肿瘤发展的确切... 肺癌是中国居民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所分泌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在肺癌的形成与进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NETs促进肿瘤发展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现有的研究已经揭示了它们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以及癌症相关血栓形成中发挥多重作用。本文将结合近年来的研究,综述NETs在肺癌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中性粒细胞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通过调节细胞焦亡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16
作者 张秋雯 朱丽容 +3 位作者 虞燕青 陆兵 李海滨 孙煦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6期747-752,759,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NETs与细胞焦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脱氧核糖核酸酶Ⅰ组(DNaseⅠ组),每组10只。使用无创血管夹...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以及NETs与细胞焦亡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脱氧核糖核酸酶Ⅰ组(DNaseⅠ组),每组10只。使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24 h的方法构建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DNaseⅠ组小鼠术前1 h腹腔注射DNaseⅠ2.5 mg/kg。采用HE染色法评估各组小鼠肾脏损伤情况。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检测各组肾组织中NETs标志物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淋巴细胞抗原6G(LY6G)蛋白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各组肾组织中瓜氨酸化组蛋白(Cit-H3)、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gasdermin D(GSDMD)、GSDMD-N端片段(N-GSDMD)水平。使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肾组织中NLR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信使RNA(mRNA)水平。使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焦亡情况。结果Sham组小鼠肾脏组织结构清晰,肾小球结构完整;IRI组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胞质粉染,肾组织内MPO与LY6G免疫荧光强度表达增加;DNaseⅠ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改善、胞核脱落减轻,肾组织内MPO与LY6G免疫荧光强度表达减弱。IRI组血清Scr、BUN水平[(292.400±20.340)μmol/L、(135.900±9.980)mmol/L]及肾组织中Cit-H3、NLRP3、GSDMD、N-GSDMD蛋白水平(1.100±0.107、3.001±0.092、1.120±0.089、1.194±0.122)高于Sham组[(25.880±7.144)μmol/L、(24.790±5.063)mmol/L、0.302±0.039、0.512±0.108、0.538±0.042、0.735±0.060],肾脏细胞焦亡指数[(71.920±12.890)%]高于Sham组[(1.000±0.433)%],肾组织中NLRP3、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2.841±0.925、1.725±0.164、2.081±0.394)高于Sham组(1.035±0.057、1.008±0.008、1.007±0.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seⅠ组血清Scr与BUN水平[(31.160±3.607)μmol/L、(22.310±1.897)mmol/L]及肾组织中Cit-H3、NLRP3、GSDMD、N-GSDMD蛋白表达水平(0.612±0.107、0.817±0.143、0.466±0.077、0.673±0.050)低于IRI组,肾脏细胞焦亡指数[(1.786±0.345)%]低于IRI组,肾组织中NLRP3、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1.162±0.256、0.998±0.093、1.031±0.157)低于I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NETs表达上调并促进细胞焦亡,抑制NETs后,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肾损伤以及细胞焦亡。NETs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焦亡加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细胞焦亡 炎症反应 信使RNA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胶质瘤发展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杨飞 孙皓 刘春霞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各种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向胞外释放的一种纤维网状结构,NETs的形成过程又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炎性凋亡(neutrophil inflammatory apoptosis,NETosis)。近年研究发现...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是中性粒细胞在各种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向胞外释放的一种纤维网状结构,NETs的形成过程又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炎性凋亡(neutrophil inflammatory apoptosis,NETosis)。近年研究发现,在肿瘤患者体内和动物模型中都存在NETs现象。NETs除了参与机体疾病的发展过程外,还参与肿瘤的增殖、转移、预后等。目前研究显示,NETs在胶质瘤进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NETs的形成、功能、在肿瘤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在胶质瘤发展及预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
18
作者 邱丹丹(综述) 刘正钊(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近年来,众多研究揭示了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胞外诱捕网(NE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抵御病原体时,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含有解聚的染色质、组蛋白及多种抗菌成分的NET结构,以捕获并降解病原体。... 近年来,众多研究揭示了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胞外诱捕网(NET)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抵御病原体时,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含有解聚的染色质、组蛋白及多种抗菌成分的NET结构,以捕获并降解病原体。然而,多种NET相关蛋白可作为自身抗原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NET的产生和清除失衡,可使释放的染色质、组蛋白等多种物质长期暴露,从而打破机体自我耐受机制,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将对NET在SLE及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潜在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自身抗原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浆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后院内心力衰竭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汪利超 臧奥琪 +1 位作者 赵皓 宣玲 《安徽医学》 2025年第3期328-334,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心力衰竭发生及短期心功能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的82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浆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心力衰竭发生及短期心功能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为AMI前壁组;同时选取同期因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入院行冠脉造影检查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介入术后外周血浆内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瓜氨酸组蛋白3(CitH3)和髓过氧化物酶-DNA复合物(MPO-DNA)水平。根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将AMI前壁组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n=38)和非心力衰竭组(n=44)。根据MPO-DNA中位数将AMI前壁组患者分为高MPO-DNA组(n=41)和低MPO-DNA组(n=41)。随访AMI前壁患者6个月,记录心梗后第1个月和第6个月堪萨斯基问卷调查表(KCCQ)评分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外周血浆内MPO、CitH3分别与MPO-DNA呈正相关性(P<0.05)。AMI前壁组血浆CitH3、MPO与MPO-D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前壁患者心力衰竭组外周血浆内CitH3、MPO与MPO-DNA水平均高于非心力衰竭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中MPO-DNA是AMI前壁PCI术后发生院内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58,95%CI:1.639~4.311,P<0.05)。高MPO-DNA组中心力衰竭事件的发病率高于低MPO-DNA组(P<0.05)。高MPO-DNA组患者的AMI后1、6个月KCCQ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均低于低MPO-DNA组(P<0.05),但两组患者两个月KCCQ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测AMI前壁患者外周血浆内MPO-DNA水平来预测此类患者6个月心功能状态的曲线下面积(AUC)不优于TIMI评分(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浆内NETs水平增加可能导致院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预示患者短时间内心脏功能可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炎症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风石油醚提取物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向阳 魏薇 +5 位作者 徐鹏 李宁 葛文静 王新义 梁瑞峰 薛爱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45-2351,共7页
目的 探究防风石油醚提取物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5... 目的 探究防风石油醚提取物通过调节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牛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RA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55、110、220 mg/kg),另设不造模的正常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或等体积2%吐温-80溶液,每天1次,连续28 d。观察大鼠足趾肿胀度并进行关节炎指数(AI)评分,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0、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髓过氧化物酶(MPO)、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和NETs的水平,观察大鼠踝关节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踝关节中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 24A1(CYP24A1)、细胞色素P45027B1(CYP27B1)、维生素D受体(VDR)、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AD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防风石油醚提取物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后第14天至第28天的足趾肿胀度和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中IL-1β、IL-17、TNF-α、MPO、NE和NETs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25(OH)D_3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踝关节间隙变宽,结构明显改善;踝关节中CitH3以及滑膜组织中CYP24A1、PAD4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滑膜组织中CYP27B1、VDR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防风石油醚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维生素D系统,抑制NETs生成,进而改善RA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防风 石油醚提取物 维生素D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