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断模拟下的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脆弱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瑶 杨永春 郭建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4-424,共11页
双循环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有望进一步增加港口内贸集装箱比例,而海洋集装箱运输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国内海洋集装箱运输网络脆弱性的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在港口中断模拟下,运用复杂网络特征指标从网络结构和节点... 双循环背景下,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有望进一步增加港口内贸集装箱比例,而海洋集装箱运输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国内海洋集装箱运输网络脆弱性的研究必要而紧迫。本文在港口中断模拟下,运用复杂网络特征指标从网络结构和节点抗干扰性能两方面,分析2005年和2017年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航运网络脆弱性,并探讨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相较于2005年,2017年有较高比例的节点分别失效,使网络集聚系数上升、平均路径长度减小和网络独立路径数量增大,这表明当网络中有较多节点分别中断失效,剩余节点仍具有紧密联系,具有较多备用路径,能够以较快反应速度顺利应对干扰。港口节点间的平均路径长度、支路数量和联系受到同步影响,产生叠加效应。②2017年,最大干扰状态下港口的抗干扰性能差异较2005年减小。轴辐模式下枢纽港作用增强,上海港和深圳港的中断使网络中节点处于最大干扰状态下的比例增加,脆弱性节点增多。③航运网络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突出表现在外界多种不可抗拒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导致网络节点瞬时中断、轴辐式航运组织模式的强化、区域竞合与一体化的发展三方面。本文结果对于认清国内航运网络的脆弱性及影响因素、保障港口间有效联通和提升航运网络安全性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沿海港口 航运网络 中断模拟 脆弱性 抗干扰性能 集装箱
原文传递
中断调度模型的算法实现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赵红武 金瑜 刘云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15-1416,1452,共3页
通过对一个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的研究,介绍了减少中断延迟的具体方法。中断模拟是RT-Linux中采用的减少中断延迟的方法,解决中断延迟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中断嵌套,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分析RT-Linux方法和VxWorks方法优劣... 通过对一个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的研究,介绍了减少中断延迟的具体方法。中断模拟是RT-Linux中采用的减少中断延迟的方法,解决中断延迟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中断嵌套,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分析RT-Linux方法和VxWorks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ARTs-OS中断调度模型。针对ARTs-OS的中断调度模型,给出了其算法实现及这种算法的性能分析。在Pentium 166MHZ机上的测试数据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ARTs-OS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内核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中断模拟 中断优先级调度 中断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盘阵列环境下Linux中断机制的改进与测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江陵 刘劲松 冯丹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2-306,共5页
以 HRAID磁盘阵列为应用背景 ,针对 L inux操作系统中断响应速度慢、中断处理时间开销大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加权中断快速响应机制 .还针对复杂环境下微小时间量的测量 ,设计了一套合理的测量方案 ,利用 int软中断模拟将异步测... 以 HRAID磁盘阵列为应用背景 ,针对 L inux操作系统中断响应速度慢、中断处理时间开销大的缺点 ,提出了一种模块化的加权中断快速响应机制 .还针对复杂环境下微小时间量的测量 ,设计了一套合理的测量方案 ,利用 int软中断模拟将异步测量问题转化为同步测量问题 ,并通过对外部扰动因素的排除实现了多任务、异步环境下微秒级操作的提取和测量 .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的中断机制显著地提高了中断响应速度 ,减小了中断处理的时间开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中断快速响应机制 中断模拟 微秒级操作的提取与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减少中断延迟的中断调度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红武 金瑜 刘云生 《现代计算机》 2005年第9期27-29,共3页
通过对一个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RTs-OS)的研究,介绍了减少中断延迟的具体方法。在分析RT-Linux方法和VxWorks方法优劣的基础上,提出了ARTs-OS中断调度模型,给出了其实现算法,并讨论了这种算法的性能。
关键词 微内核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中断模拟 中断优先级调度 中断延迟 调度模型 RT-LINUX 实现算法 实时操作 具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稀土产业链重构对中国贸易地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廖秋敏 张晓瑶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4,共12页
在西方“去风险化”盛行的背景下,国际稀土产业链重构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为研究美西方稀土产业链重构对中国稀土产品贸易地位的影响,采用复杂贸易网络,以出口贸易额为权重构建了有向加权贸易矩阵,借助相关指标分析了2002—2021年... 在西方“去风险化”盛行的背景下,国际稀土产业链重构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问题。为研究美西方稀土产业链重构对中国稀土产品贸易地位的影响,采用复杂贸易网络,以出口贸易额为权重构建了有向加权贸易矩阵,借助相关指标分析了2002—2021年稀土贸易网络格局变化,并借助Python软件的networkx包对2019年6类稀土产品贸易网络进行中断模拟,中断规则设计为主要网络节点对主要产品的蓄意中断。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中断向中国出口稀土原矿(HS253090)对中国节点近邻平均强度影响最大,但是可以通过显著加大从其他贸易伙伴进口来克服这种影响。中国中断向日本出口稀土金属(HS280530)对中国贸易网络聚类加权系数和节点近邻平均强度影响较大,而中国中断向美国出口稀土永磁(HS850511)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原有贸易关系被减弱或中断后,相较于增强与其他原有贸易国的贸易往来,中国更倾向于开拓新的贸易合作关系。除了铈的化合物(HS284610)之外,中国处于其他5种产品贸易网络的核心地位,影响力最大。中国在稀土永磁(HS850511)的贸易网络中抗干扰性最好,而稀土金属(HS280530)的中转性有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网络 稀土 中断模拟 产业链重构 抗干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优先编码器实现外中断扩展的快速响应研究
6
作者 李健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31-33,65,共4页
针对MCS-51单片机只有2个外部中断源,而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外中断源有时会不够用。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必须对外部中断源进行扩展。通过采用优先编码器74LS148既实现了外部中断源扩展,又实现了外部中断源的快速中断响应,同时也实现了对所... 针对MCS-51单片机只有2个外部中断源,而实际应用中现有的外中断源有时会不够用。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就必须对外部中断源进行扩展。通过采用优先编码器74LS148既实现了外部中断源扩展,又实现了外部中断源的快速中断响应,同时也实现了对所扩展的中断源的中断嵌套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断扩展 中断嵌套 优先编码器 模拟中断返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结构特征与韧性演化
7
作者 殷杰 郑向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4年第1期58-69,共12页
引入旅游能级概念,修正万有引力模型,选取中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东盟各国间的旅游合作联系,刻画其合作网络,并利用中心度、网络... 引入旅游能级概念,修正万有引力模型,选取中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10—2019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测度中国—东盟各国间的旅游合作联系,刻画其合作网络,并利用中心度、网络结构洞等指标与技术系统分析网络结构特征,利用鲁棒性、传输性、聚集性、层级性、匹配性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网络中断模拟等指标与技术系统综合评估网络结构韧性,结果显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呈现多向化、密集化、纵深化发展趋势,中国逐渐承担起网络中的核心角色,扮演“媒介”作用,而且中断模拟显示2013年后网络结构韧性始终受中国失效影响最大,中国对于网络结构韧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整体结构较为不稳定,网络鲁棒性较弱,抵抗外界干扰与风险侵袭能力较差。为加强中国—东盟旅游合作联系网络建设,应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提升合作密度;注重角色分工,强化示范效应;强化分类提升,增强结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合作联系网络 网络特征 网络结构韧性 中断模拟 中国—东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国家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结构韧性评估
8
作者 王晴 《电子商务评论》 2024年第3期7721-7734,共14页
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拉动各国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开展日益紧密,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服务贸易网络韧性对保障各国数字贸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 数字服务贸易已成为拉动各国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数字服务贸易开展日益紧密,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服务贸易网络韧性对保障各国数字贸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考察六类数字服务贸易产业,采用中断模拟方法,通过比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情况,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综合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韧性表现。结果表明:1) 六类数字服务贸易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普遍较短,平均聚类系数较高,网络层级性明显;2) 电子信息和其他商业服务网络呈现异配性特征,表现出一定的韧性水平;3) 相较随机攻击,蓄意攻击下数字服务贸易网络性能下降速率更快且综合韧性水平更低;4) 综合四种中断情况,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网络韧性水平最高,电信、计算机和通讯贸易网络知识产权使用贸易网络韧性较高,保险养老金服务和金融贸易网络韧性水平较低,个人、娱乐和文化网络总体韧性水平最低。Digital trade has become an emerging and important form of global trade.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he digital service trade of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lose, and the uncertainty of the trade environment is also increasing. Studying the resilience of digital service trade network of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ens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de of various countries. This paper examines six types of digital service trade industries, adopts the interruption simulation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resilience of the digital service trade networks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from both static and dynamic aspects by comparing the situation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global digital service trade network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of the six types of digital service trade networks is generally short, the average clustering coefficient is high, and the network hierarchy is obvious;2)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other commercial service networks have heterogamous characteristics, showing a certain level of resilience;3) Compared with random attacks, the performance decline rate of digital service trade network under deliberate attacks is faster and the comprehensive resilience level is lower;4) Combining the four disruption scenarios, other business service trade networks have the highest resilience,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rade networks have the higher resilience, insurance and pension services and financial trade networks have the lower resilience, and personal, entertainment and cultural networks have the lowest resil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 网络结构韧性 中断模拟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的实时操作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邢国良 韦宏利 +1 位作者 伍卫国 陈剑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018-1021,共4页
本文讨论了实时操作系统的现状及标准 L inux作为实时应用的一些不足 ,并从实现机制上分析了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现有的实时 L inux操作系统的特性和设计实现原理 。
关键词 实时操作系统 Linudx RTLINUX 任务调度 中断模拟 进程通信 PC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Linux实时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保余 孔德刚 +1 位作者 赵宏伟 仲明杰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339-343,共5页
针对Linux 2.6内核,分析了其在进程调度、中断处理、内核锁机制和虚拟内存等方面对实时性能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个旨在提高嵌入式Linux实时性能的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包含了一种新的中断线程化方法,并将其在i386平台上实现。开发了专用... 针对Linux 2.6内核,分析了其在进程调度、中断处理、内核锁机制和虚拟内存等方面对实时性能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个旨在提高嵌入式Linux实时性能的解决方案。在该方案中包含了一种新的中断线程化方法,并将其在i386平台上实现。开发了专用的测试模块,并使用Linux内核保留的中断号测试中断线程化效果。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很好地解决中断对实时任务的干扰问题,对提高Linux实时性能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LINUX 实时 中断线程化 中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Linux实时性分析与改进
11
作者 李智鹏 《电子质量》 2004年第5期i007-i009,共3页
本文在分析了Linux系统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实时性的不足。介绍了RTL inux的实时化改造方案,重点分析了其中两项关键技术:中断模拟和实时管道。给出了RTLinux的主要接口函数。
关键词 嵌入式LINUX 实时性分析 中断模拟 实时管道 虚拟内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MFID-Ⅲ型微机接口实验平台在Windows XP下驱动程序的开发
12
作者 宋志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4-88,共5页
运用支持即插即用的Windows驱动模型实现属于非标准设备的MFID-Ⅲ型微机接口实验平台在WindowsXP下的内核模式驱动程序。在设备驱动程序的支持下,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DD根据虚拟DOS机截获的MS-DOS应用程序,访问I/O端口的请求,调用内核驱... 运用支持即插即用的Windows驱动模型实现属于非标准设备的MFID-Ⅲ型微机接口实验平台在WindowsXP下的内核模式驱动程序。在设备驱动程序的支持下,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DD根据虚拟DOS机截获的MS-DOS应用程序,访问I/O端口的请求,调用内核驱动程序,并接收内核驱动程序用事件模拟的设备中断请求,传给V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I WDM VDD 模拟中断 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utage Probability Analysis of Relay Systems over K-μ Fading Channels 被引量:1
13
作者 ZHANG Lingwen YANG Wenkao +1 位作者 ZHANG Jiayi LI Yongzh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0期60-66,共7页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outage probability evaluation of dual-hop decode-and-forward relay systems operating over K-μfading channels in the presence of co-channel interference. The interfe...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outage probability evaluation of dual-hop decode-and-forward relay systems operating over K-μfading channels in the presence of co-channel interference. The interferers are independent non-identically distributed K-μfading. An accurate analytical-form expression for the 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the received signal power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is derived. Various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Monte Carlo simulation results in order to corrobo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express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increasing the value of kappa of main links will decrease the outage probability of relay systems. Furthermore, the system performance degrades with the number of inter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hannel interference FAD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R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Operational Downtime of Sea Ports and Berthing Facilities through Numerical Modelling
14
作者 Md Akhtaruzzaman Sarker Giang Vu Luong Alec John Sleigh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14年第5期117-128,共12页
Downtime due to adverse wave conditions for vessels at berth is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aspect i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a sea port or a berthing terminal.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preli... Downtime due to adverse wave conditions for vessels at berth is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aspect in the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of a sea port or a berthing terminal.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ractical technique for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operational downtime at a proposed bulk terminal. Time-series wind and wave data at an offshore location was purchased. Numerical modelling was then carried out using the MIKE21 SW (spectral wave) model developed by DHI (Deutsches Hydrographisches Institut) to transform these offshore waves into inshore in order to derive wave conditions at the berth. Both wind-waves and swell-waves were considered. Waves affecting the head and beam of a vessel were considered separately for a wide range of vessel sizes with DT (displacement tonnage) ranging from 5,000 tons to 〉 200,000 tons. The limiting wave height H5% was used. Operational downtime was also calculated using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Hs as a criterion with limits ofHs = 1.0 m for beam seas and Hs = 1.5 m for head seas. The methodology and lessons learnt from the study can be appli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y sea port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odelling wave propagation wave transformation DOWNTIME port planning bulk termin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测度及其优化策略
15
作者 郭倩倩 张志斌 +1 位作者 马晓敏 赵学伟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6-1650,共15页
【目的】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是城市空间组织恢复力与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当前研究多采用单一要素流且聚焦发达地区,而结合多维要素流同时关注欠发达地区网络结构韧性的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欠发达的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多维要素... 【目的】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是城市空间组织恢复力与稳定性的重要保障,当前研究多采用单一要素流且聚焦发达地区,而结合多维要素流同时关注欠发达地区网络结构韧性的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欠发达的西北地区为研究对象,并基于多维要素流探究其网络结构韧性,以期弥补相关研究在地域上的留白,并丰富多维要素流视角下网络韧性的实证分析。【方法】以西北地区51个地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从经济、交通、信息3个视角入手探究2022年西北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定量测度其层级性、匹配性、传输性和集聚性,进而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中断场景下西北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据此提出优化策略。【结果】①西北51个地级行政单元的经济、交通、信息网络总体呈“东密西疏”的分布格局,网络具有“核心-边缘”特点,但3类网络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经济网络密度较小、核心节点间的粘性较大,呈现出“以强带弱”与“强强联合”共存的特征、“多组团”格局和“片态化”发展态势;交通网络联系较为紧密,城际联系惯性较强,呈现出“小世界”效应、“纺锤型”格局和“紊态化”发展态势;信息网络具有广覆盖性和强渗透性,呈现出协调性特征、“条带状”格局和“湍态化”发展态势。②3类网络的层级性和匹配性差异较大,传输性和集聚性差异较小。经济网络“马太效应”明显,呈现出核心强同配性和边缘弱异配性特征;交通网络趋于立体化发展,表现出小范围“健壮性”和大面积“脆弱性”;信息网络具有高异配韧性,表现出网络结构扁平化和联系路径多元化特征。③蓄意攻击对网络韧性的破坏力显著高于随机攻击,对比脆弱节点,核心节点遭受打击对网络运转效率具有更大影响。【结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核心城市“权力”集中但辐射半径较短,位于边缘的城市发展动力不足。3类网络之间的韧性特征同中存异,不同攻击模式下网络韧性具有阶段性变化特征。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针对区域特性制定应对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流 城市网络结构 韧性评估 中断模拟 优化策略 引力模型 西北地区
原文传递
国际铁矿资源全产业链产品的贸易网络韧性 被引量:20
16
作者 于娱 马代鹏 王贤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06-2021,共16页
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和消费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铁矿国际贸易网络韧性对保障未来铁矿供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铁矿上下游5大类产品,构建国际贸易网络,从静态和动态(中断模拟)两方面对网络的韧性进... 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和消费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铁矿国际贸易网络韧性对保障未来铁矿供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铁矿上下游5大类产品,构建国际贸易网络,从静态和动态(中断模拟)两方面对网络的韧性进行测度,并对5类铁矿产品网络中全球20大经济体的抗干扰性水平进行测度和层级划分。结论表明:(1)铁矿石和块矿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低,废钢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中等,钢材和生铁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高,说明产业链上游的铁矿原材料贸易网络韧性低,受到外界干扰后网络受到的影响大;而产业链中下游的铁矿产品贸易网络韧性高,受到冲击后的影响小。(2)在铁矿石、块矿、生铁和钢材贸易网络中,中国的节点抗干扰性水平表现较强,处于第一层,但在废钢贸易网络中处于第二层,因此需加强对废钢产业发展的重视以逐渐提升其抗干扰水平。本文结论对保障全球尤其是中国铁矿产品供需安全、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全产业链 贸易网络 静态韧性 动态韧性 中断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