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A-Line自动回归模式指数分析对意识状态的监测作用
1
作者 陈仲清 陈辉 +2 位作者 傅卫军 杨翃 王瑞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1594-1595,共2页
听觉诱发电位(AEP)分析用于监测病人麻醉术中的意识水平是近年来有关麻醉深度方面研究的焦点。近几年有关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AEP)的研究尤为突出[1-2]。MLAEP的A-Line自动回归模式(ARX)指数(AAI)是一种AEP的自动回归分析模式... 听觉诱发电位(AEP)分析用于监测病人麻醉术中的意识水平是近年来有关麻醉深度方面研究的焦点。近几年有关中潜伏期诱发电位(MLAEP)的研究尤为突出[1-2]。MLAEP的A-Line自动回归模式(ARX)指数(AAI)是一种AEP的自动回归分析模式计算得出的指数[3-5]。目前已由丹麦Danmeter公司制成A-Line AEP监测仪。本文通过对临床病人使用镇静催眠药后MLAEP ARX指数与意识程度的关系观察分析,就MLAEP的ARX指数分析对意识状态的监测作用作一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听觉诱发电位 回归分析 意识状态 指数分析 监测仪 MLAEP 镇静催眠药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的异氟醚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数量化脑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许毓光 郭曲练 唐朝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数量化脑电图 (QEEG)各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评价AAI判断异氟醚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患者SAⅠ~Ⅱ级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 30例 ,在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后分别吸入 0 8、1 ... 目的 观察异氟醚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数量化脑电图 (QEEG)各参数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评价AAI判断异氟醚麻醉深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A患者SAⅠ~Ⅱ级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 30例 ,在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插管后分别吸入 0 8、1 0、1 3MAC的异氟醚 ,每种浓度维持 2 0min。记录BP、HR、AAI、双频谱指数 (BIS)、95 %边缘频率 (95 %SEF)和中间频率 (MF)的值。结果 随呼末异氟醚浓度的增高 ,AAI、QEEG各参数 (BIS、95 %SEF和MF)均显著降低。以上改变与呼末异氟醚浓度呈线性相关 (R =0 818~ 0 92 4 ,P <0 0 1)。结论 在 0 8~ 1 3MAC的范围内 ,AAI、BIS、95 %SEF和MF与呼末异氟醚浓度呈线性相关。AAI、BIS、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异氟醚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 数量化脑电图 QEEG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插管期老年患者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学兵 佘守章 许立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研究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老年患者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的变化。方法 听力正常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 5 6例 ,观察记录诱导前 (T0 )、诱导后置入喉镜气管插管前 (T1)、插管时 (T2 )及插管后 1,3,5min(T3 ,T4... 目的 研究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老年患者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的变化。方法 听力正常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 5 6例 ,观察记录诱导前 (T0 )、诱导后置入喉镜气管插管前 (T1)、插管时 (T2 )及插管后 1,3,5min(T3 ,T4,T5)患者AAI、BIS、平均动脉压 (MAP)及心率 (HR)的变化。根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分析两组患者围气管插管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状况及诱导前 (T0 )AAI,BIS ,MAP ,HR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诱导后所有患者各指标较T0 均有显著降低 ,喉镜暴露声门和气管插管应激使AAI,BIS ,MAP ,HR显著升高 ,T1~ 5时点各参数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但插管后 5min(T5)除AAI回落至插管前水平(T5与T1相比 ,P >0 0 5 )外 ,其余参数仍明显高于插管前水平 (T5与T1相比 ,P <0 0 5 )。老年组和非老年组间AAI及BIS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老年患者AAI及BIS变化趋势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插管期 老年人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aai BIS 电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EC_(50)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郁丽娜 谢俊然 张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601-603,共3页
目的 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患者意识消失及痛反应消失的理论血液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效应室EC50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值(AAI50)的变化。方法 20例无神经精神疾病、无药物与酒精滥用史及听力正常的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ASAⅠ... 目的 分析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诱导时患者意识消失及痛反应消失的理论血液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效应室EC50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值(AAI50)的变化。方法 20例无神经精神疾病、无药物与酒精滥用史及听力正常的择期全麻手术成年患者(ASAⅠ~Ⅱ级),实施丙泊酚TCI诱导,起始靶浓度为1μg/ml,每隔2分钟递增0.5μg/ml,直至病人镇静警觉评分(OAA/S)为0,观察效应室浓度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根据概率分析估计丙泊酚的理论血液及效应室EC50和AAI50。结果丙泊酚TCI诱导时,意识消失(OAA/S≤2)的血液和效应室EC50分别为2.17μg/ml(95%的可信限为2.05~2.38 μg/ml)和1.64 μg/ml(95%的可信限为1.52~1.91μg/ml),AAI50为37.8(95%的可信限为32.2~40.9);痛反应消失(OAA/S=0)的血液和效应室EC50分别为2.32 μg/ml(95%的可信限为2.20~2.54μg/ml)和1.74 μg/ml(95%的可信限为1.62~2.00μg/ml),AAI50为27.7(95%的可信限为23.4~30.4)。结论 丙泊酚TCI系统可通过预测血液及效应室浓度提示患者意识和痛反应是否消失。AAI值随丙泊酚血液及效应室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是预测麻醉浓度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aai 血液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诱导 TCI 痛反应 靶控输注 患者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时氯胺酮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双频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圣金 庄心良 +2 位作者 王莹恬 王珍娣 李海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指数 ,AAI)能否反映氯胺酮的麻醉作用。方法 选择 30例美国麻醉学会 (ASA)Ⅰ~Ⅱ级、在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 ,按氯胺酮剂量不同随机均分为 3组 :0 .5mg/kg组、1.0mg... 目的 探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外因输入自动回归指数 ,AAI)能否反映氯胺酮的麻醉作用。方法 选择 30例美国麻醉学会 (ASA)Ⅰ~Ⅱ级、在下胸腰段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手术的成年患者 ,按氯胺酮剂量不同随机均分为 3组 :0 .5mg/kg组、1.0mg/kg组和 2 .0mg/kg组。在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且预计监测时间内不再使用电刀后 ,持续监测AAI和双频指数 (BIS)。经手背静脉注射预定剂量氯胺酮 ,其中 0 .5mg/kg组和1.0mg/kg组监测 15min ,2 .0mg/kg组监测 2 0min。 结果 静脉注射氯胺酮后 ,AAI和BIS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 ,且每个患者波动出现时间、波幅、持续时间差异明显。 3组间AAI和BIS的基础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最大波幅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同组AAI最大波幅与BIS最大波幅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每 30秒取一平均值 ,则 3组之间AAI和BIS平均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i 氯胺酮 硬膜外阻滞 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胸腰段 BIS 输入 显著性 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和脑电双频指数预测全麻中内隐记忆的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俞莹芳 周守静 郭起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583-585,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外科麻醉深度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预测内隐记忆的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3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T组)术中反复听8个双字词,时间为10 min,病人清醒后2 h作... 目的探讨在外科麻醉深度下,脑电双频指数(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预测内隐记忆的价值.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39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T组)术中反复听8个双字词,时间为10 min,病人清醒后2 h作记忆测试;对照组(C组)术中听海浪声.T组根据测试结果再分为击中目标词病人(T1组)和未击中目标词病人(T2组),作BIS与MLAEP中Na、Pa潜伏期和Na至Pa的波幅(ANa-Pa)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均无外显记忆.C组19例中有3例击中目标词5个,T组20例中有8例击中目标词16个(P<0.05).与T1组比较,T2组MLAEP中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ANa-Pa显著变小(P<0.05),而BIS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内隐记忆未受到抑制的病人比较,内隐记忆形成被抑制的病人MLAEP明显被抑制,Na、Pa潜伏期显著延长,ANa-Pa显著减小,而BIS无明显变化.因此,MLAEP预测术中听觉刺激的内隐记忆的作用优于B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全身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潜伏听觉诱发电位 潜伏听觉诱发电位 脑电双频指数 内隐记忆 预测 价值 全麻 MLAEP 显著延长 上腹部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的观察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滨 田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72-573,共2页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 麻醉诱导期 潜伏听觉诱发电位 血流动力学变化 麻醉状态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无痛人流术40例
8
作者 曾祥刚 李星宇 +1 位作者 姚茵 欧炜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48-49,共2页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是目前反映麻醉深度较为理想的监测之一。已有研究显示AAI监测能反映麻醉深度的动态变化、预测体动和术中知晓。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时,常有部分病人出现不自主的体动,体动的发生给手...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是目前反映麻醉深度较为理想的监测之一。已有研究显示AAI监测能反映麻醉深度的动态变化、预测体动和术中知晓。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时,常有部分病人出现不自主的体动,体动的发生给手术造成较大的危险。对体动发生的原因、AAI监测在该类门诊短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如何,目前未见报道。为此,本研究对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无痛人流术 监测 芬太尼复合麻醉 麻醉深度 动态变化 术中知晓 人工流产 aai 手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
9
作者 赵抗美 潘妙君 +1 位作者 冯智英 祝胜美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148-149,F003,共3页
关键词 麻醉深度监测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 全麻 无创监测 肌松药 普遍 心理创伤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原理和临床评价
10
作者 刘万枫 杭燕南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第2期84-86,共3页
使用外源输入自回归(ARX)和移动时间平均数(MTA)参数模型提取听觉诱发电位(AEP),并将其数字化,计 算出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AEPindex是一个连续、实时、精确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它能准确预测体动、术中知晓以 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 使用外源输入自回归(ARX)和移动时间平均数(MTA)参数模型提取听觉诱发电位(AEP),并将其数字化,计 算出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AEPindex是一个连续、实时、精确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它能准确预测体动、术中知晓以 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本文就其原理、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潜伏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参数模型 麻醉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对异氟烷吸入麻醉的j监测作用
11
作者 徐斌彬 徐桂萍 伍湘伊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277-278,共2页
听觉诱发电位(AEP)特别是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与许多麻醉药呈剂量依赖性变化并能检测术中知晓。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是利用ARX数学方法从MLAEP中提取出来得一个指数,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吸入麻醉 潜伏听觉诱发电位 异氟烷 监测 剂量依赖性 MLAEP 术中知晓
原文传递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小儿麻醉深度的可行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大志 田玉科 罗敏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是将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原始波形数值化的一个指数,其数值范围从0~100,数值随着麻醉加深而下降.在成人麻醉中AAI与异丙酚的镇静作用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并能较好地反映意识存在与否[1].儿童皮层细胞在3岁时基...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是将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原始波形数值化的一个指数,其数值范围从0~100,数值随着麻醉加深而下降.在成人麻醉中AAI与异丙酚的镇静作用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并能较好地反映意识存在与否[1].儿童皮层细胞在3岁时基本分化完成,到8岁时与成人无明显差异[2],在异丙酚、芬太尼麻醉下患儿AAI的变化尚无定论.本研究拟分析患儿在异丙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AAI与镇静程度、意识状态的关系,探讨AAI监测小儿麻醉深度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 麻醉深度 诱发电位监测 小儿 潜伏听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全凭静脉麻醉 aai 数值范围 镇静作用 皮层细胞 镇静程度 意识状态 相关性 成人 患儿
原文传递
BIS和AAI用于监测镇静深度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13
作者 佘守章 许学兵 闫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BIS aai 监测 镇静深度 椎管内阻滞 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和AAI用于镇静程度和麻醉深度的监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7-728,共2页
关键词 镇静程度 麻醉深度 aai BIS 20世纪90年代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脑电双频谱指数 index 镇静治疗 麻醉期间 术中知晓 临床麻醉 监测指标 神经功能 椎管内 评估法 代表性 全麻 苏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凭静脉麻醉中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张梁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0期318-318,共1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中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中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8例在气管内全麻下进行胃大部切除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其血糖值和血皮质醇值都较手术开始前有明显升高,且都高于观察组(P<0.05)。而且两组患者在血糖值、血皮质醇值的差异和BIS、AAI值的变化差异基本一致。结论 BIS联合AAI调控麻醉深度能有效抑制手术过程中的过度应激反应变化,从而减轻外科手术对患者机体的影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凭静脉麻醉 脑电双频指数(BIS) 中期潜伏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