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磁刺激脑性瘫痪中枢运动重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林萍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3期1938-1939,共2页
目的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患儿,对早期脑损伤后中枢运动神经传导通路重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17例3~12岁CP患儿行TMS获得上下肢同、对侧运动诱发电位,并以20例健康者... 目的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患儿,对早期脑损伤后中枢运动神经传导通路重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17例3~12岁CP患儿行TMS获得上下肢同、对侧运动诱发电位,并以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结果CP同侧反应出现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8.2%vs8%,χ2=3.376,P<0.05),尤下肢更易诱发,重度CP同侧反应肢数≥2条。潜伏期相似型同侧反应主要见于早期脑损伤性CP。结论同侧反应与CP残障度相关,在某种程度上经颅磁刺激诱发同侧反应对判断CP严重度可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脑性瘫痪 小儿 早期脑损伤 中枢运动传导通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PC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
2
作者 马良飞 尹翎 何蓬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CPPC)训练指导对其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CPPC组(4...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CPPC)训练指导对其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CPPC组(40例/组)。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CPPC组患者进行CPPC训练指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CPPC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B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CPPC训练指导可显著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传导通路与姿势控制 脑卒中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支援 吴晓燕 朱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4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系统 运动传导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1985年 其临床应用 临床的应用 功能状态 临床价值 EP)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抑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文彬 周琴 林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6-950,共5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破坏了神经传导通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功能的丧失.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及心理方面带来重大影响。研究口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受损后,损伤区域微环境的改变是轴突再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破坏了神经传导通路.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功能的丧失.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及心理方面带来重大影响。研究口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受损后,损伤区域微环境的改变是轴突再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轴突再生 抑制机制 运动感觉功能 神经传导通路 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障碍 损伤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分析
5
作者 常燕群 麦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9年第12期66-67,共2页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婴儿期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造成小儿运动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伴有智力低下、抽搐、语言障碍、视听障碍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到婴儿期内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是造成小儿运动功能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常伴有智力低下、抽搐、语言障碍、视听障碍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由声刺激引起的神经冲动在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上的电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临床辅助检查,能早期发现脑损伤患儿存在的听觉通路损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的实质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脑性瘫痪患儿 中枢运动障碍 功能损害 听觉传导通路 临床辅助检查 姿势异常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神经移植构建犬腹壁-膀胱反射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兴 钟世镇 陈志光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神经传导通路,探讨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长入副交感神经纤维后支配膀胱逼尿肌产生可控性排尿的可能性。方法选用4只雄性犬(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右侧T12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根远端... 目的利用腹壁反射建立“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神经传导通路,探讨躯体运动神经纤维长入副交感神经纤维后支配膀胱逼尿肌产生可控性排尿的可能性。方法选用4只雄性犬(右侧为实验侧,左侧为对照侧),右侧T12前根近端与右侧S2前根远端通过一段自体移植神经在硬膜囊内行显微缝合,保持T12后根完整,经一段时间轴突再生后,建立“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这一新的排尿反射弧。神经吻合术后12、18个月,分别在破坏L5 ̄S4脊髓节段前后,通过刺激右下腹壁激发截瘫动物排尿,观察膀胱神经电生理及膀胱测压。结果实验侧膀胱神经动作电位、膀胱逼尿肌动作电位及膀胱平均内压,其形态与波幅与对照侧相似。结论体神经的运动传出支经自体神经移植,其轴突能再生长入膀胱平滑肌内副交感神经节细胞,并具有良好的传导运动兴奋的功能;利用“腹壁体神经-脊髓中枢-膀胱”这一人工反射弧,可望实现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可控性排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神经移植 实验研究 副交感神经纤维 交感神经节细胞 膀胱逼尿肌 神经传导通路 脊髓中枢 神经动作电位 脊髓损伤患者 可控性排尿 神经电生理 人工反射弧 腹壁反射 躯体运动 显微缝合 自体移植 神经吻合 脊髓节段 右下腹壁
原文传递
耳聋:人类交流的“大障碍”
7
作者 刘玉和 《大众医学》 2016年第3期22-22,共1页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通过耳郭和外耳道传到中耳,中耳内一些结构的机械运动将声波传到内耳,内耳的毛细胞再把它变为神经冲动传给听神经,后者再传给颅内的听觉中枢,使我们感觉到声音。这条传导通路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通过耳郭和外耳道传到中耳,中耳内一些结构的机械运动将声波传到内耳,内耳的毛细胞再把它变为神经冲动传给听神经,后者再传给颅内的听觉中枢,使我们感觉到声音。这条传导通路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人对声音感知能力的下降,即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人类 机械运动 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传导通路 感知能力 外耳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