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7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性血液滤过对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以及28 d生存率分析
1
作者 李江平 王梅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9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持续性血液滤过的治疗效果及对其28 d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收治的80例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 目的探究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使用持续性血液滤过的治疗效果及对其28 d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福建省安溪县医院收治的80例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有创通气,观察组开展常规治疗+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的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预后效果及28 d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xygen,PaO_(2)/FiO_(2))]、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及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PEE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指数(cardiac index,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高于对照组,血乳酸(lactic acid,LAC)、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8 d生存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辅助持续性血液滤过,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呼吸功能,预后良好,28 d生存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休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持续性血液滤过 预后 28 d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五例 被引量:6
2
作者 蔡雄 王国俊 +2 位作者 樊成辉 倪武 张瑞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分析5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TSS的认识。方法和结果: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4~50岁。4例可查明原发感染病灶。基本临床特征为高热(≥39.5℃,5/5),低血压或休克(5/... 目的:分析5例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患者的临床资料,加强对TSS的认识。方法和结果:患者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4~50岁。4例可查明原发感染病灶。基本临床特征为高热(≥39.5℃,5/5),低血压或休克(5/5),猩红热样皮疹(5/5),恢复期脱屑(4/4),多脏器损害(≥5个脏器,5/5),外周血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5/5),血小板减少(5/5)及血培养阴性(5/5)。4例经积极治疗痊愈,1例女性患者因病情严重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而死亡。结论:高热,休克伴猩红热样皮疹,多脏器损害,血小板减少,血培养阴性和恢复期脱屑对TSS诊断有重要价值。救治措施除积极抗休克,合理应用抗生素外,加强对并发症的护理亦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性休克 综合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引起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和脑膜脑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唐家琪 朱进 +3 位作者 郭恒彬 胡晓抒 朱凤才 刘光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 本研究拟查明 1998年华东地区一种与病死猪有接触史的人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病死猪及死亡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分离病原及其实验研究。结果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 目的 本研究拟查明 1998年华东地区一种与病死猪有接触史的人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的生物学特征与疾病流行的关系。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并对病死猪及死亡患者进行病理检查 ,分离病原及其实验研究。结果 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病程短、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及病理表现为 :起病多似感冒有高热、四肢疼痛、有时有呕吐、腹泻等 ,迅速发展为肌炎、筋膜炎、DIC、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 ,多于 2~ 3d内死亡。 2 5例患者中 ,临床表现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 16例 ,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综合征的 9例 ,两者的病死率分别为 81.2 5 %和 11.11%。从猪和病人标本分离的病原体 ,其形态、染色性、生物学特征均一致。结论 患者血和病猪脏器中分离的病原菌鉴定结果证明两者均为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链球菌性脑膜脑炎综合征 流行病学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白 姜夕南 +6 位作者 王华雨 冒镇 唐剑武 钱开成 翁心华 尹有宽 卢洪洲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918-919,共2页
目的:研究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临床特征及致病机理。方法:对178例重症类猩红热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咽拭子培养菌株应用新西兰兔作动物实验,进行毒素分离鉴定。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特征为突起畏寒、高热,猩红热样皮疹... 目的:研究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临床特征及致病机理。方法:对178例重症类猩红热进行临床观察,并对咽拭子培养菌株应用新西兰兔作动物实验,进行毒素分离鉴定。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特征为突起畏寒、高热,猩红热样皮疹,不同程度的休克,多脏器功能受损。大多数病人咽拭子培养有α-溶血的缓症链球菌生长,此菌株产生一种分子量为34KD新的致热性外毒素。结论:缓症链球菌可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猩红热 缓症链球菌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T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输液在感染中毒性休克麻醉中应用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艳超 韦洪艳 +2 位作者 蒋晨霞 孟香果 高国华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649-1650,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在感染中毒性休克麻醉中应用的救治效果。方法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手术患者,分为常规充分液体复苏组(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比较2组氧合情况,出血量以及术后转归情... 目的探讨限制性输液在感染中毒性休克麻醉中应用的救治效果。方法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36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手术患者,分为常规充分液体复苏组(常规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限制组),比较2组氧合情况,出血量以及术后转归情况。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术后氧合明显优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出血量明显少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限制性输液组患者术后转归情况优于充分液体复苏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组织氧供,减少出血量,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输液 感染中毒性休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A族链球菌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龙 陈鹭 +3 位作者 刘珺 武洁 钱素云 王荃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所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认识。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明确诊断为...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A族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GAS)所致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认识。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明确诊断为GAS感染相关性STSS患儿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国内相关疾病的文献报道进行总结回顾。结果我院PICU共收治4例GAS致STSS患儿,均发生于2013-2014年冬季,年龄0.6~6岁。初诊时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第2次就诊时已进展至失代偿性休克且合并多脏器损害。本组4例GAS均对β内酰胺类药物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药物耐药。最终3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死亡。结论 STSS的诊断依赖临床医生对其高度的警惕性,并重视在疾病早期收集可疑感染部位的病原学证据,存在休克、脏器损害表现的可疑GAS感染患儿应立即开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族链球菌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永强 郑玉玲 +3 位作者 宁保安 马茹 王忠泽 李韩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采用固体膜进行TSST 1的产毒培养,然后从金葡菌产毒产物中经CM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 75、SephacrylS 200三步纯化,成功地获得了纯度为95.3%的毒素,SDS PAGE呈现单一条带,与其对应抗血清有免疫学特异反应,不含核酸、糖和其它肠... 采用固体膜进行TSST 1的产毒培养,然后从金葡菌产毒产物中经CM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G 75、SephacrylS 200三步纯化,成功地获得了纯度为95.3%的毒素,SDS PAGE呈现单一条带,与其对应抗血清有免疫学特异反应,不含核酸、糖和其它肠毒素等物质.与同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步骤少、快速、简便.对其体外抗肝癌活性进行了分析,首次证明即使TSST 1的浓度为10-8g L仍然对人肝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毒素 分离纯化 体外抗肝癌活性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死亡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官大威 李如波 +1 位作者 杜宇 汪德文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6期354-355,共2页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系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中毒性休克,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常因临床上诊断不明而引起医疗纠纷.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本病死亡案例鉴定的...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系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中毒性休克,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常因临床上诊断不明而引起医疗纠纷.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本病死亡案例鉴定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死亡 诊断 医疗纠纷 法医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筋膜炎合并中毒性休克3例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东明 伦立德 陈学荣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感染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衰竭 Β-溶血性链球菌 急性坏死 肿胀 合并 短期 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中毒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翟兵 张强 张国刚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3期519-520,共2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中毒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休克患者组织灌注指标、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63例中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入液静滴。比较参附组和对照组用药后24 h...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中毒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休克患者组织灌注指标、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63例中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附注射液入液静滴。比较参附组和对照组用药后24 h组织灌注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尿量、血乳酸(Lac)、24 h乳酸清除率的差异;比较两组ICU平均住院时间和28 d预后的差异。结果参附组治疗24 h时ScvO2、尿量高于对照组,血Lac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24 h时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相近(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中毒性休克患者早期24 h时组织灌注水平,对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中毒性休克 组织灌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梅 卢韵琦 王国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多巴酚丁胺治疗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同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若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两药已经用到最大量则联合多巴酚丁胺持续深静... 目的:探讨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多巴酚丁胺治疗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抗休克治疗同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若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两药已经用到最大量则联合多巴酚丁胺持续深静脉微泵泵入。结果:4例患者血压均于2~4h内回升,3例康复,1例中途放弃治疗。结论:联合NE、DA、多巴酚丁胺治疗输液反应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较单独联合NE、DA的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联合 输液反应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NE 多巴酚丁胺 DA 回升 持续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书珍 俞蕙 +2 位作者 叶颖子 陈伟明 陆铸今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例STS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中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和英文Pub Med数据库... 目的探讨儿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1例STS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中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国知网和英文Pub Med数据库,分别以"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儿童"和"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children""case report"作为检索词,检索1996年1月1日-2017年5月1日的文献,对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该例为11岁女性患儿,以发热、右下肢红肿热痛伴行走障碍及低血压为主要表现,影像学提示右侧大腿软组织弥漫性异常信号,穿刺液检查提示为A群链球菌即化脓链球菌感染,经积极纠正休克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检索出中文文献5篇,6例病例,加上该院1例,共7例,年龄15个月~13岁,均有发热、皮疹,并快速进展出现休克表现,其中4例伴有呼吸衰竭,给予呼吸机支持;3例死亡,其中2例在入院24h内死亡。英文文献27篇,共38例患者,年龄40d~18岁,其中以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及皮肤软组织感染为主要表现,此外还发现3例水痘,2例川崎病,1例新生儿大疱性脓疱病,1例胰腺炎,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38例患者中,22例存活,死亡16例。结论 STSS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感染综合征,早期表现无特异性,可以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功能障碍症状,亦可以皮肤软组织感染、肌肉/关节病变为首发,甚至与川崎病相似或伴随存在,大多迅速进展为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儿科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充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份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外毒素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洪洲 翁心华 +3 位作者 尹有宽 朱白 彭宝珍 龚祖埙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检测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体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竞争法 ,用亲和法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测定患者血清中含有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结果 经过纯化... 目的 检测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体克综合征患者血清中可能存在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 ,探讨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竞争法 ,用亲和法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测定患者血清中含有的缓症链球菌外毒素。结果 经过纯化的兔抗缓症链球菌外毒素抗体IgG与正常人血清反应后 ,经酶标仪读数OD均值为 0 .4 12 (± 0 .0 0 1) ,与 16份患者的血清反应后读数均小于 0 .4 12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症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外毒素蛋白 临床表现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和中毒性休克毒素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志国 张延霞 +4 位作者 刘伟 常东 将伟 雷祚荣 李倩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9-71,共3页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和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检测131株金葡菌的肠毒素和TSST-1并对其青霉素和甲氧西林耐药性作了测定。获得产毒株120株,产毒率为91.6%,Ⅰ型肠毒素为16.7%,Ⅱ型的为11.7%,Ⅲ型以上的占55%、TSST-1为16.7%。发现对青霉素... 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和双向免疫琼脂扩散试验,检测131株金葡菌的肠毒素和TSST-1并对其青霉素和甲氧西林耐药性作了测定。获得产毒株120株,产毒率为91.6%,Ⅰ型肠毒素为16.7%,Ⅱ型的为11.7%,Ⅲ型以上的占55%、TSST-1为16.7%。发现对青霉素的耐药株占92.3%,耐甲氧西林的占43.2%,产肠毒素的菌株耐青霉素为90.9%,耐甲氧西林43.3%。产TSST-1株耐青霉素为95.9%,耐甲氧西林为50%。对检测金葡菌肠毒素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毒素 中毒性休克毒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脓链球菌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宁兴旺 朱惠斌 +2 位作者 钱纯 邓兰平 谢小兵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3期3444-3446,共3页
目的了解化脓链球菌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化脓链球菌感染致STSS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对分离株进行emm基因分型,并检测其常见超抗原基因... 目的了解化脓链球菌致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SS)的实验室检查特征,为临床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化脓链球菌感染致STSS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对分离株进行emm基因分型,并检测其常见超抗原基因。结果该患者因左脚趾皮肤溃破致左下肢严重感染,并伴多器官功能衰竭及STSS。伤口分泌物分离出化脓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分离株为emm 1.1型,携带speA、speC、spek、ssa和smeZ等5种超抗原基因。临床采取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和青霉素联合克林霉素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化脓链球菌致STSS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与其携带多种超抗原基因有关。外科治疗和有效抗感染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链球菌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emm基因 超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治疗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建新 梁东良 +1 位作者 李雪亮 杨亚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8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患者为治疗组,在常规抗休克、清除毒物、解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用药治疗后6h、12h和24h心率、血胩,判断疗效。对...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1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的患者为治疗组,在常规抗休克、清除毒物、解毒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用药治疗后6h、12h和24h心率、血胩,判断疗效。对照组是末使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1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患者。结果治疗组在用药治疗后6h和12h的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24h差异不明显。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的的总有效率仅为56.25%,两者比较有明娩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在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性休克方面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有机磷农药 中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雷虹 宋音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72-373,共2页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shocksyndromeappearedaftertransfusionreaction雷虹宋音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传染病中心)重庆,630038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 输液反应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shocksyndromeappearedaftertransfusionreaction雷虹宋音王宇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传染病中心)重庆,630038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反应 中毒性休克 综合征 毒性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腮腺炎并中毒性休克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长柏 于哩哩 +1 位作者 王桂霞 徐丽瑾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3-813,共1页
关键词 腮腺炎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多脏器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更换输液延长管方法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齐惠军 李素彦 +2 位作者 赵茜 梁淑华 张秋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更换输液延长管方法对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较大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3种方法更换延长... 目的:探讨不同更换输液延长管方法对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较大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持续泵入去甲肾上腺素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用3种方法更换延长管,A组直接用盐水预冲延长管后更换;B组将配好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射器装入空泵内,另置氯化钠注射液于空输液泵中,按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泵入速度及液体输入速度,预冲延长管后更换;C组将配好去甲肾上腺素的注射器装入空泵内,另置氯化钠注射液于空输液泵中,按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泵入速度,连接输入氯化钠注射液快速输入,预冲延长管后更换。比较不同更换方法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B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A,C两组患者稳定(P〈0.05)。结论:双通道原速度预冲更换法对于感染中毒休克持续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的患者更换延长管更安全可靠,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延长管 血流动力学 感染中毒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平衡状况与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罗金龙 李树生 杨光田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5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液体平衡状况与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8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8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在抗休克治疗后7d内出现液体负平衡者50例,存活42例;持续液体正平衡者28例,存活8例。在老... 目的:探讨液体平衡状况与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78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78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在抗休克治疗后7d内出现液体负平衡者50例,存活42例;持续液体正平衡者28例,存活8例。在老年(≥60岁)、APACHEII评分≥20、血清白蛋白≤30g/L、血肌酐≥200μmol/L等条件下,患者出现液体负平衡的几率较低(P<0.05)。结论: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在抗休克治疗后7d内出现液体负平衡提示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负平衡感染中毒性休克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