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acquet黏膜模型的中碳钢EBSD电解制样工艺参数研究
1
作者 王震宇 王建梅 毛泱博 《重型机械》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解决中碳钢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中存在的样品制备问题,本文对42CrMo钢进行了电解抛光实验。绘制了该材料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表面质量与电解电压及电解时间的关系。基于Jacquet黏膜模型,结合材料的阳极极化曲线和电流-时间曲... 为解决中碳钢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中存在的样品制备问题,本文对42CrMo钢进行了电解抛光实验。绘制了该材料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表面质量与电解电压及电解时间的关系。基于Jacquet黏膜模型,结合材料的阳极极化曲线和电流-时间曲线,通过微观表征及粗糙度测量,确定并验证了42CrMo钢的最佳电解抛光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解电压、电解时间增加,试样表面质量先上升后下降,且钝化区电位宽度窄,易进入过钝化区。在0~5℃范围内,选用10%分析纯高氯酸无水乙醇溶液作为电解液时,42CrMo钢最佳电解抛光工艺参数为30 V电压和5 s电解时间。该工艺下制备的试样表面粗糙度(Ra)为0.021μm,EBSD标定率约为98%。研究结果为不同中碳钢材料及同种材料不同微观组织提供了确定最佳电解抛光工艺参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试样制备 中碳钢 阳极极化曲线 电解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淬火低合金中碳钢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靳东亮 王高峰 +3 位作者 马喜强 于伟涛 狄正贤 魏世忠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8,共7页
通过降低合金元素的含量设计一种低成本低合金中碳钢,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通过控制总应变幅,对中碳钢的低周疲劳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302℃盐浴淬火保温2 h后试验钢具有相对较高的抗拉强度,为957 MPa。随着盐浴... 通过降低合金元素的含量设计一种低成本低合金中碳钢,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下的力学性能。通过控制总应变幅,对中碳钢的低周疲劳行为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302℃盐浴淬火保温2 h后试验钢具有相对较高的抗拉强度,为957 MPa。随着盐浴淬火温度升高至312℃,抗拉强度下降,U型缺口冲击性能增加;再继续升高盐浴温度,冲击性能下降。随着盐浴保温时间的增加,试验钢的硬度呈下降趋势。高应变幅(0.80%)条件下,312℃盐浴淬火试验钢的初始硬化率较低;而302℃盐浴淬火具有较高强度马氏体的试验钢具有更高的低周抗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淬火 力学性能 低周疲劳
原文传递
卷曲温度对中碳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沈洁 单显飞 +4 位作者 张敬蕊 雷娜 周志超 杨艳龙 张秀丽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11期27-29,共3页
在中碳钢轧制变形过程中,卷曲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利用拉伸试验、维氏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卷曲温度下的中碳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卷曲温度的降低,铁素体和珠光体分布更加均匀,珠光体... 在中碳钢轧制变形过程中,卷曲温度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利用拉伸试验、维氏硬度测试、金相检验及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卷曲温度下的中碳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卷曲温度的降低,铁素体和珠光体分布更加均匀,珠光体片层间距减小,带状级别变小,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明显变大,塑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卷曲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珠光体片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算法的中碳钢热处理工艺参数预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朱贺 徐涵 赵庆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3期10-13,共4页
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热处理工程实践,常出现数据收敛速度较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状况,通过搭建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即GA-BP神经网络,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优化性,解决了传统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容易过拟合等弊端... 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热处理工程实践,常出现数据收敛速度较低,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状况,通过搭建遗传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即GA-BP神经网络,利用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优化性,解决了传统BP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容易过拟合等弊端;再通过采集热处理实验数据,训练并测试单独的BP神经网络和GA-BP神经网络。借助MATLAB能够运行部分程序的特点,采用优化前的BP神经网络和优化后的GA-BP神经网络对低碳钢热处理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确认GA-BP神经网络算法在金属热处理优化的作用及优越性。将此研究提出的GA-BP神经网络算法应用于其他各类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优化中去,可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中碳钢 热处理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焊接过程中气孔、裂纹等缺陷对中碳钢接头影响及解决方案
5
作者 王杰 王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0033-0036,共4页
激光焊接作为一种先进的焊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中碳钢结构件的焊接。然而,在激光焊接过程中,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可能对接头的效果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本文对激光焊接工艺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分别... 激光焊接作为一种先进的焊接工艺,已广泛应用于中碳钢结构件的焊接。然而,在激光焊接过程中,气孔、裂纹等焊接缺陷可能对接头的效果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本文对激光焊接工艺进行了一定论述,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激光焊接过程中气孔和裂纹的形成原因、对中碳钢接头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进而为激光焊接效果的不断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缺陷 中碳钢 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惠卫军 于同仁 +2 位作者 苏世怀 董瀚 翁宇庆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0-64,共5页
采用常规双相区球化退火和亚温球化退火工艺研究了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CRC)的中碳钢SWRCH35K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相区球化退火相比,亚温球化退火时碳化物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球化率高,且碳化物比较细小,具... 采用常规双相区球化退火和亚温球化退火工艺研究了常规轧制(CR)和控轧控冷(CRC)的中碳钢SWRCH35K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双相区球化退火相比,亚温球化退火时碳化物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球化率高,且碳化物比较细小,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冷成形性,采用亚温球化退火处理可明显地缩短球化退火时间。控轧控冷的中碳钢线材尽管具有比较粗大的珠光体组织,但因有相当部分的珠光体发生退化,其球化退火进程要明显快于细珠光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球化退火 力学性能 亚温球化退火 双相区球化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温度对中碳钢组织转变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惠卫军 田鹏 +3 位作者 董瀚 苏世怀 于同仁 翁宇庆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1-616,共6页
热模拟单向压缩下中碳钢形变温度低于Ad3(786℃)点时,析出形变诱导铁素体(DIF),DIF量随形变温度降低而提高;在低于750℃形变时,DIF量远高于平衡态铁素体含量54%.DIF析出时碳原子高度富集在铁素体晶界和铁素体/奥氏体界面.在低于A1(719℃... 热模拟单向压缩下中碳钢形变温度低于Ad3(786℃)点时,析出形变诱导铁素体(DIF),DIF量随形变温度降低而提高;在低于750℃形变时,DIF量远高于平衡态铁素体含量54%.DIF析出时碳原子高度富集在铁素体晶界和铁素体/奥氏体界面.在低于A1(719℃)等温处理时,高于Ad3点形变试样中,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片层状珠光体;低于Ad3点但高于Ar3(645℃)点形变时,未转变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片层状珠光体+晶界渗碳体;稍高于Ar3点形变时,将获得铁素体+弥散渗碳体的球化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温度 中碳钢 组织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中碳钢滑动摩擦磨损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董祥林 简小刚 +1 位作者 毕红运 陈金荣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1-580,共10页
研究了钛铁硼永磁体磁场对中碳钢摩擦磨损的影响.当磁场为45mT时,环和块的磨损量分别下降约50%和60%,进一步增加磁场磨损量则缓慢下降,至193mT时,环和块平均降低达70%,摩擦系数降低约30%.分析表明,磁场导致氧化磨损的比例增... 研究了钛铁硼永磁体磁场对中碳钢摩擦磨损的影响.当磁场为45mT时,环和块的磨损量分别下降约50%和60%,进一步增加磁场磨损量则缓慢下降,至193mT时,环和块平均降低达70%,摩擦系数降低约30%.分析表明,磁场导致氧化磨损的比例增加是磨损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中碳钢 磨损 滑动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变参数对中碳钢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田鹏 惠卫军 +3 位作者 刘荣佩 张步海 于同仁 苏世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9-73,共5页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及在700℃下不同形变量时中碳钢35K的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中碳钢通过形变可获得形变诱导铁素体(DIF);形变提高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DIF含量呈反“S”形增加,即先缓慢增加,... 通过热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及在700℃下不同形变量时中碳钢35K的组织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中碳钢通过形变可获得形变诱导铁素体(DIF);形变提高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温度,随着形变温度的降低,DIF含量呈反“S”形增加,即先缓慢增加,随后快速增加,当DIF量超过平衡态铁素体量时,其增加趋势趋缓。随700℃形变量的增加,DIF含量呈“S”形增加,在形变量为0.7时可获得良好的球化组织。在中碳钢形变后的控冷过程中,根据形变量和形变温度所影响的未转变的奥氏体尺寸、形变储能、富碳程度和能量与成分起伏等,未转变的奥氏体将发生不同于传统未变形奥氏体的转变。因此,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后可获得离异珠光体、球粒状或短棒状渗碳体的微观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热模拟 组织演变 形变诱导铁素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被引量:29
10
作者 陈国安 杨王玥 孙祖庆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4,共8页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以及形变速率下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探讨了中碳钢珠光体球化以及组织超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组织演变主要经历了动态铁素体相变、动态珠光体相变以及珠光体的球化3个...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不同形变温度以及形变速率下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规律,探讨了中碳钢珠光体球化以及组织超细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组织演变主要经历了动态铁素体相变、动态珠光体相变以及珠光体的球化3个阶段.为获得亚微米级别铁素体和颗粒状渗碳体弥散分布的复相组织,需要形变温度与形变速率的配合.形变过程中珠光体球化速率比等温球化退火快4个数量级,其原因是在形变过程中产生了高密度位错及大量空位等缺陷,为碳原子的扩散提供了高速率扩散通道,促进了碳原子的扩散.渗碳体粒子在铁索体基体上的弥散分布可用溶解-再析出机制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动态相变 珠光体球化 晶粒细化 碳的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的高温力学行为 被引量:20
11
作者 王学杰 蔡开科 +2 位作者 党紫九 刘青 王光迪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8-33,共6页
借助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45钢自凝固点至600℃温温度范围内的强度和塑性变化规律,并就加热方式、应变速率、冷却速度等因素对凝固温度区、奥氏体区和γ→α相变区的强度和塑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还对3个区形成裂纹的机理进行... 借助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测试了45钢自凝固点至600℃温温度范围内的强度和塑性变化规律,并就加热方式、应变速率、冷却速度等因素对凝固温度区、奥氏体区和γ→α相变区的强度和塑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还对3个区形成裂纹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高温强度 高温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形变过程中碳的分布与扩散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国安 杨王玥 +1 位作者 孙祖庆 张湘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5-790,共6页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以及SEM、XRD和热磁法,研究了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变形时组织演变过程中碳原子的分布与扩散,结果表明,动态相变过程中碳的有效扩散系数与等温过程相比明显增大,相变完成时间显著缩短.在随后的片层状珠光体的球化过程... 利用热模拟压缩变形实验以及SEM、XRD和热磁法,研究了中碳钢过冷奥氏体变形时组织演变过程中碳原子的分布与扩散,结果表明,动态相变过程中碳的有效扩散系数与等温过程相比明显增大,相变完成时间显著缩短.在随后的片层状珠光体的球化过程中,相界以及形变过程中产生的高密度位错和空位等缺陷促进了间隙碳原子的扩散,使得球化动力学过程与等温退火相比显著缩短.渗碳体的溶解和铁索体中碳的过饱和现象得到证实,其中过饱和碳原子高度聚集在铁素体晶界和位错核心处,而不是均匀地分布在铁素体点阵的间隙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碳原子 扩散系数 位错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子喷丸中碳钢疲劳性能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继旺 鲁连涛 张卫华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78-1383,共6页
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了中碳钢10^9cyc的疲劳实验,分析了直径100μm的钢球和陶瓷球喷丸处理后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实验过程中残余应力的稳定性.与未喷丸试样相比,2种微粒子喷丸试样的疲劳极限分别提高了35%和23%.根据实验过程中对残... 使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了中碳钢10^9cyc的疲劳实验,分析了直径100μm的钢球和陶瓷球喷丸处理后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实验过程中残余应力的稳定性.与未喷丸试样相比,2种微粒子喷丸试样的疲劳极限分别提高了35%和23%.根据实验过程中对残余应力的跟踪测试,详细分析了残余应力松弛的过程及机理,阐述了疲劳极限提高机理及其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微粒子喷丸 应力松弛 疲劳极限 循环屈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温变形的力学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志杰 彭艳 +2 位作者 刘宏民 王素芬 肖力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28,435,共5页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中碳钢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进行温变形压缩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变形温度(500~700℃)和应变率(0.001~10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及其主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温变形过程先从铁素体变形开始,而后珠光体开始变形,... 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实验机对中碳钢铁素体+珠光体组织进行温变形压缩试验,研究其在不同变形温度(500~700℃)和应变率(0.001~10s-1)条件下的流变行为及其主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温变形过程先从铁素体变形开始,而后珠光体开始变形,渗碳体片层结构被破坏;铁素体晶粒细化至1~2μm;珠光体片层被破坏使流变应力形成峰值;温变形流变应力曲线特征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工件塑性成形、工模具载荷分布及变形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温变形 流变应力 热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中碳钢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国宾 关德林 张明星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高能喷丸方法对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环-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表面纳米化处理45^#钢与TIO钢摩擦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通过分析其磨损表面形貌探讨表面纳米化对中碳钢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荷为10—... 采用高能喷丸方法对45^#钢进行表面纳米化处理,在环-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表面纳米化处理45^#钢与TIO钢摩擦副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试验,通过分析其磨损表面形貌探讨表面纳米化对中碳钢磨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载荷为10—60N条件下,表面纳米化中碳钢的摩擦系数较处理前有所降低;在载荷为10—40N时,其磨损质量损失较处理前有所降低;表面纳米化能够减弱中碳钢的疲劳磨损效应,提高中碳钢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表面纳米化 摩擦磨损性能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的石墨化过程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永军 韩静涛 +2 位作者 王全礼 朱辰 金永春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0-753,共4页
试验用钢是基于增加石墨核心可以有效促进材料的石墨化过程来进行成分设计和试样制备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试样内部石墨化过程进行了间接观察,利用高温显微镜,对试验用钢试样表面石墨化过程进行了原位的直接观察;以及利用场发射扫描电... 试验用钢是基于增加石墨核心可以有效促进材料的石墨化过程来进行成分设计和试样制备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对试样内部石墨化过程进行了间接观察,利用高温显微镜,对试验用钢试样表面石墨化过程进行了原位的直接观察;以及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对石墨粒子结构进行了精细观察.结果表明,正是钢中具有与石墨结构(简单六方)相同的BN成为了石墨的非均质形核核心,才有效促进了钢的石墨化过程,实现了中碳钢的石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石墨化 非均质形核核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在低应力超长寿命范围内的疲劳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弘 高庆 闫桂玲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67-270,共4页
用 2 0kHz超声疲劳试验技术测试 40Cr钢、5 0车轴钢在 10 5~ 10 1 0 周次范围内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 ,两种钢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疲劳极限”。在超过 10 7周次 ,甚至 10 9周次的超长寿命范围内仍发生低应力疲劳断裂 ,其中 40C... 用 2 0kHz超声疲劳试验技术测试 40Cr钢、5 0车轴钢在 10 5~ 10 1 0 周次范围内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 ,两种钢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疲劳极限”。在超过 10 7周次 ,甚至 10 9周次的超长寿命范围内仍发生低应力疲劳断裂 ,其中 40Cr钢的S—N曲线呈现“连续下降型”特征 ;5 0车轴钢呈现“阶梯下降型”特征。对两种钢缺口试样的疲劳性能测试表明 ,缺口应力集中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呈现“阶段性特征” ,在 10 6 ~ 10 7周次内存在一个临界疲劳断裂循环周次Nc,当疲劳断裂循环数Nf<Nc,随Nf 的增加 ,缺口应力集中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呈上升趋势 ;当疲劳断裂循环数Nf>Nc,随Nf 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钢 应力集中 疲劳性能 超声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快速冷却对中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斌 周晓光 +1 位作者 刘振宇 王国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利用超快速冷却装置,通过控制轧后冷却路径,对某中碳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快速冷却可以抑制先共析铁素体的生成,破坏原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网状分布;超快速冷却显著缩小了珠光体的片层间距;随着超快速冷却... 利用超快速冷却装置,通过控制轧后冷却路径,对某中碳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快速冷却可以抑制先共析铁素体的生成,破坏原有先共析铁素体的网状分布;超快速冷却显著缩小了珠光体的片层间距;随着超快速冷却后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的强度和室温冲击韧性同时得到了提高.高温终轧+超快速冷却工艺可以使中碳钢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避免了低温轧制带来的轧机负荷大的弊端,提高了轧制节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速冷却 中碳钢 铁素体 珠光体 片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不锈钢磁场摩擦中磨屑的行为和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石红信 张永振 +2 位作者 孙超 宋晨飞 杜三明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6,共9页
以45钢销/302不锈钢盘摩擦副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直流磁场作用下磨屑在摩擦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为此分析了有、无磁场作用下磨屑在磨损面上的分布特点,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屑及45钢销... 以45钢销/302不锈钢盘摩擦副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直流磁场作用下磨屑在摩擦过程中的行为及其对摩擦磨损性能的作用.为此分析了有、无磁场作用下磨屑在磨损面上的分布特点,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磨屑及45钢销磨损面的形貌,采用三维形貌仪表征了磨损面特征区域的相对高度.与无磁场时的摩擦磨损情况相比,磁场作用下45钢销的磨损量有所增大,而摩擦系数稍有减小.摩擦过程中出现了302不锈钢盘向45钢销的材料转移并形成了不连续的转移层,该转移层相对高度较大,承担了主要的摩擦磨损并趋于平滑.磁场作用下45钢销磨损面吸附少量磨屑并使之细化和氧化,该吸附磨屑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并阻碍试样之间的材料转移,从而增加了45钢销的磨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不锈钢 中碳钢 干摩擦 磨屑 材料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钢在海水中阴极保护紫铜的二维有限元法计算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巍 孙虎元 +1 位作者 孙立娟 王顺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2-387,共6页
对于中碳钢在海水中作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紫铜而建立了6个二维物理模型。对Laplace方程进行了弱形式推导以便于有限元法计算。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各物理模型阴极保护体系的电位分布,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二维有限元法能很好地模... 对于中碳钢在海水中作为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紫铜而建立了6个二维物理模型。对Laplace方程进行了弱形式推导以便于有限元法计算。用有限元法模拟计算了各物理模型阴极保护体系的电位分布,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二维有限元法能很好地模拟该阴极保护体系的电位分布。在小范围内中碳钢和紫铜电偶对的距离远近对电位分布影响不大。各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X轴、Y轴方向的电位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中碳钢阴极保护紫铜具有可行性,有限元法计算能够为其阴极保护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保护 有限元 中碳钢 紫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