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等长度导管与PICC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陈良英 吴惠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中等长度导管与PICC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的效果和并发症,以探讨适合神经系统患者治疗方案的最优静脉通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3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外科诊治的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和PICC患者的临... 目的:总结中等长度导管与PICC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的效果和并发症,以探讨适合神经系统患者治疗方案的最优静脉通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3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外科诊治的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和P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纳入中等长度导管组(n=111)和PICC组(n=169),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置管的相关资料。结果:PICC组输液时疼痛、堵管、导管相关性血栓、局部感染及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均明显少于中等长度导管组(P<0.05);但两组需要转下级医院继续治疗无明显差异。结论:与中等长度导管相比,应用PICC可以降低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更适合神经系统患者长病程和治疗方案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PICC 并发症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AP模式在脑梗死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2
作者 潘婷婷 伍三霞 张钦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06月至2022年0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共计80例脑梗死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干预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06月至2022年0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共计80例脑梗死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IKAP模式护理,对两组负性情绪、神经功能、不良事件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降低(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干预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干预组(2.50%)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22.50%)更低(P<0.05);干预组(95.00%)依从性较对照组(75.00%)更高(P<0.05)。结论 IKAP模式应用于脑梗死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干预中,可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神经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 脑梗死 中等长度导管置管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中等长度导管相关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陶言菊 杨丽娟 +1 位作者 戴明红 刘安诺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07-141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使用中等长度导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某三甲医院NICU收治的178例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将患儿分为发生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使用中等长度导管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某三甲医院NICU收治的178例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将患儿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收集2组患儿的基本信息、置管情况、固定方式等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儿中等长度导管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78例中发生组33例,并发症的发生率18.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质量、穿刺静脉、导管尖端位置、导管留置时间及内固定与新生儿中等长度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有关(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选择颞浅静脉和头静脉、导管尖端位置、固定方式是新生儿中等长度导管相关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进行中等长度导管应用时,选择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导管尖端位置在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胸壁段,固定方式选择内固定,可降低新生儿中等长度导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中等长度导管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预防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婷 张小敏 梁丹丹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3期146-147,151,共3页
目的:探究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预防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1例,对照组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进行输液,观察组以改良性中等长... 目的:探究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预防危重症患者静脉输液不良事件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62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1例,对照组以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进行输液,观察组以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进行输液。对比两组患者穿刺次数、负性情绪,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3.23%较对照组19.35%显著低(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应用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优势明显,可延长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及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改良性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输液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干预配合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肾移植受者腹泻疗效观察
5
作者 邹维俊 徐文苑 许晓惠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2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配合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肾移植受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肾移植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肾移植受者术后腹泻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配合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肾移植受者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肾移植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肾移植受者术后腹泻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按常规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干预配合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腹泻次数,生化检验指标血肌酐、血钾、血钠,导管相关并发症、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腹泻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血钾、血钠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饮食行为、治疗行为、躯体活动及社会心理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配合中等长度导管静脉治疗肾移植受者术后腹泻,可改善患者的腹泻检验指标及生活质量,促进整体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干预 中等长度导管 肾移植 受者 腹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刘慧娟 储芳 +2 位作者 宋兵 王自珍 杨滢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目前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 catheters,MC)日益成为临床血管通路研究的热点,并在成人静脉输液治疗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MC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中的起源与发展、置管与维护、并发症及在... 目前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 catheters,MC)日益成为临床血管通路研究的热点,并在成人静脉输液治疗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MC在儿童静脉输液治疗中的起源与发展、置管与维护、并发症及在儿童特殊领域的应用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MC在我国儿科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通路 儿童 新生儿 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输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辅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预防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罗世俐 徐势进 刘媛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辅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对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52例需进行中等长度导管置管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辅助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常规辅助功能... 目的探讨常规辅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对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52例需进行中等长度导管置管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辅助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常规辅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进行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功能训练依从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比,干预后两组患者血清PT、TT、FIB、D-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T、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锻炼依从、监测依从、主动寻求帮助依从、注意事项依从评分及总分分别为(10.34±1.23)、(5.11±0.64)、(8.58±1.24)、(10.81±1.33)、(34.84±3.4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47±0.78)、(3.72±0.47)、(5.67±0.75)、(6.57±0.82)、(21.43±4.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与对照组的34.62%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96.15%与对照组的69.23%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辅助功能锻炼联合康复机器人手套可有效改善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患者的凝血功能,提高患者的锻炼依从性、监测依从性、主动寻求帮助依从性以及注意事项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常规辅助功能锻炼 机器人手套 凝血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结合赛丁格技术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入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探索
8
作者 李艳梅 蒋杨萍 +1 位作者 只倩文 田王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93-096,共4页
探究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借助超声引导赛丁格技术时采取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入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选取时段为2021年8月~2023年8月,选自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部患者共60例。全部病例经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 探究在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借助超声引导赛丁格技术时采取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置入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选取时段为2021年8月~2023年8月,选自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部患者共60例。全部病例经随机化分组,对照组30例行传统置管术,研究组30例行超声引导赛丁格技术(导管选择改良型中长度导管)。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的具体穿刺效果。结果 组间置管部位分布占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穿刺时间更短,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其二次穿刺成功率、多次穿刺成功率均远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置管后发生的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治疗中在超声引导下行赛丁格置管技术,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超声 赛丁格技术 中等长度导管 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重症患者早期护理干预中的应用价值研讨
9
作者 吴秋燕 蓝丹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9-0102,共4页
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在重症患者早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将50例重症患者作为样本,均连接中等长度导管,随机分组,即普通组、早期组,均有25例,普通组行常规护理,早期组行早期护理,样本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选,记录导管留置时间,统计并发症... 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在重症患者早期护理中的影响。方法 将50例重症患者作为样本,均连接中等长度导管,随机分组,即普通组、早期组,均有25例,普通组行常规护理,早期组行早期护理,样本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入选,记录导管留置时间,统计并发症,评估依从性,观察满意率。结果 导管留置时间等在早期组长于普通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在早期组高于普通组,P<0.05。并发症在早期组有0.00%的发生率,在普通组有16.00%的发生率,即早期组低于普通组,P<0.05。依从率在早期组为92.00%,在普通组为68.00%,即早期组高于普通组,P<0.05。满意率在早期组为96.00%,在普通组为76.00%,即早期组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中等长度导管可达到较好置管效果,较长置管时间能避免反复穿刺,辅以早期干预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导管并发症,提升重症患者依从性,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依从性 早期护理 并发症 中等长度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韦艳桃 农艳秋 蒙冬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45-0048,共4页
讨论评估恶性肿瘤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间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对象,以数字表方法随机分成对比组和试验组,60例/组,以PICC置管干预对比组,以超声引导下改良... 讨论评估恶性肿瘤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间接收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对象,以数字表方法随机分成对比组和试验组,60例/组,以PICC置管干预对比组,以超声引导下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干预试验组,针对两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带导管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长、日常生活质量、患者经济负担、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带导管期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试验组明显较对比组低,有差异,结果显示P<0.05;置管时长、日常生活质量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值明显比对比组高,有差异,结果显示P<0.05;试验组每日维护导管费用、置管总费用少于对比组,P<0.05;试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与PICC置管技术相比,超声引导下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性更高,带管期间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小,置管时间较长,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意度 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ICU患者中的血栓形成风险探析
11
作者 王治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082-0086,共5页
探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ICU患者中的血栓形成风险。方法 选取62名ICU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结果 观察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6.45%和3.23%,显著低于对照组... 探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ICU患者中的血栓形成风险。方法 选取62名ICU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导管。结果 观察组的导管相关感染和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分别为6.45%和3.2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1%和22.58%。此外,观察组的ICU中心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虽然穿刺相关治疗费用在观察组较高,但差异不显著。关键的是,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在护理后明显优于护理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改善程度。结论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ICU患者中使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栓形成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尽管穿刺治疗费用略高,但在生活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康复情况,减少了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 ICU患者 血栓形成风险 住院时间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ller能力金字塔模型的中等长度导管置管培训方案实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刚 潘月帅 +6 位作者 高祀龙 程华伟 张业玲 徐静 吕伯瀚 钟政 魏丽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9-92,共4页
目的培养院级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护士,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方法基于Miller能力金字塔模型构建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护士培训方案,进行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结果共培训48名护士,通过认证考核的护士31名,认证通过率为64.58%。中等... 目的培养院级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护士,提高静脉治疗质量。方法基于Miller能力金字塔模型构建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护士培训方案,进行中等长度导管置管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结果共培训48名护士,通过认证考核的护士31名,认证通过率为64.58%。中等长度导管置管1736例次,成功率为96.34%,带管患者均无置管并发症发生。结论基于Miller能力金字塔模型的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护士培训可规范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操作技术,提高静脉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Miller能力金字塔模型 培训方案 静脉治疗 资格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9
13
作者 王清 傅荣 +1 位作者 孙娟 沈小芳 《护理学报》 2016年第15期72-75,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使得导管尖端跨越腋窝水平,到达腋静脉或腋静脉开口处,应用于1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结果 185例患者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 目的观察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使得导管尖端跨越腋窝水平,到达腋静脉或腋静脉开口处,应用于185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结果 185例患者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深度为(29.89±0.06)cm,留置时间为(13.56±4.52)d。本组患者中,发生静脉炎4例,导管相关性血栓1例,导管脱出1例,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渗出及堵管发生,179例(96.8%)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血管彩超显示导管置入的静脉管腔未见异常。结论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静脉输液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并发症少、穿刺简便、费用低等优势,临床应用可以减少患者穿刺痛苦,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输液 护理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4
作者 胡明明 沈小芳 +1 位作者 顾平 陈湘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11期3845-3848,共4页
从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的发展、应用及优缺点3个方面对中等长度导管的护理研究进行综述,为选择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工具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治疗 静脉输液工具 静脉输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5
作者 朱颖 赵燕 +1 位作者 周燕妮 王诗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40-42,58,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患者88例,随机分为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组(PICC组)44例和外周中等长度导管组(Midline组)44例,其中PICC组失访1例。结果2组患者在院期间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 目的探讨外周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患者88例,随机分为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组(PICC组)44例和外周中等长度导管组(Midline组)44例,其中PICC组失访1例。结果2组患者在院期间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lin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周中等长度导管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经外周静脉中心置管 并发症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欣华 周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5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中等长度导管进行输液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采用中等长度导管的临床资料,包括置管操作流程、置管后宣教、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管道留置时间7~39d,2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其中穿刺点轻... 目的探讨应用中等长度导管进行输液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采用中等长度导管的临床资料,包括置管操作流程、置管后宣教、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管道留置时间7~39d,2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其中穿刺点轻度感染1例、因静脉渗漏拔管1例。结论使用中等长度导管有效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成人静脉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冬芮 林梅 王静 《天津护理》 2019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NKI、医知网。相关文献。从中等长度导管的发展与临床应用,以及与其他常用静脉治疗工具比较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静脉治疗 静脉输液工具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禹玲 田金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经肘前区静脉置入40例患者中,观察其置管时间的并发症。结果 40例患者置管时间7~41 d。其中3例因躁动不安于第2天出现穿刺口肿胀、渗液,1例因抢救无效于第13天...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术在神经内科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经肘前区静脉置入40例患者中,观察其置管时间的并发症。结果 40例患者置管时间7~41 d。其中3例因躁动不安于第2天出现穿刺口肿胀、渗液,1例因抢救无效于第13天死亡,其余均可保留至渡过急性期。结论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患者的抢救、长时间脱水、静脉营养、长期输液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神经内科 肘前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内科病人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艺红 刘燕 邱晓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20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解决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静脉穿刺困难的方法,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在临床上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经肘前区静脉置入32例病人,总结出常见的护理问题,加以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病人置管时间平均... 目的:探讨解决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静脉穿刺困难的方法,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在临床上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经肘前区静脉置入32例病人,总结出常见的护理问题,加以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病人置管时间平均22 d。其中1例因躁动较甚,于置管后第3 d出现机械性静脉炎。1例因导管堵塞无法再通而拔管。其他病人均安全置管至治疗结束。结论:中等长度导管置入较深静脉穿刺及PICC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好置管后的护理,方可减少甚至避免不良护理问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肘前区静脉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兵 杨丽娟 +1 位作者 戴明红 陶言菊 《循证护理》 2022年第9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标准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家属同意并签订中等长度导管置入同意书后行...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危重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等长度导管置管标准的9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家属同意并签订中等长度导管置入同意书后行中等长度导管置管的患儿为观察组(48例),家属同意并签订PICC置入同意书后行PICC置管的为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置管时送入导管的时间、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观察组送管时间[(15.91±2.07)s]短于对照组[(36.76±3.8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的留置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长导管操作简单、送管时间短,能满足危重新生儿的救治需求,中长导管较PICC可降低患儿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PICC 危重新生儿 输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