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对其颈椎生理曲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胜吾 刘步云 刘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其颈椎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63例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治疗中脱离2例,完成治疗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中脱离1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组采用郑氏手法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手法结合针刺治疗。1周治疗5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总体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evaluation scal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19/30)。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生理弧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郑氏手法结合针刺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手法 针刺 中老年 神经颈椎 颈椎生理曲度 影响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肌训练结合雷火灸在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卫华 施思 +2 位作者 陈宵 吴菁 汤国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8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采取稳定肌训练结合雷火灸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无锡市中医医院的80例中老年CSR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 目的探讨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患者采取稳定肌训练结合雷火灸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无锡市中医医院的80例中老年CSR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方式的基础上开展稳定肌训练联合雷火灸。比较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以及颈椎活动度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干预2周和4周后,2组的VAS和NDI评分均比干预前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低(P均<0.05)。干预4周后,2组的颈椎前屈、左屈、右屈、后伸、左旋和右旋的活动度均增大(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大(P均<0.05)。结论稳定肌训练结合雷火灸能有效缓解中老年CSR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改善颈椎活动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中老年 稳定肌训练 雷火灸 颈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胜吾 秦雪飞 王一 《四川中医》 2020年第7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治疗1周3次,一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配合电针治疗,时间频次同观察组,... 目的:观察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治疗1周3次,一共治疗2周,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配合电针治疗,时间频次同观察组,分别在治疗前、2周后对两组进行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以对照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VAS评分、NDI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VAS评分、NDI指数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间VAS评分、NDI指数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VAS评分、NDI指数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郑氏手法配合电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郑氏手法疗效优于常规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手法 电针 中老年 神经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生存质量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许鸿智 林定坤 +1 位作者 侯宇 苏国义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1期244-247,共4页
目的:评价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对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坐位牵引进行保守治... 目的:评价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对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坐位牵引进行保守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健康变化(HT)等,并随访1年。结果: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58例得到随访,有效随访率96.7%。治疗后及随访1年,2组患者BP、PF (观察组治疗后除外)、RP、RE、H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而2组患者GH、VT、SF、MH评分较治疗前无明善改善,甚或评分有下降趋势。治疗后,2组间各维度评分变化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RP、SF、RE、HT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而BP、PF、GH、VT、MH评分组间差异不大(P> 0.05)。结论:普通坐位牵引和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均能在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在远期疗效方面,以控制机械刺激为核心的治疗体系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中老年 控制机械刺激 SF-36生存质量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尧建辉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7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5),观察组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 目的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5),观察组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5个月治疗后平均JOA评分为(17.65±2.9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经过5个月治疗后平均JOA评分为(13.75±5.55)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前屈拔伸牵引法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江平 彭兵 王亮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6期133-135,共3页
目的对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在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干预组34例采用仰卧前... 目的对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在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湖南省浏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干预组34例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治疗,常规组34例予以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当天和治疗后1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显效率为91.2%(33/34),对照组为70.6%(3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有2例下颌酸痛病例,1例头晕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3/34);常规组有4例下颌酸痛、2例头晕和1例恶心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能够更好地改善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病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颈椎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 老年 痹证 推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周春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康复效果。方法 92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和按摩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康复,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性提... 目的探讨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康复效果。方法 92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和按摩治疗,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康复,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性提高(均P<0.01),但观察组康复效果和生活能力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西药和按摩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应用运动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运动疗法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的疗效评价
8
作者 王长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91-095,共5页
探讨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92例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一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针灸推拿联合组(在单一疗法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各46例,对比分... 探讨在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92例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单一疗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针灸推拿联合组(在单一疗法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各4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针灸推拿联合组患者的VAS和NDI评分均较单一疗法对照组降低(P<0.05)。针灸推拿联合组的颈椎生理曲度方面的改善程度较单一疗法对照组改善(P<0.05)。针灸推拿联合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单一疗法对照组(P<0.05)。针灸推拿联合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疗法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中医针灸推拿的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神经颈椎 康复治疗 针灸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下神经根阻滞联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吴忌 沈海 +4 位作者 徐章猛 徐韬 邓乔丹 齐路明 葛伟韬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590-595,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背部松解手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每周3次,共2周。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阻滞每周1次,定点旋转复位每周2次,共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1个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中医骨伤的“筋骨同治”理论下采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进行治疗,可以在较短治疗周期内降低患者的颈肩部及上肢的疼痛不适,促进患者颈椎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联合中药塌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回顾性研究
10
作者 张岩 张锡玮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第4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中药塌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标本根结理论在腕踝针疗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康复三科的13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中药塌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标本根结理论在腕踝针疗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4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康复三科的13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患者72例,对照组治疗患者67例,观察组采用腕踝针+中药塌渍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中药塌渍治疗,每周治疗4次,4次为1个治疗周期,疗程为2周。对比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治疗前后2组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后2组VAS评分和ND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达到了90.27%和83.58%的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中药塌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能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在临床上显示出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分析 腕踝针 中药塌渍 神经颈椎 标本结理论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护理策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痛患者相关症状的效果
11
作者 王怡 黄小惠 邱剑鸣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策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痛患者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7月期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痛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护理,在...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策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痛患者相关症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7月期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痛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颈肩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障碍、颈椎活动度、不良情绪以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干预15 d后,观察组的颈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相对低于对照组,颈椎侧屈、旋转、前屈及后伸角度均相对大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上述指标和评分均相对优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15 d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西医护理策略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颈肩痛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减轻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负面情绪和颈椎活动度,且提高护理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颈肩痛 中西医护理策略 颈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效能和心理韧性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管理与术后康复间的中介效应
12
作者 黄芳 刘齐芳 +2 位作者 谌美清 喻春梅 李如兵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4期16-19,39,共5页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和心理韧性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管理与术后康复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8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 目的分析自我效能和心理韧性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管理与术后康复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南昌市第一医院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8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efficacy scale,CDES)、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评价量表(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RES-CSR)、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ment scale,CDSMS)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CD-RISC评分为(64.41±10.12)分,RES-CSR评分为(78.84±12.07)分,CDES评分为(41.26±3.18)分,CDSMS评分为(53.14±6.38)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均呈正相关,自我管理与心理韧性、自我效能均呈正相关,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自我管理与术后康复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270、0.136,二者连续路径起链式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150,分别占总效应值的18.70%、9.42%、10.39%。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其术后康复具有重要影响,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在其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可通过护理干预增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心理韧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其术后康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心理韧性 神经颈椎 自我管理行为 术后康复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多体位MRI观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鸿智 林定坤 陈博来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1-53,57,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4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不同体位MRI的变化,探讨可能存在的规律。方法:纳入4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多体位磁共振(MRI)进行观察,测量不同体位下椎管有效矢状径及椎间盘突出指数(STI和SI)。结果:40例患者... 目的:观察分析4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不同体位MRI的变化,探讨可能存在的规律。方法:纳入40例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多体位磁共振(MRI)进行观察,测量不同体位下椎管有效矢状径及椎间盘突出指数(STI和SI)。结果:40例患者全部完成多体位MR检查。不同体位下的椎管有效矢状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B,CD,EF,GH,STI和SI各值在不同体位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同体位下,椎管有效矢状径存在明显变化规律: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但椎间盘的突出程度并未在前屈位时减轻、后伸位时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 多体位磁共振 椎管有效矢状径 椎间盘突出指数
原文传递
近十年国内外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14
作者 李传明 张晓贝 +1 位作者 秦萍 冯智华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WoS)、PubMed英文数据库关于CSR的相关研究,应用CiteSpac...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2014年1月至2023年12月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文数据库及Web of Science(WoS)、PubMed英文数据库关于CSR的相关研究,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对数似然比(LLR)聚类对中、英文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858篇文献,国内文献1525篇,国外文献333篇。近十年国内CSR研究发文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国外呈缓步上升趋势。英文文献作者、机构合作紧密度高于中文文献作者及机构合作。中文文献获取9个聚类(推拿、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临床疗效、针刀、牵引、疗效、颈椎牵引及痹症)。英文文献获取7个聚类(关节置换术、颈椎病、神经根型、C_(5)神经根麻痹、保守治疗、退行性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突现词分析显示,中文文献2018年及以前主要采用保守方法治疗CSR,以中医适宜技术应用为主,并配合康复护理干预以提高临床疗效,2018年以后,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使中医适宜技术更为规范的用于CSR治疗,且形式日趋多样;英文文献以外科手术治疗CSR为研究重点,且术式不断改进、优化,手术更为微创、高效。结论CSR相关研究目前依然是国内外研究热点,国外以外科手术对症治疗为研究重点,着重于不同术式改良及适用人群界定,国内倾向于采用保守方法整体施治;主张中医适宜技术的传承及发扬,以便使中医适宜技术更为规范的治疗C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热点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中医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针刀整体松解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5
作者 李绍军 邓兰萍 戚秩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颈椎病的介入微创治疗包括“射频消融、臭氧消融、等离子体、胶原酶消融”等。小针刀松解术为一种特色中医治疗技术,对机体创伤极小,也可视为微创治疗。检索近10年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微创治疗的文献,发现小针刀、射频消融、臭氧消融应... 颈椎病的介入微创治疗包括“射频消融、臭氧消融、等离子体、胶原酶消融”等。小针刀松解术为一种特色中医治疗技术,对机体创伤极小,也可视为微创治疗。检索近10年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微创治疗的文献,发现小针刀、射频消融、臭氧消融应用较为广泛,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将上述治疗技术两两联合。作者根据自身近30年的临床经验,结合射频消融、小针刀松解术的治疗原理,作了相应的技术创新,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文章拟从病理机制、治方技术效应特点等方面浅析联合治疗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射频消融 小针刀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力及椎间孔形态学特征: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旭 王海美 +5 位作者 陈松浩 冯天笑 卜寒梅 朱立国 陈端端 魏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1-447,共7页
背景: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对各节段颈椎椎体、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及椎间孔面积的影响尚未系统阐明。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开展相关研究,为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 背景:颈椎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对各节段颈椎椎体、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及椎间孔面积的影响尚未系统阐明。目的: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开展相关研究,为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应机制提供数字化证据。方法:选择1例颈背部无异常疾患的志愿者,将其颈椎旋转至生理极限体位状态下的CT影像资料作为有限元模型材料。分别通过Mimics19.0、Geomagic Studio 2013、Hypermash 14.0及ANSYS Workbench 2020 R2软件完成对有限元模型的初步构建,基于文献完成颈椎各组织结构的弹性模量、弹性系数赋值,基于团队前期工作基础在模型上加载旋提手法的力学工况,分析颈椎旋提手法对C3-T1节段各椎体、椎间盘的力学参数及其对颈椎旋颈对侧椎间孔面积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旋提手法实施时,骨性结构的应力明显高于椎间盘等软组织;(2)手法操作时各颈椎椎体顶部椎板处应力高,底部椎板处应力低,关节突关节处及横突处应力较低;而各椎间盘顶部髓核处应力较低,底部与椎板连接处应力较高,但椎间盘应力最高点在顶部外侧纤维环处;(3)另外,加载提扳力后较之加载前,C6/C7节段椎间孔投影面积明显增大;(4)提示旋提手法操作具有改变颈椎本身应力结构的力学特征,并能扩大患者旋颈对侧的C6/7椎间孔面积,实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有限元分析 颈椎旋提手法 生物力学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3种术式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刘涛 支中正 +4 位作者 周付超 潘伟成 张荣程 何志敏 吴德盛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CA)、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ADR)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因C 5/6单节段CSR接受颈前路CA(...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CA)、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及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ADR)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因C 5/6单节段CSR接受颈前路CA(A组)、ACDF(B组)和CADR(C组)手术患者共171例,其中A组56例,B组57例,C组58例。记录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神经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评分(JOA),颈、臂部疼痛评分及颈椎功能受损指数(NDI)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纳入患者年龄及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内术后各随访时间点与术前相比,参数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术后6个月、1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JOA评分、颈及臂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N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ACDF及CADR治疗C 5/6单节段CSR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从疼痛缓解、脊髓神经及颈椎功能恢复时间方面比较,ACDF及CADR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前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颈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筋骨理论探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手法治疗原则
18
作者 卜寒梅 冯天笑 +4 位作者 王旭 刘爱峰 王平 朱立国 魏戌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96-200,共5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骨伤科常见的疾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CSR属于中医“项痹病”、“痹证”的范畴。中医认为“骨正筋柔”是筋骨平衡的最佳状态。“骨错缝”和“筋出槽”是筋骨失衡主要表现。筋骨失衡是CSR的主要病机。手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是骨伤科常见的疾病,在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CSR属于中医“项痹病”、“痹证”的范畴。中医认为“骨正筋柔”是筋骨平衡的最佳状态。“骨错缝”和“筋出槽”是筋骨失衡主要表现。筋骨失衡是CSR的主要病机。手法是治疗CSR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筋”和“骨”生理功能及病理联系出发,运用中医筋骨理论阐述CSR动力性与静力性失衡的表现,并指导临床手法治疗应在明确病位的前提下,重新建立筋骨再平衡,辅以功能锻炼以巩固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筋骨理论 机制 手法 治疗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夹脊穴深刺联合颈百劳穴隔姜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王怀泽 苏毅 +2 位作者 熊应宗 马幸福 朱俊琛 《针灸临床杂志》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深刺联合颈百劳穴隔姜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颈百劳穴隔姜灸治疗;...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深刺联合颈百劳穴隔姜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颈百劳穴隔姜灸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夹脊穴深刺联合颈百劳穴隔姜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1个月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分及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结果:治疗2周及随访1个月,两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穴深刺联合颈百劳穴隔姜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颈部功能及活动度,增加颈部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颈夹脊 深刺 颈百劳 隔姜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
20
作者 王建伍 于婕 +4 位作者 王海腾 王君实 张洁瑛 潘明柱 房纬 《吉林中医药》 2025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前屈活动度、中医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参数以及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NDI评分、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I低于对照组(P<0.05),PSV与TMF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联合加味黄芪赤风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促进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供应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气虚血瘀证 推拿 加味黄芪赤风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