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贝尔的中轴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
王善博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0 |
4
|
|
2
|
试论中轴原理与三领域分立断裂说 |
钟海涛
杨小辉
|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3
|
以技术进步带动山西产业结构发展——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启示 |
高婧宇
|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
2012 |
1
|
|
4
|
河北地区历史时期空间环境的中轴原理 |
刘岩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5
|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 |
涂卫东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0 |
|
6
|
社会福利制度研究中的中轴原理——论社会福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
李棉管
|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7
|
“中轴原理”及其引出的思考——谈谈“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
庄国雄
|
《探索与争鸣》
|
1988 |
1
|
|
8
|
文学史中的三种价值评判 |
张荣翼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9
|
福利体制研究中的二维视角——评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方法论 |
李棉管
|
《社会建设》
|
2015 |
2
|
|
10
|
论图书馆轴心分期及其特征 |
吴稌年
|
《晋图学刊》
|
2003 |
5
|
|
11
|
指标最优:法官行动异化的逻辑与反思——以J市基层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为例 |
张建
|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2
|
|
12
|
文学史的述史秩序:原型、经典和进化 |
张荣翼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13
|
丹尼尔·贝尔:社会分析方法论 |
郭贵春
宋艳琴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
1998 |
3
|
|
14
|
文学传播的批评意义 |
张荣翼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5
|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批判——文化哲学的视角 |
李咏梅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6
|
信息社会的方法论把握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
马维娜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7
|
后工业社会理论及其辩护和意义 |
王本刚
|
《东南传播》
|
2015 |
0 |
|
18
|
全球化、契约与政治发展 |
徐勇
曾峻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19
|
后工业社会概念性图式 |
郝强
|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1
|
|
20
|
《论语》的现实观照——关于“国学”热的一些体会 |
李琤
宗文举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