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尔的中轴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善博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5-68,共4页
本文对贝尔的中轴原理作出全面的深入分析 ,其中包括中轴的涵义、后工业社会的中轴原理的内容 ,以及中轴原理在概念图式之下的意义。
关键词 中轴原理 概念性图式 知识经济 贝尔 后工业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轴原理与三领域分立断裂说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海涛 杨小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1-174,共4页
丹尼尔.贝尔的"中轴原理"和"轴心结构"思想否定了因果论的方法论,其目的在于揭示"趋中性",即贯穿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结构中的中心因素。在寻找社会如何结合在一起这个问题的答案时,"中轴原理"设... 丹尼尔.贝尔的"中轴原理"和"轴心结构"思想否定了因果论的方法论,其目的在于揭示"趋中性",即贯穿联结在一起的社会结构中的中心因素。在寻找社会如何结合在一起这个问题的答案时,"中轴原理"设法在概念性图式的范围内,说明其它结构环绕在周围的那种组织结构,或者是在一切逻辑中作为首要逻辑的功能原理。三领域分立断裂说采用了严谨缜密的双重法则,即透过两个焦距来破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立论大胆,挑战性强。贝尔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自身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它的三个子系统,即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独立,分别围绕其自身的轴心原则,以不同节律交错运转,甚至逆向摩擦、相互碰撞,以致内部脱节、系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原理 心结构 分立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技术进步带动山西产业结构发展——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婧宇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54-55,共2页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与科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以技术为中轴,将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整个社会进步的进程中,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进...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与科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以技术为中轴,将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在整个社会进步的进程中,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新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在这个主要动力中信息以及知识则属于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山西作为全国能源产煤大省,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大环境下对其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原理 技术进步 山西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地区历史时期空间环境的中轴原理
4
作者 刘岩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05-108,114,共5页
在研究复杂的社会变化中,丹尼耳·贝耳的"中轴原理"被一再运用,力图从某一视角对现实规程提出逻辑分析,以社会的某一因素为轴心说明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本文转引"中轴原理",以自然、政治、交通、资源等空间环... 在研究复杂的社会变化中,丹尼耳·贝耳的"中轴原理"被一再运用,力图从某一视角对现实规程提出逻辑分析,以社会的某一因素为轴心说明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本文转引"中轴原理",以自然、政治、交通、资源等空间环境作为河北地区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之轴心,阐明在中轴原理构造之下,各方面的发展首先在一定轴心地区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地区 中轴原理 空间环境 历史时期 自然环境条件 经济发展 交通环境 人类活动 河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人才思想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
5
作者 涂卫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S1期64-66,共3页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有着一套完整的人才学思想。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广涉人才的深刻含义,人才的基本素质,知人的原则与方法,“善任”的原则与制度,优化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多方面。要高度...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有着一套完整的人才学思想。邓小平同志的人才观广涉人才的深刻含义,人才的基本素质,知人的原则与方法,“善任”的原则与制度,优化人才成长的组织环境,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多方面。要高度认识与实践邓小平同志的人才思想,则首先要正确认识邓小平同志一贯主张与坚持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中轴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思想 发展生产力 社会进步 社会和经济发展 生产关系 邓小平同志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轴原理 生产力发展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福利制度研究中的中轴原理——论社会福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棉管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0-178,共9页
社会福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围绕劳动力的"商品化"与"去商品化"揭示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本质属性,通过两者关系扩散开来能够把握社会福利制度研究中的主要维度,同时以两者关系向度和强度为中心维度还能够进行... 社会福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围绕劳动力的"商品化"与"去商品化"揭示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本质属性,通过两者关系扩散开来能够把握社会福利制度研究中的主要维度,同时以两者关系向度和强度为中心维度还能够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的理想类型研究。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是社会福利制度研究中的中轴原理。这一中轴原理又可操作化为社会福利制度与劳动力供给的关系、社会福利制度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社会福利制度与劳资关系问题三个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制度 劳动力市场 中轴原理
原文传递
“中轴原理”及其引出的思考——谈谈“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被引量:1
7
作者 庄国雄 《探索与争鸣》 1988年第6期25-27,共3页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划分了社会进程的三个不同阶段,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他预测和描述了后工业社会在社会结构方面的若干特征,也就是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划分了社会进程的三个不同阶段,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他预测和描述了后工业社会在社会结构方面的若干特征,也就是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五个方面;(1)商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3)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成为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对技术进行了规划和控制;(5)智能技术成为制定决策的新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原理 美国 “后工业社会” 方法论 丹尼尔·贝尔 理论基础 经济思想
全文增补中
文学史中的三种价值评判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荣翼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史实是在价值评判的框架中体现的。文学史在述录过去文学时,必然会涉及到三种价值评判的有关问题。文学史的评析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对优秀文学特别是经典作品的评论上,这种经典价值,除有赖于作品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特出之处,往往凭借... 史实是在价值评判的框架中体现的。文学史在述录过去文学时,必然会涉及到三种价值评判的有关问题。文学史的评析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对优秀文学特别是经典作品的评论上,这种经典价值,除有赖于作品在艺术上和思想上的特出之处,往往凭借文章结构的开放状况,由后人“填空”,附会到作品中。文学史上的时差效应也体现为评价上的差异,当时和现在的两重时间维度使作品的意义潜藏着性质上的落差,即同一作品在不同时代体现出不同的历史价值。让散乱的、零碎的文学史材料在理论视点整合下体现出某种意义,即是中轴原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价值评判 中轴原理 经典作品 文学批评 《诗经》 陶渊明 文学作品 李清照 爱因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体制研究中的二维视角——评艾斯平·安德森《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方法论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棉管 《社会建设》 2015年第5期88-96,共9页
除了三种福利体制的类型学之外,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还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福利体制的方法论原则,然而这一学术贡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艾斯平·安德森所界定的方法论实际上包括二维视角:中轴原理视... 除了三种福利体制的类型学之外,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还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福利体制的方法论原则,然而这一学术贡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艾斯平·安德森所界定的方法论实际上包括二维视角:中轴原理视角和比较历史视角。中轴原理视角倡导直接把握社会福利制度的本质属性来建构福利体制的类型学;比较历史视角强调从国家的历史结构中寻找类型学差异的原因。研究艾斯平-安德森方法论的意义在于,它为当前国内福利体制研究的"去中轴化"和"去历史化"的研究现状提供方法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体制 方法论 中轴原理 历史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图书馆轴心分期及其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稌年 《晋图学刊》 2003年第3期4-7,31,共5页
图书馆历史分期应突破社会历史分期划分标准的局限。文中以知识的存量和流量为核心,根据社会中轴转换原理,将图书馆划分为收藏轴心、教育轴心和自由利用轴心期。
关键词 图书馆 历史分期 社会转换原理 收藏心期 教育心期 自由利用心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标最优:法官行动异化的逻辑与反思——以J市基层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为例 被引量:22
11
作者 张建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32,共11页
法官绩效考评制度建构的目的在于提高审判的质量、效率和效果,是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该制度采用了自上而下设定指标(最优)的机制来加以推进实施,导致法官(院)自主性逐渐丧失。在指标最优的中轴原理下,法院与法官成为... 法官绩效考评制度建构的目的在于提高审判的质量、效率和效果,是保障司法公正实现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该制度采用了自上而下设定指标(最优)的机制来加以推进实施,导致法官(院)自主性逐渐丧失。在指标最优的中轴原理下,法院与法官成为利益互惠共同体,法院渐渐地远离自身本质,使得法官的策略行动能得以展开,最终结果则是司法公正的丧失。为此,既有必要研究法官策略行动为何需要和如何得以可能的逻辑,也有必要对指标最优的中轴原理加以反思,并从法治理论构造角度出发重视中轴原理所具有的分析能力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绩效考评制度 指标最优 策略行动 中轴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史的述史秩序:原型、经典和进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荣翼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6-71,共6页
文学史述史秩序的一般程式遵循着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展开述录。因此,正如科学研究依据某种“中轴原理”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整合一样,包括文学史述录在内的人文科学研究也必须依据自身的“中轴原理”对孤立、无序的研究对象... 文学史述史秩序的一般程式遵循着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展开述录。因此,正如科学研究依据某种“中轴原理”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整合一样,包括文学史述录在内的人文科学研究也必须依据自身的“中轴原理”对孤立、无序的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理论整合。在文学史述录中,不同的“中轴原理”决定着文学史述史秩序的不同类型。文学史述史秩序的基本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原型秩序、经典秩序和进化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述史秩序 中轴原理 原型 经典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尼尔·贝尔:社会分析方法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贵春 宋艳琴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8年第2期20-25,42,共7页
本文通过对丹尼尔·贝尔社会分析方法的探讨,论述了其一些基本的社会思想,并对后工业社会理论和著名的“三领域对立学说”作了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技术 心原则 中轴原理 社会分析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传播的批评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荣翼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当人们谈及文学活动时,一般用两阶段来表述,即文学创作——文学阅读。而实际上由作者的创作到读者的阅读之间,往往横亘了一个中介:文学传播。它包括作品的出版、发行、吟诵、表演等等,不同的传播方式导致的阅读效果是大为不同的;反过来... 当人们谈及文学活动时,一般用两阶段来表述,即文学创作——文学阅读。而实际上由作者的创作到读者的阅读之间,往往横亘了一个中介:文学传播。它包括作品的出版、发行、吟诵、表演等等,不同的传播方式导致的阅读效果是大为不同的;反过来,由于要考虑到以何种方式来传播,作者创作时也有一个心理预期,从而使得他的创作也有所调整。鉴于文学传播作为中介的重要性,在文学研究中也就有必要对它的特性加以审视。 笔者认为,文学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的批评性。说到文学批评,人们大多只想到批评家,认为那是由批评家或至少也是某些特定的人来进行的活动,但是并非行为主体的文学传播其实也具有类似的作用。廓清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文学传播的特征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传播 文学批评 文学作品 贝多芬 《三国演义》 中轴原理 文学阅读 批评家 小说 大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批判——文化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咏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9-52,57,共5页
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贝尔指出当代社会存在着精神分裂、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回归宗教和建立公众家庭。从马克思的文化观分析,我们能够得出,贝尔对社会问题的揭示是深刻的、现实的,但其解决方案是... 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贝尔指出当代社会存在着精神分裂、文化危机和信仰危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回归宗教和建立公众家庭。从马克思的文化观分析,我们能够得出,贝尔对社会问题的揭示是深刻的、现实的,但其解决方案是不合理的,其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贝尔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分析和批判,对分析和解决我国的文化矛盾或信仰危机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矛盾 信仰危机 宗教 中轴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社会的方法论把握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16
作者 马维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3,共6页
如果“信息社会”试图成为关于现代社会本质的基本概念,那么,它首先必须接受方法论的批判。从“概念性图式”—“中轴原理”把握信息社会的方法论特质,在场域的分析框架中展开“概念性图式”—“中轴原理”的具体呈现,并由此引发对教育... 如果“信息社会”试图成为关于现代社会本质的基本概念,那么,它首先必须接受方法论的批判。从“概念性图式”—“中轴原理”把握信息社会的方法论特质,在场域的分析框架中展开“概念性图式”—“中轴原理”的具体呈现,并由此引发对教育的反思,虽然不是对信息社会及其教育进行阐释的唯一路径,但却是另一种进行批判与反思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社会 “概念性图式”一“中轴原理 场域 教育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工业社会理论及其辩护和意义
17
作者 王本刚 《东南传播》 2015年第7期48-50,共3页
在当前构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回顾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文章采用批判理论方法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辩护,通过对弗兰克·韦伯斯特等人对后... 在当前构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回顾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文章采用批判理论方法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辩护,通过对弗兰克·韦伯斯特等人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一些误解的解析,逐渐确定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内涵。同时,文章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范围内的科技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次工业革命 后工业社会 中轴原理 信息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契约与政治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勇 曾峻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92,共4页
全球化、契约与政治发展徐勇曾峻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一大潮流、一个热点,它不仅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对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参与建立这一进程中的规则... 全球化、契约与政治发展徐勇曾峻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的一大潮流、一个热点,它不仅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而且对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参与建立这一进程中的规则,影响其中的权力、利益分配结构;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观念 中轴原理 契约精神 国政治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资源 政治制度 社会生活 概念性图式 交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工业社会概念性图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强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93-94,共2页
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强调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组织新技术、经济增长和社会阶层的一个中轴。从实践表明丹尼尔.贝尔这种中轴原理正在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的作用。贝尔后工业社会中分析社会可以分为三... 丹尼尔.贝尔提出的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强调理论知识的中心地位是组织新技术、经济增长和社会阶层的一个中轴。从实践表明丹尼尔.贝尔这种中轴原理正在先进的工业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处于主导地位的作用。贝尔后工业社会中分析社会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社会结构、政体、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性图式" 中轴原理 影响着现代设计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的现实观照——关于“国学”热的一些体会
20
作者 李琤 宗文举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29-32,共4页
本文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从政治到文化意识形态全面探讨了儒学文化的研究从冷变热的六大因素,同时以《论语》的现实关照为主题,探讨了《论语》的中轴原理在于孔子主张的为政之道是名、言、行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以中庸为... 本文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到政治,从政治到文化意识形态全面探讨了儒学文化的研究从冷变热的六大因素,同时以《论语》的现实关照为主题,探讨了《论语》的中轴原理在于孔子主张的为政之道是名、言、行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基础是以中庸为行为规范的哲学思想和以个人修身为核心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这三位一体的中轴原理在于构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也正是以《论语》的现实关照为核心的"国学"研究热的现实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文化 中轴原理 现实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