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中频电刺激配合三维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曌嫱 王乐 +3 位作者 蔡栋斌 张宇辰 裴昆 姜俊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 探究中频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配合三维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对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针灸科及骨科就诊的LDH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40... 目的 探究中频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配合三维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对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该院针灸科及骨科就诊的LDH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行单纯中频TENS治疗,观察组(140例)行中频TENS配合三维正骨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水平、腰背伸肌群肌力、腰背伸肌群表面肌电和生物力学,以及腰椎功能、疼痛情况评分。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流速(MV)、疼痛调节因子β-内啡肽(β-EP)、各腰背伸肌群肌力、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阻力指数(R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前列腺素E2(PGE2)、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腰背屈伸比(F/E)、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V、各腰背伸肌群肌力、MPF、IEMG、PT、AP、JOA显著增加(P<0.05),RI、TNF-α、IL-1β、IL-1、MMP-3、F/E、ODI、VAS显著降低(P<0.05)。GEE分析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T、AP显著增加(P<0.05),F/E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显著增加(P<0.05),F/E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中频TENS配合三维正骨推拿治疗LDH可显著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其疼痛情况,主要作用机制包括促进血液循环,清除炎症因子,提高腰背伸肌群肌力,缓解腰背伸肌群疲劳程度,改善腰部肌群协调平衡能力,缓解背部肌力的异常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中频电刺激 三维正骨推拿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背伸肌群 生物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2
作者 荆勇芳 任超霞 孙玉娟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78-79,83,共3页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中频电刺...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渐进式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护理7 d、14 d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14 d后,观察组的JOA各项评分比对照组高,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生理健康、日常活动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联合渐进性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提升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中频电刺激 渐进性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应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月 周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期61-63,67,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31)采用牵引加推拿治疗,观察组(n=31)...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n=31)采用牵引加推拿治疗,观察组(n=31)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颈椎功能、疼痛程度、活动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疼痛数字评分分别为(15.58±3.16)分、(1.76±0.54)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颈椎左右屈及左右旋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48.51±2.32)cm/s、(41.63±2.11)cm/s,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确切,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颈椎功能与活动度,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频电刺激 牵引 推拿 颈椎功能
原文传递
针灸联合中频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徐小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6期2393-2395,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中频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中频电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对照组,FMA、BBS、ADL、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针灸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效果确切,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生活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 针灸 中频电刺激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波、调制中频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
5
作者 刘真真 史梦琳 +1 位作者 谢财忠 潘亭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0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超短波、调制中频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33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1例)和治疗组(62例)。... 目的探讨超短波、调制中频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急性周围性面瘫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133例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1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超短波、调制中频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ouse-Brankmann分级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ortmann、社会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显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调制中频电刺激联合红外线照射可显著改善急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部神经、肌肉功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超短波 调制中频电刺激 红外线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疗效及对残余尿量的影响
6
作者 吴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17-0020,共4页
探索分析针对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予以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残余尿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25例。A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B组在常... 探索分析针对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予以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残余尿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2023年9月期间收治的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各25例。A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电刺激;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制中频电刺激。结果 三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其残余尿量均相对较多且无明显差异(P>0.05);接受治疗14d、21d及28d后,三组残余尿量均值均得以明显下降(P<0.05),B、C组下降幅度显著性超过A组(P<0.05),C组下降幅度显著性超过B组(P<0.05)。接受治疗14d、21d及28d后,B组、C组残余尿量下降幅度均超过A组(P<0.05),C组残余尿量下降幅度均超过B组(P<0.05)。结论 对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予以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可以产生明显效果,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尿潴留残余尿量,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电刺激 穴位 脊髓损伤 尿潴留 残余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电刺激-整体运动疗法对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疗效观察
7
作者 王彩玲 刘雪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41-044,共4页
探讨中频电刺激和全身性运动疗法对出血性脑卒中患儿手臂僵硬的疗效。方法 筛选50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中频电刺激和全身性运动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有效率、粗大运动功能评定... 探讨中频电刺激和全身性运动疗法对出血性脑卒中患儿手臂僵硬的疗效。方法 筛选50名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中频电刺激和全身性运动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的有效率、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72.00%),P=0.002;观察组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得分(109.29±4.20)明显优于对照组(89.39±4.52),P=8.282;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00%)显著低于对照组(48.00%),P=0.002。结论 中频电刺激-整体运动疗法对出血性脑卒中患儿上肢痉挛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提高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电刺激 整体运动疗法 出血性脑卒中 上肢痉挛 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电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光伟 郑丽华 杨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46-948,共3页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辅以冰刺激和中频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疗程为1...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辅以冰刺激和中频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疗程为1月。观察病人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结论:中频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可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困难 中频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夏梦 高潇 +1 位作者 邢艳丽 董施秋 《中医药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子宫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康复科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行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针刺治疗,均于治疗后4周及1年... 目的:探讨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子宫脱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康复科门诊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行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针刺治疗,均于治疗后4周及1年通过妇科内诊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6%;对照组愈显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子宫Ⅰ度脱垂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中频电刺激 针刺 凯格尔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高潇 邢艳丽 +2 位作者 董施秋 丁岩 夏梦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8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100例符合筛选条件的女性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和穴位中频电刺激综合治疗。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100例符合筛选条件的女性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和穴位中频电刺激综合治疗。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可提高针刺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穴位中频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尿潴留及步态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郜娟 梁俊豪 +1 位作者 黄英 陈罗西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370-1375,共6页
目的:分析中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尿潴留和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予以中频电刺... 目的:分析中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肌力、尿潴留和步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联合组(予以中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治疗,n=52例)和常规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治疗,n=51例),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下肢肌力(股四头肌和胫前肌的肌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尿潴留的改善情况;进行步态试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长、步频和步速等步态参数的变化,使用功能性独立评定量表(FIM)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独立生活能力。结果:广义估计方程结果示,两组肌力情况均较前改善,联合组患者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尿潴留治疗临床有效率为94.23%高于常规组80.39%,且联合组疗效等级情况优于常规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步频、步长和步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上述步态参数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FIM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FIM各维度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肌力,有助于改善患者尿潴留症状及步态,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中频电刺激 下肢肌力 尿潴留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中频电刺激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潇 邢艳丽 +2 位作者 董施秋 丁岩 张磊 《中医药信息》 2013年第5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25例进行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后4周及1年通过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25例进行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后4周及1年通过问卷调查、尿垫试验和盆底肌力测定,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与1年后随访的排尿状况评分、盆底肌力、尿垫试验阳性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刺激反馈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穴位中频电刺激疗法可避免生物刺激反馈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中频电刺激 压力性尿失禁 生物刺激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翳风穴透刺结合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36例临床报道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晓宏 刘慧敏 +3 位作者 李梦雪 赵艳芳 高一可 莫启功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4期40-40,4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频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的疗效。方法:双侧翳风穴透刺为主,结合中频治疗仪电刺激颈项部。结果:总有效率达97.2%。结论:针刺结合物理电刺激疗法,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脑中风 吞咽障碍 针刺 翳风 中频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血生乳汤结合中频电刺激穴位在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珏 齐彩霞 +2 位作者 王倩倩 朱迎萍 赵祎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44-247,共4页
目的探讨补血生乳汤结合中频电刺激穴位在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气血两虚型产妇390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5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加强营养,指导正确哺乳,在分... 目的探讨补血生乳汤结合中频电刺激穴位在产后早期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气血两虚型产妇390例,依据随机对照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95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加强营养,指导正确哺乳,在分娩24 h后,每日早晚取少泽、膻中、乳根三穴进行电刺激,每次20 min。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补血生乳汤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产后7 d乳房饱胀感、泌乳量,比较产后24 h、48 h、产后7 d血清催乳素水平,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比较研究组中顺产组和剖宫产组产妇产后7 d乳房饱胀感、泌乳量,比较产后24 h、48 h、产后7 d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研究组产妇中乳房饱胀感为Ⅰ级所占的比重高于对照组,乳房充盈度为Ⅱ级、Ⅲ级的所占的比重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7 d泌乳量中、多的产妇占的比重高于对照组,泌乳量少的产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24 h和48 h血清催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7 d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中顺产组产妇3 d乳房饱胀感Ⅱ级、Ⅲ级比例高于剖宫产组产妇,Ⅰ级低于剖宫产组(P<0.05);顺产组产妇产后24 h、48 h血清催乳素水平高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产妇产后7 d血清催乳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方式是影响产后早期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补血生乳汤结合中频电刺激能在产后早期提升乳房饱胀感,促进早期乳汁分泌,提升血清催乳素水平,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提高母乳喂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血生乳汤 中频电刺激 早期乳汁分泌 母乳喂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葱白为引导中药脐疗伴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致尿潴留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彤中 董宿利 董月秋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5期22-24,共3页
目的:研究以葱白为引导中药脐疗伴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探析治疗机制。方法:30例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经过间歇导尿、控制饮水量、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 目的:研究以葱白为引导中药脐疗伴中频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临床疗效的影响,以探析治疗机制。方法:30例确诊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元膀胱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经过间歇导尿、控制饮水量、膀胱排尿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葱白为引导中药脐疗伴中频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组能够更有效降低患者的残余尿量,且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葱白为引导中药脐疗伴中频电刺激治疗能更有效降低患者的残余尿量,有效恢复患者膀胱排尿功能,且部分患者可以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疗 葱白 补气通窍散 中频电刺激 癃闭 尿潴留 脊髓损伤 神经元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三里穴中频电刺激对健康人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春敏 张秀荣 +3 位作者 毛高平 徐应祥 张映辉 王建荣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足三里穴 中频电刺激 胃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电刺激治疗Bell’s麻痹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兴林 金淑珍 +2 位作者 刘东新 谢庆茹 肖红雨 《中华理疗杂志》 1995年第1期55-57,共3页
中频电刺激治疗Bell’s麻痹王兴林,金淑珍,刘东新,谢庆茹,肖红雨Bell’s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面部肌肉解剖学特点,将14块面部表情肌分为主要功能及次要功能,根据肌肉的位置及大小,用中频电刺激面部主要肌... 中频电刺激治疗Bell’s麻痹王兴林,金淑珍,刘东新,谢庆茹,肖红雨Bell’s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根据面部肌肉解剖学特点,将14块面部表情肌分为主要功能及次要功能,根据肌肉的位置及大小,用中频电刺激面部主要肌肉运动点治疗而神经麻痹,并做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疗法 中频电刺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世凤 石贤科 +2 位作者 梁聪聪 陶敏 陈礼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1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尿潴留患者进行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SCI后NB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A组患者进行清洁间歇性导尿、电... 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尿潴留患者进行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SCI后NB尿潴留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A组患者进行清洁间歇性导尿、电针、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低频电刺激治疗,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平均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多于A组患者和B组患者,单次排尿量高于这两组患者,平均残余尿量低于这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多于A组患者,单次排尿量高于A组患者,平均残余尿量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者、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高于A组患者和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SCI后NB尿潴留患者进行清洁间歇性导尿、电针、膀胱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实施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膀胱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中频电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尿潴留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电刺激运动点治疗特发性面瘫53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勤能 李静 丁志清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0期2039-2040,共2页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运动点治疗特发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5例和中频组53例,中频组采用中频电刺激运动点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有...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运动点治疗特发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5例和中频组53例,中频组采用中频电刺激运动点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穴位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瘫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有效率均达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进行House-Brackmann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频电刺激运动点穴位治疗特发性面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面瘫 中频电刺激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中频电刺激联合Kegel运动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贺灵琼 解光尧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第5期381-381,共1页
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的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的排出[1]。尿失禁可诱发尿路感染,甚者导致褥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笔者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联合Kegel运动治疗脑... 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的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的排出[1]。尿失禁可诱发尿路感染,甚者导致褥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笔者采用穴位中频电刺激联合Kegel运动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中频电刺激 Kegel运动 脑卒中 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