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6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红智 张秋娟 +1 位作者 鲍春龄 张云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26-2129,共4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天,客观评价两组之间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中风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积分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P<0.05,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征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 中风 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煦昀 周义杰 +2 位作者 胡启洋 王树青 刘慧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4期2425-242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基于Bobath技术的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肢体...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治疗,治疗组给予基于Bobath技术的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肢体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病人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程度优于单纯使用Bobath训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药棒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性瘫痪 中西医结合 药棒疗法 BOBATH技术 痉挛程度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影响——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
3
作者 李海冰 杨雪芬 +2 位作者 李彬 赵晓翠 王丰年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I0001-I0001,共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由张朝驹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8794。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的背景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确诊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预后性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大多患者就医时...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由张朝驹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8794。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的背景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确诊率逐年上升,其临床特点为病程长,预后性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大多患者就医时自述疼痛难忍且日常活动受限。中医学将该病归属于“痹症”“骨痹”范畴。近几十年来,中医学术传承思想影响力越来越大,西医医学理论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医对骨关节炎的中医病证理论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同时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文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的相关内容,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的影响,以期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有效的临床资料,施惠于广大骨关节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病证 骨关节病 瘀血阻滞型 骨痹 确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试试中西医结合疗法
4
作者 张银凤 《妈妈宝宝》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阑尾周围脓肿属于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阑尾发炎且穿孔时,细菌等感染物泄漏至腹腔里,使周围组织感染并形成脓肿,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生该并发症,若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可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恶化,使患者早日康复,对阑尾炎的治疗也有促... 阑尾周围脓肿属于阑尾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当阑尾发炎且穿孔时,细菌等感染物泄漏至腹腔里,使周围组织感染并形成脓肿,儿童与成人均可发生该并发症,若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可避免并发症的进一步恶化,使患者早日康复,对阑尾炎的治疗也有促进作用。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关键在于控制感染,减轻病症,预防并发症。治疗方案需结合病灶脓肿大小、位置与感染严重性而决定。对儿童而言,在描述自己的症状以及用药感受上不是特别准确,更应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近年来,因中医事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其重视度的提高,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该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事业 阑尾炎 常见并发症 控制感染 促进作用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诊疗针道感染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清双 杨阳 +2 位作者 潘源城 陈嵩 陈顺有 《光明中医》 2025年第4期696-699,共4页
针道感染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文章系统阐述针道感染的诊断方法、分级标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诊疗方案。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加速... 针道感染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治疗效果。文章系统阐述针道感染的诊断方法、分级标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诊疗方案。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加速愈合、减少不良反应,并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该综合疗法为未来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道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内服 中医外治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和丹 赵爱萍 《河南中医》 2025年第4期640-648,共9页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IMN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在临床选择用药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西医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IMN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起到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在临床选择用药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西医治疗主要依赖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这些药物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肾毒性、感染风险和高复发率,尤其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患者承受较重的经济负担;(2)尽管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减轻西药不良反应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复杂,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且治疗过程较长,尚需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其最佳使用方案和剂量;(3)中西医结合疗法缺乏系统化研究,虽然中西医结合治疗IMN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相关研究多为小规模临床试验,缺乏系统性和大样本研究来验证其广泛适用性。今后,应聚焦于探讨IMN的发病机制,特别是在分子水平上寻找新的靶点,以推动精准靶向治疗的发展。同时,应通过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制定标准化的治疗指南。此外,个体化和精准化治疗也是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支持疗法 免疫抑制治疗 中药汤剂 中成药 中医外治法 单味中药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近况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玉茵 梁立峰 +1 位作者 赵君雅 陈延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06-107,112,共3页
肾病综合征(Ns)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3.5g)、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mg/dL)。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 肾病综合征(Ns)在临床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3.5g)、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0g/L)、高脂血症(血清胆固醇〉250mg/dL)。西医治疗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部分患者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脂、环孢霉素等),尽管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着易复发、易产生激素依赖和不良反应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概况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广中 王萍 +1 位作者 蔡念宁 杨慧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疗法 辨证论治 单方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与中医证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黄建龙 李云辉 +4 位作者 林中平 赖海标 罗明 曾晔 黄智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9-12,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机制和疗效。方 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61 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加西医综合治...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机制和疗效。方 法 将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9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61 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加西医综合治疗,分析两组证型,比较两组清醒时间、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实证有脑气不通证、瘀停清窍证、痰瘀蒙窍证、痰热蒙窍证、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证; 虚证有元神外脱证、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6.39%和27.12%,治疗组清 醒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GOS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有4 个实证与3个虚证;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期 中医证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弱激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45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清 《中医研究》 2019年第2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弱激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如降压、降脂、调控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基本治疗。对照...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弱激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如降压、降脂、调控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基本治疗。对照组给予自拟补气活血通络汤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每次30 min,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降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升高MBI评分和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0. 01);对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焦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弱激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中西医结合疗法 弱激光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英文)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浩 刘龙涛 +9 位作者 赵文明 刘剑刚 姚明江 韩永祥 沈雁鹏 刘兴东 刘丽 王雪梅 蔡琳琳 官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10-416,共7页
背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改善老年ISH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保护靶器官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目的:观察中... 背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改善老年ISH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保护靶器官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需要进一步的循证医学研究。目的:观察中医(降压胶囊)及中西医结合(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模式对老年ISH患者血压、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对照的试验设计。按标准入选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延庆县中医院及延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ISH患者27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中医组(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模拟药)、中西医结合组(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和西医组(尼莫地平联合降压胶囊模拟药),每组各90例。疗程为4周。主要结局指标:观察各组治疗后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水平,血管活性物质如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栓素B_2(thromboxane 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rostaglandin1α,6-keto-PGF1α)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中医组脱落10例(80例完成试验),中西医结合组脱落14例(76例完成试验),西医组脱落5例(85例完成试验)。治疗后各组收缩期血压值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收缩期血压明显低于中医组或西医组(P<0.05)。治疗后各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昼间平均收缩压明显降低,中西医结合组夜间平均收缩压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24 h平均收缩压和昼间平均收缩压低于中医组和西医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NO、血浆6-keto-PGF1α水平均升高,而血浆ET-1和TXB_2水平降低(P<0.05),且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降低血浆TXB_2含量的作用明显优于中医或西医疗法(P<0.05)。结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应用于老年ISH患者的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且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在降压及相关指标改善等方面具有明显协同增效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人 中医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多中心试验 双盲法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清亚 王晓慧 +6 位作者 张清洁 宋瑞华 张尚荣 王耀东 谷军川 李家凤 赵荷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5-66,共2页
中风后抑郁症是中风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中风患者带来诸多不良后果,如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上升和导致对躯体疾病治疗的复杂化等。故本中心开展了中风后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解郁汤 中风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研究概况 被引量:3
13
作者 白建平 张淑香 +1 位作者 柴小姝 刘伟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肺癌 灵芝片 安慰剂 免疫疗法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曾旭 张鹏 徐如祥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11期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每组30例,对60例患者各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及演变情况,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机制和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每组30例,对60例患者各中医证型出现的频次及演变情况,2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GC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痰停清窍证、痰瘀蒙窍证、痰瘀蒙窍兼热结腑实证与脑气不通证、痰热蒙窍证、元神外脱证、心脾两虚证、肾精不足证出现的频次及演变情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的昏迷持续时间、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GCS评分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80.0%(24/30)显著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56.7%(17/30)(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中医证型包括4个实证和3个虚证,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 中医证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中医用药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丽颖 雷金艳 +2 位作者 俞唐唐 贾建伟 李秋伟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方剂,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机及中医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按照是否应用中药治疗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对照组),收集其中有效方剂160...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方剂,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机及中医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按照是否应用中药治疗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及西医对照组(对照组),收集其中有效方剂160首,分别计算各首方剂中清热解毒药物、利湿退黄药物、健脾和胃药物、理血药物的质量以及四者总质量在本首方剂中所占的质量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60首方剂中清热解毒药物、利湿退黄药物、健脾和胃药物、理血药物总质量比与其他类药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类药物质量比两两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早、中、晚期四类药物质量比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病机主要表现在湿、毒、瘀、虚四个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存在优势,中医药在其中起着明显作用,治疗上以利湿退黄、健脾和胃、清热解毒、调理气血法为主,注重"治未病"预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中医病机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淑霞 郑万利 +1 位作者 袁有才 白宇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出血性中风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中风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官凤云 张艳秋 钱丽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926-1927,共2页
我院2007年1月—2008年7月收治60例中风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药物、针灸配合康复护理,患者言语、吞咽、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焦虑状态50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仁义 李芝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第12期2132-2132,共1页
中风后焦虑临床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发病率高达20%~40%[1],不仅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康复,还可能使病情反复或加重。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获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中风 焦虑 中西医结合疗法 天智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心理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32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熊佐玲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9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 中西医结合 心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内扰型)1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温伟伦 眭道顺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内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组基本...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内扰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给予脑梗死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及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8例,显著进步42例,进步10例,无变化4例,总有效率为95.2%;时照组基本治愈14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32例,无变化12例,总有效率为85.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黄连温胆汤加减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热内扰型)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痰热内扰型 中西医结合疗法 黄连温胆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