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丰富表象 沟通联想 注重观察——复式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摭谈
1
作者 曾繁英 《湖北教育》 1995年第4期41-42,共2页
小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复式班年龄段(一般为中、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正在逐渐形成之中。其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在凭借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直接作用于感官时思维最活跃。但针对复式班一室多级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要讲求少声(... 小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复式班年龄段(一般为中、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正在逐渐形成之中。其思维的特点表现为在凭借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直接作用于感官时思维最活跃。但针对复式班一室多级的教学实际,在教学中要讲求少声(运用哑语等),少形(不出现形象)、少色(少出现颜色)以防干扰,使形象思维受到排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复式教学中应该引起关注的问题。 一、运用直观教学,丰富个体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训练 复式教学 丰富表象 复式班 直观语言 观察计划 直观教学 教师 观察法 摭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表象与培养语感
2
作者 路丽 王永奇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6年第X5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语言文字 培养语感 丰富表象 学生语感 阅读者 直觉 语文教学 训练语感 感知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学情,调整结构,丰富表象,深度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与思考
3
作者 钱金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2年第7期92-98,共7页
【课前思考】课程改革是一项以先进理念为指导,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实施的系统工程,始终要保持理性,实事求是,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屈从权威,不随意否定过去被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且适应当前教学状况的理念和要求... 【课前思考】课程改革是一项以先进理念为指导,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实施的系统工程,始终要保持理性,实事求是,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屈从权威,不随意否定过去被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且适应当前教学状况的理念和要求,而应该在扬弃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关于第二学段(三至四年级)的分数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给出的内容要求是: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感悟分数单位。我们从具体的教学来说,关键是弄清从哪些维度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的初步认识 深度学习 丰富表象 关注学情 分数单位 调整结构 教学实录 教学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富表象
4
作者 杨彩虹 《湖南教育(综合版)》 2000年第2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象思维 长方体和正方体 大小相同 创造思维 学会学习 丰富表象 问题情境中 教育心理 形象感受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重充分感知 丰富表象积累
5
作者 田佩章 《湖北教育》 1997年第11期32-33,共2页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现象,兹举几例。第一例:六年级一道习题:图中环形跑道的长是多少米。平时学习认真,深得老师喜爱的同学不约而同地错成(100+64)×2+3.14×64=528.96(米)。而几个平时被讥为“四肢发达...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令人深思的现象,兹举几例。第一例:六年级一道习题:图中环形跑道的长是多少米。平时学习认真,深得老师喜爱的同学不约而同地错成(100+64)×2+3.14×64=528.96(米)。而几个平时被讥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同学却出人意料地做对了:3.14×64+200=400.96(米)。第二例:一道奥林匹克竞赛题,求阴影甲比阴影乙的面积大多少平方厘米。一个平时学习一般的学生看了题后脱口而出正确结果:大3平方厘米。令我大吃一惊:不仅正确,而且迅速。第三例:仍是一道奥林匹克竞赛题:正方形面积为1,E、F为边的中点,G为FC的三等分点,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这道题的正确率很低,但一位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出人意料地做对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表象 奥林匹克竞赛题 长度单位 教学实践 调查分析 计量单位 学习一般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平时成绩 头脑简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表象的想象力培养路径
6
作者 黄红成 《教育视界》 2023年第17期34-38,共5页
培养学生想象力对发展思维和创造力十分重要。想象是基于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在数学学习中,数学表象是想象的媒介和“材料”,兼具形象性和抽象性、灵活性和约束性、丰富性和整体关联性。数学教学需要基于数学表象的特点,重视数学表象的... 培养学生想象力对发展思维和创造力十分重要。想象是基于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在数学学习中,数学表象是想象的媒介和“材料”,兼具形象性和抽象性、灵活性和约束性、丰富性和整体关联性。数学教学需要基于数学表象的特点,重视数学表象的运用和想象力的展现,帮助学生丰富、创建、辨析数学表象,提升想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表象 想象力 丰富表象 创建表象 辨析表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何图形教学要重视表象的形成过程
7
作者 沈超 《辽宁教育》 1997年第9期41-41,共1页
几何图形教学要重视表象的形成过程突出表象的形成过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看——提供的材料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要引导学生在运动变化中观察图形特征;通过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的恰当变换和比较,掌握基本特征。听一一用清晰生... 几何图形教学要重视表象的形成过程突出表象的形成过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看——提供的材料应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要引导学生在运动变化中观察图形特征;通过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的恰当变换和比较,掌握基本特征。听一一用清晰生动的指导语言引导观察和实验;用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教学 形成过程 《小学教学研究》 学习兴趣 变式图形 图形的特征 固定图形 丰富表象 认识规律 图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让孩子的习作立体可感——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被引量:2
8
作者 魏善春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 2014年第11期78-78,共1页
不少教师认为实用性习作好教:学生有生活经历,有话可说;想象习作难教:写什么,怎么写?真不好"想象"。其实,教学生学写想象习作的前提是教给学会想象。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但和空想又有所区别。特别是到了小学... 不少教师认为实用性习作好教:学生有生活经历,有话可说;想象习作难教:写什么,怎么写?真不好"想象"。其实,教学生学写想象习作的前提是教给学会想象。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但和空想又有所区别。特别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强了,认识世界的角度广了,想象习作往往带有了"实用性"。在现实中想做而又做不了,希望实现而又无法实现的事,往往通过想象得到满足。可见,只要学生有足够的生活积累,作文并不难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富表象 想象 创造思维 感悟力 贮备 独具匠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构建数学模型中深化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被引量:1
9
作者 林雪霖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第3期119-120,共2页
在小学阶段,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为一系列的概念系统,算法系统,关系、定律、公理系统等。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从数学教育层面分析,数学模型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多的是过程。在建模的过... 在小学阶段,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为一系列的概念系统,算法系统,关系、定律、公理系统等。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从数学教育层面分析,数学模型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更多的是过程。在建模的过程,通过丰富的表象,从特定的生活原型提炼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对比、分析等过程,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模型,再拓展模型综合应用,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不仅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培养,更有思想、方法经验的积累,集中体现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丰富表象 经历过程 拓展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静为动,巧妙呈现,培育空间观念
10
作者 何艳英 《数学教学通讯》 2023年第13期76-77,88,共3页
文章基于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培育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路径,即动态展示形成过程,助力生成丰富表象;动态剖析变化瞬间,强化数学转化思想;动态沟通转换关系,促进知识体系建构。
关键词 空间观念 丰富表象 数学思想 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学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11
作者 徐新 马黎华 《青海教育》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数学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小学教学 能力培养 形象思维能力 丰富表象 数量关系 应用题 平行四边形 面积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说,会说,爱说,乐说——浅谈低年级写话指导
12
作者 郑飞凤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29期0002-0002,共1页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满足学生书面表达的渴求,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注重引导、...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满足学生书面表达的渴求,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和中年级的语文写作相衔接,从低年级就要逐步开展一定的写话训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注重引导、丰富表象、有效评价,让学 生想说、会说、爱说、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 写话 兴趣 情境 引导 丰富表象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小学生想象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
13
作者 萧欣粦 《小学语文》 2006年第12期36-37,共2页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陈会昌和中华女子学院夏菡关于《6-14岁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的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可以分为三种水平(表象的记忆水平、表象的再造水平和表象的创造水平),这三种水...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陈会昌和中华女子学院夏菡关于《6-14岁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的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儿童对想象物的文字与图画描述可以分为三种水平(表象的记忆水平、表象的再造水平和表象的创造水平),这三种水平既是想象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又是想象能力培养的三个重点,也为我们语文教师夯实学生想象的基础、把握想象关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三个阶段 培养的 丰富表象 小学生 想象能力 语文教学 再造 记忆 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名师课例,浅谈课堂教学量感培养策略
14
作者 吴希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2年第3期78-78,共1页
在现实的课堂中,探寻培养量感的策略,或许可以从名师的课例中寻找答案。增加生活经验,丰富表象感知。强震球老师在“认识厘米”一课中,为构建1厘米的表象,做一个小游戏:“握紧拳头,变成小鸟,小嘴张开1厘米。边说边做。”这是小学阶段认... 在现实的课堂中,探寻培养量感的策略,或许可以从名师的课例中寻找答案。增加生活经验,丰富表象感知。强震球老师在“认识厘米”一课中,为构建1厘米的表象,做一个小游戏:“握紧拳头,变成小鸟,小嘴张开1厘米。边说边做。”这是小学阶段认识长度单位的第一节课,强老师为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利用小游戏初步形成的对“1厘米”的经验判断,让学生接着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有目的地挖掘身边的资源,强老师花费4分半的时间,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 第一节课 长度单位 老师 课例 小游戏 丰富表象 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学生的习作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15
作者 尹燕霞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2018年第4期112-112,共1页
习作能力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表现,学生习作离不开丰富的想象,教师应为学生的习作构建广阔的空间,以最大化地激活学生的习作欲望,让学生的习作认知随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
关键词 丰富表象 构建情境 拓宽思维 合理讲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动手实验做数学中培育学生量感的实践路径
16
作者 芮金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第12期15-18,共4页
量感是人对物体可测量属性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其作为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一个核心词正成为当下数学课堂价值的一种追求。文章针对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实验目标缺少量感维度、实验过程缺失量感体验、实验分析缺席量感积淀... 量感是人对物体可测量属性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其作为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一个核心词正成为当下数学课堂价值的一种追求。文章针对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实验目标缺少量感维度、实验过程缺失量感体验、实验分析缺席量感积淀等问题,从梳理度量内容、精选实验素材、多维实验活动、深度实验分析等方面探析在动手实验做数学中培育学生量感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梳理 丰富表象 多维活动 推理思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学生数学建模“三部曲”
17
作者 王利 《山东教育》 2021年第14期54-54,共1页
数学模型是指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特定的数学语言对某种事物特征进行描述并呈现出框架性特征的一种数学结构,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利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一、借助丰富表象,奠定建模基础数... 数学模型是指运用数理逻辑方法和特定的数学语言对某种事物特征进行描述并呈现出框架性特征的一种数学结构,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利途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一、借助丰富表象,奠定建模基础数学模型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将事物特征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有用的感性认知材料,使他们能够快速识别和积累外在表象,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语言 数学建模 学生数学思维 感性认知 策略引导 丰富表象 数理逻辑 外在表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境 感受 升华──《观潮》教学难点突破
18
作者 王宏波 《山东教育》 1998年第Z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观潮》 教学难点 钱塘江 阅读理解 引导学生 心理角色 丰富表象 情感共鸣 语言文字表达 阅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累活动经验 促进学习发生——以“认识千克”为例
19
作者 魏晓菲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7期27-29,共3页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教师有时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经验被解题经验所代替,以至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经是...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教师有时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经验被解题经验所代替,以至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基于这样的教学现状,“前体验”活动的实施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验”活动 数学本质 充实经验 丰富表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加几》教学设计
20
作者 吴红琴 《教育科学论坛》 1999年第9期13-13,共1页
9加几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思维的规律和特点,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设计如下: 一、丰富表象观察思考首先,微机显示下图: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生 小学数学 观察思考 教学实践 微机 丰富表象 教学设计 学生思维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