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7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变迁
1
作者 王山梅 马冰 +87 位作者 李轶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所属52所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变迁。方法按照CHINET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及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共...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所属52所医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变迁。方法按照CHINET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进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及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共分离到非重复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289760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44.7±3.2)%],女性尿标本占比高于男性(59.0%对29.5%);未成年人呼吸道及脑脊液标本分离株占比均高于成人(16.7%对7.8%,0.8%对0.1%);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内科分离株占比最多[(28.9±2.8)%],有增长趋势。7年间,产ESBL大肠埃希菌及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o)总检出率分别为55.9%及1.8%。产ESBL大肠埃希菌历年检出率三级医院最高。儿童医院CREco历年检出率高于二、三级医院。三级医院产ESBL大肠埃希菌、儿童医院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CREco检出率均有下降趋势。二、三级医院CREco检出率有缓慢上升趋势。历年抗生素耐药率变化趋势缓慢。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β内酰类药物中抗菌活性最好的药物(耐药率≤2.1%)。β内酰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氨基糖苷类药物(阿米卡星)以及呋喃妥因和磷霉素(分离自尿标本菌株)耐药率均在10%以内。不同等级医院和不同科室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差异,尤其对头孢唑林及环丙沙星,分离自非ICU未成年住院患者的菌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科室患者(P<0.05)。对于大多数药物,分离自ICU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除替加环素外)高于其他科室;三级医院分离株(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头孢吡肟、碳青霉烯类除外)耐药率高于二级医院和儿童医院。结论大肠埃希菌是重要致病菌,超半数的临床分离株产ESBL。虽然CREco总体检出率低,但在二、三级医院的检出率近年有上升趋势,需特别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大肠 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多耐药大肠埃希菌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的因素分析
2
作者 申晓菲 梁雅雪 +1 位作者 夏文娟 范晓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3,共6页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 目的分析肺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MDR-ECO)感染患者合并活动性结核病(ATB)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肺部感染MDR-ECO的住院患者204例,其中合并ATB患者共89例为观察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活动性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抗生素暴露史、1年内手术史等均是肺部MDR-ECO感染患者合并ATB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高龄(95%CI:0.949~0.992,P=0.008)、中性粒细胞降低(95%CI:0.750~0.922,P<0.001)、抗生素暴露史(95%CI:1.202~2.596,P=0.004)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部分肺部MDR-ECO感染患者易合并ATB,应加强对高龄、中性粒细胞数少、既往有抗生素暴露史的高危患者进行ATB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多重大肠 活动性结核病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近10年大肠埃希菌分离率和耐药率的变迁情况
3
作者 郭丽洁 李富顺 +2 位作者 陈静静 王齐晖 褚云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总结近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3年至2022年间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使用VITEK 2和VITEK MS进行菌种鉴定,使用VIT... 目的总结近10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为临床抗感染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3年至2022年间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患者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使用VITEK 2和VITEK MS进行菌种鉴定,使用VITEK2和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至2022年共分离6845株菌株,其中80.5%来自住院患者,19.5%来自门诊和急诊患者。常见标本类型为尿液(57.8%)、血液(15.0%)、分泌物(9.2%)、引流液(8.1%)。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分离率为57.2%(54.3%~61.5%)。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仅为1.2%(0.2%~2.6%)。结论大肠埃希菌仍是临床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物敏感性 大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小鼠感染试验
4
作者 张鲁星 石晴晴 +5 位作者 陶梦珂 李苗苗 赵恒 胡功政 吴华 刘建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确定某规模化兔场仔兔呼吸道感染合并腹泻引起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病兔气管、肺、肝组织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种属。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基因... 为确定某规模化兔场仔兔呼吸道感染合并腹泻引起死亡的原因,无菌采集病兔气管、肺、肝组织进行病毒和细菌检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分离菌株种属。通过药物敏感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及动物回归对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和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从同一只仔兔的肺脏、气管中分离得到2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分别将其命名为KF1、KQ2,从肝脏中分离得到1株大肠埃希氏菌并将其命名为EG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KF1、KQ2和EG3均对黏菌素和氨苄青霉素钠耐药,对阿米卡星和氟苯尼考敏感。3株菌均检出耐药基因mcr-1和bla TEM。动物致病性试验显示,KF1组小鼠5 h后死亡50%,24 h全部死亡;混合组小鼠12 h后全部死亡;KQ2和EG3组48 h全部死亡。以上研究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混合感染是引起仔兔死亡的主要原因,3株分离株单独及混合感染均能引起试验小鼠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 大肠 分离鉴定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
5
作者 刘灿华 蔡栋昊 +2 位作者 李冉 苏歆 谭俊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9期3267-3271,共5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21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针对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血培养阳性菌株数据,筛选出221例非重复大肠埃希菌... 目的分析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21例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临床针对其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血培养阳性菌株数据,筛选出221例非重复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及药敏结果,其中男95例(42.99%),女126例(57.01%),年龄26~97岁。根据是否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ESBLs)分为产ESBLs组(105例)和非产ESBLs组(116例)。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结果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院内血培养阳性552例,其中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患者221例。患者主要来自针康科(55例)和肿瘤科(31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共105株,占总数的47.51%。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54.30%)、复方新诺明(50.68%)、头孢曲松(53.39%)和头孢呋辛(53.85%)的耐药率较高,但对阿米卡星(3.62%)和亚胺培南(5.43%)、厄他培南(5.43%)2种碳青霉烯类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比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高(均P<0.05)。结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大肠埃希菌血流感染主要分布在针康科和肿瘤科。大部分菌株产ESBLs,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耐药,但是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临床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感染 大肠 临床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犬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特性与毒力基因的检测
6
作者 邓亚飞 王康 +2 位作者 闫康 张留君 贺绍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4,共6页
为检测蚌埠地区腹泻犬肠道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特性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集75份腹泻犬粪便样本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检测,通过PCR对6种耐药基因及6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 为检测蚌埠地区腹泻犬肠道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特性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采集75份腹泻犬粪便样本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鉴定,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检测,通过PCR对6种耐药基因及6种毒力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共分离得到62(82.7%,62/75)株大肠埃希氏菌,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耐药率为46.8%,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为9.7%~16.1%,其中丁胺卡那霉素为16.1%;头孢菌素类为6.5%~12.9%,其中头孢他啶为12.9%;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检出率为51.6%,头孢菌素类耐药基因blaCMY-2为9.7%;毒力基因mdh、fimC、omp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64.5%和74.2%。结果表明所分离大肠埃希氏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差异较大,耐药基因的分布与耐药表型有较高的相关性,mdh、fimC和ompA为主要携带毒力基因。临床上应加强对细菌抗菌药物耐受和毒力变化的监测,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菌株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医院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和耐药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思宇 马立艳 +3 位作者 罗虎 周妍妍 王雅轩 苏建荣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明确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初步鉴定,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对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进行5... 目的明确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和耐药特征。方法采用VITEK MS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初步鉴定,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毒力基因,对本院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分离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DEC)进行5种型别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药敏试验检测DEC菌株的耐药表型特征。二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其耐药分子特征。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院DEC检出率为11.9%,其中EAEC占比37.5%,非典型EPEC占比34.38%,ETEC占比25.0%,EIEC占比3.12%,未检出EHEC菌株。32株DEC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甲氨苄啶/磺胺异恶唑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3.12%、43.75%和37.5%。ESBLs(+)株占比18.75%,其多重耐药菌株检出率为83.83%,显著高于ESBLs(-)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32株DEC共有25个ST型,优势基因型为ST10共4株(12.5%),ST28、ST31和ST3153各2株(各占比6.25%),其他21个型别各1株菌(各占比3.13%)。EAEC中检出1株携带bla_(NDM-1)的耐碳青霉烯类菌株。结论我院感染性腹泻患者的DEC以aggR、pic、astA、eae 4种毒力基因较为常见,以EAEC、EPEC为主要型别,基因型别呈高度多态性,检出多重耐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泻性大肠 毒力基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2年北京、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91
8
作者 马越 李景云 +4 位作者 张新妹 许明哲 张力 胡昌勤 金少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6-234,256,共10页
目的 调查 1999年~ 2 0 0 2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不同地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 ,比较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四年间共收集... 目的 调查 1999年~ 2 0 0 2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不同地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 ,比较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间的差别。方法 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 ,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四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氏菌 14 80 3株和肺炎克雷伯氏菌 792 3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 1999~ 2 0 0 2年 ,北京、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敏感 ,其次为头孢他啶和阿米卡星。在全部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株中 ,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 ,2 0 0 2年增加到 37.2 %。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超过 5 0 %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6 7.4 %~ 86 .0 %和 72 .3%~ 84 .4 %。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敏感 ,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 1999~ 2 0 0 2年 ,除北京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外 ,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的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有明显增高 ,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湖北地区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株对氨曲南的耐药率四年间增加了 13.0 %。北京、广东、湖北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肺炎克雷伯氏 纸片扩散法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48
9
作者 李涛 熊自忠 +1 位作者 徐元宏 王中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7-209,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 414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检测用微量稀释法初筛...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 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对1 414例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eta-lactamases, ESBLs)检测用微量稀释法初筛,纸片法做确证试验. 结果大肠埃希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中,耐药率>30%的抗菌药物多达10种;其中以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吩、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高达>50%.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2.1%),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2%).头孢菌素类耐药率有一定的上升趋势;产ESBLs菌株的发生率为25.5%~39.8%,平均为32.7%;产ESBLs菌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5). 结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尤其是产ESBLs菌株的高耐药率及多重耐药性更为明显,临床应加强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监测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质粒介导耐药 被引量:27
10
作者 王明贵 JohnH.Tran +3 位作者 GeorgeA.Jacoby 张婴元 汪复 DavidC.Hooper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发现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在大肠埃希菌临床株对喹诺酮类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方法78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分离自上海5所教学医院。以克隆斑点杂交及Southern杂交方法筛选质粒介导耐药基因qnr;以接合试验了解喹诺酮耐药的可转... 目的了解近年来发现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在大肠埃希菌临床株对喹诺酮类耐药中所起的作用。方法78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分离自上海5所教学医院。以克隆斑点杂交及Southern杂交方法筛选质粒介导耐药基因qnr;以接合试验了解喹诺酮耐药的可转移性;对qnr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以引物步移法对qnr周边质粒DNA进行测序、分析。结果78株大肠埃希菌中,6株(7.7%)qnr检测阳性。在6株阳性菌中,喹诺酮耐药性均可通过质粒转移,接合子对环丙沙星的MIC较受体菌上升16~250倍。qnr基因与最早报道的序列一致,qnr位于In4族的Ⅰ类整合子上,本研究中的2个新整合子命名为In36及In37。结论与qnr相关的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性在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中有一定程度流行,这可能是我国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性上升迅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质粒介导 喹诺酮类 Q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菌株与外膜蛋白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辉 钟利 +2 位作者 林茹 赵慧峥 赵志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9-373,共5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外膜蛋白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全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其分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1058株,统计分析其标本来源和科室构成,纸片扩散法测定6种常...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探讨其外膜蛋白与耐药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全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其分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共1058株,统计分析其标本来源和科室构成,纸片扩散法测定6种常用抗菌药物(头孢曲松、氨曲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药敏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Omp A、Omp F、Omp C m RNA表达水平,蛋白垂直电泳检测Omp A、Omp F和Omp 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058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为头孢曲松(67%)、环丙沙星(65.9%)、左氧氟沙星(61.9%)、庆大霉素(50.3%)、氨曲南(48.1%)、阿米卡星(3.7%)、单药耐药(31.0%)、双药耐药(30.9%)和多重耐药(27.9%),在多重耐药株中呈现Omp C m RNA和Omp C蛋白的高表达。结论大肠埃希菌外膜蛋白Omp C表达的强弱与细菌耐药有关,可能是导致细菌耐药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多重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Ⅰ型整合子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黄小荣 刘配辰 +3 位作者 蔡瑞昭 陈晓燕 黄浩泉 周俊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524-529,共6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研究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东省3所医院2010—2012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研究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东省3所医院2010—2012年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3类整合子整合酶基因和整合子可变区,测序分析整合子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类型。结果共收集156株大肠埃希菌,其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的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耐药率<1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0)、亚胺培南(3.85%)、头孢替坦(4.35%)、厄他培南(7.69%)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97%);I类整合子的检出率为57.69%(90/156),多重耐药菌与非多重耐药菌的整合子检出率分别为66.00%(66/100)和64.71%(22/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与敏感菌组(9.09%,2/2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检出的整合子可变区分为9种类型,大部分都含有aadA和dfrA耐药基因盒。结论大肠埃希菌整体耐药情况严重;I类整合子在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分布广泛,并与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关系密切,主要介导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β-内酰胺类等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大肠 机制 多重 微生物 合理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临床分离株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 被引量:10
13
作者 韩晨曦 王爱华 +10 位作者 杨永弘 陆权 王艺 陈沅 邓力 邓秋莲 张泓 王传清 刘岚 徐樨巍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30-435,共6页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MIC;PCR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和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在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情况与分布特点。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MIC;PCR检测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A、qnrB和qnrS及相应ESBLs和AmpC酶基因;接合试验检测qnr基因是否可通过质粒转移;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检测qnr阳性菌株的同源性。结果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含qnr基因菌株99株(14.1%),其中qnrA、qnrB和qnrS的检出率分别为1.1%(8株)、4.0%(28株)和9.5%(67株),其中3株菌同时含有qnrA和qnrB,1株含qnrB和qnrS。在99株qnr阳性菌株中,有88株(88.9%)检测到至少1种bla基因。20株qnr阳性菌株通过接合试验传递成功。相对于受体菌,接合子对环丙沙星的MIC提高了2~125倍。ERIC-PCR显示99株qnr阳性菌株有不同的DNA条带,提示其可能属于不同的克隆株。结论在702株儿科临床分离产ESBLs或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基因qnr携带率为(14.1%),qnrS为最流行的亚型。88.9%的qnr阳性株携带1种或1种以上bla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肺炎克雷伯 喹诺酮类基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QN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越 李景云 +3 位作者 姚蕾 张力 胡昌勤 金少鸿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5年第2期46-52,共7页
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 目的调查1999-2003年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之间耐药率的差别。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用WHONET5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5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菌6 8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4 411株。尿液、痰和血液等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主要标本来源。1999-2003年广东和辽宁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阿米卡星和头孢他啶。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广东地区的菌株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2003 年增加到32.0%,两地区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60%。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其次为头孢吡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在1999-2003年间,广东和辽宁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逐年增高,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广东和辽宁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逐年增高,2003年广东地区产ESBL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9.6%和30.1%,辽宁地区的检出率分别为18.6%和26.6%。广东和辽宁地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头孢噻肟耐药、头孢他啶敏感率明显高于头孢噻肟敏感、头孢他啶耐药率。结论通过不同地区间临床分离株细菌耐药性的比较,了解耐药率间的差别,对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肺炎克雷伯 临床分离 头孢他啶 头孢噻肟 环丙沙星 广东 辽宁地区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兰全学 刘衡川 方梅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致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疾病。方法 采用 Miroscan Walk Away4 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 ,对临床分离的 10 0株致感染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鉴定...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致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情况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性疾病。方法 采用 Miroscan Walk Away4 0全自动细菌分析仪 ,对临床分离的 10 0株致感染大肠埃希菌进行细菌鉴定、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和产 ESBL s判定。结果 所测抗生素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在 5 0 %以上的占 14种 ,耐药率最高的为氨苄青霉素 ,亚胺硫霉素最为敏感 ,耐药菌株耐受抗生素种类从 1到 19种 ,多重耐药菌株占 93% ,产 ESBL s菌株为 4 9% ,产 ESBL s株对绝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 ESBL s株。结论 致感染大肠埃希菌普遍耐药 ,尤其多重耐药广泛流行 ,临床医师须高度重视本医院和本地区大肠埃希菌的药物敏感模式与流行分布 ,合理使用各种抗生素以减缓细菌耐药对其的筛选压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门诊与住院患者分离菌株耐药性比较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秦克秀 俞凤 李涛 《安徽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915-917,共3页
目的比较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门诊与住院患者分离菌株耐药性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NCCLS2004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 目的比较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门诊与住院患者分离菌株耐药性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细菌,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NCCLS2004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住院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呋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耐药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P<0.05);住院患者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呋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妥布霉素、氨曲南、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P<0.05);两种细菌住院患者分离菌株ESBLs菌株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门诊患者(P<0.05)。结论社区感染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较高,可用抗菌药物的范围较广,对门诊患者的治疗要选用不同与住院患者的抗菌治疗方案,尽量使用青霉素类或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减少第三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肺炎克雷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华 马筱玲 《安徽医学》 2007年第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大肠 性检测 临床分离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肠杆科细 多重 人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芩通淋片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逆转作用
18
作者 周金鹤 杨伟峰 +2 位作者 王毅 童倩 何忠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01-1905,1933,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柴芩通淋片(chaiqintonglin,CQTL)在连续用药后对临床分离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柴芩通淋片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 目的:研究中药柴芩通淋片(chaiqintonglin,CQTL)在连续用药后对临床分离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柴芩通淋片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而后用1/4 MIC浓度的柴芩通淋片对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进行连续用药5代,分别检测5次用药后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各类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变化,选择前后药物敏感性变化显著的细菌观察菌落形态并进行连续10代培养,通过测定常用抗生素MIC值变化情况判断其是否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结果:常用抗生素MIC值测定结果表明20株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柴芩通淋片在0.24 g/mL时为20株中9株菌的最低抑制耐药菌株浓度。经过1/4 MIC柴芩通淋片对20株大肠埃希菌连续作用后,其中3株出现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恢复。对出现头孢他啶敏感性恢复的菌株连续空白培养10代,其MIC值未发生变化。结论:经过1/4 MIC柴芩通淋片连续作用后,可恢复部分临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药物敏感性作用,其耐药性的恢复具有稳定遗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离耐药大肠埃希菌 柴芩通淋片 逆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临床科室大肠埃希菌检出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19
作者 江炯培 何玥 《海峡药学》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目的 了解医院近5年来临床样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遴选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VITEK-COMPCAT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9095份微生物样本(阳性标本)进行细菌... 目的 了解医院近5年来临床样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遴选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VITEK-COMPCAT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医院临床科室送检的9095份微生物样本(阳性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合相关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标本共检出大肠埃希菌2073株,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22.79%(2073/9095),在检出的大肠埃希菌中共有701株产ESBLs,产酶率为33.80%(701/2073)。送检标本中,检出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的是尿液标本34.15%(708/2073);送检临床科室中,检出大肠埃希菌比例最高的是胃肠外科32.66%(677/2073)。抗菌药物美罗培南敏感率为100.00%,替加环素敏感率为100.00%,阿米卡星敏感率为98.87%,头孢替坦敏感率为98.1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96.44%。结论 大肠埃希菌在五年间的检出率呈现先上升后平稳下降趋势,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比例呈下降趋势,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埃希菌保持较高的敏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检出率 分析 条件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aCTX-M基因与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20
作者 郭妍妍 赵芸 +1 位作者 郭梦麟 陈天琪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85-489,508,共6页
目的 探讨blaCTX-M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引发儿童泌尿系感染对头孢菌素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鉴定大肠埃希菌47例;采用K-B法(Kerby-Bauer,纸片扩散法)分组。采... 目的 探讨blaCTX-M基因在大肠埃希菌引发儿童泌尿系感染对头孢菌素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鉴定大肠埃希菌47例;采用K-B法(Kerby-Bauer,纸片扩散法)分组。采用PCR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聚合酶链反应)进行blaCTX-M基因扩增,一代基因测序。结果 47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菌株29株(61.70%,29/47),ESBLs阳性组对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头孢他啶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株ESBLs阳性耐药大肠埃希菌中,21株(72.41%,21/29)携带blaCTX-M基因,该基因的亚型为blaCTX-M-15(11株),blaCTX-M-65(1株),blaCTX-M-3(2株);blaCTX-M-15、blaCTX-M-55共存(3株),blaCTX-M-27、blaCTX-M-98和blaCTX-M-174共存(4株)。结论 我院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严重,产ESBLs菌株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blaCTX-M基因携带率高;blaCTX-M基因可能是我院儿童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第三代头孢 blaCTX-M基因 儿童泌尿系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