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安全现状与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1
作者 吴莉萍 龚茹洁 +1 位作者 孙育红 巫雅萍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调查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安全性现状,探讨其与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403例全麻术后患者,按照患者转运安全性的评判标准,分为风险组(转运存在风险,n=46)... 目的调查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安全性现状,探讨其与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403例全麻术后患者,按照患者转运安全性的评判标准,分为风险组(转运存在风险,n=46)和安全组(转运安全,n=357);按照患者转运后引流管滑脱情况,分为滑脱组(n=38)和未滑脱组(n=365)。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与搬运时间,观察转运前后生命体征、氧饱度和疼痛变化,分析转运安全性的影响因素;选择参与上述403例患者转运的工作人员(1209名临床工作人员),采用主观疲劳量表进行测评,分析其与转运安全性的相关性。结果全麻术后患者搬运时间为(53.98±6.67)s,临床工作人员运动性疲劳总体得分为(13.12±2.60)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手术部位、搬运时间与疼痛变化幅度是全麻术后患者转运发生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工作人员在风险组患者的运动性疲劳得分高于安全组,在滑脱组患者的运动性疲劳得分高于未滑脱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转运前后心率与收缩压变化幅度与临床工作人员的运动性疲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全麻术后患者存在中低水平的转运风险,性别、手术部位、搬运时间与疼痛变化幅度是患者转运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人员的运动性疲劳总体处于中高水平,且与患者的转运安全性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手术 患者转运 临床工作人员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柳梦 董巧亮 陈丹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4-47,共4页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4-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工作的护理研究生24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生涯成功量表(career...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2023年4-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工作的护理研究生247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生涯成功量表(career success scale, CSS)、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量表(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 ICM)、职业召唤量表(calling scale-12,CS-12)等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临床工作的护理研究生CSS、ICM、CS-12总分分别为(36.92±8.87)分、(40.05±7.74)分、(41.70±10.09)分,不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月收入满意度、平均每月夜班数、是否有进修经历、每年平均发表论文数、是否曾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临床工作护理研究生,其CS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SS总分与CS-12总分和ICM总分均呈正相关(r=0.644,r=0.712,均P<0.01)。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召唤、工作年限是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护理研究生临床工作职业成功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从加强职业规划培训、提升职业召唤水平和提供更多的发展与晋升机会等方面,提升其职业成功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工作的护理研究生 职业成功感 职业召唤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工作需求为导向的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设置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美 韩蝶 +2 位作者 骆凌君 卢敏 魏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诊科设置护理总值班岗位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2022年1-12月在该院急诊科试行护理总值班模式,通过明确人员选拔标准、完善岗位职责、培训与考核内容、岗位绩效、值班方式,比较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设置前后急诊投诉... 目的 探讨急诊科设置护理总值班岗位在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 2022年1-12月在该院急诊科试行护理总值班模式,通过明确人员选拔标准、完善岗位职责、培训与考核内容、岗位绩效、值班方式,比较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设置前后急诊投诉事件例数、护理不良事件例数、患者满意度等,收集科室护士对该岗位设置的看法及任职该岗位护士的自我能力评价。结果 与设置前比较,设置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后,急诊投诉事件降低了69.23%,护理不良事件降低了72.73%,呼叫科室后叫人员次数降低了84.62%,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任职急诊科护理总值班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护理总值班岗位的设置有助于缓解护士值班期间压力,降低急诊护理风险,提升护士自我评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 临床工作需求 岗位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整形美容外科临床工作体会 被引量:2
4
作者 夏东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862-862,共1页
关键词 外科临床工作 整形美容外科 循证医学 思想指导 MEDICINE SACKETT 医学工作 科学依据 DAVID 临床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实施外科护理教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钟正伟 钟琪 刘丹丹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03-1003,1014,共2页
职业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其学习对象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内容和所需的能力等,这一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1],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目... 职业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其学习对象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内容和所需的能力等,这一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1],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由专业课程来实现,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课程设计应对外科护士岗位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根据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置本课程所应涵盖的工作任务,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改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教学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生在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之前,只能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高仿真训练、临床见习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实施外科护理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br〉 职业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其学习对象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内容和所需的能力等,这一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1],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由专业课程来实现,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课程设计应对外科护士岗位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根据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置本课程所应涵盖的工作任务,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改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教学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生在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之前,只能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高仿真训练、临床见习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实施外科护理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护理教学 临床工作 《外科护理学》 可持续发展能力 临床护理工作 执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提高传染科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黄慧懿 钱湘云 +3 位作者 孙月 韩建平 季永香 季媛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15期1374-1378,共5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提高传染科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病科6个病区98名护士,根据医院护理单元的安排,设1、3、5病区50名护士为观察组,2、4、6病区48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按护理部的分层培...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提高传染科护士临床工作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病科6个病区98名护士,根据医院护理单元的安排,设1、3、5病区50名护士为观察组,2、4、6病区48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按护理部的分层培训计划接受相关培训,观察组在分层培训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形式进行培训。分别对两组护士干预前、干预后的护士能力评分、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得分、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士能力量表中的帮助角色能力、教育-指导能力、评估判断能力、应对能力、护理干预能力、质量评价能力、工作角色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临床工作能力考核中的病情观察、临床护理思维能力、临床护理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与素养、应变处理能力、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健康教育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可提升传染科护士临床工作能力,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传染科 护士 临床工作能力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师深入临床工作体会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丽娟 贾秀凤 +1 位作者 李杰 孔颖伦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当前,药物治疗已发展到了个体化用药阶段,需要有药学人员参与,和医护人员一起面对患者,将药学知识服务于患者。我院于1993年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药师从最初的用药咨询到逐渐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查房、危重患者的会诊,在临床救治方面... 当前,药物治疗已发展到了个体化用药阶段,需要有药学人员参与,和医护人员一起面对患者,将药学知识服务于患者。我院于1993年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药师从最初的用药咨询到逐渐深入临床,参与临床查房、危重患者的会诊,在临床救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得到了医护人员的认可,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现就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的体会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工作 药师 临床药学工作 药学人员 医护人员 个体化用药 药物治疗 知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分层使用中主管护士临床工作体验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攀峰 吴金燕 +1 位作者 张会芝 张洪君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2期64-66,共3页
目的:了解在分层使用中的主管护士的工作体验。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了8名主管护士、6名护士长和4名医生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主管护士在工作中的主要体验有5方面:主管护士工作重点是病人护理的质量和安全;主管护... 目的:了解在分层使用中的主管护士的工作体验。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了8名主管护士、6名护士长和4名医生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主管护士在工作中的主要体验有5方面:主管护士工作重点是病人护理的质量和安全;主管护士参与病房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主管护士有培训需求;主管护士工作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成就感;临床工作困惑。结论:分层使用增加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管护士 工作体验 临床工作 护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如何培养外科实习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殿龙 芦建民 +3 位作者 王海霞 曹铭谦 曲凯 王东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01期226-228,共3页
外科实习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外科临床实习面临着一些问题,为培养外科实习生的临床工作能力,该文对新时期外科临床实习面临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外科实习生 临床工作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对提高消化内科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香宇 郭长青 +1 位作者 褚燕君 王智慧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685-686,共2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对消化内科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科七年制实习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评价两组...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对消化内科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消化科七年制实习生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评价两组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结果 PBL教学组学生综合素质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理论考试成绩显示,两组学生的名词解释及简答题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BL教学组学生论述题及病例分析题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 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学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实习生 临床工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学影像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淑冰 许达生 +1 位作者 余深平 李子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52-553,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影像 学习生 临床工作能力 培养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针刺伤情况调查分析及防护对策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荔红 王佳 +3 位作者 游荔君 吴德花 许娟 刘玉光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过程中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防护措施,以降低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我院635名临床医务人员中发生的44例针刺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于2009年开始对我院678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医疗...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过程中针刺伤的高危人群及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防护措施,以降低临床医务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方法:对2008年我院635名临床医务人员中发生的44例针刺伤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于2009年开始对我院678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垃圾处理规范操作、工作流程及职业防护培训,调查分析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情况及防护效果。结果:2009年针刺伤的发生率较2008年下降了2.80%,针刺伤发生的高危人群为护士和实习医护人员。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有套回针头套、整理和清理物品、他人之以外扎伤等。结论:实习医护人员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较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措施及观念,减少不正确的诊疗操作,减少血性传播疾病的职业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伤 临床工作 医务人员 职业危害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临床工作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斌 王士清 郑瞻培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精神卫生立法工作虽然在我国仍处于漫长的起步阶段,但现代精神医学、尤其是精神卫生事业法律化管理方面的发展对于我国精神医学界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许多需要以精神卫生法来调整的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 精神卫生立法工作虽然在我国仍处于漫长的起步阶段,但现代精神医学、尤其是精神卫生事业法律化管理方面的发展对于我国精神医学界的影响还是显而易见的.在人们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许多需要以精神卫生法来调整的问题正日益凸现出来,如何通过立法来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规范当前新形势下的精神卫生工作、促进精神卫生事业更健康地发展,已经成为了摆在广大精神卫生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和有关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以下我们拟就精神科临床工作中一些特殊并广泛存在争议的问题,结合国内外有关法律法规和具体实践,提出一些参考意见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临床工作 精神卫生 精神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开展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春 李润琴 龙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108-3109,共2页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历来是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仪是为了验证理论课程中的原理和规律,更应该为观察、分析和解决将来要遇到的临床问题而设计。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实验教学往往...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历来是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医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仪是为了验证理论课程中的原理和规律,更应该为观察、分析和解决将来要遇到的临床问题而设计。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实验教学往往按学科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临床工作 基础医学 医学人才培养 课程设置 医学院校 医学实验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医师临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玉琴 扈长茂 陈羽中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建立高级医师临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将为医疗机构的人才管理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法确立指标体系。权重的赋予采用定性排序定量分析法。原则 :科学性、可信性、客观性、先进性。评价要素 :基本... 目的 :建立高级医师临床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将为医疗机构的人才管理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研和专家咨询法确立指标体系。权重的赋予采用定性排序定量分析法。原则 :科学性、可信性、客观性、先进性。评价要素 :基本情况、诊治过程、诊治结构、经济效益、人际关系。结果和结论 :构建的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 ,其中三级指标 4 0个。经过在部分医院的应用 ,结果显示运用该指标体系获得的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医师 临床工作 评价指标体系 医疗机构 人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床位利用评价医院临床工作效率 被引量:9
16
作者 邱亭林 刘尚梅 +3 位作者 喻达 田佳 高雅 李德心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6期39-40,共2页
医院临床工作效率的评价有多个指标,而床位利用情况是其中一个主要指标,通过分析床位利用情况,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医院临床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床位利用模型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利用床位指标,采用四象限法对工作效率变化进... 医院临床工作效率的评价有多个指标,而床位利用情况是其中一个主要指标,通过分析床位利用情况,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医院临床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床位利用模型是评价医疗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利用床位指标,采用四象限法对工作效率变化进行研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位利用 临床工作效率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医用皱纹纸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敏 曹华 宋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4-1014,共1页
关键词 医用皱纹纸 临床工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护理硕士毕业生对完成临床工作心理可得性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玉兰 曹青 +1 位作者 黄辉 罗健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4期63-67,共5页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毕业生对完成临床工作的心理可得性,为制订完善的临床护理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在临床工作的护理硕士毕业生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了4项促进性心...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毕业生对完成临床工作的心理可得性,为制订完善的临床护理硕士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在临床工作的护理硕士毕业生进行半结构深度访谈,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了4项促进性心理可得性主题:较强的科研知识技能储备、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领导者重视和较高薪酬待遇;4项阻碍性心理可得性主题:临床工作和科研任务繁重、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较低、社会支持相对缺乏和自我获益感水平较低。结论全日制护理硕士毕业生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积极感知与期待的同时也存在消极感知和失望茫然。管理者应根据其完成临床工作的促进性、阻碍性心理可得性情况,制订明确具体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人才培养与继续教育方案,提供学习机会和情感的支持以提高全日制护理硕士毕业生完成临床工作心理可得性,从而稳定护理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 临床工作 心理可得性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沟通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2
19
作者 熊薇 周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8-499,共2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医患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统计,近几年来,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医学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医患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据统计,近几年来,医患关系一直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各级医疗机构中,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名列前茅,占近年来我国城镇医疗纠纷的17.2%-29.5%。在新的医疗环境下,妇产科的临床工作面临严峻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工作 妇产科 医患沟通 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 医疗改革 医学知识 维权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工作者进行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20
20
作者 卢杨 邱明才 屈会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关键词 临床工作 循证医学 文献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