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实习阶段临床技能课程思政改革途径的研究
1
作者 刘园 彭云珠 黄小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4期14-17,共4页
为了让医学生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达到有机融合,实现课程思政在临床技能课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文章通过思政内容内涵化——挖掘每门实践课程的思政资源,提炼政治元素;思政标准规范化——开展临床技能课程思政集体备课、... 为了让医学生技能培训与思政教育达到有机融合,实现课程思政在临床技能课程中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立体化育人,文章通过思政内容内涵化——挖掘每门实践课程的思政资源,提炼政治元素;思政标准规范化——开展临床技能课程思政集体备课、试讲等新教学模式;思政环境全渗透——创设良好实习环境,营造良好医德氛围;思政评价立体化——将思政教育考核贯穿到学生临床技能考核全过程4个途径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课程思政融入临床技能课程强化了医学生的思想建设,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使命感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让医学操作变得更有温度,让医学生日后成为有责任、有道德、有担当的仁心仁术的好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课程 课程思政 思政内容 思政标准 思政评价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教学模式下临床技能课程形成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仲丽 庞亚平 +1 位作者 郑晓南 傅晓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加入形成性评价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仅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课程满意度、mini-OSCE成... 目的 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加入形成性评价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仅采用混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生的课程满意度、mini-OSCE成绩。结果 实验组课程总体满意度、mini-OSCE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加入形成性评价能提高临床技能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混合教学模式 临床技能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提高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张磊 苗发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临床医学的核心教育目标是培育既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课程聚焦于研究生层次的高级临床技能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情景模拟教学法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教学选择。在现... 临床医学的核心教育目标是培育既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课程聚焦于研究生层次的高级临床技能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情景模拟教学法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了一种理想的教学选择。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岗位胜任力被赋予了极高的评价价值,它被视为衡量医学生是否具备从事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尺。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背景和实践需求,深入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如何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技能课程中发挥作用,以期能够为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力提高 情景模拟教学法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技能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课程中的实践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君 武艳梅 +2 位作者 朱磊 谢爽 唐冬梅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4期109-113,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课程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2017级60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为教学对象,按照班级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试验组... 目的 探讨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课程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2017级60名临床医学实习生为教学对象,按照班级随机抽取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试验组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对比两组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并对比调查教师对两组学生的评价情况。结果 试验组学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分数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预习及复习、课堂活跃度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在提高技能课学习兴趣、提高知识点掌握程度、提高技能掌握能力、提高临床思维分析能力、提高技能学习重视程度5个方面的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可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操作分数,提高学生教学满意度,提升学生课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形成性评价 临床技能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9-11,共3页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有助于培养技术型、全能型人才,需通过有效方式展开研究,积极探索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促进教学改革的成功性,通过此方式为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发挥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主要调查方式为结合某院校医学... 临床技能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有助于培养技术型、全能型人才,需通过有效方式展开研究,积极探索科学思路和有效方法促进教学改革的成功性,通过此方式为提高临床医学专科学生职业能力发挥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主要调查方式为结合某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在临床技能教学方法改革前后变化进行分析,再结合数据统计得出精准结论,在保证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水平、专业基础操作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升,为其今后走进社会、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 临床医学 专科学生 职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整合式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改革研究与探索
6
作者 岑栋 王昕玥 杨瑾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9-11,14,共4页
浙江大学医学院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临床医学五年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践。尤其聚焦基础知识课程与临床实践课程的衔接与整合,着眼于临床技能训练课程的桥梁作用。创新临床技能训练课程的教育模式,如“进阶四段式... 浙江大学医学院为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对临床医学五年制进行一系列改革实践。尤其聚焦基础知识课程与临床实践课程的衔接与整合,着眼于临床技能训练课程的桥梁作用。创新临床技能训练课程的教育模式,如“进阶四段式”等新模式,替代传统的多媒体教师授课示范的课堂形式,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技能与临床思维、医学人文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决策力、警觉力等技术与非技术技能,着力培养高素质新时代卓越综合性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课程 改革 探索 桥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口腔临床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7
作者 王婧姣 谢文娟 +3 位作者 周悦丽 姜靓 张莹 黄永清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9期137-141,共5页
文章首先对“口腔临床技能实践”课程进行了概述,然后论述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口腔临床技能实践”课程教学,最后说明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口腔临床技能实践”课程考核评价。
关键词 “口腔临床技能实践”课程教学 “互联网+教育” 直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制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在住培阶段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江晓 邵莉 +5 位作者 陈燕 斯瑜 胡慧明 苏爱萍 郦忆 袁蕙芸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12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评价序贯制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至2022年参加某临床医学院住培的30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6人)本科阶段接受过该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养课程,... 目的评价序贯制临床技能课程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至2022年参加某临床医学院住培的300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46人)本科阶段接受过该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培养课程,对照组(254人)本科阶段未接受过该课程培养,观察进入住培基地共同经该课程体系培养后第一到第三年两组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方法有描述性分析、Kolmogorov-Smirnov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进入住培基地前,2020级[60.0(52.0,60.0)分vs.51.0(48.0,53.0)分]、2021级[54.0(52.0,56.0)分vs.51.0(48.0,53.0)分]和2022级[53.0(51.0,55.0)分vs.50.0(47.0,51.0)分]试验组住院医师的入基地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36个月,2020级试验组住院医师与对照组在结业考试通过率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P=0.273)。住培满12个月,试验组住院医师理论考核[124.0(123.8,125.0)分vs.115.0(101.0,125.0)分]和病史采集[92.0(91.0,95.0)分vs.85.1(79.3,94.5)分]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6个月、18个月、2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6个月[93.0(90.0,97.0)分vs.89.0(86.3,95.0)分]、12个月[94.0(92.0,95.0)分vs.89.0(87.0,92.0)分]和18个月[90.0(86.5,93.5)分vs.81.0(69.0,91.0)分],试验组住院医师体格检查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满24个月,2020级[92.0(87.5,95.3)分vs.85.0(79.0,92.0)分]和2021级[94.0(87.0,96.0)分vs.90.0(84.0,95.0)分]试验组住院医师体格检查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临床技能课程体系有助于住院医师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应当进一步优化体格检查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技能和人文素养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制 临床技能课程 应用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的临床技能课程改革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伍娟 苏文军 +3 位作者 齐建强 楼莹 刘赟 余光颖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年第9期893-896,共4页
2013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会议提出将传统的一站式考试改革为两段式,2017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次作为试点参与实证研究.在此,对该校学生分阶段考试成绩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分析,针对学生临床技能方面存在的缺失与不足,对临床技能... 2013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会议提出将传统的一站式考试改革为两段式,2017年5月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次作为试点参与实证研究.在此,对该校学生分阶段考试成绩进行了初步总结和分析,针对学生临床技能方面存在的缺失与不足,对临床技能课程进行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加强教学条件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考核模式、加强临床技能教学质量的监控等.学生普遍反映,改革措施有利于自身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可促进自身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及成长为合格医疗卫生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分阶段考试 临床技能课程
原文传递
医学模拟教学在临床技能学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柳 《辽宁高职学报》 2016年第8期25-26,共2页
为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医学模拟模型搭建了一座理论知识与真实病人之间的桥梁。结合人性与科技的教育理念,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应用医学模拟模型教学,提高了医学生实践能力重视程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了学... 为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医学模拟模型搭建了一座理论知识与真实病人之间的桥梁。结合人性与科技的教育理念,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应用医学模拟模型教学,提高了医学生实践能力重视程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提高了学生临床分析能力。通过掌握规范操作技能,还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与人合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医学模拟模型 临床技能课程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两翼”评价体系在医学实训课程混合教学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攀 龙杰 +2 位作者 陈晓云 张慧群 刘翔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 探讨“一体两翼”评价体系在临床技能学混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医学类专业学生及2022年春季学期临床技能学15名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临床技能学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编制学生能力自评调查问卷、学... 目的 探讨“一体两翼”评价体系在临床技能学混合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医学类专业学生及2022年春季学期临床技能学15名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临床技能学实施混合式教学,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编制学生能力自评调查问卷、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教师授课体验调查问卷,开展分阶段多元化全贯通式课程评价。结果 学生在接受混合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技巧、人文关怀精神风貌及临床综合思维都有所提高(P<0.001);79.8%的学生对临床技能学混合式教学整体情况较满意;教师普遍对混合式教学整体满意度较高;学生课程总评成绩为(86.76±8.26)分,临床技能掌握良好。结论 “一体两翼”评价体系的应用有利于教学管理实时调整、多方面评价教学效果、全方位评估医学生能力以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升级,同时也为其他医学类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技能课程 混合教学 评价体系 岗位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教学法在“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2
作者 苏娇溶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7期161-165,共5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CBL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了CBL教学法在“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针对学生学情改编病例、进行课堂设计、优化评价方法,最后说明了CBL教学法在... 文章首先阐述了CBL教学法的内涵及其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接着论述了CBL教学法在“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针对学生学情改编病例、进行课堂设计、优化评价方法,最后说明了CBL教学法在“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 临床医学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3
作者 梁宇 孟晶莹 乔建梁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0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卓越医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针对2014级学生(38人)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作为对照组,采用多站式考试进行考核;针对2015级学生(72人)在终结性评价的基...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内蒙古医科大学卓越医生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中,针对2014级学生(38人)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作为对照组,采用多站式考试进行考核;针对2015级学生(72人)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引入形成性评价,作为实验组,建立包括学生组内互评、教师抽查评价、分阶段录制操作视频反馈及学生课后意见实时反馈4种方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比较采用SPSS 15.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91.88±3.27)分]高于对照组[(86.05±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教师及学生对形成性评价反馈"较好"的比例明显高于"一般"和"较差",认为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有助于提高教师临床实践技能教学水平。结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在临床技能训练课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临床技能模拟训练课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