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临床特点
1
作者 周小月 刘熳 陈光裕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甲状腺亢进患者80例,其中,肝功能损害患者40例(观察组),未见肝功能损害患者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法检验各项甲状腺功能...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甲状腺亢进患者80例,其中,肝功能损害患者40例(观察组),未见肝功能损害患者4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采用化学发光检测法检验各项甲状腺功能指标;获取患者病程、年龄等信息,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平均(48.45±2.5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平均(48.65±2.65)岁,(P>0.05)。观察组患者1 a以下肝功能损害患病率为25.00%(10/40),1 a以上肝功能损害患病率为75.00%(30/40),患者肝功能损害病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FT3、FT4、TT3、TT4、TS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亢进肝功能损害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与AL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FT3、FT4、TT3与AS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ALP、GGT、TBiL与年龄、病程、FT3、FT4、TT3、TT4、TSH无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损害与患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肝功能损害情况与甲状腺功能呈正相关关系,甲状腺功能指标越高,患者肝功能损害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功能损害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起病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
2
作者 李再利 余年 +4 位作者 余传勇 马文颖 黄舒扬 葛剑青 苗爱亮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autoimmune cerebellar ataxia,A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5例ACA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6~49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检... 目的分析急性起病的自身免疫性小脑共济失调(autoimmune cerebellar ataxia,AC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5例ACA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6~49岁。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有前驱症状,以发热最为常见,其次为头痛及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步态不稳5例,构音障碍3例,眩晕1例,左右摇头1例。3例伴有小脑外神经系统表现,包括视物模糊、周围神经病变及认知功能障碍。3例检测出抗小脑抗体,其中抗Homer3抗体、抗ATP1A3抗体、抗Hu抗体阳性各1例。4例脑脊液白细胞增高呈淋巴细胞性炎症,5例脑脊液蛋白轻-中度增高,3例脑脊液特异性寡克隆区带阳性。1例颅脑MRI显示一过性右侧小脑半球点状高信号,长期随访出现小脑及脑桥萎缩。所有患者接受一线免疫治疗及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长程免疫治疗。5例均对一线免疫治疗有反应,其中4例预后良好,1例抗Homer3抗体阳性患者预后不良。结论急性起病的ACA患者均有前驱症状,以步态不稳的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脑脊液呈炎症或免疫反应,抗小脑抗体和/或寡克隆带阳性;一线免疫治疗一般有效,多数患者经MMF长程免疫治疗无复发,少数患者预后不佳,推测可能与抗体类型有关;应对肿瘤筛查阴性的副肿瘤小脑变性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共济失调 自身免疫 临床特点 免疫治疗 预后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多中心百日咳病例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法的比较研究
3
作者 黄广丽 杜幸 +7 位作者 平永波 任虹 郭春霞 姜燕 张惠明 曹利静 毕晶 安红 《临床肺科杂志》 2025年第4期537-542,共6页
目的分析河北省多中心百日咳病例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百日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省四家医院收治的百日咳疑似病例22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儿进行人百日咳毒素IgG(PT-IgG)、鼻咽拭子实... 目的分析河北省多中心百日咳病例的临床特点,比较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百日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河北省四家医院收治的百日咳疑似病例223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儿进行人百日咳毒素IgG(PT-IgG)、鼻咽拭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RT-PCR)核酸检测及靶向二代测序检测(tNGS)。最后确诊1793例百日咳患儿,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是否接种百日咳疫苗、是否合并多菌感染分析各组临床指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三种检测方法对百日咳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确诊的1793例百日咳患儿,根据不同的检测结果被分为三组:A组(PT-IgG抗体阳性,百日咳qRT-PCR核酸阴性)311人,B组(PT-IgG抗体阴性,百日咳qRT-PCR核酸阳性)821人,C组(PT-IgG抗体阳性,百日咳qRT-PCR核酸阳性)661人。在临床表现上,C组患儿有更严重的百日咳特有症状(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呼吸困难、咳嗽后呕吐、发绀等),A组和B组症状不典型。接种疫苗组(n=822)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未接种疫苗组(n=971)(P<0.05)。百日咳合并多菌组(n=947)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百日咳单菌感染组(n=818)(P<0.05)。ROC曲线显示,百日咳鲍特菌tNGS检测方法诊断百日咳的AUC、敏感度均显著高于PT-IgG抗体和qRT-PCR核酸检测方法。结论tNGS检测方法对百日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在疫苗时代,应综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方法优势互补,从而降低百日咳临床的漏诊率、误诊率,以提高诊断百日咳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中心 百日咳 临床特点 靶向二代测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从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与围产结局的相关性
4
作者 马可心 邹丽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紧急剖宫产的临床特点,以及紧急剖宫产从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对母儿预后有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终止妊娠的78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是... 目的探讨紧急剖宫产的临床特点,以及紧急剖宫产从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DI)对母儿预后有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产科接受剖宫产终止妊娠的78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是否行紧急剖宫产,将产妇分为紧急剖宫产组(443例)和非紧急剖宫产组(345例)。将紧急剖宫产分为Ⅰ类剖宫产组(14例)和Ⅱ类剖宫产组(429例),同时按照DDI将紧急剖宫产组产妇分为DDI≤30min组(39例)、DDI30~75min组(266例)和DDI>75min组(138例)。结果与非紧急剖宫产组相比,紧急剖宫产组的初产妇、急诊入院、胎膜早破、胎儿窘迫、胎盘早剥发生率较高,而高龄、多胎、辅助生殖及既往有剖宫产史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紧急剖宫产组产妇产后贫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新生儿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率均高于非紧急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DI≤30min组中全身麻醉、分娩镇痛、产房中转剖宫产及早产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类剖宫产中DDI≤30min组入住NICU治疗比例低于DDI30~75min组和DDI>75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紧急剖宫产的母儿预后与非紧急剖宫产相比较差。紧急剖宫产一旦决定手术应该尽早实施,Ⅱ类剖宫产DDI≤75min新生儿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剖宫产 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 围产结局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心脏瓣膜疾病临床特点分析
5
作者 马千惠 赵聪 +5 位作者 刘亚兰 陈燕 周诚 史嘉玮 彭华 王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目的 研究儿童心脏膜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将患儿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0~14周岁169例诊断为心脏瓣膜异常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 目的 研究儿童心脏膜瓣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并进一步将患儿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合并症等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协和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0~14周岁169例诊断为心脏瓣膜异常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根据其是否针对瓣膜异常行手术干预治疗,分为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分析两组间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并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出心衰与是否针对瓣膜行手术治疗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心脏膜瓣病主要发生于二尖瓣。外科手术组与内科治疗组比较,年龄、心衰类型及心衰分级、杵状指、肺炎及咳嗽症状以及心脏形态改变、心律失常、室间隔宽度、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OR=1.206,95%CI:1.072~1.357,P<0.05)为是否针对瓣膜行手术治疗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心脏瓣膜异常的临床表现通常不典型,临床应积极关注并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其病因,制定个体化外科或内科的诊疗方案,避免严重心脏疾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儿童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周小林 黄树稳 颜云盈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2期47-50,55,共5页
目的分析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南宁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百日咳的9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及重症组,根据是否混合其他病原菌感染... 目的分析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南宁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百日咳的91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组及重症组,根据是否混合其他病原菌感染分为单纯感染组及混合感染组,对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的91例患儿中,重症百日咳25例(27.47%),混合感染54例(59.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发热、肺部湿啰音、肺炎、重症百日咳的占比高于单纯感染组(P<0.05);重症组年龄≤3个月、有三凹征、发热、混合感染、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占比以及白细胞水平高于普通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个月、发热、混合感染、白细胞水平高为重症百日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百日咳患儿多为混合感染,且年龄≤3个月、发热、混合感染、白细胞水平高的患儿易发展为重症,临床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儿童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杨璇 洪强 郭思维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7期80-85,共6页
目的 探究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入的19 541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其中17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为研究组,以其余19 371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 目的 探究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入的19 541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其中17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为研究组,以其余19 371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正定型与反定型不相符合的170例患者中,A型61例(35.88%),B型50例(29.41%),O型37例(21.76%),AB型22例(12.94%)。在科室分布情况方面,正定型与反定型不相符合的170例患者在共计18个临床治疗科室中均出现,其中血液科78例(45.88%)、急诊科21例(12.35%)、儿科17例(10%)、消化科7例(4.12%)、重症科7例(4.12%)、妇科6例(3.53%)、新生儿6例(3.53%)、肾内科5例(2.94%)、其他科室23例(13.53%),主要出现在血液科、急诊科、儿科(合计占比达到50%以上)。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在血液病、移植史、早产儿、大量补液、输血史、肿瘤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结果显示,血液病、移植史、早产儿、大量补液、输血史、肿瘤是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进行血型鉴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情况。血液病、肿瘤、手术史、移植史和输血史是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危险因素。在临床诊断中要根据临床表现,应用血清学的方法进行全面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临床特点 正反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露寒 李东海 甘洪桥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3期195-198,共4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二者并存时,相互影响,不仅会造成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还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现代医学针对该病症虽有诸多治疗...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慢性疾病,二者并存时,相互影响,不仅会造成血糖、血脂代谢紊乱,还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现代医学针对该病症虽有诸多治疗手段,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及不良反应。而中医药在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展现出独特优势与特点。本文就中医药治疗T2DM合并肥胖近年来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 临床特点 中医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9
作者 岳婧茹 张盼盼 《临床研究》 2025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未出血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并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影响因素的Logisti...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80例未出血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点并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丘脑出血30例(37.50),内囊出血28例(35.00%),外囊出血15例(18.75%),小脑出血7例(8.75%);出血量为30 mL以下65例(81.25%),30 mL以上15例(18.75%);血肿形态为不规则状19例(23.75%),规则、呈类球形61例(76.25%);血肿附近水肿体积20 mL以上11例(13.75%),20 mL以下69例(86.25%);出血未破入脑室57例(71.25%),出血破入脑室23例(28.75%);发病时间为6点左右32例(40.00%),17点左右23例(28.75%),23点左右25例(31.2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均为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危险因素(OR=2.971、2.983、1.988,P<0.05),经常体育锻炼、喜食水果为保护因素(OR=0.557、0.462,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主要在丘脑和内囊,出血量在30 mL以下,血肿形态规则呈类球形,血肿附近水肿体积在20 mL以下,出血未破入脑室,发病时间集中在凌晨,合并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为发病危险因素,经常体育锻炼、喜食水果有助于预防疾病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糖尿病 高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皮肤黑色素瘤临床特点分析
10
作者 宋志华 江渊 付学锋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4年5月我院皮肤科32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示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1.46倍;平均发病年龄(69.13±15.9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66岁;所有患者均行前哨淋巴结活检,4例淋巴结转移均发生于瘤体>3 cm...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4年5月我院皮肤科32例皮肤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示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1.46倍;平均发病年龄(69.13±15.95)岁,中位发病年龄为66岁;所有患者均行前哨淋巴结活检,4例淋巴结转移均发生于瘤体>3 cm的患者;SOX10、S-100蛋白、Melan A、HMB45表达阳性率均大于90%;Ki67、Cyclin D1阳性率分别为87.50%、78.13%;Ki67表达水平>5%占比87.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病理 免疫组化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
11
作者 李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9-042,共4页
分析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1~12院内13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并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加用胺碘酮,对比效果。结果 患者无性别分布差异性,年龄分布以老年患者居多,... 分析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1~12院内13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并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用美托洛尔,观察组加用胺碘酮,对比效果。结果 患者无性别分布差异性,年龄分布以老年患者居多,类型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典型症状包括心悸、乏力、憋气。治疗前后,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明显(P<0.05);不同方案实施后心功能指标均有改善,其中观察组相对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前后观察组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5)。结论 心律失常好发于老年人,具有多种心血管病变典型症状,与单纯美托洛尔相比,联合胺碘酮可强化症状改善,同时有利于调节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utz-Jeghers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12
作者 张肖敏 周晓楠 +3 位作者 袁静雯 武林迪 孟媛媛 石玮 《空军航空医学》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4例PJS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普通外科行小肠手术的32...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0年3月1日—2023年3月1日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4例PJS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普通外科行小肠手术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特点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差异,探讨PJS患者的临床和心理护理特点。结果 病例组中29.17%(7/24)为首次手术,而对照组中96.88%(31/32)首次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826,P<0.001)。病例组接受手术年龄和BMI均小于对照组(t=-5.114、-5.098,P均<0.001),而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首次术后排便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857、-3.128、-2.703、3.172,P<0.001、=0.002、=0.038、=0.002)。此外,病例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51.31±10.96)分vs(41.55±5.40)分]和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9.22±12.67)分vs(43.81±6.4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92、2.791,P<0.001、=0.007)。结论 PJS患者常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倾向,护理工作者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UTZ-JEGHERS综合征 临床特点 手术 围手术期护理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特点及与弥漫性轴索损伤鉴别分析
13
作者 魏桂枝 梁晓丽 +2 位作者 王仙琦 樊菲菲 王玉同 《创伤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 分析并研究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临床特点及诊断鉴别难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包含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4例脑型FES和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3例;... 目的 分析并研究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FES)临床特点及诊断鉴别难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急诊科(包含抢救室、重症监护室)收治的24例脑型FES和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3例;年龄14~56岁,平均33.3岁;高处坠落伤4例,道路交通伤19例,重物砸伤1例。按最终诊断不同分为脑型FES组(11例)及弥漫性轴索损伤组(13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创伤后首次就诊时的神志状况、Hb、PLT、肌酸肌酶、IL-6、D-二聚体指标、24 h内头颅MRI结果。结果 脑型FES患者受伤部位以单纯性下肢骨折为主(63.6%),而弥漫性轴索损伤以多发伤合并颅脑损伤为主(61.5%)。脑型FES患者伤后发生意识障碍的平均时间较弥漫性轴索损伤晚[(15.82±9.70)hvs.(0.78±1.99)h,P<0.05]。两组伤后首次Hb、PLT、肌酶、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型FES患者D-二聚体高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24 h内头颅MRI中,脑型FES在DWI及T2相多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对称,而弥漫性轴索损伤多不对称;其中SWI相最能区分两者差异,脑型FES为阴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检出率为92.31%。结论 脑型FES与弥漫性轴索损伤在受伤部位及伤后发生意识障碍时间上各有其不同临床特点,脑型FES患者D-二聚体高于弥漫性轴索损伤组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参考,头颅MRI表现可有效鉴别两者差异,对临床中脑型FES的诊断明确最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型脂肪栓塞综合征 弥漫性轴索损伤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临床特点
14
作者 张大坤 张洪波 +3 位作者 董德鑫 高翔 孟强 高纪元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3期375-37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9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AML)诊治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通过收集2020年6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9例REAML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其疾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随访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 目的回顾性分析19例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AML)诊治病例,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通过收集2020年6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19例REAML患者的临床数据,总结其疾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随访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全部19例患者均顺利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16例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另外3例采取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均显示为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经过4~45个月的随访,未发现肿瘤复发以及转移。结论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临床罕见疾病,具有潜在恶性特征以及复发和转移的风险。通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是治疗的有效手段,优先选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肿瘤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雅丽 郝静楠 +2 位作者 孙萌萌 邢晓英 乔淑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0-1237,共8页
目的:了解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HLH的认识,减少临床HLH的误诊和漏诊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75例成人继发性HLH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 目的:了解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的病因、临床特征及预后,以提高对HLH的认识,减少临床HLH的误诊和漏诊率。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经本院收治的75例成人继发性HLH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至末次出院时间。结果:75例患者中,感染相关HLH最常见(45.33%),其次为淋巴瘤相关HLH(17.33%)。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97.67%),实验室指标中NK细胞活性(98.31%降低)、sCD25浓度(93.22%升高)、血清铁蛋白(94.44%升高)在诊断中灵敏度更高。将不同病因HLH患者初诊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性别、淋巴结肿大、骨髓形态是否可见噬血现象对原发病的诊断更有价值(均P<0.05)。将不同病因HLH患者的治疗方案与临床转归进行比较,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H采用激素+环孢素治疗临床缓解率最高(83.3%)(P<0.05)。患者总体12个月的生存率为26.7%,其中感染相关HLH患者12个月的生存率最低(14.7%),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HLH患者12个月的生存率最高(63.6%)。结论:成人继发性HLH病因和临床特点多样,预后凶险,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异质性,早期明确病因对HLH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提高对HLH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病因 临床特点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病理类型与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点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娟 王利丽 杨林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660-664,共5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类型与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点关系。方法:选自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LN患者4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LN分为六型,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和复合型,其中复合型为Ⅱ+Ⅴ型、Ⅲ+Ⅴ型、Ⅳ+Ⅴ型。分析LN...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理类型与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点关系。方法:选自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LN患者4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LN分为六型,包括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和复合型,其中复合型为Ⅱ+Ⅴ型、Ⅲ+Ⅴ型、Ⅳ+Ⅴ型。分析LN临床分型与病理类型关系,LN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关系,LN活动性评分与病理类型的关系,LN病理活动指数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结果:LN患者406例中,以肾脏首发型273例占比最高,为67.24%,Ⅱ型、Ⅳ型、Ⅴ型和复合型高于Ⅲ型(P<0.05);无症状型Ⅱ型高于Ⅳ型、Ⅴ型和复合型(P<0.05);肾炎综合征Ⅲ型高于Ⅳ型(P<0.05);Ⅳ型、Ⅴ型和复合型肾病综合征高于Ⅱ型(P<0.05);Ⅳ型肾功能不全高于Ⅱ型(P<0.05)。Ⅳ型和复合型高血压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P<0.05);Ⅳ型血尿高于其它类型(P<0.05);Ⅴ型、Ⅳ型和复合型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于Ⅱ型和Ⅲ型(P<0.05);Ⅳ型血肌酐高于其它类型(P<0.05);Ⅳ型贫血高于其它类型(P<0.05);不同病理类型抗ds-DN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中以Ⅴ型最低、Ⅳ型最高;低C3检出率中,Ⅳ型高于其它类型(P<0.05);低C3和低C4检出率中,Ⅴ型低于其它类型(P<0.05)。相比于其他类型,Ⅳ型AI和SLEDAI评分最高(P<0.05);相比于其他类型,复合型CI评分最高(P<0.05)。AI与血小板计数、C3、C4呈线性负相关,与24Upro、SLEDAI呈线性正相关(P<0.05);肌酐与AI、C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增殖型是LN常见病理类型,且最常见为Ⅳ型;LN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指标相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病理类型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秀娟 李飞 +1 位作者 关红亮 邹楠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热射病(HS)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HS患者临床资料,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和转归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23年1月;按照发病时... 目的:探讨热射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热射病(HS)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80例HS患者临床资料,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测指标、治疗和转归情况,末次随访时间为2023年1月;按照发病时状态和发病机制将HS分为劳力型HS组(n=71)和经典型HS组(n=9),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66)和死亡组(n=14),对影响患者预后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80例HS患者中,劳力型HS71例;经典型HS9例,其中5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HS患者多集中在7~8月发病,其中7月41例(51.25%),8月26例(32.50%),9月13例(16.25%)。劳力型HS组体温≥40℃、休克、昏迷所占比例均高于经典型HS组(P<0.05);两组间抽搐、大小便失禁、心律失常及运动失调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典型HS组比较,劳力型HS组谷丙转氨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钾均较低(P<0.05),D-二聚体、谷草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血钙均较高(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肌酐、肌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钾均较低(P<0.05),血钙较高(P<0.05);两组肌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血钙与HS预后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血钙是HS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预后判断的指标,早期对HS患者进行血液学指标监测,有助于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临床特点 影响因素 预后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兵 张梦琦 封浩然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83-85,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 目的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临床特点、实验室指标及高分辨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121例MPP患儿为对象,其中66例难治性MPP患儿纳入为观察组,55例普通MPP患儿纳入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相关实验室检查、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及CT影像特点。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呼吸音减低、肺部叩诊浊音症状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不张、肺实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MPP患儿持续发热时间、呼吸音减低及肺部叩诊浊音情况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此外CRP、PCT、WBC、LDH及IgA水平与普通MPP患儿存在差异;CT检查中胸腔积液、肺不张及肺实变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临床特点 实验室指标 高分辨CT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伴坏死性肺炎临床特点、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相关因素分析
19
作者 马晨 张祎 +2 位作者 李芳 王静 陈葳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65-271,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伴坏死性肺炎(NP)临床特点、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PD伴NP患儿158例(观察组),以同期9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NP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个组... 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PD)伴坏死性肺炎(NP)临床特点、耐药性和预后不良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PD伴NP患儿158例(观察组),以同期9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NP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个组患儿临床特征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对肺炎链球菌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预后情况将IPD伴NP患儿分为预后不良组(26例)和预后良好组(13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发热时间、气促发生率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U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LDH)、WBC计数、葡萄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较敏感,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率较低。CRP>161.75 mg·L^(-1)、WBC计数>20.24×10^(9)/L、NEUT#>0.86×10^(9)/L、PCT>2.98μg·L^(-1)、血钠<2.24 mmol·L^(-1)、血钙<136.35 mmol·L^(-1)与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有关(P<0.05)。结论IPD伴NP患儿发热时间长,易发生气促,感染菌株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较敏感。高水平CRP、WBC、NEUT#、PCT和低水平血钠、血钙与IPD伴NP患儿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 坏死性肺炎 临床特点 耐药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特点分析
20
作者 王慧 潘晴 +3 位作者 王宙明 张娜 杨振文 魏蔚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MCTD-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12例住院治疗的MCTD-PAH患者(MCTD-PAH组),根据性别、年龄按1︰3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3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无肺动脉高压(MCTD-non-PAH)... 目的探究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MCTD-PA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12例住院治疗的MCTD-PAH患者(MCTD-PAH组),根据性别、年龄按1︰3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3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无肺动脉高压(MCTD-non-PAH)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随诊2组患者生存状态。结果MCTD-PAH组较对照组出现活动后气短、肌炎及心包积液比例更高,血沉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活动后气短及较高水平的IgG是预测MCTD发生PAH的危险因素。MCTD-PAH死亡3例(16.7%),对照组无患者死亡。结论PAH是MCTD严重的并发症之一,MCTD患者出现活动后气短及较高水平的IgG时需警惕合并P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右心导管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