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总酚酸的临界相对湿度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朝霞 邹海艳 龚慕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14-2215,共2页
目的研究丹参总酚酸的临界相对湿度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的光、热、湿条件下丹参总酚酸的含量变化。结果结论丹参总酚酸的稳定性较好,其临界相对湿度为45%。
关键词 丹参总酚酸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羟乙酸钠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薇 屈军放 +1 位作者 黄艳 李生正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0年第z1期36-37,共2页
采用饱和溶液法和干燥粉末法测定二苯羟乙酸钠的临界相对湿度(CRH),作为该药吸湿性的指标,其结果分别为77%和79%(30℃).
关键词 二苯羟乙酸钠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文 冯泳 +2 位作者 张新风 李江 邱德文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8-59,共2页
在干燥器内分别配置不同浓度的饱和盐溶液 ,于恒温箱内制成不同相对湿度的环境 ,测定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 ,绘制吸湿平衡图 ,结果表明 :小半夏加茯苓颗粒剂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9 5%。
关键词 小半夏加茯苓汤颗粒剂 临界相对湿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槁心乐滴丸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娅 张永萍 +3 位作者 林亚平 邱德文 郑亚玉 靳凤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52-53,共2页
在干燥器中配制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制成恒湿环境 ,将一定量样品分别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中 ,经不同时间连续测定 ,测定米槁心乐滴丸的临界相对湿度 ,缓制平衡吸湿图。结果表明 :米槁心乐滴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6 %。由此建议包装及贮... 在干燥器中配制不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制成恒湿环境 ,将一定量样品分别置于不同相对湿度环境中 ,经不同时间连续测定 ,测定米槁心乐滴丸的临界相对湿度 ,缓制平衡吸湿图。结果表明 :米槁心乐滴丸的临界相对湿度为76 %。由此建议包装及贮存环境应控制在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槁心乐滴丸 临界相对湿度 测定 中成药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哌酮钠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郄文娟 许永红 +1 位作者 姚伟伟 周蕾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临界相对湿度 头孢哌酮钠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接触角、临界相对湿度与表观溶出速度间相互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峻良 杨玲 吴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6,共15页
目的:探索化合物接触角、临界相对湿度(CRH)、表观溶出速度等两两之间关系及相互影响作用。方法:以系列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为模型药物,采用实验研究结合文献查阅获取药物的接触角和CRH,通过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获取化合物4个表... 目的:探索化合物接触角、临界相对湿度(CRH)、表观溶出速度等两两之间关系及相互影响作用。方法:以系列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为模型药物,采用实验研究结合文献查阅获取药物的接触角和CRH,通过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获取化合物4个表观溶出速度参数包括T_(50),T_(d),V_(1)(mg·min^(-1))与V_(2)(mmol·min^(-1)),最后运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部分有机物CRH-接触角、CRH-4个表观溶出速度参数之间均呈(线性)负相关,其接触角-4个表观溶出速度参数之间均呈正相关;部分无机物CRH-接触角、CRH-V_(1)、CRH-V_(2)、接触角-V_(1)与接触角-V_(2)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其CRH-T_(50)、CRH-T_(d)、接触角-T_(50)与接触角-T_(d)之间则均呈线性负相关。结论:临界相对湿度越大的有机物,可润湿性越好,溶出越慢;临界相对湿度越大的无机物,可润湿性越差,溶出越快。拟合获得的回归方程可用于化合物接触角、CRH与表观溶出速度三者之间的相互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相对湿度 接触角 表观溶出速度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鹿衔草胶囊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建化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目的:测定复方鹿衔草胶囊临界相对湿度(CRH)。方法:采用过饱和溶液法,先测定复方鹿衔草颗粒吸湿平衡时间,再测定复方鹿仙草胶囊临界相对湿度(CRH),绘制吸湿平衡图,作为该药吸湿性的指标。结果:复方鹿衔草胶囊的临界相对湿度... 目的:测定复方鹿衔草胶囊临界相对湿度(CRH)。方法:采用过饱和溶液法,先测定复方鹿衔草颗粒吸湿平衡时间,再测定复方鹿仙草胶囊临界相对湿度(CRH),绘制吸湿平衡图,作为该药吸湿性的指标。结果:复方鹿衔草胶囊的临界相对湿度为55%(1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鹿衔草胶囊 临界相对湿度 吸湿平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8
作者 张涓 李莉 蒋秀芬 《黑龙江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157-158,共2页
饱和溶液法测定葡萄糖酸锌的临界相对湿度(CRH)简单易行,容易控制湿度,测得的葡萄糖酸锌的CRH为94.2%。
关键词 葡萄糖酸锌 临界相对湿度 饱和溶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9
作者 彭雪琴 符登曰 +1 位作者 邢孔佳 冯少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9年第7期120-121,共2页
确定注射剂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要求。方法:通过临界相对湿度考察,确定单组分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称量和混粉时的环境要求,以及分装时的环境要求。结果与结论:生产过程中控制环境相对湿度≤50%。
关键词 临界相对湿度 饱和盐溶液 混粉 测定 Elder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溶液法和粉末吸湿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的研究 被引量:27
10
作者 曹兰 王英利 +4 位作者 詹先成 李琳丽 李成容 魏晓婷 蒙明程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采用饱和溶液法和粉末吸湿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CRH)的等效性;探讨样品/环境面积比对两种方法的影响,并考察铺粉厚度、粒径、干燥程度和吸湿时间对粉末吸湿法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得11种药物和盐在25℃时的CRH值,利用双侧t... 目的采用饱和溶液法和粉末吸湿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CRH)的等效性;探讨样品/环境面积比对两种方法的影响,并考察铺粉厚度、粒径、干燥程度和吸湿时间对粉末吸湿法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测得11种药物和盐在25℃时的CRH值,利用双侧t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氯化镁为例,对样品/环境面积比进行考察,以氯化钠为例,对铺粉厚度、粒径、干燥程度和吸湿时间进行考察。结果与结论两种方法测定CRH值无显著性差异;样品/环境面积比小于0.5时,两种方法所测CRH值与文献值无显著性差异,铺粉厚度对测得的CRH值有显著性影响,粒径、干燥程度和吸湿时间影响药物的吸湿百分率,但对测得的CRH值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相对湿度 饱和溶液法 粉末吸湿法
原文传递
提高祛痹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志萍 邓家刚 +2 位作者 梁丹 申文慧 韦慧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233,共2页
目的:提高祛痹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从而提高其抗湿性。方法:采用比较法,筛选祛痹颗粒成型的最佳处方并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处方改良前后的祛痹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50%和61%,后者的临界相对湿度提高了11%。结论:处方改良后的... 目的:提高祛痹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从而提高其抗湿性。方法:采用比较法,筛选祛痹颗粒成型的最佳处方并测定其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处方改良前后的祛痹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50%和61%,后者的临界相对湿度提高了11%。结论:处方改良后的祛痹颗粒的抗湿性有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痹颗粒 临界相对湿度 抗湿性
原文传递
几种常见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关系初探 被引量:3
12
作者 向超群 王英利 +5 位作者 詹先成 李琳丽 李成容 曹兰 陈佳 侯满州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2413-2415,共3页
目的:研究药物临界相对湿度(CRH)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山梨醇等为模型药物,按饱和溶液法测定药物的CRH值,根据《中国药典》登载方法或其他相应方法测定各模型药物饱和溶液中溶质含量,从而确定药物溶解度,并换算为药物饱和溶液中... 目的:研究药物临界相对湿度(CRH)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山梨醇等为模型药物,按饱和溶液法测定药物的CRH值,根据《中国药典》登载方法或其他相应方法测定各模型药物饱和溶液中溶质含量,从而确定药物溶解度,并换算为药物饱和溶液中水的摩尔分数(xH2O),分析药物CRH与xH2O之间的关系。结果:模型药物的CRH与xH2O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r=0.8758)。结论:模型药物的CRH与溶解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相对湿度 溶解度 饱和溶液法 相关性
原文传递
采用扩展Wilson理论研究电解质的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英利 詹先成 +4 位作者 侯满州 罗琳 向超群 李琳丽 李成容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7-651,共5页
根据热力学原理,电解质药物临界湿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作者从理论上探索了电解质的溶解度与临界相对湿度的关系,并分别根据拉乌尔定理和扩展的Wilson模型,由电解质的溶解度数据计算了饱和溶液中溶剂的活度即电解质的临界相对... 根据热力学原理,电解质药物临界湿度与溶解度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作者从理论上探索了电解质的溶解度与临界相对湿度的关系,并分别根据拉乌尔定理和扩展的Wilson模型,由电解质的溶解度数据计算了饱和溶液中溶剂的活度即电解质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表明,按拉乌尔定理计算的临界相对湿度值与其文献报道值有明显的系统误差;按扩展的Wilson模型来计算则与文献报道值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临界相对湿度 溶解度 活度系数 扩展的Wilson模型 拉乌尔定理
原文传递
有机酸盐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佳 王英利 +5 位作者 詹先成 曹兰 向超群 侯满州 李琳丽 李成容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9-380,共2页
目的用有机酸盐探究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重量法或滴定法测定药物的饱和溶解度。用测定与药物饱和溶液呈平衡的空气相对湿度来测定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在高湿度范围内,用拉乌尔定律计算的临界相对湿度值... 目的用有机酸盐探究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重量法或滴定法测定药物的饱和溶解度。用测定与药物饱和溶液呈平衡的空气相对湿度来测定药物的临界相对湿度。结果在高湿度范围内,用拉乌尔定律计算的临界相对湿度值与测定值基本符合;在低湿度范围内,用扩展的W ilson模型校正后的临界相对湿度值与测定值基本符合。结论有机酸盐药物的饱和溶解度与临界相对湿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可将溶解度用于预测药物临界相对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界相对湿度 溶解度 有机酸盐药物
原文传递
运脾颗粒成型工艺、临界相对湿度和质量标准提取工艺的考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大业 刘文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对运脾颗粒成型工艺、临界相对湿度(CRH)以及质量标准的含测提取方法进行考察研究。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休止角、溶化性以及吸湿性作为测评指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乙醇不同浓度、不同用量对其成型性综合测评指标的影响;配置不同... 目的:对运脾颗粒成型工艺、临界相对湿度(CRH)以及质量标准的含测提取方法进行考察研究。方法:以颗粒的成型性、休止角、溶化性以及吸湿性作为测评指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乙醇不同浓度、不同用量对其成型性综合测评指标的影响;配置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先测定复方运脾颗粒的吸湿率并绘制吸湿平衡图,再考察复方运脾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CRH);比较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溶媒容量对运脾颗粒中柚皮苷与橙皮苷的含量。结果:在60%的相对湿度下,以每5g浸膏粉加阿斯巴甜0.025g,加70%的乙醇0.4m L为制粒工艺条件;运脾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60%;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称取本品颗粒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5 m L,称定重量,水浴回流60 min。结论:该制粒工艺经济、稳定、可行,可以作为运脾颗粒制粒工艺条件;运脾颗粒制粒、分装及贮存应控制在60%的临界相对湿度以下;优化提取的工艺条件简便、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颗粒 制粒工艺 综合评分 临界相对湿度 提取工艺研究
原文传递
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琳 王英利 +2 位作者 詹先成 向超群 李成容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探索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4种药物及化合物为模型,采用平衡空气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参照药典方法、重量法或查文献得溶解度。结果当溶解度以正负离子总质量摩尔浓度表达时,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呈线性... 目的探索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4种药物及化合物为模型,采用平衡空气法测定临界相对湿度,参照药典方法、重量法或查文献得溶解度。结果当溶解度以正负离子总质量摩尔浓度表达时,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呈线性负相关。结论药物临界相对湿度与溶解度存在线性关系,可相互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相对湿度 平衡空气法 溶解度 Debye-Hiickel模型
原文传递
表面处理过程中基体表面温度与露点、相对湿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志宇 《全面腐蚀控制》 2014年第7期67-71,共5页
在用表面覆盖层进行防腐蚀时,表面处理的质量与施工作业时的基体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露点及相对湿度有关,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体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露点及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目前标准规范中的不一致之处,详尽且具体地介绍了施工作业... 在用表面覆盖层进行防腐蚀时,表面处理的质量与施工作业时的基体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露点及相对湿度有关,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体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露点及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目前标准规范中的不一致之处,详尽且具体地介绍了施工作业现场基体表面温度、环境温度、露点及相对湿度的测量难题,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相对湿度(RHc),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覆盖层 防腐蚀作业 基体表面温度与露点及相对湿度 现场测量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湿度对AlH_3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蕊 胡岚 +3 位作者 张彦 刘红妮 王克勇 王婧娜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98,共5页
为评价环境湿度对AlH3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干燥器平衡法及动态吸湿性分析法研究了AlH3的吸湿水解过程,获得AlH3的等温吸湿曲线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相对湿度(CRH)。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及有机元素分析仪对不同环境湿... 为评价环境湿度对AlH3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干燥器平衡法及动态吸湿性分析法研究了AlH3的吸湿水解过程,获得AlH3的等温吸湿曲线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临界相对湿度(CRH)。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及有机元素分析仪对不同环境湿度下的AlH3及其水解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环境湿度小于临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AlH3的稳定性较好;当环境湿度大于临界相对湿度时,AlH3会发生明显的水解反应,并在晶体表面逐渐生成Al(OH)3,同时AlH3的临界相对湿度与环境温度呈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lH3 环境湿度 动态吸湿性分析法 临界相对湿度 水解稳定性 Al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土污染对电路板表面湿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怡琳 韦霞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63-168,共6页
以尘土颗粒中具有代表性的可溶性盐和不可溶颗粒覆盖标准梳状电路板进行温湿偏置实验,通过线间绝缘电阻监测,研究可溶性盐颗粒的成分及溶解度对电路板表面临界相对湿度的影响以及不可溶颗粒在毛细管作用下改变电路板表面水分脱附从而影... 以尘土颗粒中具有代表性的可溶性盐和不可溶颗粒覆盖标准梳状电路板进行温湿偏置实验,通过线间绝缘电阻监测,研究可溶性盐颗粒的成分及溶解度对电路板表面临界相对湿度的影响以及不可溶颗粒在毛细管作用下改变电路板表面水分脱附从而影响其表面湿度的机理,并进一步探讨了颗粒污染造成电路板表面电化学迁移的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土颗粒 电路板 盐的溶解性 临界相对湿度 温湿偏置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湿度与粒径对铅精矿吸湿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萍 匡致望 +1 位作者 夏中卫 廖舟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7-311,共5页
为阐明温度、湿度与粒径对铅精矿物料吸湿性的影响规律,对铅精矿物料的吸湿性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铅精矿吸湿率的变化在0.045%~0.717%。当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5%时粒径小于0.075mm的铅精矿物料的吸湿率最大,为0.717%... 为阐明温度、湿度与粒径对铅精矿物料吸湿性的影响规律,对铅精矿物料的吸湿性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铅精矿吸湿率的变化在0.045%~0.717%。当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95%时粒径小于0.075mm的铅精矿物料的吸湿率最大,为0.717%;铅精矿的吸湿率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粒径的减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且其吸湿性主要发生在前5h内,24h后达到平衡状态。铅精矿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在55%~58%,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粒径的减小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精矿 湿度 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