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仪研制及其在低温低压风洞中的标定试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石玉
付增良
+2 位作者
赵俊波
高清
钱儿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5,103,共6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测量装置。风速仪基于旋转测压旋杆、增加测压旋杆两端测压探头动压的原理设计,在临近空间环境和超低动压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风速测量精度。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临近空间环...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测量装置。风速仪基于旋转测压旋杆、增加测压旋杆两端测压探头动压的原理设计,在临近空间环境和超低动压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风速测量精度。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临近空间环境模拟风洞中开展了低温低压低风速测量标定试验,试验来流速度范围为5~14m/s。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的动压信号与正/余弦函数拟合结果一致性较高,压差测量值的相对量可信度较高。此外,压差幅值信号与来流风速成线性关系,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获得风速仪的测量标定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风速测量
临近空间环境模拟风洞
风洞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近空间飞艇排翼式艇翼气动干扰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建民
宋笔锋
张亚锋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4,共7页
临近空间排翼式升浮一体飞艇是运行在临近空间环境,由水平、垂直方向具有一定几何间隔的两个艇翼连接两个囊体构成的新型低速飞行器。本文通过研制附加支架,使用一种低雷诺数风洞测量了两个对称翼型在水平、垂直方向相对位置、雷诺数、...
临近空间排翼式升浮一体飞艇是运行在临近空间环境,由水平、垂直方向具有一定几何间隔的两个艇翼连接两个囊体构成的新型低速飞行器。本文通过研制附加支架,使用一种低雷诺数风洞测量了两个对称翼型在水平、垂直方向相对位置、雷诺数、迎角等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前翼型模型对后翼型模型的升力和阻力系数干扰值的定量结果;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并通过自由飞模型对由实验数据推导出的前、后机翼间的气动干扰进行验证,得出一些对排翼式布局飞行器总体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数据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低雷诺数
排翼布局
气动干扰
升浮一体飞艇
风洞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临近空间升浮一体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广强
刘强
+2 位作者
石永彬
白鹏
纪楚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应用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升浮一体太阳能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研究,通过优化选形设计获得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分析存在差别的原因;应用张线天平支撑风洞试验测试技术,对设计布局开展实验验证研究,建立大...
应用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升浮一体太阳能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研究,通过优化选形设计获得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分析存在差别的原因;应用张线天平支撑风洞试验测试技术,对设计布局开展实验验证研究,建立大展弦比的双机身气动布局风洞试验测试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实验模型的纵向和横向气动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洞试验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可靠性,获得了对总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和试验数据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升浮一体
CFD
风洞
试验
张线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
被引量:
8
4
作者
秦强
蒋军亮
+2 位作者
成竹
贾二院
郝庆瑞
《飞机设计》
2016年第6期41-48,共8页
围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共性问题,形成了一套包含临近空间气压环境模拟、红外辐射加热实现、非线性瞬态热载荷控制,以及关键试验参数测量在内的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该试验技术重点涉及一种以双层壁气压环境模拟舱、...
围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共性问题,形成了一套包含临近空间气压环境模拟、红外辐射加热实现、非线性瞬态热载荷控制,以及关键试验参数测量在内的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该试验技术重点涉及一种以双层壁气压环境模拟舱、多级联动真空泵组为主要特征的大型临近空间气压环境地面模拟系统;以石英灯/石墨发热体、热反射屏为关键构件构成的地面热防护试验,用典型红外辐射加热装置设计方法;考虑热损失标定与补偿的温度-热流密度实时迭代耦合控制方法。同时,研制了一种水冷圆箔式热流密度传感器,并结合高度系数修正,形成了高温环境下热防护试验件表面热流密度测量方法,并且简要介绍了针对非金属热防护试验件的2种测温方法。以上技术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地面验证,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高超声速飞行器
地面热防护试验
气压
环境模拟
石英灯/石墨加热装置
气动加热
瞬态热载荷控制
热流密度/温度测量
原文传递
临近空间螺旋桨叶素非定常等离子体增效实验研究
5
作者
田学敏
田希晖
+4 位作者
车学科
聂万胜
陈庆亚
姜家文
周思引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基于等离子体诱导射流雷诺相似原则和螺旋桨叶素理论,开展了螺旋桨叶素地面风洞实验,比较了定常与非定常两种激励模式对螺旋桨拉力的影响,以及非定常模式下占空比、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电压幅值下,定常模式对螺旋桨拉力增效为9.8%...
基于等离子体诱导射流雷诺相似原则和螺旋桨叶素理论,开展了螺旋桨叶素地面风洞实验,比较了定常与非定常两种激励模式对螺旋桨拉力的影响,以及非定常模式下占空比、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电压幅值下,定常模式对螺旋桨拉力增效为9.8%,非定常模式对螺旋桨增效大于定常模式,非定常模式下最大增效20.4%。螺旋桨桨叶相对半径在0.4与0.85之间时,非定常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对螺旋桨叶素拉力增效较好,将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在桨叶相对半径0.4与0.85之间可提高能量利用率。相同重复频率下,螺旋桨增效随着占空比的减小而增大,占空比为10%时,增效最大。相同占空比下,重复频率存在一个最优值,频率为30Hz时,等离子体对螺旋桨的增效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螺旋桨
非定常
等离子体
风洞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永升
郎卫东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6期675-680,共6页
随着我国在临近空间和深空领域探测活动的推进,低密度环境模拟气动试验设施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发展相应的亚声速低密度风洞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设计特点、关键技术和试验能力,...
随着我国在临近空间和深空领域探测活动的推进,低密度环境模拟气动试验设施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发展相应的亚声速低密度风洞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设计特点、关键技术和试验能力,分析国内在空天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中遇到的低密度低雷诺数气动力学问题,提出建设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需求。通过对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声速
风洞
低密度
环境模拟
临近
空间
深空探测
低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微量气动力试验及计算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俊红
靳旭红
+2 位作者
刘春风
苗文博
程晓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7,共11页
针对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微量气动力风洞试验准确测量需求,研制了微量天平测力系统,实现了微量天平的结构设计和静态校准。采用钝锥简单外形进行试验验证,并对三角翼升力体复杂外形做了探索,结果表明:钝锥外形验证试验中,3次试验时天平各...
针对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微量气动力风洞试验准确测量需求,研制了微量天平测力系统,实现了微量天平的结构设计和静态校准。采用钝锥简单外形进行试验验证,并对三角翼升力体复杂外形做了探索,结果表明:钝锥外形验证试验中,3次试验时天平各载荷单元的气动数据重复性精度均优于4.8%;探索试验中,三角翼升力体外形采用该风洞目前能达到最低密度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该微量测力天平在极限状态下表现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上述外形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钝锥和三角翼升力体的气动力均与微量天平测力结果吻合较好;对于简单钝锥外形,在其试验条件下,钝锥表面压阻远高于摩阻;对于三角翼升力体外形,其试验条件下环境大气更加稀薄,三角翼表面摩阻占比与压阻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风洞
试验
微量天平
气动力
高速飞行器
原文传递
题名
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仪研制及其在低温低压风洞中的标定试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石玉
付增良
赵俊波
高清
钱儿
机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5,103,共6页
基金
高分专项青年创新基金
文摘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测量装置。风速仪基于旋转测压旋杆、增加测压旋杆两端测压探头动压的原理设计,在临近空间环境和超低动压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风速测量精度。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的临近空间环境模拟风洞中开展了低温低压低风速测量标定试验,试验来流速度范围为5~14m/s。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的动压信号与正/余弦函数拟合结果一致性较高,压差测量值的相对量可信度较高。此外,压差幅值信号与来流风速成线性关系,通过线性拟合的方法获得风速仪的测量标定模型。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风速测量
临近空间环境模拟风洞
风洞
试验
Keywords
near space
wind speed measuring
near-space environment simulation windtunnel
wind tunnel test
分类号
V241.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近空间飞艇排翼式艇翼气动干扰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建民
宋笔锋
张亚锋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系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4,共7页
文摘
临近空间排翼式升浮一体飞艇是运行在临近空间环境,由水平、垂直方向具有一定几何间隔的两个艇翼连接两个囊体构成的新型低速飞行器。本文通过研制附加支架,使用一种低雷诺数风洞测量了两个对称翼型在水平、垂直方向相对位置、雷诺数、迎角等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前翼型模型对后翼型模型的升力和阻力系数干扰值的定量结果;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并通过自由飞模型对由实验数据推导出的前、后机翼间的气动干扰进行验证,得出一些对排翼式布局飞行器总体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数据与结论。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低雷诺数
排翼布局
气动干扰
升浮一体飞艇
风洞
试验
Keywords
near space
low-Reynolds number
tandem-wing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lift and buoyancy incorporated airship
wind tunnel test
分类号
V211.5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临近空间升浮一体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广强
刘强
石永彬
白鹏
纪楚群
机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816026)
文摘
应用理论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升浮一体太阳能无人机气动布局设计研究,通过优化选形设计获得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对比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以及分析存在差别的原因;应用张线天平支撑风洞试验测试技术,对设计布局开展实验验证研究,建立大展弦比的双机身气动布局风洞试验测试方法,分析了不同雷诺数下实验模型的纵向和横向气动特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洞试验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可靠性,获得了对总体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和试验数据结果。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升浮一体
CFD
风洞
试验
张线支撑
Keywords
near-space
buoyancy-lift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ind tunnel test
cable mounting
分类号
V27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
被引量:
8
4
作者
秦强
蒋军亮
成竹
贾二院
郝庆瑞
机构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疲劳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飞机设计》
2016年第6期41-48,共8页
文摘
围绕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共性问题,形成了一套包含临近空间气压环境模拟、红外辐射加热实现、非线性瞬态热载荷控制,以及关键试验参数测量在内的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该试验技术重点涉及一种以双层壁气压环境模拟舱、多级联动真空泵组为主要特征的大型临近空间气压环境地面模拟系统;以石英灯/石墨发热体、热反射屏为关键构件构成的地面热防护试验,用典型红外辐射加热装置设计方法;考虑热损失标定与补偿的温度-热流密度实时迭代耦合控制方法。同时,研制了一种水冷圆箔式热流密度传感器,并结合高度系数修正,形成了高温环境下热防护试验件表面热流密度测量方法,并且简要介绍了针对非金属热防护试验件的2种测温方法。以上技术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地面验证,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高超声速飞行器
地面热防护试验
气压
环境模拟
石英灯/石墨加热装置
气动加热
瞬态热载荷控制
热流密度/温度测量
Keywords
near space hypersonic vehicle
ground thermal protection experiment
atmospheric pressure simulation
quartz lamps/graphite heater
aerodynamic heating
transient heat load controlling
heat flux/temperature measurement
分类号
V216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临近空间螺旋桨叶素非定常等离子体增效实验研究
5
作者
田学敏
田希晖
车学科
聂万胜
陈庆亚
姜家文
周思引
机构
装备学院航天装备系
出处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1-367,共7页
文摘
基于等离子体诱导射流雷诺相似原则和螺旋桨叶素理论,开展了螺旋桨叶素地面风洞实验,比较了定常与非定常两种激励模式对螺旋桨拉力的影响,以及非定常模式下占空比、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电压幅值下,定常模式对螺旋桨拉力增效为9.8%,非定常模式对螺旋桨增效大于定常模式,非定常模式下最大增效20.4%。螺旋桨桨叶相对半径在0.4与0.85之间时,非定常等离子体流动控制对螺旋桨叶素拉力增效较好,将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在桨叶相对半径0.4与0.85之间可提高能量利用率。相同重复频率下,螺旋桨增效随着占空比的减小而增大,占空比为10%时,增效最大。相同占空比下,重复频率存在一个最优值,频率为30Hz时,等离子体对螺旋桨的增效最大。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螺旋桨
非定常
等离子体
风洞
实验
Keywords
Stratospheric
Propellers
Unsteady
Plasma
Wind tunnel experiment
分类号
TL61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张永升
郎卫东
机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出处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年第6期675-680,共6页
文摘
随着我国在临近空间和深空领域探测活动的推进,低密度环境模拟气动试验设施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发展相应的亚声速低密度风洞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设计特点、关键技术和试验能力,分析国内在空天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中遇到的低密度低雷诺数气动力学问题,提出建设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需求。通过对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
关键词
亚声速
风洞
低密度
环境模拟
临近
空间
深空探测
低雷诺数
Keywords
subsonic wind tunnel
low density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near spac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low Reynolds number
subsonic wind tunnel
low density
environmental simulation
near space
deep space exploration
low Reynolds number
分类号
V2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微量气动力试验及计算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俊红
靳旭红
刘春风
苗文博
程晓丽
机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飞行器气动热防护实验室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出处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902313)。
文摘
针对临近空间大气环境微量气动力风洞试验准确测量需求,研制了微量天平测力系统,实现了微量天平的结构设计和静态校准。采用钝锥简单外形进行试验验证,并对三角翼升力体复杂外形做了探索,结果表明:钝锥外形验证试验中,3次试验时天平各载荷单元的气动数据重复性精度均优于4.8%;探索试验中,三角翼升力体外形采用该风洞目前能达到最低密度状态,试验结果表明:该微量测力天平在极限状态下表现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上述外形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数值计算得到的钝锥和三角翼升力体的气动力均与微量天平测力结果吻合较好;对于简单钝锥外形,在其试验条件下,钝锥表面压阻远高于摩阻;对于三角翼升力体外形,其试验条件下环境大气更加稀薄,三角翼表面摩阻占比与压阻相当。
关键词
临近
空间
风洞
试验
微量天平
气动力
高速飞行器
Keywords
near space
wind tunnel test
microbalance
aerodynamic force
high speed vehicles
分类号
V4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临近空间低速飞行器风速仪研制及其在低温低压风洞中的标定试验
张石玉
付增良
赵俊波
高清
钱儿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临近空间飞艇排翼式艇翼气动干扰实验研究
苏建民
宋笔锋
张亚锋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临近空间升浮一体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研究
陈广强
刘强
石永彬
白鹏
纪楚群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地面热防护试验技术
秦强
蒋军亮
成竹
贾二院
郝庆瑞
《飞机设计》
2016
8
原文传递
5
临近空间螺旋桨叶素非定常等离子体增效实验研究
田学敏
田希晖
车学科
聂万胜
陈庆亚
姜家文
周思引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现状和发展
张永升
郎卫东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临近空间高速飞行器微量气动力试验及计算
李俊红
靳旭红
刘春风
苗文博
程晓丽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