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实践样态、建构策略与驱动路径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超 宋振鹏 汤立许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对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的底层逻辑、实践样态、建构策略、现实挑战、驱动路径进行系统梳理。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的底层逻辑表现为以智能穿戴设备和辅助器械为工具,以健康数据要素为驱动,以...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对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的底层逻辑、实践样态、建构策略、现实挑战、驱动路径进行系统梳理。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的底层逻辑表现为以智能穿戴设备和辅助器械为工具,以健康数据要素为驱动,以数字平台赋能为突破。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的建构策略体现在技术集成融合基础上实现人机交互,并从生物、心理、医学三个维度推进服务范式创新。当前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的实践工作中仍面临智能化场景创建不足、健康大数据驱动效用低下、供需端不匹配的内部阻碍,也存在政策文本失位、科技转化动力不足、应用标准缺失的外部阻碍。从环境、组织、技术三个维度分别提出数智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的内部与外部驱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主动健康管理 运动健康服务 数据驱动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的影响机制探究——基于CLASS2020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香雪 易上程 《中国医疗保险》 2024年第3期56-66,共11页
老年群体的主动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规避慢性病住院费用、减轻慢性病医疗负担。互联网的发展使其成为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个体进行健康管理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对老年群体的互联网行为和主动健康管理研究发现:互联... 老年群体的主动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规避慢性病住院费用、减轻慢性病医疗负担。互联网的发展使其成为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个体进行健康管理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对老年群体的互联网行为和主动健康管理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方式中的信息获取、聊天互动和网上娱乐均在不同程度上正向影响了老年人的主动健康管理。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大众媒体要推广契合老年人互联网使用习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接触频率及其对各种疾病的辨识和预防能力;家庭成员既要发挥老年人在互联网接入中的指导作用,也要主动关心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强化网络治理和软件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提供便捷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动健康管理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AI“三早”慢性病主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评价
3
作者 王益钟 李晓光 +3 位作者 沈庆华 吴钜凌 莫诚杰 彭梦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606-610,共5页
慢性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目前学界多方探索通过智能化手段对慢性病进行健康干预与管理。文章基于“三早”主动健康管理理念,在5G+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AI智能助手,通过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研发了“‘两慢病’患... 慢性病严重威胁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目前学界多方探索通过智能化手段对慢性病进行健康干预与管理。文章基于“三早”主动健康管理理念,在5G+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引入AI智能助手,通过大数据和数字化技术研发了“‘两慢病’患者画像”“慢性病管理质控模型”“健康评估模块”“‘两慢病’辅助决策模型”等核心算法模块并应用。实践结果证实,5G+AI“三早”慢性病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对“两慢病”人群进行有效的数据监测管理、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为医防融合服务模式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人工智能 分级诊疗 主动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三高”患者的管理效果
4
作者 邓健忠 丘碧月 +3 位作者 陈建标 张玲 周志衡 潘海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9期169-172,共4页
目的 探讨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三高”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各社康中心管辖范围内常住居民中的127例“三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4)与研究组(n=63)。对... 目的 探讨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三高”患者的管理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各社康中心管辖范围内常住居民中的127例“三高”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4)与研究组(n=63)。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主动健康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遵医嘱依从率。结果 管理后,研究组的体重低于对照组,腰围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遵医嘱依从率为98.41%,高于对照组的84.78%,并发症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9.3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社区“三高”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遵医嘱依从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 主动健康管理模式 血压 血脂 血糖
原文传递
我国农村社区主动健康管理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洪岳森 赵允伍 +1 位作者 王晓松 王珩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46,共3页
从居民个人与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内容与供方、社区建设三个方面归类农村社区主动健康管理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建议:树立健康主人翁意识、营造主动健康管理氛围、加强政策支持与落实、推动统一平台建设。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居民 主动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心血管系统主动健康管理中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田美策 翟文轩 +3 位作者 吴岳 于伟泓 王立清 王现强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9期947-950,共4页
目的初步分析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佩戴者多种生活情境下的数据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10—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8岁以上健康受试者300例,首先进行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的... 目的初步分析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佩戴者多种生活情境下的数据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10—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18岁以上健康受试者300例,首先进行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的标准化测量。随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300名受试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75名,分别在电极片接触不良、运动干扰、电磁干扰、导联错误情境下穿戴主动健康设备(快速心电检测仪)及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动态心电图仪)各检测1d,测量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动态心电图,并将多种测量方式后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差异化描述。结果标准化测量结果显示,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检出的总心搏>10万的比例低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他参数的判断方面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情境下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化测量结果比较,电极片接触不良时主动健康设备及医用设备的总心搏>10万的检出率均偏低;存在运动干扰时,两种设备早搏及ST段/T波改变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存在电磁干扰时,两种设备各测量参数未见明显差异化趋势;存在导联错误时,两种设备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未受影响,但ST段/T波异常的检出率有增高趋势。不同情境下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与常规医用检测设备在各参数的判断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规范测量及佩戴的前提下,动态心电设备具备较高的精确度及良好的可靠性,有必要普及相关规范,将可穿戴主动健康设备用于主动健康管理,从而提高人群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管理 心血管疾病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在社区慢性病患者中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有彩 陈惜琴 郭桂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2期2052-2053,共2页
目的:探讨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PCAC)在社区慢性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5月在我社区中心就诊在管或管理的30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服务,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讨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PCAC)在社区慢性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5月在我社区中心就诊在管或管理的300例社区慢性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服务,观察组采用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及社区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生命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情感功能、心理状态、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67%,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AC可有效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提升社区护理满意度,降低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 生命质量 社区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管娅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8-11,共4页
探讨分析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社区糖尿病患者200例,2021年1月-12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100例则接受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对比分... 探讨分析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社区糖尿病患者200例,2021年1月-12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管理,研究组100例则接受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管理结局。结果 对比两组管理血糖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管理后血糖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护理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管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来说,采用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可以对其血糖值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提升其自身的管理能力,增强其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而可以获得较高的管理服务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以人为中心的主动健康管理服务 血糖指标 自我管理能力 服务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培育的必然价值、现实之境及应然之策
9
作者 陆贝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主动健康素养培育,是改变青少年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提升其健康水平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健康中国背景,对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培育的必然价值、现实之境以及应然之策展开探... 主动健康素养培育,是改变青少年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提升其健康水平的关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立足健康中国背景,对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培育的必然价值、现实之境以及应然之策展开探讨。研究表明:提升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预防慢性疾病的必要举措、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必备手段、增强青少年时期健康终身效益的必要途径。当前,由于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匮乏,致使其主动维护健康的意愿不尽如人意,不良生活方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较低,且教育隐性内卷现象挤压了主动健康理念的生存空间。因此,必须构建青少年主动健康管理体制,在此前提下,强化体育、卫生、教育的融合,搭建“六化”专属青少年的主动健康科普平台,以体质测试为核心,发挥体育参与对改变生活方式的连锁效应,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主动健康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青少年主动健康素养 体卫教融合 数智赋能 主动健康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弓孟春 刘莉 +4 位作者 王媛媛 陈华娟 梁效玮 邓光璞 朱宏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100,共8页
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主动健康管理(PHM)服务模式的理念。PHM是以人为本的模式,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旨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管理模式。剖析了中国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提... 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主动健康管理(PHM)服务模式的理念。PHM是以人为本的模式,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旨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管理模式。剖析了中国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开创“主动健康模式”新时代所需要的5个发展维度,即通过提高主动健康管理素养水平,精准预测健康风险,智能预警预测健康事件,有效干预健康结局,从而促进全民健康。基于这5个发展维度,探讨了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所需的支撑条件和技术体系,包括理念变革及政策支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健康监测技术、健康行为干预技术以及推进社区示范与评价研究,总结了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学、数据生态领域、人工智能、社区实践、循证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攻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管理 健康风险预测 全民健康
原文传递
5G赋能主动健康管理系统的探索
11
作者 雷勇 易嵩杰 《广西通信技术》 2022年第4期39-43,共5页
基于5G专网、医疗边缘云、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融合的主动健康管理系统,将多源多维异构多协议的健康数据进行安全、可靠的采集和分析,构建医、护、患三方沟通平台,实现了病房的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形成护理、检测、评估、服... 基于5G专网、医疗边缘云、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融合的主动健康管理系统,将多源多维异构多协议的健康数据进行安全、可靠的采集和分析,构建医、护、患三方沟通平台,实现了病房的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的同时形成护理、检测、评估、服务、监控、反馈和优化的闭环式5G主动健康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健康管理 5G专网 医疗边缘云 智慧病房
原文传递
慢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效果及依从性影响
12
作者 孙利军 苌华颖 《大医生》 2022年第9期123-126,共4页
目的研究慢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作用效果及用药依从性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丰台区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 目的研究慢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作用效果及用药依从性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北京市丰台区铁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2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管理组和主动预约组,各41例。常规管理组患者开展常规健康管理干预,主动预约组患者开展慢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血压、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主观幸福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主动预约组患者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均低于常规管理组(均P<0.05)。主动预约组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占比高于常规管理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主动预约组高于常规管理组(均P<0.05);干预后主动预约组患者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而消极情感评分低于常规管理组(均P<0.05)。结论慢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干预可有效控制EH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慢病主动预约健康管理 依从性 自我管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关穴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主动性健康管理有效性研究
13
作者 李剑 李菊红 +2 位作者 黄亚莉 郑佩峰 王玮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22-23,共2页
探讨电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局部室壁变薄或合并异常运动的有效性,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主动性的健康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冠心病有超声诊断室壁变薄或合并异常运动的患者67例,分为针刺组加西医常规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研究对象进... 探讨电针刺内关穴对冠心病局部室壁变薄或合并异常运动的有效性,为冠心病患者进行主动性的健康管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冠心病有超声诊断室壁变薄或合并异常运动的患者67例,分为针刺组加西医常规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负荷超声心动图的记录,并采取Heger等提出的左心室九段分法进行室壁运动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 WMSI)进行分析。西医常规治疗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拜耳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丁钙)备用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针刺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双侧内关针刺,并通以40Hz、5V电刺激20min,每两天一次,治疗2个月。另外,对于两组患者基础疾按照原西医医嘱进行治疗。结果:67例患者随机分配,电针刺激加西医常规治疗组33例,有效率为81.8%(27/33);西医常规治疗组34例,有效率为73.5%(19/34)。结论:电针刺激内关穴对改善左室壁变薄或合并异常运动有统计学意义,对健康管理工作中主动干预冠心病心肌缺血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内关穴 主动健康管理 室壁运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视角下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管理状况调查
14
作者 张倩倩 金花 +1 位作者 黎婉钰 于德华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25年第4期458-464,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管理过程中主动健康管理实施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2年7月,根据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实施的肿瘤管理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范围内的全部247家社区...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肿瘤管理过程中主动健康管理实施现状。方法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2022年7月,根据目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于主动健康理念实施的肿瘤管理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范围内的全部247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调查,了解其肿瘤筛查情况、肿瘤患者健康档案建立情况和肿瘤患者随访情况。结果发放问卷247份,回收239份,有效问卷228份,有效回收率92.3%(228/247)。22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城区72家(31.6%),近郊区101家(44.3%),远郊区55家(24.1%)。89.0%(203/228)的机构开展了肿瘤筛查,筛查病种包括大肠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和胃癌。92.5%(211/228)的机构为肿瘤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99.1%(226/228)的机构开展了肿瘤患者随访,其中,29.6%(67/226)的机构对肿瘤患者每年进行1~2次随访,42.5%(96/226)的机构随访频率视患者卡氏评分情况确定,99.1%(224/226)的机构进行电话随访。84.6%(193/228)的机构对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其中,78.8%(152/193)的机构开展运动指导、76.2%(147/193)的机构开展心理相关知识指导。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肿瘤筛查、建立健康档案、对肿瘤患者进行随访的频率、对肿瘤患者的随访评估内容、对肿瘤患者的随访方式、开展肿瘤健康教育服务和对肿瘤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肿瘤筛查的病种尚未完全覆盖,随访质量有待提高,健康教育尚不全面,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肿瘤筛查、建档、随访情况及健康教育情况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中心 肿瘤 主动健康管理
原文传递
云计算老年慢性病全过程管理平台建设探讨
15
作者 范晨皓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22期42-44,共3页
我国已经步入老年慢性病的高负担期,亟须建立慢性病全程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老年慢病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整个医疗健康服务链的深度整合,拓宽了医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了新型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该平台功能设... 我国已经步入老年慢性病的高负担期,亟须建立慢性病全程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老年慢病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整个医疗健康服务链的深度整合,拓宽了医疗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建立了新型的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该平台功能设计的核心是转变自我健康管理模式,通过为老年慢病患者定制特色服务,帮助他们主动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为了实现老年慢病的全程管理,平台主要从慢病患者的疾病医疗和日常看护两个方面着手,有效整合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资源,并建立全维度的健康档案,实现慢病从数据的监测、预测、干预的全过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老年慢性病 主动健康管理 全过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丽榕 孙明强 罗贤令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提出干预策略,以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主动健康管理行为。方法对治疗后在门诊复查的100例DR患者进行每月1次的随访,共随访6个月。随访次数≥3次者为随...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提出干预策略,以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主动健康管理行为。方法对治疗后在门诊复查的100例DR患者进行每月1次的随访,共随访6个月。随访次数≥3次者为随访依从性良好,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R患者随访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随访依从性良好57例,占比57.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R程度、居住地、文化程度、就业及医疗保险情况影响DR患者的随访依从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883)、轻度非增殖型DR病变(OR=2.147)、居住在农村(OR=2.113)、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OR=2.284),以及无业(OR=1.919)、无医疗保险(OR=2.184)均是DR患者随访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R患者的随访依从性与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病情分期、就业和医疗保险情况相关,可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促进患者的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随访依从性 主动健康管理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医院患者电子病历安全共享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明月 王淑 许德俊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8-72,共5页
目的/意义针对互联网开放场景下患者个人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开放共享面临的难点和挑战,设计一套安全共享模型,推动医疗机构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开放共享。方法/过程提炼分析影响患者个人电子病历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要素,界定... 目的/意义针对互联网开放场景下患者个人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开放共享面临的难点和挑战,设计一套安全共享模型,推动医疗机构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开放共享。方法/过程提炼分析影响患者个人电子病历数据开放共享的关键要素,界定互联网医疗场景下电子病历数据开放范围、标准和格式,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共享模型。结果/结论基于区块链建设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安全共享模式,可初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数据可信存证和安全开放共享,为未来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健康数据安全开放共享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病历共享 医疗区块链 医疗数据安全 主动健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