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线编程的弧焊机器人焊枪姿态主动柔顺控制方法
1
作者 唐兴贵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4年第7期71-75,共5页
为降低焊枪冲击力,设计离线编程的弧焊机器人焊枪姿态主动柔顺控制方法,提升主动柔顺控制效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可精准完成焊枪姿态主动柔顺控制,且焊枪姿态运动轨迹较为柔顺。在不同焊接速度下,该方法主动柔顺控制误差均较小,具备较优... 为降低焊枪冲击力,设计离线编程的弧焊机器人焊枪姿态主动柔顺控制方法,提升主动柔顺控制效果。实验证明,该方法可精准完成焊枪姿态主动柔顺控制,且焊枪姿态运动轨迹较为柔顺。在不同焊接速度下,该方法主动柔顺控制误差均较小,具备较优的控制效果。在存在扰动的情况下,该方法也可快速完成控制,且控制超调量较小,抗干扰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线编程 弧焊机器人 焊枪姿态 主动柔顺控制 阻抗控制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磨抛力主动柔顺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成刚 朱岚涤 +1 位作者 汪晓鑫 刘吉华 《机器人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针对机器人磨抛过程中的力控制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机器人磨抛力的监测方法,介绍和分析了主动柔顺控制技术中的两大经典力控制理论,并阐述了基于神经网络、模糊跟踪、PID等智能磨抛力控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了机器人磨抛力控制的关键性问题... 针对机器人磨抛过程中的力控制问题,本文总结了目前机器人磨抛力的监测方法,介绍和分析了主动柔顺控制技术中的两大经典力控制理论,并阐述了基于神经网络、模糊跟踪、PID等智能磨抛力控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了机器人磨抛力控制的关键性问题,对多维传感器解耦与融合检测技术、主-被动柔顺控制技术、机器视觉磨抛环境检测技术等进行展望,为未来机器人磨抛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磨抛 恒力控制 主动柔顺控制 模糊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孔装配主动柔顺中心设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夏妍春 殷跃红 +1 位作者 霍华 陈兆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5-1017,1021,共4页
在柔顺控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概念 ;针对具体的装配状态进行几何和力学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设置策略及主动柔顺中心区域。研究结果为机器人装配操作主动柔顺控制奠... 在柔顺控制的基础上 ,提出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概念 ;针对具体的装配状态进行几何和力学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轴孔装配作业中主动柔顺中心的设置策略及主动柔顺中心区域。研究结果为机器人装配操作主动柔顺控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顺 主动柔顺中心 主动柔顺中心区域 轴孔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卡阻及主动柔顺装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夏妍春 殷跃红 +1 位作者 盛鑫军 陈兆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63-68,共6页
分析了基于轴孔装配的动态卡阻和楔紧现象,推导出一点和两点接触时,轴在孔中发生卡阻和楔紧状态的力学方程,给出动态卡阻图和避免卡阻和楔紧状态发生的力/力矩条件。通过研究主动柔顺装配过程,分析了影响装配的几个重要参数之间的... 分析了基于轴孔装配的动态卡阻和楔紧现象,推导出一点和两点接触时,轴在孔中发生卡阻和楔紧状态的力学方程,给出动态卡阻图和避免卡阻和楔紧状态发生的力/力矩条件。通过研究主动柔顺装配过程,分析了影响装配的几个重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插轴入孔的主动柔顺运动空间。这些研究成果为机器人装配的主动柔顺控制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柔顺控制 动态卡阻 楔紧 主动柔顺空间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无力传感器主动柔顺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吉来 曲道奎 +1 位作者 徐方 邹风山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9-166,共8页
针对机器人系统对柔顺性、安全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电流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方法,并采用硅片传输机器人进行拖曳式示教和碰撞保护实验。首先通过磁场定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将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模型化为较为简... 针对机器人系统对柔顺性、安全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电流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方法,并采用硅片传输机器人进行拖曳式示教和碰撞保护实验。首先通过磁场定向控制(field oriented control,FOC)将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模型化为较为简单的形式,同时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也可根据硅片传输机器人特殊的构型及关节耦合关系而大大简化。然后将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模型与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结合,设计扰动观测器,进行基于电流模型的转矩检测。最后将转矩观测器与力/位混合控制结构结合,实现基于电机电流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并在硅片传输机器人进行实验,实际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传统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额外的传感器,成本低廉,不降低机器人自身刚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柔顺控制 机器人动力学 关节转矩控制 转矩观测器 电机转矩模型 碰撞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柔顺抛磨力在协作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布挺 张刚 +1 位作者 焦文潭 王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6-280,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柔顺的机器人抛磨力控制方法,该力反馈末端执行器将被安装到ur协作机器人末端法兰的集成单元中。基于主动柔性装置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提出了抛磨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机器人的位置并控制位置控制。通过集成一个力传感器...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柔顺的机器人抛磨力控制方法,该力反馈末端执行器将被安装到ur协作机器人末端法兰的集成单元中。基于主动柔性装置的力/位混合控制策略,提出了抛磨系统控制装置控制机器人的位置并控制位置控制。通过集成一个力传感器,测量抛磨力并反馈给控制器,根据抛磨的预先计划要求对其进行调节。协作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具有抛磨头,机器人控制器的力控算法操作抛磨头,从而实现恒力抛磨,以提供抛磨工具的柔度。在建模分析之后,使用复合非线性反馈控制算法来改善协作机器人本体的力控动态瞬时反映效果。经过实验表明,基于主动柔顺的机器人抛磨力控制算法可以有效的跟踪和补偿力和位置数据,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和显著的力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抛磨 主动柔顺 力/位混合控制 非线性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不平整地形下足式机器人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世俊 邢琰 胡勇 《航天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2,63,共7页
为实现足式机器人在不平整地形下的稳定行走,提高机器人对不平整地形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主动柔顺控制方案,包括基于关节空间的主动柔顺控制、机身姿态柔顺控制和关节PD控制。根据足式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设计平地步态,作为机器人不平整地... 为实现足式机器人在不平整地形下的稳定行走,提高机器人对不平整地形的适应能力,提出一种主动柔顺控制方案,包括基于关节空间的主动柔顺控制、机身姿态柔顺控制和关节PD控制。根据足式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设计平地步态,作为机器人不平整地形下前进的主步态;通过采用基于关节空间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和机身姿态柔顺控制方法,生成关节角度和角速度修正量,进而得到腿部关节跟踪指令;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多种地形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提高了机器人对不平整地形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式机器人 不平整地形 阻抗控制 主动柔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打磨机器人的主动柔顺控制 被引量:24
8
作者 许家忠 郑学海 周洵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1-158,共8页
针对复合材料工件表面打磨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控制的自适应阻抗控制方案。研究了复合材料打磨作业的实际加工过程,通过接触力反馈信号给出控制机器人末端参考位置的控制方法。对传统的阻抗控制方法进行改进... 针对复合材料工件表面打磨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位置控制的自适应阻抗控制方案。研究了复合材料打磨作业的实际加工过程,通过接触力反馈信号给出控制机器人末端参考位置的控制方法。对传统的阻抗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建立机器人参考位置与力跟踪误差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自适应控制器,解决了阻抗控制对机械臂末端理想位置的判断问题和打磨轨迹在线补偿问题。对机器人末端的位置轨迹与接触力进行仿真,验证了自适应阻抗控制器柔顺力跟踪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阻抗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磨削力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符合复合材料零部件的实际打磨工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自适应阻抗控制 复合材料打磨 主动柔顺控制 力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机械臂主动柔顺控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贠今天 王树新 回振波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7-1330,1353,共5页
着重进行刚-柔机械臂主动柔顺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对刚-柔机械臂进行总体柔顺控制的时候,采用基于视觉反馈的位置控制和基于应变反馈的力控制相结合的开关变结构控制,我们称之为准变结构控制。在柔性机械臂进行主动跟随的控制过程中,... 着重进行刚-柔机械臂主动柔顺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在对刚-柔机械臂进行总体柔顺控制的时候,采用基于视觉反馈的位置控制和基于应变反馈的力控制相结合的开关变结构控制,我们称之为准变结构控制。在柔性机械臂进行主动跟随的控制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在线预测误差补偿的方法,以提高柔性机械臂主动柔顺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机械臂 主动柔顺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确知环境下刚-柔机械臂主动柔顺运动控制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贠今天 王树新 丁杰男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8-13,共6页
对未知环境下刚-柔机械臂主动柔顺控制进行仿真研究.利用MatlabTM提供的控制工具箱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使用SimulinkTM进行系统仿真.本文分别设计了PID控制器,H∞控制器,并对在不同控制器下的闭环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刚-柔机械臂主动... 对未知环境下刚-柔机械臂主动柔顺控制进行仿真研究.利用MatlabTM提供的控制工具箱进行控制器的设计,使用SimulinkTM进行系统仿真.本文分别设计了PID控制器,H∞控制器,并对在不同控制器下的闭环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对刚-柔机械臂主动柔顺控制的快速定位、慢速趋近目标物体以及柔性机械臂的主动柔顺跟随运动进行了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柔机械臂 未知环境 控制器 主动柔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洪颖 张立勋 李长胜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24-628,共5页
为保证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利用力反馈信息采用阻抗控制原理设计了康复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器,通过调整末端位置与力之间的关系使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建立了系统的控制模型,并在dSPACE平台上进行了... 为保证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利用力反馈信息采用阻抗控制原理设计了康复机器人系统的控制器,通过调整末端位置与力之间的关系使机器人具有一定的柔顺性。建立了系统的控制模型,并在dSPACE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控制器中的阻抗参数,可以使机器人获得不同的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同时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康复训练的影响。在患肢康复的不同阶段,可通过调节该控制器参数,使康复过程既能满足临床需要又具有柔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下肢康复机器人 主动柔顺控制 阻抗控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类舱段主动柔顺对接策略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家忠 陈继元 黄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146,共7页
针对筒类舱段柔顺对接问题,研究了筒类舱段对接碰撞过程,提出一种基于阻抗控制的对接策略。通过对舱段位姿调整量进行运动学逆解,建立对接机构运动学模型。在传统阻抗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阻... 针对筒类舱段柔顺对接问题,研究了筒类舱段对接碰撞过程,提出一种基于阻抗控制的对接策略。通过对舱段位姿调整量进行运动学逆解,建立对接机构运动学模型。在传统阻抗控制的基础上,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MRAC)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自适应阻抗控制系统,在环境刚度突变与环境位置改变的外部干扰下,自适应阻抗能使筒类舱段对接控制系统在短时间内恢复稳态,解决了阻抗控制消饵干扰能力弱与舱段对接过程中的力碰撞问题,实现舱段的主动柔顺对接。仿真结果表明,MRAC自适应阻抗控制相比传统阻抗与模糊自适应阻抗控制而言,能够有效地提高筒类舱段对接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与稳定性,所提对接策略能够有效地调节舱段在对接过程中的接触力,实现筒类舱段的柔顺对接,满足筒类舱段的实际对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类舱段 对接策略 主动柔顺 自适应阻抗 运动学模型 力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主动柔顺手腕位姿检测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建元 张克宁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1-43,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手腕,分析了非接触式线阵CCD图像传感器位姿检测原理,并给出了检测及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框图。
关键词 主动柔顺 图像传感器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带抛光机器人力/位混合主动柔顺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秦振江 赵吉宾 +1 位作者 李论 张洪瑶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19年第4期122-126,共5页
以复杂曲面为加工对象,将机器人、砂带机和在线恒力控制算法相结合构成机器人恒力抛光控制系统。对抛光系统加工过程中所受作用力进行分析,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坐标变化,提出重力补偿算法,消除工件重力对恒力抛光控制系统的干扰。建立力/... 以复杂曲面为加工对象,将机器人、砂带机和在线恒力控制算法相结合构成机器人恒力抛光控制系统。对抛光系统加工过程中所受作用力进行分析,根据机器人运动学坐标变化,提出重力补偿算法,消除工件重力对恒力抛光控制系统的干扰。建立力/位置混合机器人主动柔顺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参数辨识的力控模型求解方案,并基于模糊PID完成过程控制,实现对抛光力的恒定控制。通过对卫浴五金件的磨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实现机器人柔顺控制,保持恒力磨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位混合主动柔顺控制 重力补偿 最小二乘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柔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直接示教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史景飞 王大庆 +1 位作者 闫法领 高理富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69,共4页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直接牵引示教功能,对机器人直接示教问题进行了研究,在ER6C60工业机器人上开发了基于拖曳的机器人直接示教系统。机器人直接示教系统采用了基于位置调整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力/力矩传感器检测操作者的示教牵引... 为了实现机器人的直接牵引示教功能,对机器人直接示教问题进行了研究,在ER6C60工业机器人上开发了基于拖曳的机器人直接示教系统。机器人直接示教系统采用了基于位置调整的主动柔顺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力/力矩传感器检测操作者的示教牵引力,将力坐标变换后的力信号转换为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位置的调整量,实现了机器人的顺应性跟踪控制。上位机采用基于VC++的网络编程实现了机器人直接示教功能。实验结果验证了机器人直接示教系统的有效性和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柔顺控制 直接示教 力/力矩传感器 工业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打磨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万金 于苏扬 +1 位作者 赵伍端 陈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9,109,共12页
为了解决打磨过程中打磨控制系统存在扰动问题,设计了一种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并提出了一种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打磨自抗扰模糊变阻抗控制方法.所提方法的内环控制采用模糊变阻抗控制器,外环控制采用自抗扰打磨控制器.采用Lyapunov稳... 为了解决打磨过程中打磨控制系统存在扰动问题,设计了一种机器人力控末端执行器,并提出了一种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打磨自抗扰模糊变阻抗控制方法.所提方法的内环控制采用模糊变阻抗控制器,外环控制采用自抗扰打磨控制器.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所提方法的跟踪误差收敛为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内环控制相同情况下,与外环控制为PID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恒力打磨自抗扰模糊变阻抗控制方法减小了打磨过程中的力跟踪误差和位置超调量,提高了机器人打磨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和鲁棒性,实现机器人柔顺恒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打磨 主动柔顺 自抗扰控制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恒力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打磨自适应变阻抗主动柔顺恒力控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万金 于苏扬 +2 位作者 田玉祥 赵立军 曹雏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4-65,共12页
为解决工业机器人打磨过程中存在复杂时变非线性耦合与不确定性扰动导致机器人柔顺恒力打磨自适应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给出了一种可实现沿轴向平移与旋转运动解耦的力控末端执行器,其次设计了一种自抗扰控制器和一种粒子群神经网络... 为解决工业机器人打磨过程中存在复杂时变非线性耦合与不确定性扰动导致机器人柔顺恒力打磨自适应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首先给出了一种可实现沿轴向平移与旋转运动解耦的力控末端执行器,其次设计了一种自抗扰控制器和一种粒子群神经网络变阻抗控制器分别作为内环控制和外环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机器人自适应变阻抗主动柔顺恒力控制方法,用于在线自适应优化阻抗参数,动态调节打磨力修正量,实现机器人打磨作业自适应主动柔顺恒力控制。最后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闭环稳定性。通过机器人打磨系统虚拟样机联合仿真实验和机器人平台实物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较好实现静态与动态期望打磨力跟踪,减小了打磨力波动、力超调量以及打磨初期打磨工具处的冲击力,提高了打磨力控制系统抗扰动稳定性、恒力跟踪性能和动态响应能力,对复杂多变工况机器人打磨作业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打磨 恒力控制 主动柔顺 自适应变阻抗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压机械臂的主动柔顺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建雄 赵慧 蒋林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为了提高液压机械臂的人机物理接触安全性,本文基于液压转角自伺服柔顺关节构建液压机械臂模型,通过仿真模拟研究了机械臂与外界发生意外碰撞及主动接触时的主动柔顺控制。模拟结果表明,当机械臂与环境发生意外碰撞时,借助所改进的阻抗... 为了提高液压机械臂的人机物理接触安全性,本文基于液压转角自伺服柔顺关节构建液压机械臂模型,通过仿真模拟研究了机械臂与外界发生意外碰撞及主动接触时的主动柔顺控制。模拟结果表明,当机械臂与环境发生意外碰撞时,借助所改进的阻抗控制策略,机械臂可以快速逃离碰撞物并与碰撞物保持一个安全的接触力值;当机械臂对未知环境进行力控任务时,采用变阻尼阻抗控制可以实现零稳态误差、低过冲和快速上升的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机械臂 主动柔顺控制 阻抗控制 柔顺关节 PI控制 力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传感器重力补偿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插孔控制方法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健 刘韦 宋丽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利用工业机器执行插孔作业时,经常会出现误差,导致插孔作业完全失败,还会由于接触力过大,损坏装配件及周边设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插孔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自身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并... 利用工业机器执行插孔作业时,经常会出现误差,导致插孔作业完全失败,还会由于接触力过大,损坏装配件及周边设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插孔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激光扫描仪获取自身与机器人之间的距离,并转换为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机器人在激光扫描仪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通过六维力传感器采集机器人与工作环境接触时产生的存在误差的作用力,为降低六维力传感器的采集误差,通过计算重力补偿值,再与测量值相减,得出补偿后的作用力信息测量值。基于阻抗控制方式设计主动柔顺插孔控制模型,利用模型调节机器人力的输出结果,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结果表明;与补偿前相比,经过力传感器重力补偿后,机器人的输出力偏差更小,说明所研究方法的机器人主动柔顺插孔控制精度更高,达到了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传感器 重力补偿 机器人 插孔作业 主动柔顺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盔伺服系统的主动柔顺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鹏 顾宏斌 +1 位作者 吴东苏 刘晖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8-939,共12页
对头盔伺服系统(HMDPM)主动柔顺控制策略的主要内容———轨迹规划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力反馈和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进行轨迹规划,该方法利用并联机构(PM)分支杆长与运动平台位姿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力反馈... 对头盔伺服系统(HMDPM)主动柔顺控制策略的主要内容———轨迹规划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力反馈和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进行轨迹规划,该方法利用并联机构(PM)分支杆长与运动平台位姿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力反馈信息和6-3UPS并联机构滑动杆动力学模型对头部运动进行预测,为头盔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提供期望轨迹;然后,基于头盔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的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进行了计算,设计了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在进行头部运动跟踪的同时,实现了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接触力的控制;最后,采用SimMechanics模块建立了HMDPM—人交互模型,并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力反馈和滑动副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能实时地、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头部运动位置;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惯性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跟踪头部运动,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小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的接触力,降低执行机构的刚度、减少系统摩擦力等非线性因素对使用者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机构 头部运动预测 主动柔顺控制 位置控制 动力学模型 阻抗控制 位/力混合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