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5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性腹主动脉动脉瘤
1
作者 夏军 《放射学实践》 1997年第2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动脉瘤 炎性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动脉瘤的普查
2
作者 王铁平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3年第6期380-380,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动脉瘤 普查 生活质量 经济效益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裸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术中配合及干预研究
3
作者 刘娟 钱蓉 +1 位作者 罗歆池 周召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多层裸支架技术对患者术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安全性的影响,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经多层裸支架技术治疗的27例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多层裸支架技术对患者术后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安全性的影响,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经多层裸支架技术治疗的27例AD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 23.0软件对其手术治疗前、后的DBP、SBP表达水平,夹层真、假腔直径,分支动脉通畅率,夹层假腔内血栓化比率(STR)等参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综合评估ADA患者术后近、中期疗效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时27例ADA患者的24 h收缩压(24h SBP)、24 h舒张压(24h DBP)、24 h平均脉压(24h P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等血压指标表达均较手术前更低,计算白昼脉压(dPP)、夜间脉压(nPP)表达水平较手术前更高(P<0.05)。27例ADA患者术后夹层内部分血栓形成从3、6、12、18个月逐渐降低,术后夹层内完全血栓形成从3、6、12、18个月逐渐升高,相同时间节点下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12、18个月时胸主动脉直径较术前均明显降低,腹主动脉直径、真腔最大直径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术后再次开胸探查止血、一过性意识障碍、血液滤过等术后并发症比例分别占总人数的7.41%、3.70%、7.41%,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52%。结论多层裸支架技术在ADA的临床治疗中有较高的安全性,近、中期疗效肯定,对主动脉夹层的稳定和支动脉通畅提升均有益,围术期应用主动脉疾病精准护理模式对降低ADA患者血压高表达,稳定血压同样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多层裸支架技术 舒张压、收缩压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精准护理策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的血压、疼痛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张晓雅 孙明飞 田苗苗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前瞻性精准护理策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手术患者血压管理、疼痛缓解及长期预后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09例ADA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 目的研究前瞻性精准护理策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手术患者血压管理、疼痛缓解及长期预后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09例ADA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策略,55例)和研究组(前瞻性精准护理策略,54例),比较两组血压管理、疼痛、不良情绪缓解、长期预后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SBP、DBP更低(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VAS、SDS、SAS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VAS、SDS、SAS评分更低(P<0.05)。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SF-36各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干预后SF-36各维度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5.56%)比对照组(25.45%)更低(P<0.05)。结论前瞻性精准护理策略应用于ADA手术患者,可控制血压,减轻疼痛,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精准护理策略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血压管理 疼痛缓解 长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部小弯侧动脉瘤的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顾沅芮 于存涛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3期198-200,209,共4页
分支支架重建技术能很好地重建主动脉弓部小弯侧动脉瘤,但其技术难度较大、支架型号有限并且有缺货的风险。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的技术难度较小,能在必要时进行补救性治疗,且使用的支架型号较多,缺货风险较小。在开展主动脉弓部的分支支... 分支支架重建技术能很好地重建主动脉弓部小弯侧动脉瘤,但其技术难度较大、支架型号有限并且有缺货的风险。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的技术难度较小,能在必要时进行补救性治疗,且使用的支架型号较多,缺货风险较小。在开展主动脉弓部的分支支架重建前,应先掌握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现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主动脉弓部的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 主动脉弓部小弯侧动脉瘤 非分支支架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介入术与药物保守治疗Standford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比较
6
作者 陈闻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63-066,共4页
评估覆膜支架介入手术和药物保守疗法应用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作用和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20例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了电脑随机数列方式将样本划分... 评估覆膜支架介入手术和药物保守疗法应用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作用和成效。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开展治疗的20例StaM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使用了电脑随机数列方式将样本划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10人。而参照组接受药物保守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取得的治疗效果、炎症因子表现水平、肝肾功能表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住院死亡和再次介入治疗人数为0和1人,低于参照组住院死亡和再次介入治疗人数的1人和4人,(P<0.05)。研究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小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肝肾功能指标表现水平小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于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采用覆膜支架介入手术有着良好的治疗成效,能够减少患者再次接受治疗的比例,减少手术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增强病人的生存率,有利于提升肝肾功能和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支架介入术 药物治疗 STANDFORD B型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理念导向的全程护理模式对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7
作者 王丹丹 耿思铭 贺海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1期35-38,43,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理念导向的全程护理模式对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6例ADA患者,按照建档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理念导向的全程护理模式对行覆膜支架置入治疗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6例ADA患者,按照建档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43例)、观察组(基于健康理念导向的全程护理模式,43例)。比较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治疗依从性、血压变化[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GWBS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认知、用药情况、情绪控制、治疗护理配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6.98%与对照组13.9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健康理念导向的全程护理模式能改善ADA患者消极情绪,加强血压控制,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及治疗依从性,有利于患者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健康理念导向 全程护理模式 负性情绪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与C反应蛋白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屈冰 张楠 +1 位作者 化召辉 李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2期327-330,共4页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 目的分析D-二聚体(D-D)与C反应蛋白(CRP)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患者术后远期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76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心脏超声或主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将45例Stanford A型ADA患者纳入观察组,均行手术治疗;非Stanford A型ADA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发生胸痛72 h内的D-D与CRP水平。术后对观察组随访3年,按临床结局分成死亡组(n=10)与存活组(n=35),对比2组D-D与CRP水平;另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D-D、CRP单独与联合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D-D[(1.31±0.35)mg/L]与CRP[(16.59±2.34)mg/L]水平高于对照组[(0.68±0.13)mg/L、(7.53±1.2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患者中死亡组的D-D[(1.78±0.49)mg/L]与CRP[(30.46±4.77)mg/L]水平高于存活组[(1.03±0.26)mg/L、(13.59±2.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结果显示,D-D与CRP联合检测预测Stanford A型ADA患者远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0.909(95%CI:0.823~0.994)]高于D-D与CRP单独预测[0.806(95%CI:0.680~0.931)、0.840(95%CI:0.727~0.953)]。结论Stanford A型ADA患者血清内的D-D与CRP水平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两项指标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的远期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远期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估血清Tenascin-C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常冬庆 叶尔买克·唐沙哈尔 +2 位作者 邵劲杰 张晓猛 买买提艾力·艾则孜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肌腱蛋白C(Tenascin-C,TNC)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和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估TNC在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AD)生物标志物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 目的肌腱蛋白C(Tenascin-C,TNC)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和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关。本研究旨在评估TNC在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AD)生物标志物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心脏外一科接受治疗的120例AAD患者(AAD组,Stanford A型或B型,均在突发疼痛症状后24 h内入院),另选同时期107例颈动脉狭窄(CAS)患者作为CAS组,1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前、急诊开胸手术后第1、3、7、14 d检测AAD组患者血清TNC水平,与另外两组血清进行比较。主要研究终点为术后60 d短期生存结局。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AD组患者术前血清TNC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StanfordA型患者术前血清TNC水平较B型患者更高(P<0.05)。术后第3 d,AAD组患者血清TNC水平较术前下降(P<0.05),术后第14 d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9.26(71.31,157.14)pg/ml vs.117.83(84.04,134.07)pg/ml,Z=-0.873,P=0.38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AS组患者血清TNC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且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279,P=0.004)。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术前血清TNC预测AA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预测CAS的AUC为0.671。血清TNC可良好区分AAD患者和CAS患者,AUC为0.816。23例AAD患者术后60 d内死亡,根据术前血清TNC水平ROC曲线临界值(172.74pg/ml)分层,AAD患者的短期生存率与术前血清TNC水平有关(logrank=3.706,P=0.047)。结论血清TNC水平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潜在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动脉狭窄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10
作者 陈莹莹 郑巧 范莹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7期3208-3211,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外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2...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感受负担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外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5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2021年1月—12月入院的32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1月—12月入院的33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评。结果: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总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总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总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减轻自我感受负担,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自我管理 自我感受负担 负性情绪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梁海丹 刘成森 +1 位作者 杨小强 韦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0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ADA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选用七氟... 目的:探究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ADA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选用七氟烷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情况、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_(0)(麻醉诱导前)时,两组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麻醉诱导后)、T_(2)(体外循环后10 min)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HR、MAP均低于同组T_(0)时(P<0.05);观察组T_(1)、T_(2)的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T3时(手术结束后),对照组的HR、MAP低于同组T_(0)时(P<0.05);而观察组的HR、MAP与同组T_(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HR、MA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用于ADA手术中可使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麻醉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与精准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
12
作者 刘海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87-0190,共4页
探讨大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本研究探讨给其提供心理护理和精准护理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总数为84例,所有患者的疾病类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接受常... 探讨大部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本研究探讨给其提供心理护理和精准护理治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的样本数据总数为84例,所有患者的疾病类型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与精准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出院时的血压水平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上给其提供手术治疗,可以在心理护理的同时给予精准护理,改善其血液指标,生活质量处于改善趋势,并发症发生降低比较明显,因而提高满意度,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精准护理干预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围手术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B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耿小想 王玉伟 +1 位作者 李慧 李银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69-573,共5页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IMB)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模型(IMB)护理模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IMB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负面情绪、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4周观察组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更优(P<0.05)。护理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4周两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疼痛缓解较对照组更优(P<0.05)。护理6周,观察组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IMB护理模式不仅可以减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焦虑,平衡血压,还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模型护理模式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 负性情绪 疼痛 生活质量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敬杰 王晓玉 史云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4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 目的:探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应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南省人民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68例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研究组加用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比较两组肝、肾功能、血清炎症介质水平、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胱抑素C(Cys C)、肌酐(Cr)及尿素氮(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的AST、ALT、Cys C、Cr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g(INF-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术后各指标低于术前(P<0.05);但对照组手术前后IL-1β、TNF-α、INF-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介入手术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P选择素(CD62p)、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1(PAC-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假腔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真腔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肝、肾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缓解患者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及再次介入手术发生风险,抑制术后炎症反应,促进病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覆膜支架腔内修复 保守治疗 生活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15
作者 李晨曦 王秋吉 +2 位作者 杨珏 李欣 范瑞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18-1124,共7页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导致ATAAD患者ICU停留时间(ICU-LOS)延长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诊断为ATAAD并行外科手术的477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 目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导致ATAAD患者ICU停留时间(ICU-LOS)延长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诊断为ATAAD并行外科手术的477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资料等数据,根据ICU-LOS是否超过8 d,将患者分为ICU-LOS≤8 d组(273例)和ICU-LOS>8 d组(204例),使用PSM法均衡两组临床特征。应用LASSO回归筛选与ICU-LOS延长相关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计算所筛选出的危险因素与ICU-LOS之间的比值比(OR),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应用RCS曲线分析ICU-LOS延长与院内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PSM后,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血糖、心血管手术史、马方综合征(MFS)、白细胞、血小板、D-二聚体(D-Di)、血清肌酐值、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史(CABG)、主动脉交叉夹闭(ACC)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FS、BMI、WBC、CPB时间和D-Di是引起TAAD患者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结果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该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校正曲线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DCA结果表明,当风险阈值约为0~0.7时,Nomogram模型可以对ICU-LOS做出有效的临床决策。RCS结果显示,院内死亡风险在8 d左右保持稳定(P<0.001)。当ICU-LOS>8 d时,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院内死亡的预测风险比为1.02。结论MFS、BMI、WBC、CPB时间、D-Di是ATAAD患者ICU-LOS延长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构建的TAAD患者ICU停留时间延长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预测事件与实际事件的一致性较高。作为缩短TAAD患者住院时间的工具,该模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倾向性评分匹配 ICU停留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3年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封堵器治疗一例
16
作者 郭建 江昆 +2 位作者 宋伟 薛才广 程思强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081-1082,共2页
病人,女,69岁。因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3年,心悸、右胸疼痛十余天于2021年10月13日入院。病人3年前接受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顺利,规律口服华法林并接受门诊随访。十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右胸疼痛,持续约数小时,... 病人,女,69岁。因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后3年,心悸、右胸疼痛十余天于2021年10月13日入院。病人3年前接受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术后恢复顺利,规律口服华法林并接受门诊随访。十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右胸疼痛,持续约数小时,口服“倍他乐克、卡托普利”后好转,间歇发作2次。5天前本院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胸骨左缘2、3肋间可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主动脉CTA发现主动脉根部、右心房间巨大囊状影,内造影剂充盈,较大截面约9.7 cm×8.5 cm;主动脉根部破口约2 mm,位于升主动脉切口缝合处,与囊相通(图1);左、右心房、升主动脉受压变形,右冠状动脉中段受压,管腔变窄,右肺上、中叶局部受压不张。给予监护、降压等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咯血 二次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破裂主动脉窦动脉瘤合并房间隔缺损误诊血性囊肿1例
17
作者 佟琳 付启航 +2 位作者 王小丛 姜舒 徐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就诊前半月,活动期间出现胸闷、气短,伴有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蹲踞休息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心脏肿物。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6℃,呼吸20次/...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就诊前半月,活动期间出现胸闷、气短,伴有脸色苍白、嘴唇发紫,蹲踞休息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在当地医院行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心脏肿物。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6.6℃,呼吸20次/min, 脉搏98次/min, 血压102/83 mmHg, 身高142 cm, 体重35.8 Kg, 尚未初潮,心率规整,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瓣膜听诊区 主动脉动脉瘤 心脏彩超检查 未破裂 初潮 临床资料 白求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聂雅楠 杜来景 杨旭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至2023年11月。收集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DA的诊断性研究,根据诊断性试验研究质量评估量表(QUADAS-2)进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软件计算诊断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3篇国内外研究,涉及研究对象419例。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ADA的诊断符合率高于CT检查(OR=3.38,95%CI:2.14~5.34,P<0.01),与M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4,95%CI:0.33~4.66,P=0.75)。敏感性分析提示本Meta分析的结论较为稳健可靠,Egger's检验未发现潜在的发表偏倚风险(t=0.97,P=0.4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ADA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可视化Nomogram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9
作者 郝荣霞 吕向妮 +2 位作者 李萌 姚凡 段维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3期2427-2432,共6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可视化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0例接受腔内介入术的AD...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构建其可视化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检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0例接受腔内介入术的ADA病人,按7∶3分为模型建立人群(203例)与模型验证人群(87例),根据术后2年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生存组,对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LASSO回归分析筛选各预测因素,并分析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绘制生存状况的可视化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术后2年55例(18.97%)死亡,235例(81.03%)生存。经单因素分析,模型建立人群、模型验证人群中死亡组高血压、慢性肾功能不全、心房颤动、Stanford分型A型、累及冠状动脉系统、累及颈部血管、累及腹部大血管、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病人占比与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高于生存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低于生存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生存组(P<0.05);LASSO回归分析选出7个预测变量为心房颤动、Stanford分型A型、累及冠状动脉系统、累及颈部血管、累及腹部大血管、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LVEF,经Logistic回归分析,7个预测变量均为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拟合良好(χ^(2)=1.902,df=8,P=0.544);绘制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的Nomogram可视化预测模型,该模型C-index为0.944,预测能力良好。经校准曲线分析,模型建立人群、模型验证人群校准度分别为0.833,0.816,提示模型预测生存状况的校准度良好。结论:心房颤动、Stanford分型A型、累及冠状动脉系统、累及颈部血管、累及腹部大血管、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LVEF是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所构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可为临床预测ADA腔内介入术后长期生存状况提供参考,有利于指导临床随访、干预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腔内介入术 Nomogram模型 LASSO回归分析 心房颤动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20
作者 刘军 钟盛福 谢东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2期1831-1832,1835,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AD患者76例临床资料,均行DSA、M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检查诊断AD分型的准确率,并计算与...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AD患者76例临床资料,均行DSA、MS-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A检查诊断AD分型的准确率,并计算与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另外记录DSA、MS-CTA检查方法诊断AD的其他指标情况,并进行对比,包括夹层血管形成、动脉壁钙化、累计分支血管数、腔内血栓、主动脉破口数、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结果MS-CTA诊断AD分型与DSA检查结果符合71例,符合率为93.42%(71/76);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S-CTA诊断AD分型与金标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82)。DSA、MS-CTA检查方法在夹层血管形成、动脉壁钙化、累计分支血管数、腔内血栓、主动脉破口数、破口平面主动脉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检查诊断AD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DSA检查一致性较好,能准确分辨疾病类型,及时检出动脉壁钙化、腔内血栓、夹层血管形成等情况,便于临床作出准确判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