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39例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部处理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包括单纯...目的总结改良全主动脉弓置换治疗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疗效。方法39例老年 Stanford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双侧顺行脑灌注下行外科手术。根部处理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包括单纯升主动脉置换、Bentall、Wheat手术。主动脉弓部采用四分支血管行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内置入硬象鼻支架,并行支架开窗,完成左锁骨下动脉重建。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80.49±30.46)min,平均停循环时间(27.22±10.58)min,平均脑灌注时间(32.42±12.36)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94.84±24.83)min。升主动脉置换17例,Wheat 手术10例,Bentall 手术12例。全组无术中死亡,术后住院死亡2例,脑梗塞1例,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3例,行肾脏透析治疗3例。全组无出血再次开胸、声音嘶哑、左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术后复查主动脉 CTA 弓部分支血管血流通畅,象鼻支架无内漏。无术后死亡及二次手术者。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老年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仍能获得满意的外科手术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ATAAD患者134例。根据患者入院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104例)...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ATAAD患者134例。根据患者入院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对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气管切开、发生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PND)、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均高于存活组(U/χ^(2)=9.415、5.417、5.783、13.533、5.486、11.734、8.798、4.742,均P<0.05),死亡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2、24和48 h时的VIS均高于存活组(U=6.021、7.301、4.021、6.302、7.014,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为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47(95%CI:1.060~1.475)、4.528(95%CI:1.206~9.627)、1.685(95%CI:1.207~5.623)、6.284(95%CI:2.617~15.201),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48 h VIS评估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截断值为8分,曲线下面积为8.452,95%CI:8.140~8.953,敏感性为75.4%,特异性为87.3%。结论: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出现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8分均为预测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有效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全主动脉弓置换的ATAAD患者134例。根据患者入院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30例)和存活组(10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对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气管切开、发生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永久性神经系统并发症(PND)、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患者比例均高于存活组(U/χ^(2)=9.415、5.417、5.783、13.533、5.486、11.734、8.798、4.742,均P<0.05),死亡组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2、24和48 h时的VIS均高于存活组(U=6.021、7.301、4.021、6.302、7.014,均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为影响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47(95%CI:1.060~1.475)、4.528(95%CI:1.206~9.627)、1.685(95%CI:1.207~5.623)、6.284(95%CI:2.617~15.201),均P<0.05]。ROC曲线显示,术后48 h VIS评估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截断值为8分,曲线下面积为8.452,95%CI:8.140~8.953,敏感性为75.4%,特异性为87.3%。结论:ATAAD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后出现心脏骤停、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术后48 h VIS≥8分均为预测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