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以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龙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7期82-84,共3页
目的探析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以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均于我院接受支架象鼻... 目的探析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以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均于我院接受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对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为期10~40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情况。结果 30例患者体外循环时间(145.23±22.84)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5.97±19.61) 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65.37±25.46) min。在治疗过程中,30例患者均无院内死亡情况发生。患者呼吸机辅助时间为(22.39±4.83) h,ICU观察时间为(44.25±12.21) h。术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超过24 h的患者共有4例,3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均已痊愈出院,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内脏缺血与缺血性脊髓损伤等不良情况发生。结论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行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可对封闭主动脉弓远端病变、主动脉近端病变进行同期处理,确保患者获得预期疗效,降低患者院内病死率,并促进预后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远端病变 支架象鼻术 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联合支架象鼻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齐瑞东 朱俊明 +9 位作者 陈雷 里程楠 乔志钰 程力剑 葛翼鹏 胡海鸥 夏瑀 邢晓燕 郑铁 孙立忠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评价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LSCA)-左颈总动脉(LCCA)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14例主动脉弓远端病变行支架象鼻植入联合LSCA-LCCA转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 目的评价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LSCA)-左颈总动脉(LCCA)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11月我院14例主动脉弓远端病变行支架象鼻植入联合LSCA-LCCA转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男性,平均年龄20~69(52±14)岁。术前合并高血压9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5例,陈旧性脑梗死1例。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Bentall术1例,动脉导管结扎术1例,腹主动脉瘤介入1例。结果无院内死亡。同期手术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升主动脉成形术1例。呼吸机辅助时间和住ICU时间分别为(21±7)h、(43±19)h。胸骨哆开再固定1例;以支架象鼻为锚定区,胸降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1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失访,其余患者无死亡,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支架象鼻术联合LSCA-LCCA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可同期处理主动脉近端病变和封闭主动脉弓远端病变,获得满意的近中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远端病变 支架象鼻 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
原文传递
主动脉弓远端病变以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治疗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韦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1,共1页
探讨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26例,均为其实施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死亡;手术治疗... 探讨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主动脉弓远端病变患者26例,均为其实施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总结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无1例发生死亡;手术治疗后呼吸机应用时间>24h的患者共3例;术后为患者开展2年时间随访,1例患者接受胸腹主动脉替换治疗,1例患者术后21个月死亡。结论:支架象鼻术联合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治疗主动脉弓远端病变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远端病变 支架象鼻 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转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