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第1天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减少症组(PLT<100×10^(9)/L,92例)和非血小板减少症组(PLT≥100×10~9/L,1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术中资料的差异,分析ATAAD患者影响术后血小板降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血小板减少组相比,血小板减少组术前中性粒细胞、体外循环应用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均显著升高,术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OR=1.022,P<0.05)是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血小板血症、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术后24小时引流多对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降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可据此制定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更多
在过去几十年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的诊断、管理和治疗取得显著进步,但ATAAD的病死率依然极高。近年来,研究发现应激性高血糖与ATAAD的预后密切相关,其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本文综述ATAAD后...在过去几十年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的诊断、管理和治疗取得显著进步,但ATAAD的病死率依然极高。近年来,研究发现应激性高血糖与ATAAD的预后密切相关,其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本文综述ATAAD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应激性高血糖与ATAAD预后的关系及相关研究进展。展开更多
目的筛选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目的筛选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St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风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诊治的280例ATAA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发现AKI分为AKI组(132例)和非AKI组(148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通过危险因素构建发生AKI的综合预测模型。结果相较于非AKI组,AKI组器官灌注不良比例、心脏压塞比例、围术期输血比例更高,术前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术前尿素氮水平更高,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住院时间更长(P<0.05),AKI组与非AKI组其余因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组别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器官灌注不良、术前Scr水平高、术前尿素氮水平高、心脏压塞、住院时间长、围术期输血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器官灌注不良、术前Scr、术前尿素氮、心脏压塞、住院时间、围术期输血预测ATAAD术后患者发生AKI的AUC值分别为0.651、0.797、0.777、0.740、0.624、0.717。以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构建AKI的综合预测模型,联合=1.31×器官灌注不良-0.055×术前Scr-0.661×术前尿素氮+2.745×心脏压塞+0.149×住院时间+2.455×围术期输血。Hosmer-Lemeshow拟合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优度较好。ROC分析显示,综合预测模型预测发生AKI的ROC曲线的AUC为0.966,约登指数为0.80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6%、85.3%,95%CI为(0.948~0.984)。结论器官灌注不良、术前Scr水平高、术前尿素氮水平高、心脏压塞、住院时间长、围术期输血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通过上述指标构建的综合预测模型对ATAAD患者术后发生AK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附属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ATAAD患者21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第1天血小板数量分为血小板减少症组(PLT<100×10^(9)/L,92例)和非血小板减少症组(PLT≥100×10~9/L,1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临床特征、术中资料的差异,分析ATAAD患者影响术后血小板降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血小板减少组相比,血小板减少组术前中性粒细胞、体外循环应用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 h引流量均显著升高,术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OR=1.022,P<0.05)是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低血小板血症、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长、术后24小时引流多对ATAAD术后早期血小板降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可据此制定有效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文摘在过去几十年中,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的诊断、管理和治疗取得显著进步,但ATAAD的病死率依然极高。近年来,研究发现应激性高血糖与ATAAD的预后密切相关,其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探索。本文综述ATAAD后应激性高血糖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应激性高血糖与ATAAD预后的关系及相关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