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勇杰 马宪鲁 +1 位作者 石亚飞 张培喜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5-209,共5页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治疗作为常用的诊疗手段。过去主动脉瓣置换术一直是AI的常用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手术诊疗技术的逐步提高,主动脉瓣成形术(AVP)的应用逐渐增多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该文通过对...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治疗作为常用的诊疗手段。过去主动脉瓣置换术一直是AI的常用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手术诊疗技术的逐步提高,主动脉瓣成形术(AVP)的应用逐渐增多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该文通过对主动脉瓣的解剖和生理功能、AI的病理生理及其手术指征进行详细的描述,就AVP治疗A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外科治疗: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在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墨扬 宋光远 +12 位作者 裴汉军 王媛 张倩 牛冠男 周政 张昊 张文佳 王建德 吕滨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6-340,共5页
目的:探讨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7-03在阜外医院行PBAV的37例暂不适宜行瓣膜置换术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4±12)岁。观察患者临床及解... 目的:探讨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至2017-03在阜外医院行PBAV的37例暂不适宜行瓣膜置换术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年龄(74±12)岁。观察患者临床及解剖特点、手术有效及安全性,并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患者基线外科风险高心功能差,二叶式主动脉瓣占比约50%,瓣叶钙化程度重[钙化体积CT值850(HU850)=(856.0±658.2)mm3]。术中参考瓣环上平均内径选择球囊,术后7天主动脉瓣瓣口面积从(0.37±0.10)cm2增大至(0.87±1.10)cm2,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从(55.1±22.9)mm Hg(1 mm Hg=0.133 k Pa)降至(44.8±17.8)mm Hg(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从(35.8±14.3)%增加到(41.0±12.2)%(P<0.001)。术后住院期间发生死亡4例,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主动脉瓣重度反流。术后平均随访(16.5±11.1)个月,共有13例(35.1%)患者过渡到外科或经导管瓣膜置换术治疗。结论:对于暂不宜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危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PBAV可取得良好的早期临床结果,有望成为过渡性治疗手段,对于中国二叶式主动脉瓣比例高,瓣叶钙化重特点,采用瓣环上内径选择较小球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过渡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8
3
作者 周达新 潘文志 +3 位作者 管丽华 张蕾 张晓春 葛均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545-549,共5页
目的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是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本研究观察了PBAV对CAS的短期疗效,并对初步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并行PBAV术的CAS患者。观察患者... 目的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是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AS)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本研究观察了PBAV对CAS的短期疗效,并对初步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并行PBAV术的CAS患者。观察患者围术期及术后3个月的指标变化,包括跨瓣压差、超声心动图指标、NYHA心功能分级、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包括出血、卒中、心律失常、心脏压塞、肾功能损害、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反流加重及死亡)。结果共入选1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围术期除1例术中一过性的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术后低血压反应,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扩张后即刻,导管测得的最大跨瓣压差由术前(86.6±22.4)mm Hg(1 mm Hg=0.133 k Pa)降至(53.2±18.7)mm Hg(P<0.001)。出院前评估显示,患者超声心动图测得的最大跨瓣压差由术前(111.0±29.2)mm Hg降至(85.5±26.4)mm Hg,平均跨瓣压差由术前(67.1±19.6)mm Hg降至(48.5±12.2)mm Hg(P<0.001),主动脉瓣瓣口面积由术前(0.58±0.10)cm2升至(0.75±0.15)cm2,而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没有变化。所有患者EQ5D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54.5±15.9)分比(64.6±13.3)分,P<0.01]。3例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没有改变,其余均改善1级(P<0.01)。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因心力衰竭死亡。3个月随访时,9例完成完整的评估和检查,经超声心动图测得的跨瓣压差、主动脉瓣瓣口面积、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和lg(NT-pro BNP)、NYHA心功能分级与出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Q5D生活质量评分略有提高[(57.6±9.4)分比(63.5±10.6)分,P=0.04]。结论初步经验显示,使用8 F、最大内径为18 mm球囊行PBAV术是可行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可取得即刻和短期的血流动力学及症状的中度改善。然而,其中远期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园琴 饶丹 陶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7期873-874,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2003年6月—2009年11月对19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并在术前、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采用佰仁思牛心包单瓣置换105例(54.8%)。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手术方法。方法 2003年6月—2009年11月对19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并在术前、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结构及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采用佰仁思牛心包单瓣置换105例(54.8%)。超声心动图显示:术前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为(47.5±10.4)mm,术后减小为(40.3±9.3)mm(P<0.05);术前主动脉瓣收缩期压差为(11.5±5.0)mmHg,术后为(9.4±2.3)mmHg(P>0.1),术前主动脉瓣收缩期流速为(1.7±0.2)m/s,术后为(1.6±0.5)m/s(P>0.1);术前主动脉瓣舒张期压差为(78.2±9.5)mmHg,术后为(44.7±11.3)mmHg(P<0.05),术前主动脉瓣舒张期流速为(4.8±1.6)m/s,术后为(3.7±0.9)m/s(P>0.1)。结论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心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小儿先心病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艳星 熊素华 赵玉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7期535-537,共3页
主动脉瓣膜成形术(AVP)是目前治疗主动脉瓣反流(AR)的重要手段,特别适应于小儿、老年人及孕妇患者。目前对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AR主要是应用AVP,近中期疗效满意。但由于先心病AR原因多样,有瓣叶脱垂、畸形、发育不良,瓣环扩大,... 主动脉瓣膜成形术(AVP)是目前治疗主动脉瓣反流(AR)的重要手段,特别适应于小儿、老年人及孕妇患者。目前对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AR主要是应用AVP,近中期疗效满意。但由于先心病AR原因多样,有瓣叶脱垂、畸形、发育不良,瓣环扩大,因此需采取相适宜成形术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总结28例不同AVP治疗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手术体会及近中期效果,探讨手术方法以提高AVP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小儿先心病 前治疗 主动脉瓣反流 先天性心脏病 中期效果 瓣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2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东进 李庆国 +4 位作者 贾朝相 陈宝俊 曹彬 武忠 王文公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先天性 治疗 手术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支爱华 蒋世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3-75,共3页
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很常见,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介入治疗创伤小, 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经皮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入术为主动脉瓣膜病领域中的新曙光。本文就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 主动脉瓣狭窄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外科瓣膜切开术后再狭窄很常见,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介入治疗创伤小, 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经皮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入术为主动脉瓣膜病领域中的新曙光。本文就 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临床应用 主动脉瓣成形术 球囊 主动脉瓣狭窄 介入治疗 瓣膜 领域 术后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景小勇 杨学勇 +5 位作者 陈哲 苏俊武 程沛 张晶 贺彦 刘迎龙 《中国医药》 2017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行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的患儿29例,其中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2例,伴主动脉左...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行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的患儿29例,其中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2例,伴主动脉左心室通道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按不同年龄将患儿分为<6岁组(16例)与6~14岁组(13例)。观察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患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比较2组患儿术后短期随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结果所有患儿无死亡,3例患儿仍有主动脉瓣少量反流,其余患儿均为微量反流或无反流。2组术后1周和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术前[<6岁组:(31±6)、(31±6)mm比(39±7)mm;6~14岁组:(39±7)、(38±7)mm比(46±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效果良好,可作为儿童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首选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曾祥军 陶凉 刘燕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总结为28例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AI)小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AVP)的经验。方法:对28例AI患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包括主动脉瓣折叠、悬吊、穿孔修补及窦管交界环缩等成形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期间15例术前中度关闭不全患者... 目的:总结为28例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AI)小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AVP)的经验。方法:对28例AI患儿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包括主动脉瓣折叠、悬吊、穿孔修补及窦管交界环缩等成形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随访期间15例术前中度关闭不全患者中14例转为≤轻度关闭不全,1例不变;术前13侧重度关闭不全中,12例转为≤轻度关闭不全中1例转为中度关闭不全,并且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儿,无论其关闭不全程度如何均应首选主动脉瓣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性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裴汉军 吴永健 杨跃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577-580,共4页
尽管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早在20年前便已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但由于不能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而使其应用受限。然而,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迅速发展,PBAV作为TAVI的主要操作步骤之一,重新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近... 尽管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早在20年前便已用于治疗主动脉瓣狭窄(AS),但由于不能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而使其应用受限。然而,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的迅速发展,PBAV作为TAVI的主要操作步骤之一,重新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近来的研究表明,PBAV有望成为暂时不能实施瓣膜置换的急、重症AS患者向TAVI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过渡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心源性休克 肺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斌 韩杰 +1 位作者 董瑶 张鸿英 《护理学报》 2020年第15期66-68,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采用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32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接受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手术。手术室器械护士术前熟... 目的总结我院采用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疾病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9年12月我院32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于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接受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手术。手术室器械护士术前熟知手术方案及步骤,提前准备瓣膜修复器械,配合自体心包瓣叶制作及缝合等手术步骤。巡回护士准备好心包固定液,准确记录戊二醛浸泡和冲洗时间。结果32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均手术修复成功取得满意效果,无围术期死亡、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血液动力学纠正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熟知并掌握OZAKI自体心包主动脉瓣膜成形手术的方法及技术特点,护理配合应注意自体心包瓣叶制作的关键步骤,以及戊二醛溶液的配制及术中妥善管理,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反流的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文琦 欧阳小康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504-506,共3页
主动脉瓣成形术(aortic valve repair,AVr)保留了自体瓣膜结构的完整,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需长期抗凝治疗,免除了人工瓣膜昂贵的经济负担,以及术后较低的瓣膜相关并发症,使得这项技术被广泛接受.AVr适合任何年龄的患者,尤其有... 主动脉瓣成形术(aortic valve repair,AVr)保留了自体瓣膜结构的完整,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需长期抗凝治疗,免除了人工瓣膜昂贵的经济负担,以及术后较低的瓣膜相关并发症,使得这项技术被广泛接受.AVr适合任何年龄的患者,尤其有利于青少年、孕妇及老年患者.本文将AVr治疗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insufficiency,AI)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牛心包补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青 胡惠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旬版)》 2007年第7期38-39,共2页
心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合并症,绝大多数VSD病例一旦继发AI,会造成左心室舒张期超负荷,重症患者左心腔高度扩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目前对中度以上AI的处理,尤其是对儿童及年轻... 心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合并症,绝大多数VSD病例一旦继发AI,会造成左心室舒张期超负荷,重症患者左心腔高度扩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目前对中度以上AI的处理,尤其是对儿童及年轻患者的处理,在临床上仍存在一定难度。我院2005年9月-2006年12月对14例VSD合并AI的儿童和青年采用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术 牛心包补片 手术配合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先天性心脏病 心室间隔缺损 重症患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6例
14
作者 梁家立 张广福 +1 位作者 姜冠华 王振祥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31-32,共2页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6例梁家立张广福姜冠华王振祥我院自1980年1月~1995年12月应用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6例,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现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原因、手术...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6例梁家立张广福姜冠华王振祥我院自1980年1月~1995年12月应用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6例,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现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原因、手术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1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 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随访一年一例报告
15
作者 夏勇 吴建东 +2 位作者 李东野 潘德锋 徐晤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39-339,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狭窄 治疗效果 经皮球囊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随访 并发症发生率 PBA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下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16
作者 李静 胡惠 陈青 《现代临床护理》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者采用微创方式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201.5±46.5)min,过程顺利。术后24-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微创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主动脉关闭不全的患者采用微创方式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201.5±46.5)min,过程顺利。术后24-4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在Ⅰ级。结论微创牛心包片行主动脉瓣成形手术是治疗主动脉关闭不全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快速、准确的配合,认真、仔细的术中并发症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牛心包片 主动脉瓣成形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盛卫勇 赵国昌 +5 位作者 孙福强 陆凡凡 姚星星 刘鸿昊 晁阳阳 刘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8-301,共4页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唯一同时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负荷增加的瓣膜性心脏病[1],主动脉瓣置换术仍是治疗指南中的金标准[2]。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年轻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主动脉瓣成形术得到了越来越...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唯一同时导致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负荷增加的瓣膜性心脏病[1],主动脉瓣置换术仍是治疗指南中的金标准[2]。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年轻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主动脉瓣成形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主动脉瓣成形术较置换术保留了自体瓣膜结构,术后左心功能恢复较好,手术致死率低,无需终身抗凝,避免了瓣膜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尤其适用年轻患者,目前国际上一些大的心脏中心已有较多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于A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冯永滔 范瑞新 +1 位作者 马少鸿 范小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66-268,302,共4页
目的总结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撕裂引起的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的经验及术后随访分析。方法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住的100例因主动脉夹层引起的AR,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处理纠正AR的患... 目的总结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撕裂引起的主动脉瓣反流(aortic regurgitation,AR)的经验及术后随访分析。方法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住的100例因主动脉夹层引起的AR,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处理纠正AR的患者的资料,并对术后患者进行门诊随访,了解术后病情变化。所有患者病因均排除马凡氏综合征。结果住院死亡5例。随访(110±39)周,术后1周、3个月及9个月患者AR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及9个月后患者AR面积、LVEDd、LVESd及LVEF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患者术后2年因AR加重而再次返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余患者门诊随访效果良好。结论主动脉瓣成形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撕裂引起的AR有效的手术方法,且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瓣成形术 主动脉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成形术在继发性主动脉瓣脱垂治疗中的应用
19
作者 吴剑 汪毅 +4 位作者 张雅永 蒋立虹 李亚雄 侯宗柳 张鑫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继发性主动脉瓣脱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方法对12例主动脉瓣脱垂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同期处理合并病变,分析其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全组病例恢复良好,心功能均达到NYHAI-II... 目的总结主动脉瓣成形术治疗继发性主动脉瓣脱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例的临床经验和手术结果。方法对12例主动脉瓣脱垂患者行主动脉瓣成形术,同期处理合并病变,分析其手术方法及术后疗效。结果全组病例恢复良好,心功能均达到NYHAI-II级,瓣膜情况良好。结论瓣膜成形术对继发性单纯性的瓣叶/瓣尖脱垂病例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式,且近、中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脱垂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的进展
20
作者 孙春平 谢育梅 钱明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期238-241,共4页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至今30多年的进展为主动脉瓣狭窄提供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胎儿、儿童及部分不适合行主动脉瓣置换老年人可行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达到过渡或姑息治疗,为主动脉瓣置换术争取时...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至今30多年的进展为主动脉瓣狭窄提供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主动脉瓣狭窄严重的胎儿、儿童及部分不适合行主动脉瓣置换老年人可行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达到过渡或姑息治疗,为主动脉瓣置换术争取时间及暂时解除或缓解血流动力学对左心室的影响,甚至是一种对主动脉瓣狭窄有效、安全的替代外科瓣膜切开及瓣膜置换的介入性治疗方法。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经皮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术 经皮球囊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置换术 治疗方法 血流动力学 球囊成形术 姑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