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膨式瓣膜行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35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华君 吴雪达 +3 位作者 石凤梧 刘苏 马千里 安景辉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膜反流(AR)患者应用自膨式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应用自膨式瓣膜行TAVR的重度AR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59...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膜反流(AR)患者应用自膨式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应用自膨式瓣膜行TAVR的重度AR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59~83(70.03±1.07)岁。分析手术成功率、病死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结果35例患者均采用自膨式介入瓣膜经股动脉行TAV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完成手术的患者17例(48.6%),平均体外循环辅助时间(32.5±14.6)min。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5例(14.3%)。采用瓣中瓣技术的患者14例(40.0%)。术前LVEF(48.01±12.20)%,术后1周LVEF(50.22±1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2,P>0.05);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5.04±10.10)mm,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3.44±11.0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0,P>0.05)。术前5例患者存在二尖瓣中量及以上反流,术后二尖瓣反流均较术前减轻,其中2例转为少中量反流,3例转为少量反流。术后即刻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4例(40.0%),三度传导阻滞1例(2.9%),转入心内科植入永久起搏器。术中出现心包积液1例(2.9%),胸骨正中剑突下切口植入心包引流管后痊愈。少中量瓣周漏3例(8.6%),其余为少量及微量瓣周反流32例(91.4%)。结论应用自膨式瓣膜经股动脉行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手术安全性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 自膨式瓣膜 治疗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疗效对比
2
作者 刘守印 吴晓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组(n=54,行TAV... 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组(n=54,行TAVR治疗)和MIS-AVR组(n=54,行MIS-AVR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S-AVR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5%(53/54),与TAVR组的96.30%(52/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长正五聚蛋白3水平,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室间隔厚度、二尖瓣环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MIS-AVR组低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5%(3/54),与TAVR组的9.25%(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AVR与TAVR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疗效均较好,TAVR操作简单,对围手术期患者创伤小,但MIS-AVR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改善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 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 经导管主动脉置换 主动脉瓣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介入护理在经股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菲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146-0149,共4页
研究规范化介入护理在经股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之间的经股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 研究规范化介入护理在经股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之间的经股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股动脉入路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在护理中实施规范化介入护理,可提升其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介入护理 动脉入路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对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海涛 王飞 +1 位作者 陆晨希 仲崇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比较胸骨上段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与常规开胸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对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4例(观察组),并收集同期进行常规正中开胸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对照组... 目的比较胸骨上段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与常规开胸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对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24例(观察组),并收集同期进行常规正中开胸单纯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输血量、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无院内死亡病例,无低心排,无切口感染病例,观察组手术切口明显缩短(P<0.001),术中无延长切口。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及心肌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较对照组患者少(P=0.044),术后输血量明显减少(P=0.006),术后ICU监护时间(P=0.034)及住院时间缩短(P=0.041)。观察组患者术后心房颤动的发生率较低(P=0.036)。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渗出较观察组明显(P=0.049)。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轻。结论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及肺部渗出、减少患者术后输血量;术后患者切口疼痛较轻,心房颤动发生率较低。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对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主动脉瓣膜置换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与常规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在多风险因素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安景辉 陈子英 +3 位作者 石凤梧 马千里 李佳阳 刘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59-262,294,共5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与常规主动脉瓣膜置换在高风险因素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主动脉瓣狭窄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47例、小切口组18例和TAVI组15例。常... 目的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与常规主动脉瓣膜置换在高风险因素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主动脉瓣狭窄患者80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常规组47例、小切口组18例和TAVI组1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开胸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小切口组采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TAVI组采用全身麻醉非体外循环下TAVI。比较3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小切口组24 h引流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和小切口组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停留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1);TAVI组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短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变化值大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住院费用多于常规组和小切口组(P<0.05或P<0.01)。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VI手术在治疗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中较常规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 主动脉瓣膜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对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帅 焦玉清 +3 位作者 张海波 李岩 韩杰 孟旭 《中国医药》 2016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 评价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对主动脉瓣膜置换(AVR)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连续收治的496例AVR患者,其中AVR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28例,单纯AVR 468例.用倾向性评分按1... 目的 评价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对主动脉瓣膜置换(AVR)手术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连续收治的496例AVR患者,其中AVR同期心房颤动射频消融28例,单纯AVR 468例.用倾向性评分按1∶3进行匹配,匹配后AVR+射频消融组28例,AVR组84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AVR+射频消融组在AVR同期行左心房或双心房射频消融,而AVR组单纯行瓣膜置换.比较2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VR+射频消融组体外循环时间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长于AVR组[(93±61)min比(59±45) min、(65±40) min比(40±3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14(5,18)h比8(4,18)h、17(8,32)h比16(6,21)h、(7.0±2.4)d比(7.5±3.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无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透析,术后30 d无再次入院和死亡,2组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呼吸机辅助时间> 24 h:10.7% (3/28)比6.0% (5/84),因出血开胸止血:3.6% (1/28)比0.0% (0/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R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不增加围术期死亡及其他不良事件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主动脉瓣膜置换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弧形连续缝合的合理性 被引量:2
7
作者 万士杰 陈元恒 +3 位作者 于鲁峰 王维新 仲京 徐金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主动脉瓣的解剖特点,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对人工瓣缝合圈采用弧形连续缝合的合理性。方法对32例非心脏原因死亡患者的未固定的新鲜人体心脏主动脉瓣环直径、瓣叶高度、弧长以及距冠状动脉开口下缘的高度分别进行测量。结... 目的通过观察主动脉瓣的解剖特点,评价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对人工瓣缝合圈采用弧形连续缝合的合理性。方法对32例非心脏原因死亡患者的未固定的新鲜人体心脏主动脉瓣环直径、瓣叶高度、弧长以及距冠状动脉开口下缘的高度分别进行测量。结果瓣叶附着瓣环处最低点(谷底)与最高点(交联)相差12mm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下缘距瓣环的谷底左冠状动脉为14mm,右冠状动脉为15mm。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时采用弧形连续缝合法,即按照主动脉瓣的自然弧形在人工瓣瓣裙各进针点也呈弧形均匀分布,其对合严密,缝线张力小,具有合理性;弧形连续缝合主动脉根部不会发生皱缩,瓣环谷底在原位不抬高,冠状动脉开口处保留足够的空间,人工瓣坐落后不会发生冠状动脉开口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连续缝合 主动脉瓣膜置换 合理性 主动脉置换 心脏主动脉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连续缝合法 主动脉根部 人工瓣 解剖特点 死亡患者 均匀分布 瓣环 开口 进针点 术时 高度 瓣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兰月凤 陈丽仙 +2 位作者 王瑭颖 刘金玲 王林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70-73,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后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2例重度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TAVR手术治疗。使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 目的分析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后生活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92例重度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TAVR手术治疗。使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合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不同类型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而使用逐步回归分析总结重度AS患者TAVR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CQQC评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CQQC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体重指数以及术后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患者的CQQ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术前心功能分级、术前查尔森基础疾病权重指数(WIC)评分患者的CQQC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和术前心功能分级是重度AS患者TAVR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重度AS患者TAVR术后生活质量相较术前显著提高,但随术后时间延长患者生活质量亦会随之下降。年龄、婚姻状况及术前心功能分级均是重度AS患者TAVR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以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军 罗沙 《当代医学》 2010年第2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效果。方法 84例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适合的麻醉方案和严密的监测,体外循环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停跳液,实验组给予氧合血停跳液。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未出现麻醉意外,...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及体外循环管理效果。方法 84例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适合的麻醉方案和严密的监测,体外循环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停跳液,实验组给予氧合血停跳液。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中均未出现麻醉意外,显示了较好的麻醉管理效果,但实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密科学的麻醉方案和体外循环管理方案对于手术效果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减少意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置换 麻醉管理 体外循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78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宝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分析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早期病死率低(5.1%),出院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显著提高... 目的: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分析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术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早期病死率低(5.1%),出院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显著提高。结论: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巨大左室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如积极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及病变纠治合理,加强术后监护,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外科学 主动脉 @主动脉瓣膜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anouguian法小主动脉瓣环加宽主动脉瓣膜置换1例
11
作者 安君 杨晓英 +2 位作者 张春鹏 王勇 仇金鹏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2244-2245,共2页
关键词 改良Maouguian法 主动脉瓣膜置换 瓣环加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性别患者接受股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相关指标分析
12
作者 安春秀 李娜 +2 位作者 纪江霞 赵再仙 蒋博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7期803-806,81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接受股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相关指标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股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性别将其分为男性组(n=...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接受股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相关指标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股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性别将其分为男性组(n=65)和女性组(n=53)。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特征、化验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术中相关指标。结果男性组患者的年龄低于女性组患者,但男性组患者的体表面积、吸烟比例、饮酒比例、高血压比例、冠心病比例均高于女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男性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均低于女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男性组患者使用20 F动脉鞘管比例、置入瓣膜直径、采用球囊后扩张比例均高于女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别患者接受股动脉途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年龄、基础病史、不良嗜好、左室射血分数、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以及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动脉鞘管型号、瓣膜直径均存在差异,了解不同性别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特点,有利于更好地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 动脉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卒中研究进展
13
作者 熊荣 黄光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5期468-473,共6页
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最常见瓣膜疾病,主动脉瓣置换术成功地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并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卒中为其常见并发症,可能与手术操作、病变瓣膜区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失衡等因素相关。有效的抗栓药物治疗及... 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最常见瓣膜疾病,主动脉瓣置换术成功地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并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卒中为其常见并发症,可能与手术操作、病变瓣膜区凝血及抗凝血系统失衡等因素相关。有效的抗栓药物治疗及脑保护装置的使用可减少卒中的发生。本文就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相关卒中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卒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置换 经导管瓣膜置换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冠状动脉栓塞的1例报道
14
作者 吴海波 尹德云 谢悦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12期205-207,共3页
冠状动脉栓塞常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而急性心肌梗死常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栓塞的方法主要为介入治疗与溶栓及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替罗非班是糖蛋白l Ib/Ⅲa受体可逆性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文章应用替罗... 冠状动脉栓塞常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而急性心肌梗死常可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冠状动脉栓塞的方法主要为介入治疗与溶栓及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替罗非班是糖蛋白l Ib/Ⅲa受体可逆性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文章应用替罗非班治疗1例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冠状动脉栓塞,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置换 冠状动脉栓塞 替罗非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的主动脉瓣膜置换
15
作者 方刚 郭德和 陆向阳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45-45,共1页
先天性心脏病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方刚,郭德和,陆向阳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瓣膜病变的病例较少,治疗上往往对二尖瓣病变行成形手术为主。主动脉瓣膜病变因其成形困难大,且本身多为二瓣化畸形,故多行人工瓣膜置换。我院心外科自1992~... 先天性心脏病的主动脉瓣膜置换方刚,郭德和,陆向阳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瓣膜病变的病例较少,治疗上往往对二尖瓣病变行成形手术为主。主动脉瓣膜病变因其成形困难大,且本身多为二瓣化畸形,故多行人工瓣膜置换。我院心外科自1992~1995年间对先心并主动脉瓣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瓣膜置换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膜置换动物实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艳斌 蔡菁 +4 位作者 孙伟 盛燕辉 杨荣 孔祥清 曹克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7-1100,1147,共5页
目的:探索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膜置换动物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自膨胀镍钛支架三叶式猪心包瓣膜装配入18F导管输送系统,在X线和超声引导下,经颈总动脉逆行性放置到8只健康的实验用绵羊主动脉瓣膜位置。植入前、后即刻进行... 目的:探索经导管人工生物主动脉瓣膜置换动物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自膨胀镍钛支架三叶式猪心包瓣膜装配入18F导管输送系统,在X线和超声引导下,经颈总动脉逆行性放置到8只健康的实验用绵羊主动脉瓣膜位置。植入前、后即刻进行主动脉根部及左心室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植入支架瓣膜的功能及对冠脉血流灌注及二尖瓣功能等的影响。结果:6只实验动物植入支架瓣膜成形良好,无移位,冠脉血流未受影响,可见微量瓣周漏。因瓣膜位置放置不良导致2只实验动物术中死亡,其中1例因为瓣膜植入位置过深,影响到二尖瓣开放与闭合,引起急性心功能不全;另1例因为瓣膜植入位置偏高,影响到冠状动脉血流,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结论:经颈总动脉逆行性植入支架式主动脉生物瓣膜动物实验取得初步成功,即刻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置换 导管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秀丽 李乃艳 张芯瑜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425-427,共3页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病临床多发,其中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最为常见,会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引起左心室收缩压力升高,心脏顺应性降低、排血量减少,血流量不足,常出现心、脑供血不足甚至猝死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正中... 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病临床多发,其中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AS)最为常见,会增加左心室后负荷,引起左心室收缩压力升高,心脏顺应性降低、排血量减少,血流量不足,常出现心、脑供血不足甚至猝死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传统正中开胸路径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两种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 术后护理 主动脉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预后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同达 徐承义 苏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后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TAVR治疗的患者共111例,入选86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性别分为两...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后预后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TAVR治疗的患者共111例,入选86例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性别分为两组,其中男性组54例,女性组32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术前超声心动图特征、手术过程资料和临床预后,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和1年随访期内全因死亡率,次要终点为院内和术后30 d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女性组体表面积、股动脉动脉鞘和置入瓣膜直径更小,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更高;男性组近期吸烟(<1年)、冠心病和球囊后扩张的比例更高。两组间院内和术后30 d的次要终点,包括血管并发症、出血事件、卒中、置入永久起搏器、中度及以上瓣周漏、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心肌梗死。两组术后30 d死亡患者共3例,其中男性组心力衰竭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心源性休克1例,女性组心脏原因死亡1例(具体不详);术后1年新增死亡患者4例,其中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呼吸衰竭1例,死亡原因不详2例,均在男性组。术后30 d和1年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两组1年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AS患者经股动脉TAVR治疗在不同性别之间预后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经股动脉主动脉瓣膜置换 心血管预后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谵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丹丹 李纯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1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对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5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13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对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预防其发生谵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5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13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n=68)与对照组(n=68)。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DRS评分、谵妄的发生率、谵妄累计的时间、接受机械通气的时间及其在ICU停留的时间。结果: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DRS评分和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谵妄累计的时间、接受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在ICU停留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显著降低其谵妄的发生率,缩短其接受机械通气的时间和在ICU停留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置换 老年患者 综合护理 谵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心脏团队建设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庆荣 吴永健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6期401-402,406,共3页
由于高龄、合并症多或是其他手术禁忌,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约1/3的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手术[1],导致病情加重,生活质量低下且存活时间缩短。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TAVR)以介入的手段完成操作,恢复瓣膜功能,目前全世... 由于高龄、合并症多或是其他手术禁忌,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约1/3的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不能耐受手术[1],导致病情加重,生活质量低下且存活时间缩短。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TAVR)以介入的手段完成操作,恢复瓣膜功能,目前全世界已经完成超过30万例。我国目前约20家医院开展了TAVR技术,组建TAVR心脏团队对成功实行TAVR非常重要。以下关于组建TAVR心脏团队做一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膜置换 团队建设 心脏 导管 手术禁忌证 主动脉瓣狭窄 存活时间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