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中评估价值与预测意义
1
作者 王帝 李磊 +3 位作者 张涵旭 马永青 崔书君 王大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中评估价值与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均随访1年。以DSA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中评估价值与预测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A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均随访1年。以DSA检查结果+随访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A对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并分析瘤体主要形态学指标(瘤体最大直径、瘤体长颈、瘤颈角度)、血流动力学指标[血管壁峰值压力(PWS)]对AAA患者破裂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DSA检查结果+随访结果确诊,100例AAA患者中瘤体未破裂者75例,占75.00%;瘤体破裂者25例,占25.00%。CTA评估AAA破裂的准确度为94.00%(9 4/100)、灵敏度为94.67%(71/75)、特异度为92.00%(23/25)、阳性预测值为97.26%(71/73)、阴性预测值为85.19%(23/27);经一致性Kappa度量,CTA评估AAA破裂结果与DSA检查结果+随访结果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44, P<0.001)。AAA破裂患者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角度、PWS均高于AAA未破裂者(P<0.05);AAA破裂患者瘤颈长度虽高于AAA未破裂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瘤体最大直径、瘤颈角度、PWS单独及联合预测AAA患者瘤体破裂风险的AUC分别为0.727、0.783、0.748、0.887,其中联合预测效能最高。结论CTA评估AAA患者瘤体破裂的价值较高,与DSA检查结果+随访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瘤体最大直径、瘤体长颈、瘤颈角度、 PWS能很好地预测AAA患者瘤体破裂风险,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CT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破裂风险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促进线粒体功能障碍加速腹主动脉瘤的进程
2
作者 李曼 陈彦宇 +6 位作者 夏梦蝶 徐倩 周雅婷 张华玉 刘录山 唐志晗 彭娟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25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影响腹主动脉瘤(AAA)的进展及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ApoE^(-/-)小鼠构建小鼠AAA模型:通过皮下植入微型渗透泵,持续输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脂喂养28天后处死。收集人和小鼠正常腹主动脉... [目的]探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影响腹主动脉瘤(AAA)的进展及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ApoE^(-/-)小鼠构建小鼠AAA模型:通过皮下植入微型渗透泵,持续输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脂喂养28天后处死。收集人和小鼠正常腹主动脉血管和AAA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检测PCSK9在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不同浓度的AngⅡ处理原代培养的C57BL/6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VSMC)24 h后,检测PCSK9 mRNA和蛋白表达。建立PCSK9过表达和敲低细胞模型,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t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及Z-DNA结合蛋白1(ZBP1)蛋白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对多个单细胞测序的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来获取关键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在AAA中的表达及作用。[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人和小鼠的AAA组织中PCSK9的表达增加(P<0.01),并与平滑肌存在共定位。AngⅡ呈浓度依赖性促进mVSMC中PCSK9的表达,2.0μmol/L AngⅡ组PCSK9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2.9倍和1.1倍(P<0.01),这一效应最为显著。成功构建PCSK9过表达和PCSK9干扰mVSMC模型后,PCSK9过表达导致细胞内mtROS增加,MMP下降,MPTP开放增加,细胞活性下降(P<0.01);PCSK9敲低可以减少AngⅡ引起的mtROS增加、MMP下降和MPTP开放;与siNC+AngⅡ组相比,siPCSK9+AngⅡ组mtROS减少,MMP和MPTP的荧光亮度增加(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ZBP1是AAA中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人和小鼠的AAA组织中ZBP1的表达增高,并与平滑肌存在共定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PCSK9或2.0μmol/L AngⅡ处理均可增加ZBP1蛋白表达(P<0.01),敲低PCSK9可减轻AngⅡ引起的ZBP1表达增高(P<0.05)。[结论]PCSK9可能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激活下游分子ZBP1导致细胞损伤,从而促进AAA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主动脉瘤 血管平滑肌细胞 Z-DNA结合蛋白1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进展
3
作者 蒋凤春 隋向前 +1 位作者 黄琪 王文婷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5年第1期33-36,共4页
腹主动脉瘤(AAA)可与人体长期共存,但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血压骤升、腹部受到撞击等可致动脉瘤破裂,严重者瞬间死亡,被称为人体的“定时炸弹”。95%AAA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证明AAA的病理变化与炎症相关。目前AA... 腹主动脉瘤(AAA)可与人体长期共存,但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如血压骤升、腹部受到撞击等可致动脉瘤破裂,严重者瞬间死亡,被称为人体的“定时炸弹”。95%AAA的发生发展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证明AAA的病理变化与炎症相关。目前AAA有效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及介入手术,但各自存在弊端,外科手术创伤大容易出现并发症,介入手术常有动脉瘤颈扩张形成内漏的风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被认为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以此减缓AAA形成,但具体疗效未明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对中医药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很多疑难疾病的治疗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鉴于目前对AAA病因的研究及现阶段存在的药物治疗难题,采取中医药作为治疗手段可视为一种积极的方法。本文就AAA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在AAA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炎症 氧化应激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SK9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参与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发生和进展
4
作者 舒宏运 李健洪 +2 位作者 李金花 吕自明 李巧汶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属于前蛋白转化酶家族,不仅能影响脂质代谢,还能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参与主动脉瘤和夹层(AAD)发病。该文介绍PCSK9通过介导细胞凋亡、自噬、焦亡和铁死亡等PCD过程参与AAD的发生和进展。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破裂继发腹腔脓肿腰椎气肿性骨髓炎1例
5
作者 段琳言 戎冬冬 卢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76-176,共1页
患者男,76岁。因腰腹部疼痛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史20余年。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4 g/L,白细胞计数14.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3.0%,降钙素原31.46 ng/ml。血培养、腹腔血肿穿刺液培养肠炎沙门菌肠炎亚种阳性。术前CT显示腰4~5... 患者男,76岁。因腰腹部疼痛1周入院。既往高血压史20余年。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4 g/L,白细胞计数14.8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3.0%,降钙素原31.46 ng/ml。血培养、腹腔血肿穿刺液培养肠炎沙门菌肠炎亚种阳性。术前CT显示腰4~5椎体、椎旁及椎间盘内多发气体影,腰1水平以下左侧椎旁见团块状混杂密度影(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肿性骨髓炎 腹腔脓肿 主动脉瘤破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DDP4水平与动脉瘤进展的关系
6
作者 毕远航 王吉昌 付浩哲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二肽基肽酶4(DDP4)水平与动脉瘤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少12个月,根据首次和末次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据获取最大瘤体前...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二肽基肽酶4(DDP4)水平与动脉瘤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3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至少12个月,根据首次和末次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数据获取最大瘤体前后直径的绝对测量值和进展速度,根据腹主动脉瘤进展速度将患者分为进展组(进展速度≥0.5 mm/年)和无进展组(进展速度<0.5 mm/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浆DDP4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DDP4与腹主动脉瘤进展速度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浆DDP4对腹主动脉瘤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 进展组患者腔内血栓厚度(P=0.046)和腹主动脉瘤进展速度(P<0.001)大/快于无进展组,且血浆DDP4水平显著高于无进展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DP4水平是腹主动脉瘤进展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浆DDP4水平与腹主动脉瘤进展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517,P<0.001)。经多元线性回归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血浆DDP4水平与腹主动脉瘤进展速度仍呈显著正相关(β=0.312,95%CI:0.002~0.484,P=0.048)。基线血浆DDP4水平预测腹主动脉瘤进展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704~0.976),对应截断值为13.89 pg/mL,特异度为85.7%,敏感度为79.3%。结论 腹主动脉瘤患者血浆DDP4水平升高与腹主动脉瘤进展高风险有关,血浆DDP4有望成为预测腹主动脉瘤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血浆二肽基肽酶4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无裸区覆膜支架治疗蓬松降主动脉瘤1例
7
作者 刘茜 尹洪彬 +2 位作者 夏文华 李宗勋 安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2,共2页
患者男,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撕裂样疼痛5 h,无头晕、头痛;既往罹患高血压13年,未规律用药,血压控制不佳。查体:神志清,痛苦貌,心率82次/分,血压160/109 mmHg,双肺清,未闻及心脏杂音。实验室检查无特殊。主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 患者男,7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部撕裂样疼痛5 h,无头晕、头痛;既往罹患高血压13年,未规律用药,血压控制不佳。查体:神志清,痛苦貌,心率82次/分,血压160/109 mmHg,双肺清,未闻及心脏杂音。实验室检查无特殊。主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降主动脉呈蓬松主动脉(shaggy aorta,SA)样改变,见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伴多发溃疡及附壁血栓,形成蓬松降主动脉瘤并见壁间血肿;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图1A、1B)。影像学诊断:蓬松降主动脉瘤合并壁间血肿。以胸主动脉无裸区覆膜支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在胸主动脉瘤及夹层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乃星 段艳宇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2-175,180,共5页
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是一类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有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截至目前胸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尚无定论。通常主动脉壁分为3层,其中外膜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外膜成纤维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等作用均参与胸主... 胸主动脉瘤及夹层是一类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有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截至目前胸主动脉瘤发病机制尚无定论。通常主动脉壁分为3层,其中外膜主要由成纤维细胞组成。外膜成纤维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成纤维细胞的活化等作用均参与胸主动脉瘤及夹层的发生发展。因此,该文探讨了成纤维细胞相关作用对主动脉瘤及夹层产生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成纤维细胞对于胸主动脉瘤及夹层发病机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主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 细胞外基质 作用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
9
作者 来红莉 张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5期134-137,共4页
目的研究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腹主动脉瘤(AAA)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医院接受AAA介入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围... 目的研究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腹主动脉瘤(AAA)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3年2月于医院接受AAA介入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编号随机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于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零缺陷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术后康复指标、应激反应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意识、护理操作、感染控制、护理配合及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参照组(P<0.05)。术后1 d,试验组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参照组的30.00%(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提升AAA介入手术患者护理质量方面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零缺陷护理模式 介入手术 护理质量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腔内手术治疗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0
作者 李蓉 陆清声 +3 位作者 李海燕 张雷 郭文颖 夏士博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年第2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索血管腔内介入机器人辅助腔内手术治疗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5例主动脉瘤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通过术前预防动脉瘤破裂,协助医生做好手术指征评估和心脏功能评估;术中完成手术相关器械的准备,加... 目的:探索血管腔内介入机器人辅助腔内手术治疗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5例主动脉瘤患者实施机器人辅助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通过术前预防动脉瘤破裂,协助医生做好手术指征评估和心脏功能评估;术中完成手术相关器械的准备,加强无菌区域的设置和维护;术后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做好腔内修复术后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良好,均未出现并发症,住院时间6~8 d,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机器人辅助腔内手术治疗主动脉瘤是一项新技术,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做好术前评估及围手术期护理,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血管腔内治疗 主动脉瘤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
11
作者 张志鑫 蒲晨 +4 位作者 刘强 杨兴龙 王国荣 万晓斌 赵艳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110-111,118,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repair,EVAR)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的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80例腹主动脉瘤EVAR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髂支闭塞分成闭塞组20例和对照...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repair,EVAR)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的收集2021年1月—2023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80例腹主动脉瘤EVAR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髂支闭塞分成闭塞组20例和对照组160例。Logistic回归分析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生组术前髂动脉狭窄≥50%、髂动脉扭曲≥60°、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的人数占比较大,D-二聚体、FIB水平较高(P<0.05)。D-二聚体及FIB水平、髂动脉扭曲≥60°、患者术前髂动脉狭窄≥50%、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患者术前髂动脉狭窄≥50%、髂动脉扭曲≥60°、髂支支架远端口径放大率≥15%、D-二聚体>1.89mg/L、FIB>2.95g/L可提示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髂支闭塞的发生风险较高,可用于指导临床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髂支闭塞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髂支闭塞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p21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对小鼠腹主动脉瘤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12
作者 陈啸 王晋军 +3 位作者 张林林 郭莲莲 张中旺 张娟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p21(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p21)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Hippo-Yes-associated protein, Hippo-YAP)信号通路对小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形成的影响。方法 C57BL/6 ApoE-/-通过皮下...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p21(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p21)调控Hippo-Yes相关蛋白(Hippo-Yes-associated protein, Hippo-YAP)信号通路对小鼠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形成的影响。方法 C57BL/6 ApoE-/-通过皮下植入渗透性微泵构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小鼠AAA模型。将C57BL/6 ApoE-/-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LncRNA p21阴性对照组(sh-NC)、LncRNA p21敲低组(sh-LncRNA p21)。HE和血管弹力纤维染色(VVG)观察血管形态变化;qRT-PCR检测LncRNA p21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TIMP-1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yclinD1及Hippo-YAP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小鼠血管弹力纤维断裂紊乱,出现明显损伤,且LncRNA p21、MMP-2、MMP-9、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TIMP-1、cyclinD1和YAP、TAZ表达均降低(P<0.01)。与model组相比,sh-LncRNA p21组小鼠血管弹力纤维断裂及损伤程度减轻,LncRNA p21、MMP-2、MMP-9、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1),TIMP-1、cyclinD1和YAP、TAZ表达均增加(P<0.01)。结论 LncRNA p21能够促进小鼠AAA形成,其机制与调控Hippo-YAP信号、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长链非编码RNA p21 Hippo-Yes相关蛋白通路 凋亡 增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动脉瘤腔血栓机化术治疗巨大破裂腹主动脉瘤1例
13
作者 李卫校 张恒 +7 位作者 徐如涛 崔明哲 张克伟 王恒 田琨 史云霞 翟水亭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80-1382,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突发下腹部疼痛12 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增强CT示,腹主动脉瘤13.37 cm×11.58 cm,瘤体周边可见大面积血肿(图1①);腹主动脉瘤颈直径1.96 cm,瘤颈长度2.2 cm,诊... 1临床资料患者男,73岁。因“突发下腹部疼痛12 h”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余年。增强CT示,腹主动脉瘤13.37 cm×11.58 cm,瘤体周边可见大面积血肿(图1①);腹主动脉瘤颈直径1.96 cm,瘤颈长度2.2 cm,诊断为破裂腹主动脉瘤(ruptur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凝血酶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内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区汉族男性腹主动脉瘤的筛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14
作者 刘一人 赵纪春 +1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汉族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病率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2014—2022年对成都市双流区24个敬老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中心≥65岁的男性居民进行普查。筛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合并症、生活习惯和超声指标。计算患病率。...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汉族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病率并分析危险因素。方法2014—2022年对成都市双流区24个敬老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中心≥65岁的男性居民进行普查。筛查项目包括一般情况、合并症、生活习惯和超声指标。计算患病率。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索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7132人纳入筛查,体检中心应答率为2518/3638(69.2%);敬老院应答率为3092/3494(88.5%)。参加筛查的人群均为男性,汉族,患病率为5.17%(290/5610)。290人患AAA为患病组,未患病者为未患病组。患病组腹痛、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吸烟,及饮酒高于未患病组(P<0.05)。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吸烟是AA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超声在AAA筛查中可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吸烟是成都地区65岁以上男性人群AAA患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筛查 患病率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疗效
15
作者 余文水 刘静 +5 位作者 杨红伟 韩同磊 鲍贤豪 王祖辉 夏永娣 朱国献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77-680,690,共5页
目的探讨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AAA)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烟囱支架技术治疗的20例近肾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 目的探讨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AAA)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海军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烟囱支架技术治疗的20例近肾AAA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通过腹主动脉超声及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观察瘤腔内有无活动性血流信号,并测量瘤体大小。结果20例近肾AAA患者烟囱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造影支架内血流通畅,手术前后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术中出现Ⅰ型内漏,2例患者出现Ⅱ型内漏,1例患者出现Ⅲ型内漏。随访(13.6±6.2)个月,6例患者随访时内漏消失,其他患者无新发内漏出现,肾动脉支架通畅率100%;随访期间1例患者于家中死亡,可能与内漏导致腹主动脉瘤破裂有关。结论烟囱支架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疗效安全可靠,性价比较高,较适用于高龄、急诊及经济状况一般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肾腹主动脉瘤 烟囱支架技术 瘤体直径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16
作者 刘建平 夏娟 张永恒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AA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破裂的风险随动脉瘤直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择期手术的死亡率通常低于4%,但肾下AAA(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AA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破裂的风险随动脉瘤直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择期手术的死亡率通常低于4%,但肾下AAA(infr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rAAA)破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即使接受修复死亡率也高达30%~5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主动脉瘤 血管内动脉瘤修复术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防治进展
17
作者 王琛 桑宏飞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Ⅱ型内漏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的常见并发症,对EVAR手术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预防Ⅱ型内漏的方法主要是在术中置入支架之前进行瘤囊分支动脉的栓塞,或置入支架后使用Onyx胶或其他特殊材料进行瘤囊的填充。治疗方法有保守... Ⅱ型内漏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后的常见并发症,对EVAR手术患者的预后有较大的影响。预防Ⅱ型内漏的方法主要是在术中置入支架之前进行瘤囊分支动脉的栓塞,或置入支架后使用Onyx胶或其他特殊材料进行瘤囊的填充。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栓塞治疗(经动脉途径、经腰途径、经腔静脉途径)、腹腔镜下动脉结扎手术、开放手术等,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经动脉途径和经腰途径栓塞治疗。关于Ⅱ型内漏的预防、治疗方法,目前暂无统一标准。该文对近年来Ⅱ型内漏预防、治疗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血管成形术 手术后并发症 内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瘤体增长情况分析
18
作者 刘一人 赵纪春 +1 位作者 谷涌泉 郭连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瘤体增长情况。方法选取2014—2023年双流县敬老院3092名居民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体检的2518名居民,采用便携式超声进行腹主动脉检查,记录动脉瘤不同直径例数、复查例数,观察动脉瘤直径变化情况,分... 目的探讨男性腹主动脉瘤(AAA)患者瘤体增长情况。方法选取2014—2023年双流县敬老院3092名居民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体检的2518名居民,采用便携式超声进行腹主动脉检查,记录动脉瘤不同直径例数、复查例数,观察动脉瘤直径变化情况,分析同一瘤体直径下的动脉瘤增长曲线。结果共筛查出285例AAA患者,其中,体检中心187例,102例最大直径﹤30 mm,50例最大直径30~39 mm,28例最大直径40~49 mm,7例最大直径≥50 mm;敬老院98例,84例最大直径﹤30 mm,14例最大直径30~39 mm;最大直径﹤40 mm的患者比例为87.7%(250/285)。随访1年,无死亡患者,5例最大直径﹥50 mm患者接受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AVAR)治疗,另外2例直径﹥50 mm的患者拒绝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285例AAA患者复查率为90.2%(257/285),其中,体检中心162例AAA患者接受复查,91例最大直径﹤30 mm,39例最大直径30~39 mm,27例最大直径40~49 mm,5例最大直径≥50 mm;敬老院95例AAA患者接受复查,82例最大直径﹤30 mm,13例最大直径30~39 mm。动脉瘤直径﹤40 mm的AAA患者每年增长1~2 mm,动脉瘤直径﹥40 mm的AAA患者每年增长4~5 mm,随着时间推移,动脉瘤直径呈现增长趋势,动脉瘤直径越大增长越快。结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体检居民和双流县敬老院居民以动脉瘤直径﹤40 mm的小动脉瘤为主,小动脉瘤增长缓慢,可以适当延长复查时间,建议动脉瘤直径﹤30 mm每2~3年复查1次,动脉瘤直径30~40 mm每1年复查1次,动脉瘤直径40~50mm每6个月复查1次,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达到监测动脉瘤的目的,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超声筛查 动脉瘤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评估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前情况及术后内漏分型的临床价值
19
作者 宋海国 陆燕飞 +2 位作者 谭臻 班超莲 陈丽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757-76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前情况及术后内漏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EVAR术的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83例,均于术前1 d应用CEUS和CTA分别测量瘤体直径、瘤体长度和肾下腹主动脉直径,同时获取腹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估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EVAR)术前情况及术后内漏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EVAR术的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83例,均于术前1 d应用CEUS和CTA分别测量瘤体直径、瘤体长度和肾下腹主动脉直径,同时获取腹主动脉瘤分型、形态、病变部位、其他图像特征,比较两种方法检查结果的差异。以术后1个月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CEUS诊断腹主动脉瘤患者EVAR术后内漏分型的准确率,分析CEUS与CT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术前CTA和CEUS测量腹主动脉瘤患者瘤体直径、瘤体长度和肾下腹主动脉直径及评估腹主动脉瘤分型、形态、病变部位、其他图像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EUS诊断腹主动脉瘤患者EAVR术后内漏Ⅰ型、Ⅱ型、Ⅲ型的准确率分别为66.67%(2/3),100%(5/5)和100%(3/3),CEUS与CT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高(Kappa=0.855)。结论CEUS评估腹主动脉瘤患者EVAR术前情况及术后内漏分型的价值与CTA相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CTA 主动脉瘤 内漏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形态学特征联合流体力学对肾下型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
20
作者 徐健 陈凯 +3 位作者 王相权 肖华伟 王铃 吴鹏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复合型几何形态学特征对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的影响,并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3年8月行CTA检查的AAA未破裂患者25例(完整组)和同期检查进行性别和年龄1∶1配比的AAA破裂患者25例(破裂组)。比较两... 目的探讨复合型几何形态学特征对腹主动脉瘤(AAA)破裂风险的影响,并进行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6月—2023年8月行CTA检查的AAA未破裂患者25例(完整组)和同期检查进行性别和年龄1∶1配比的AAA破裂患者25例(破裂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AAA的形态学特征,筛选AAA破裂风险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流体力学分析。结果破裂组和完整组的瘤体最大直径(D_(max))、瘤颈直径(D_(neck))、瘤体最大直径/健康主动脉直径(D_(max)/DAO)、瘤体最大直径/瘤颈直径(D_(max)/D_(neck))、标准化动脉瘤范围(L_(nor))分别为(5.92±1.50)cm和(3.67±0.68)cm、(2.38±0.50)cm和(2.06±0.03)cm、(2.54±0.67)和(1.56±0.34)、(2.53±0.62)和(1.81±0.38)、(22.73±11.08)和(10.78±4.59);破裂组的形态学指标量值均高于完整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947、2.563、6.567、4.952、4.982,P均<0.05)。其中D_(max)和D_(max)/DAO是AAA破裂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OR分别为1.824、4.039,95%CI分别为1.459~6.251和3.261~9.155,P<0.05)。包含复合型形态学特征的多变量新模型对破裂风险分类的准确性高于仅包含D_(max)的常规模型(94%比88%)。破裂组和完整组AAA分别表现为Ⅲ型和Ⅱ型血流模式,并且破裂组AAA的低壁剪切力面积大于完整动脉瘤(73.9 cm^(2)比67.8 cm^(2))。结论结合形态学特征D_(max)、D_(max)/DAO和流体力学的血流模式和低壁剪切力面积有助于评估AAA的破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造影术 主动脉瘤 壁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