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涉水桥墩主动防碰撞视觉监测方法与应用
1
作者 刘显刚 王浩宇 邵帅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4年第3期110-111,共2页
针对现有山区涉水桥墩主动防碰撞视觉监测系统在远距离、大视场、复杂雨雾场景、多级决策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局限性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架构下多源信息融合的船舶移动模式及碰撞预警技术。建立并使用了计算机视觉感知系统及航道、船舶... 针对现有山区涉水桥墩主动防碰撞视觉监测系统在远距离、大视场、复杂雨雾场景、多级决策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局限性问题,提出基于机器视觉架构下多源信息融合的船舶移动模式及碰撞预警技术。建立并使用了计算机视觉感知系统及航道、船舶等地空信息多维数据综合感知基本架构,多维监测三维模拟的移动模式识别与多级碰撞预测及决策预警技术。可为进一步形成以数据为核心多维互联的数字航道交通流及船舶监管控一体化新架构体系提供技术与算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涉水桥墩 机器视觉 多维监测 主动防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械手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研究——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 被引量:5
2
作者 方华丽 吴晴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4-238,共5页
通过研究采摘机器人移动机械手的避障策略及对多传感信息融合算法,针对移动机械手在作业中,容易和非采摘目标发生碰撞现象,设计了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移动机械手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搭建了移动机械手的仿真系统,进行了实... 通过研究采摘机器人移动机械手的避障策略及对多传感信息融合算法,针对移动机械手在作业中,容易和非采摘目标发生碰撞现象,设计了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移动机械手主动防碰撞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搭建了移动机械手的仿真系统,进行了实际的性能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移动机械手在不同速度的情况下,都可以主动避开障碍物,当移动机械手移动速度越大时,轨迹控制误差也会增加,移动机械手的移动路径也会增加,验证了系统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摘机器人 移动机械手 多传感信息融合 主动防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引车主动防碰撞预警及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唐伟 钟沛 +1 位作者 袁彬彬 袁源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2年第2期32-33,共2页
本文介绍了南航创新开发的牵引车主动防碰撞管理系统及驾驶人员疲劳检测系统。牵引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管理系统针对牵引车外形和安全运行需求,融合了全景拼接、远距超声波测距、视觉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实现牵引车防碰撞智能预... 本文介绍了南航创新开发的牵引车主动防碰撞管理系统及驾驶人员疲劳检测系统。牵引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管理系统针对牵引车外形和安全运行需求,融合了全景拼接、远距超声波测距、视觉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等关键技术,实现牵引车防碰撞智能预警及驾驶员驾驶提醒,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牵引车 主动防碰撞 预警 疲劳检测
原文传递
基于矿卡毫米波雷达的主动防撞预警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海平 侯玉山 +5 位作者 张伟明 范志鹏 陈永旭 冯晓光 王姗姗 周华生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40-43,共4页
为了确保矿区中的行车安全,避免由于矿区道路环境复杂恶劣,司机夜晚作业疲劳驾驶而产生的车辆碰撞、追尾等交通事故,基于矿卡毫米波雷达提出一套适用于矿区生产环境的主动防撞预警系统,对毫米波雷达收发原理,组成及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在... 为了确保矿区中的行车安全,避免由于矿区道路环境复杂恶劣,司机夜晚作业疲劳驾驶而产生的车辆碰撞、追尾等交通事故,基于矿卡毫米波雷达提出一套适用于矿区生产环境的主动防撞预警系统,对毫米波雷达收发原理,组成及功能进行了研究,并在矿区进行了检验和实际应用,结果显示所提出的主动防碰撞系统能够充分适应矿区生产环境,并能够通过及时采取紧急制动措施保障车辆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自动刹车 预警系统 主动防碰撞 C-V2X模块 全景影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于广鹏 谭德荣 +1 位作者 田厚杰 吕长民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4-1239,共6页
为进一步完善汽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系统,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方法。该方法以驾驶员的实时反应时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加油频率、深加油比例、制动频率、深制动比例等数据,利用所建立的模糊推理规则... 为进一步完善汽车主动防碰撞预警系统,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驾驶员反应时间修正方法。该方法以驾驶员的实时反应时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时采集驾驶员的加油频率、深加油比例、制动频率、深制动比例等数据,利用所建立的模糊推理规则判断出一个适应于当前驾驶员动态驾驶倾向的实时反应时间,然后对Berkeley算法进行修正,计算出车辆行驶所需要的安全车距,并在驾驶模拟器上进行了对比分析。经模拟实验验证,本方法所确定的15名驾驶员的理论平均反应时间为1.000 0 s,方差为0.041 7,而实际平均反应时间为1.007 7 s,方差为0.046 9,并且根据理论反应时间所确定的预警距离与根据实际反应时间所确定的预警距离比较接近。可见本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预警算法的准确性,能够充分考虑驾驶员的实时驾驶特性,降低预警系统的虚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主动防碰撞 驾驶倾向 反应时间 模糊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和雷达数据融合在桥梁防撞预警系统的应用
6
作者 梁洪亮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25年第4期56-57,60,共3页
我国河网众多,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在众多河道上建造了为数不少的桥梁,提升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河道上航行的船舶带来了与桥梁发生碰撞的安全隐患。提出一种方案,通过采集安装在桥梁附近监测装置数据,研究一种综合优化融合算法,将AIS接... 我国河网众多,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在众多河道上建造了为数不少的桥梁,提升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河道上航行的船舶带来了与桥梁发生碰撞的安全隐患。提出一种方案,通过采集安装在桥梁附近监测装置数据,研究一种综合优化融合算法,将AIS接收的数据和雷达探测数据进行融合,获得比较精确的目标船舶的位置,提前预知船舶的异常行为,并给予警示,避免船舶碰撞桥梁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AIS 主动防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耦合在列控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需求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崔俊锋 刘岭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9年第10期1-5,共5页
虚拟耦合是通过先进技术协同控制两列或者多列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间隔距离,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协调的逻辑整体,共同完成列车控制与调度组织。介绍虚拟耦合的研究背景、国际研究进展和工作原理,分析虚拟耦合应用在列控系统中... 虚拟耦合是通过先进技术协同控制两列或者多列列车的运行速度和间隔距离,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协调的逻辑整体,共同完成列车控制与调度组织。介绍虚拟耦合的研究背景、国际研究进展和工作原理,分析虚拟耦合应用在列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需求,并对应用虚拟耦合技术的列控系统进行框架设计,为未来轨道交通的列控系统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耦合 相对闭塞 列车定位 车车通信 自动驾驶 主动防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湛江装煤车的自动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明岩 张帆 李丹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第2期187-188,共2页
炼铁厂一、二期为7m焦炉。应用装煤车直行揭盖装置、机械数字孪生系统、煤口堵塞检测系统以及主动防碰撞系统等实施焦炉机车无人化综合改造,有利于实现焦炉装煤车自动化。因此,重点分析了装煤车无人驾驶的可行性。
关键词 装煤车 揭盖装置 无人驾驶 数字孪生 堵塞检测 主动防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V主动防撞系统改进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惠华 韩勇涛 刘晓东 《冶金设备》 2023年第3期17-20,37,共5页
介绍了重型AGV钢卷运输车控制系统特点和功能特征,分析了码头AGV防碰撞系统在手动模式下防碰检测装置的控制方式以及对距离、速度方面的局限性,在自动模式下激光雷达反馈信号的控制方式受到环境条件和网络故障时的延时问题,提出一种基... 介绍了重型AGV钢卷运输车控制系统特点和功能特征,分析了码头AGV防碰撞系统在手动模式下防碰检测装置的控制方式以及对距离、速度方面的局限性,在自动模式下激光雷达反馈信号的控制方式受到环境条件和网络故障时的延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防碰撞优化策略。采用防碰撞系统的冗余保护设置,实现了RJ45网络和信号电缆双通道输出,主动防碰撞系统实现了冗余保护,提升系统的可靠性;通过车辆保护区域参数设置及保护策略,采用屏蔽激光雷达,机械防撞限位单独保护模式,对行驶速度、制动距离、两侧障碍物最小距离等因素,建立了AGV作业工况列表,并针对保护策略改进了相应车控程序功能设置。结果表明,改进的AGV主动防碰撞系统,实现了RJ45网络和信号电缆双通道冗余防碰撞保护,适应外部复杂环境,提高了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V 激光雷达 主动防碰撞 保护策略 冗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