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7
1
作者 谷方 赵琛 龚少兰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99-100,共2页
①目的 为临床腹部动脉插管提供有关的解剖学数据。②方法 采用血管压扁法 ,对 6 8具成人尸体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位置、长度和始端外径进行了测量。③结果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始端外径分别为 :(5 .82± ... ①目的 为临床腹部动脉插管提供有关的解剖学数据。②方法 采用血管压扁法 ,对 6 8具成人尸体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位置、长度和始端外径进行了测量。③结果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始端外径分别为 :(5 .82± 1.5 9) ,(6 .0 1± 1.39) ,(3.0 9± 0 .91)mm ,范围分别为 :2 .78~ 9.2 3,3.34~ 9.0 6 ,1.5 4~6 .5 1mm ;以上各动脉到腹主动脉的距离分别为 :(12 9.10± 11.90 ) ,(116 .40± 12 .10 ) ,(4 3.90± 9.40 )mm ;范围分别为 :10 1.70~ 145 .40 ,87.6 0~ 142 .0 0 ,2 7.10~ 6 6 .30mm .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的始端外径分别为 :(4 .2 9± 0 .94) ,(3.2 6± 0 .72 )mm ;范围分别为 :2 .5 5~ 6 .5 1,2 .0 4~ 4.80mm ;长度分别为 :(2 8.6 0± 8.40 ) ,(2 0 .0 9± 8.90 )mm ;范围分别为 :17.2 0~ 5 1.2 0 ,5 .10~ 5 1.40mm .④结论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主要分支 解剖学 腹部 测量 血管造影 动脉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2
作者 薛延军 刘海燕 +3 位作者 李祥鹏 王伟 韩晓红 段大航 《中国疗养医学》 2001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 为临床行颈外动脉插管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对颈外动脉主要分支至颞浅动脉的实际距离及根基部的内径进行了测量。结果 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位置较恒定 ,颞浅动脉在耳屏前切迹平面是临床—插管所用部... 目的 为临床行颈外动脉插管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 ,对颈外动脉主要分支至颞浅动脉的实际距离及根基部的内径进行了测量。结果 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位置较恒定 ,颞浅动脉在耳屏前切迹平面是临床—插管所用部位。其内径为 1 2 5± 0 0 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动脉 应用解剖学 颈外动脉主要分支 口腔恶性肿瘤 颌面部恶性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法医学鉴定66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吕红 胡斌暐 +1 位作者 黄莉娜 李棨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取自本室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66例84条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鉴定人中男性青壮年占较大比例;锐器伤引起神经损伤居多达94%;神经损伤伴有骨折的占34%,其中...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取自本室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66例84条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鉴定人中男性青壮年占较大比例;锐器伤引起神经损伤居多达94%;神经损伤伴有骨折的占34%,其中50%尺神经损伤伴尺骨骨折;曾行肌电图检查的为34条神经,占40%,其中有15条临床未确诊为神经损伤。结论臂丛神经主要分支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关键看影响肢体运动功能的后果,鉴定时机宜术后20天+L(神经断端远侧的长度)/R(生长速度)+9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主要分支 肌电图 损伤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语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及其发展趋势
4
作者 贾正传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63-66,共4页
话语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及其发展趋势贾正传一、引言话语语言学或称话语分析是本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语言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而蓬勃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它迄今为止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学者们各自的研究目的... 话语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及其发展趋势贾正传一、引言话语语言学或称话语分析是本世纪五十年代随着语言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而蓬勃兴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它迄今为止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由于学者们各自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不同,因而在对话语(d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语言学 话语分析 主要分支 主位推进程序 语用学 语义学 言语行为 话语宏观结构 语义结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非主要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崔风国 王荣玲 +2 位作者 李国顺 魏淑惠 王桂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6期1149-1150,共2页
目的 :探讨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四肢主要血管分支或 (和 )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 12种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2 6例。皮瓣面积 2 3 0cm× 12cm~ 2 0cm× 3 0cm。结果 :2 4例皮瓣完全成... 目的 :探讨四肢非主要血管蒂皮瓣移位修复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采用四肢主要血管分支或 (和 )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 12种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 2 6例。皮瓣面积 2 3 0cm× 12cm~ 2 0cm× 3 0cm。结果 :2 4例皮瓣完全成活 ,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经换药、植皮而愈。经随访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四肢皮肤缺损部位、大小、功能要求等 ,选择主要血管分支或 (和 )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的皮瓣 ,能较好的修复部分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主要血管蒂 主要血管分支 皮神经营养血管 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腹主动脉外阻断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世德 李剑 韦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1-683,共3页
目的:对腹主动脉下段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为低位腹主动脉外阻断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7具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解剖出腹主动脉下段的主要分支(肠系膜下动脉、第三、四腰动脉、骶正中动脉),测量分支间的距离及其与腹主... 目的:对腹主动脉下段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关系进行观察,为低位腹主动脉外阻断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7具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解剖出腹主动脉下段的主要分支(肠系膜下动脉、第三、四腰动脉、骶正中动脉),测量分支间的距离及其与腹主动脉分叉处的距离,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肠系膜下动脉到主动脉分叉最低点距离为2.73~5.57cm,平均4.27±0.8cm。肠系膜下动脉到第三腰动脉的距离为-0.69~1.33cm,平均0.46±0.52cm。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为1.27~3.45cm,平均2.18±0.48cm。第四腰动脉到骶正中动脉的距离为0~2.42cm,平均1.09±0.62cm。骶正中动脉到腹主动脉分叉最低点的距离为0.02~1.50cm,平均0.53±0.37cm。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与第四腰横动脉至骶正中动脉的距离比较,经配对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二者中点距离腹主动脉分叉处2.71±0.62cm。结论:左下腹膜外入路至腹主动脉距离近,为最佳途径;第三、四腰动脉间的距离最宽,二者之中点距腹主动脉分叉处距离合适,是外阻断的最佳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腹主动脉 腰动脉 解剖学 主要分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智岗 赵俊京 +6 位作者 时高峰 李顺宗 韩捧银 杨光 梁国庆 王红光 黄景香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HCC)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着重研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54例HCC患者先行MSCT检查,分别观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肿瘤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其中12例行CTA检查,42例应用MIP或...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在肝癌(HCC)介入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着重研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54例HCC患者先行MSCT检查,分别观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肝静脉期肿瘤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其中12例行CTA检查,42例应用MIP或MPR观察腹腔动脉的解剖和走行,根据影像表现拟订治疗方案。结果 54 例患者MSCT发现HCC病灶225个,门静脉瘤栓10例,动静脉瘘14例。MSCT对肿瘤数目、门静脉瘤栓显示率与 DSA无显著差异 (P>0.05)。CTA对于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解剖三维结构优于后前位 DSA,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 DSA更方便。MSCT发现肝动脉起源变异5例,与DSA完全符合。结论 MSCT对于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多层螺旋CT 肝癌 价值 肝动脉化疗栓塞 门静脉瘤栓 MSCT检查 影像表现 腹腔动脉 CTA检查 DSA 指导作用 肝动脉期 门静脉期 治疗方案 动静脉瘘 三维结构 主要分支 腹主动脉 指导意义 HCC 并发症 肝静脉 MPR M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 被引量:3
8
作者 姜吉良 吴斌 +1 位作者 刘冬强 曹妍群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为腮腺区外科手术提供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学资料。方法以颞骨的颧突根与下颌角后缘的连线为y轴,以过乳突尖并垂直于y轴的直线为x轴设定坐标系,以该坐标系为参照观测32具(64侧)成年尸体腮腺内面神经干的起、止点和面神经主要分... 目的为腮腺区外科手术提供面神经腮腺段的定位解剖学资料。方法以颞骨的颧突根与下颌角后缘的连线为y轴,以过乳突尖并垂直于y轴的直线为x轴设定坐标系,以该坐标系为参照观测32具(64侧)成年尸体腮腺内面神经干的起、止点和面神经主要分支起点、出腮腺的位置和行走方向。结果面神经上、下干的起点位置分别是:(-17.32±1.22)mm和(-7.24±0.86)mm、(-17.32±1.22)mm和(-7.24±0.86)mm,止点位置分别是:(-10.26±1.02)mm和(17.24±1.22)mm、(-12.82±1.12)mm和(-12.22±0.88)mm,行走方向与x轴成角分别是:(36.20°±5.20°)、(-38.30°±4.60°);颞支、颧支、上颊支、下颊支、下颌缘支、颈支的起点位置分别是:(-10.26±1.02)mm和(27.24±1.22)mm、(-3.27±0.24)mm和(24.36±4.27)mm、(-3.85±0.86)mm和(18.42±2.06)mm、(-3.26±1.04)mm和(14.24±3.26)mm、(-11.72±2.35)mm和(-6.43±2.06)mm、(-12.82±1.12)mm和(-12.22±0.88)mm,出腮腺点位置分别是:(0.42±0.08)mm和(38.56±6.68)mm、(8.2±2.44)mm和(36.04±4.28)mm、(18.26±3.64)mm和(26.82±3.86)mm、(25.48±4.76)mm和(9.66±1.58)mm、(4.25±0.54)mm和(-13.63±5.23)mm、(-1.08±0.22)mm和(-16.26±3.64)mm,行走方向与x轴成角分别是:(68.10°±2.040°)、(34.80°±4.70°)、(9.40°±1.560°)、(-3.70°±1.350°)、(-55.60°±2.850°)、(-68.30°±2.630°)。结论根据颌面部外科手术需要,可通过体表标志线精确确定面神经干及其主要分支在腮腺内的位置和行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干 面神经主要分支 定位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腔静脉综合征侧支循环解剖及CT诊断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天武 王朝华 谢晓东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5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侧支循环 诊断研究 解剖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上腔静脉系统 主要临床表现 纵隔综合征 主要分支 血液回流 SVCS CT诊断 不全性 症候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玲 朱文玲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7期437-439,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心肌桥 冠状动脉主干 壁冠状动脉 动力学改变 发育异常 主要分支 心外膜 先天性 组织内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与淋巴管病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静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关键词 淋巴管病 主要功能 彩色图谱 主要分支 营养餐 管道 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在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红 王文平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7-1188,共2页
1908年,日本眼科医生Takayasu[1]报道1例21岁女性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即Tskayasu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T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青年患者多,表现为慢性动脉炎症,主要累及含弹性纤维的大、中动脉,最多发生于主动脉弓及分支.根... 1908年,日本眼科医生Takayasu[1]报道1例21岁女性患者多发性大动脉炎,即Tskayasu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T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青年患者多,表现为慢性动脉炎症,主要累及含弹性纤维的大、中动脉,最多发生于主动脉弓及分支.根据受累血管部位不同将TA分为四种类型[2]:工型:头臂型,累及主动脉弓及主要分支(又称无脉型);Ⅱ型:主-肾动脉型,累及降主动脉或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又称不典型主动脉缩窄型、高血压型);Ⅲ型:兼有Ⅰ、Ⅱ型的特点(又称混合型);Ⅳ型,累及肺动脉,可同时伴有其它部位动脉受累(又称肺动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TAKAYASU 自身免疫性疾病 诊断 彩超 主动脉弓 主要分支 主动脉缩窄 女性患者 眼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天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2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外周血管阻力 老年高血压 心脏收缩力 心排血量 主要分支 主动脉壁 脉压增大 舒张压 收缩压 下降 老年人 顺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病的合理用药(续2)
14
作者 洪衡 王明生 顼志敏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4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合理用药 TAKAYASU动脉炎 动脉病 巨细胞性动脉炎 非特异性炎症 主要分支 主动脉炎 淋巴细胞 动脉瘤 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
15
作者 王刚 郭宗远 王林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2-293,共2页
1引言 小儿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指由于肾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发育异常所致狭窄。小儿原发性高血压较少见,80%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是继发性的,肾动脉狭窄是其常见原因之一,在小儿高血压中占15%~20%。本文仅就小儿先天性肾动脉狭... 1引言 小儿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指由于肾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发育异常所致狭窄。小儿原发性高血压较少见,80%以上的持续性高血压是继发性的,肾动脉狭窄是其常见原因之一,在小儿高血压中占15%~20%。本文仅就小儿先天性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作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动脉狭窄 小儿 治疗 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 持续性高血压 肾动脉主干 发育异常 主要分支 继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例不明原因特发性乳糜胸外科治疗体会
16
作者 徐医军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特发性 不明原因 治疗体 胸外科 自发性乳糜胸 胸导管 主要分支 术后损伤 胸腔积液 免疫疾病 原发病因 导管固定 发病因素 胸膜腔 寄生虫 饱餐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肌桥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17
作者 冀华逊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肌桥 外科手术治疗 治疗分析 心脏冠状动脉 主要分支 冠脉狭窄 壁冠状动脉 心源性猝死 心肌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回旋支显露方法的探讨
18
作者 冀华逊 《中华当代医学》 2005年第4期39-40,共2页
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1)左前降支及其主要对角支;(2)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3)回旋支及其主要左室支。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胸骨正中切口,对显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对角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均无困难。对回旋支及... 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1)左前降支及其主要对角支;(2)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3)回旋支及其主要左室支。在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胸骨正中切口,对显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对角支、和右冠状动脉及后降支均无困难。对回旋支及其发出的钝缘支显露比较困难。因此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能否实现不停跳(非体外循环)的关键在于回旋支的充分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下 回旋支 显露方法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右冠状动脉 术中 冠脉搭桥手术 胸骨正中切口 左前降支 主要分支 后降支 左室支 不停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出血性脑梗塞病例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文远超 罗怀珊 +3 位作者 王贵富 蒋其俊 冉启山 罗怀珊 《贵州医药》 CAS 2005年第6期550-551,共2页
重型出血性脑梗塞是指脑主要分支血管供血区的大面积梗塞灶内血流再通后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伴有血肿形成及意识障碍.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塞 重型 治疗体 继发性出血 主要分支 意识障碍 血肿形成 病情进展 治疗方法 病例资料 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 手术方法 梗塞灶 预后差 致残率 死亡率 国内外 急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基础地质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20
作者 方国柱 《中国地质教育》 1996年第3期14-16,39,共4页
《基础地质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中与地球有关的非地质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荟萃了地质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核心内容,具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点。 目前我国开设的《基础地质学》课程体系为分科组合式,由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 《基础地质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中与地球有关的非地质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荟萃了地质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核心内容,具有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特点。 目前我国开设的《基础地质学》课程体系为分科组合式,由地质学主要分支学科组合而成,即普地+矿物+岩石+构造+地史,每科为一“篇”,各篇彼此独立,缺乏内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质学 思考和实践 课程体系建设 地质教育 地质思维 主要分支 地壳 未来课程 新教材 分支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