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涂胜豪 胡永红 +3 位作者 曾克勤 张明敏 赖先阳 张玮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HSPs)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MHC-)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雷公藤甲素按40μg/kg im给药,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酶组织化...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HSPs)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MHC-)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雷公藤甲素按40μg/kg im给药,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可以下调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P<0.05)。结论降低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异常表达的HSPs与MHC-类分子的表达,可能是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胶原 关节炎 大鼠 热休克蛋白 组织相容复合 分子表达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毒精对B16及RMA-S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张瑾 史祺云 +3 位作者 程莎 曹淑芳 常豪 宋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75,共5页
试验旨在考察华蟾毒精(CBG)单体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表面MHC-Ⅰ分子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 试验旨在考察华蟾毒精(CBG)单体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类分子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表面MHC-Ⅰ分子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检测CBG对B16和RMA-S细胞蛋白酶体相关基因(LMP2、LMP7)和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TAP1、TAP2)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CBG对B16和RMA-S细胞MHC-Ⅰ表达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高浓度CBG可不同程度提高LMP2、LMP7、TAP1、TAP2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BG可能具有通过上调LMP2、LMP7、TAP1、TAP2基因表达水平来增强肿瘤自身免疫原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毒精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I分子 肿瘤免疫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A基因研究进展
3
作者 黄杰 崔莲仙 何维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91-95,共5页
关键词 组织相容复合I分子 A基因 MHCI基因 MICA 基因产物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A和B的表达
4
作者 马平平 杨宏宇 +3 位作者 余术宜 罗娟 王锋 孟玉生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A和B(MICA、MIC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以及MICA、MICB对OSCC细胞生物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提取OSCC患者和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目的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A和B(MICA、MIC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以及MICA、MICB对OSCC细胞生物学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提取OSCC患者和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从中提取R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ICA、MICB在OS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差异。结果 PCR显示,OSCC患者及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均表达MICA mRNA、MICB mRNA,但RT-PCR结果显示目的基因在两者中表达差异较大,OSC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ICA mRNA表达水平相当于健康成人的(2.8795±0.1343)倍,MICBmRNA表达水平相当于健康成人的(2.3268±0.1367)倍,均显著高于健康成人(P<0.01)。结论 OSCC外周血淋巴细胞MICA mRNA、MICB mRNA表达显著高于其在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 外周血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桢 陈昊 +1 位作者 王雪鹏 朱六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代谢紊乱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olecules,MHC-Ⅱ)是蛋白质呈递途径的核心...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由绝经期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代谢紊乱相关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Ⅱmolecules,MHC-Ⅱ)是蛋白质呈递途径的核心,其功能受雌激素调节,可通过参与由T和B淋巴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促进T细胞衍生各种炎症因子,最终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骼的骨形成和骨吸收。笔者就雌激素、MHC-Ⅱ、淋巴细胞及其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及功能活性中的潜在机制进行综述,进而更好地理解MHC-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分子 淋巴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6
作者 佟瑞莹 蒙继清 +3 位作者 武婷 武洲英 尹云昊 俞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反应性;采用全转录组测序筛得MICB基因,在过表达DPP3细胞中敲低MICB验证细胞行为变化。在C57小鼠验证敲除DPP3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及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敲除DPP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降低MICB表达,对NK细胞杀伤效应不敏感;小鼠成瘤能力升高且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降低。过表达DPP3的胃癌细胞则呈现相反结果。敲减MICB后能逆转DPP3高表达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结论DPP3通过下调MICB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3(DPP3) 胃癌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链相关基因B(MICB)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通路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超 蒋灿华 翦新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分子链相关蛋白A 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 头颈部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抗体对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于立新 张新科 +4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徐健 杜传福 刘如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链相关基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丰强 刘敏 +4 位作者 朱凯 郭长城 罗俊 王吉娇 郑军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sMICA)检测对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肾癌患者(肾癌组)手术前后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MICA水平,并对血清sMICA水平与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sMICA)检测对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肾癌患者(肾癌组)手术前后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MICA水平,并对血清sMICA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肾癌组术前的血清sMICA水平为(366.15±27.8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03±22.15)pg/mL(P<0.01)。肾癌组术后的血清sMICA水平为(229.18±45.54)pg/mL,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1),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NM分期中Ⅲ期和Ⅳ期肾癌患者的血清sMICA水平为(443.79±27.21)pg/mL,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的(310.68±40.93)pg/mL(P<0.05),而男性与女性患者间、<65岁与≥65岁患者间血清sMlCA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清sMICA水平可作为肾癌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且其与肾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血清可溶主要组织相容复合链相关基因A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分子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杏平 陈兴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研究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在尖锐湿疣患者中是否存在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的缺陷。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CA患者皮损和10名正常人... 目的:研究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1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在尖锐湿疣患者中是否存在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的缺陷。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CA患者皮损和10名正常人包皮组织中TAP1和MHC-I类分子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包皮对照组相比,CA皮损中TAP1和MHC-I类分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②在CA皮损中TAP1和MHC-I类分子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A患者皮损中TAP1和MHC-I类分子表达降低,MHC-I类抗原提呈途径缺陷,这在人乳头瘤病毒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1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1 抗原提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A基因抗体与临床肝移植排斥的相关性
11
作者 哈肖别克·卡斯木 Mehmet Uzunel +2 位作者 徐波 Suchitra Sumitran-Holgersson 温浩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2-402,共1页
证据显示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体液排斥反应在肾移植中的机制已经明确。有报道在临床上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A基因(MICA)的多态性,可预测肾移植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排斥反应的... 证据显示体液免疫在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体液排斥反应在肾移植中的机制已经明确。有报道在临床上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A基因(MICA)的多态性,可预测肾移植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排斥反应的产生。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移植患者MICA和MICA与肝移植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肝移植患者 分子 A基因 移植排斥 临床 排斥反应 白细胞抗原
原文传递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宋玉华 徐开林 潘秀英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是 1993年发现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被认为是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本文就C Ⅱ TA的结构、功能以及对MHC基因调节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反式激活因子 CⅡTA 转录激活因子 研究进展 MHCⅡ分子 表达 MHC基因 调控因子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表达与自身免疫病
13
作者 刘巍 李为民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5年第9期386-389,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分子调节T细胞依赖性免疫应答,其表达异常会导致机体自身免疫状态。细胞因子诱导性MHC Ⅱ类分子上调可被抗氧化剂、环孢素和他汀类药物阻断。本文对内皮细胞MHC Ⅱ类分子表达与自身免疫病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分子 内皮细胞 T细胞 自身免疫病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法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新生 闫若潜 +5 位作者 高风山 方勤美 郝惠芳 李云岗 陈红英 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SOE-PCR)把通过45个碱基的链连接的鸡MHCⅠ重链胞外区基因和轻链成熟肽基因重组到可溶性表达质粒pMAL-p2X进行可溶性表达。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RT-PCR可分别扩增出鸡MHCⅠα链胞外区基因和β2m成熟肽基因,大小符合预期。采用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的反义引物与β2m成熟肽基因正义引物有15个碱基重叠的两对引物,以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β2m成熟肽序列PCR产物的混合物作为模板,进行重叠延伸获得了预期大小的连接片段;测序显示重组质粒上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轻链β2m成熟肽基因的靶序列由一柔性的linker相连,阅读框正确且无移码。本研究表明SOE-PCR是体外重构鸡MHCⅠ的一种简捷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MHC) 重链 轻链 重叠延伸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和分化群3ε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正学 郑荣远 +3 位作者 厉芳 熊凌杰 刘银凤 张元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和分化群3ε(CD3ε)的变化。方法 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3)和正常对照组(n=12)。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抗原诱导小鼠EAE模型... 目的观察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抗原(MHC-Ⅱ)和分化群3ε(CD3ε)的变化。方法 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EAE组(n=13)和正常对照组(n=12)。应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抗原诱导小鼠EAE模型。观察记录小鼠行为学变化;采用常规及髓鞘染色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荧光定量PCR检测脑MHC-Ⅱ和CD3εmRNA的表达。结果 EAE组小鼠发病后EAE症状评分逐渐增加;脊髓炎症细胞浸润明显;髓鞘脱失较多;脑组织MHC-Ⅱ和CD3ε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并与EAE症状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EAE小鼠脑内MHC-Ⅱ及CD3εmRNA表达水平增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自身免疫脑脊髓炎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相关分子A(MICA)和MICB与终末期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健 徐胜 刘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终末期肾病(ESRD)是肾功能发生不可逆地衰退,病情进展至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相关分子A(MICA)、MICB是人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MIC)家族的两个主要成员,有同样的跨膜蛋白结构,其基因均定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 终末期肾病(ESRD)是肾功能发生不可逆地衰退,病情进展至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相关分子A(MICA)、MICB是人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MIC)家族的两个主要成员,有同样的跨膜蛋白结构,其基因均定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MHCⅠ类基因区,同源序列达90%以上。采用聚类分析法发现MICA、MICB在ESRD患者体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高表达,其诱导的微炎反应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升高为主要特征,高水平的MICA、MICB脱落入血形成可溶性的MICA(sMICA)、sMICB,与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的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特异性结合,通过胞内内吞和降解抑制NK细胞活性,使微炎反应持续存在。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避免透析通路隐匿性感染,可有效控制患者微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ESRD)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I相关分子A(MICA) MICB 肾小管上皮细胞 微炎反应 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B水平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同同 胡科 +3 位作者 张凯 殷嘉浚 袁建民 王国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B(sMICB)水平变化,以及其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共招募148名受试者,包括60名正常组、57例抑郁症患者和31例双相障碍患者,用酶联免...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B(sMICB)水平变化,以及其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共招募148名受试者,包括60名正常组、57例抑郁症患者和31例双相障碍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MICB水平;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①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抑郁组和正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双相组和正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74),抑郁组与双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5);②诊断抑郁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3,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3.7%;③抑郁组和双相组sMICB水平与HAMD得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sMICB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双相障碍患者血清sMICB水平与正常人群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相关基因B 抑郁症 双相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Ⅰ类分子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18
作者 吴平凡 韩帮锋 +1 位作者 夏辉 李龙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Ⅰ类分子(HLA-Ⅰ,HLA-G)在腺样囊性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HLA-I、HLA-G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2例腺样囊性癌、30例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HLA-G抗原的表达。结果:正常涎腺组织... 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Ⅰ类分子(HLA-Ⅰ,HLA-G)在腺样囊性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HLA-I、HLA-G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2例腺样囊性癌、30例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HLA-G抗原的表达。结果: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抗原表达阳性,HLA-G抗原基本上不表达。腺样囊性癌内HLA-Ⅰ类抗原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涎腺组织(χ2=17.17,P<0.05),同时HLA-G抗原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组(χ2=13.18,P<0.05),但二者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型并无明确的关系。结论:HLA-Ⅰ抗原表达降低和HLA-G抗原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腺样囊性癌的发生过程。HLA-Ⅰ、HLA-G抗原可作为腺样囊性癌发生过程中的标志物,对判断腺样囊性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分子 腺样囊 免疫逃逸 抗原呈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表达研究
19
作者 曾国勇 李银 +1 位作者 丁卫江 黄卫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MHC-Ⅰ)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IIM患者(IIM组,多发性肌炎14例、皮肌炎1例)、23例其他肌病患者(OM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8例、脂质沉积性肌病4例、糖原累积性肌病1例)...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MHC-Ⅰ)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IIM患者(IIM组,多发性肌炎14例、皮肌炎1例)、23例其他肌病患者(OM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8例、脂质沉积性肌病4例、糖原累积性肌病1例)及5例无肌病对照者(NC组)的骨骼肌标本进行MHC-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C组未见MHC-Ⅰ表达;IIM组肌纤维MHC-Ⅰ阳性率为86.7%(13/15),明显高于OM组(26.1%,6/23)(P<0.005)。IIM组MHC-Ⅰ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86.7%,95%CI:59%~98%;特异性为73.9%,95%CI:55%~91%。结论 IIM患者肌纤维MHC-Ⅰ阳性表达高。MHC-Ⅰ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较好的辅助IIM病理诊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
20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2 位作者 邓汪东 曹清华 车丽洪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6-8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两者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4,P<0.01)。结论:MICA广泛表达于骨肉瘤组织,其与MMP-9表达可能由相同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链相关A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