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学斌 赵淑娟 +6 位作者 李三忠 刘鑫 索艳慧 李涛 孙文军 余珊 许立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2-70,共9页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北缘,中生代以来逆冲断裂特别发育。本文通过对典型二维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结合平衡剖面的正演方法,对乌伦古坳陷内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带性、分期性和拓展方式及动力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乌伦古坳陷内...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东北缘,中生代以来逆冲断裂特别发育。本文通过对典型二维地震剖面进行构造解释,结合平衡剖面的正演方法,对乌伦古坳陷内逆冲推覆构造的分带性、分期性和拓展方式及动力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乌伦古坳陷内部逆冲推覆构造从北向南分为根部带的红岩断阶带、中部带的索索泉凹陷、前锋带的喀拉萨依断裂。剖面平衡结果显示,从晚三叠世到白垩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受到自北向南的挤压作用,逆冲断裂整体表现出基底卷入的前展式叠瓦逆冲的特点,具有从北向南拓展规律,即北部断裂活动较早,而南部断裂活动较晚。对比平衡剖面不同时代地层的收缩率变化可知,逆冲断裂活动总体可以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印支末期、燕山早期、燕山中期和燕山晚期。其中印支期是逆冲体系的启动期;燕山早期为主活动期,逆冲活动波及全区;燕山中期逆冲活动表现为震荡特征;燕山晚期逆冲活动微弱。中生代前期,乌伦古坳陷地区的逆冲体系形成的动力主要来自南阿尔泰造山带持续挤压,中生代后期叠加了北天山造山带自南向北的推覆挤压,使坳陷南部喀拉萨依断裂具有了走滑性质,该走滑活动与准噶尔内部微块体之间发生挤出-逃逸的调节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中生代 逆冲推覆构造 分带性 分期性 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的构造制约 被引量:9
2
作者 杨朝 赵淑娟 +7 位作者 李三忠 余珊 孙文军 许立青 刘鑫 楼达 王学斌 李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6-552,共17页
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乌伦古坳陷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与盆地其余地区相比,其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仍较低。本文通过构造特征和断裂发育过程对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发育3套烃源岩,其中石炭系滴水泉... 近年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在乌伦古坳陷发现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与盆地其余地区相比,其油气勘探开发程度仍较低。本文通过构造特征和断裂发育过程对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发育3套烃源岩,其中石炭系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最为重要,索索泉凹陷中心为乌伦古坳陷的石炭系烃源岩生油中心。乌伦古坳陷油气藏的形成受控于逆冲断裂而呈带状分布,是逆冲断裂控制的油气聚集带。断裂活动自北往南变新,断裂活动期次与烃源岩生烃高峰期相匹配,沟通油源的深大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浅部发育反冲断层,主要分布在斜坡区的喀拉萨伊断裂附近,对早期油气起到破坏作用。研究区断裂系统在平面上自北往南可分为根部带、中部带和前锋带,受断裂活动影响,构造圈闭和油气藏形成时期逐渐变新,层位逐渐变浅,类型由断层相关变为褶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坳陷 断裂构造圈闭 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占坤 谢国军 张福顺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准噶尔盆地北部乌伦古坳陷地层主要由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组成.研究区分别在三叠系、侏罗系、石炭系发育3套烃源岩.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和侏罗系碎屑岩储层为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白垩系和三叠系发育的厚层泥岩为本区两套区域性... 准噶尔盆地北部乌伦古坳陷地层主要由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组成.研究区分别在三叠系、侏罗系、石炭系发育3套烃源岩.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和侏罗系碎屑岩储层为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白垩系和三叠系发育的厚层泥岩为本区两套区域性盖层.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于侏罗系末期开始排烃,石炭系烃源岩于三叠纪末进入生烃门限.断层和不整合面共同构成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边缘深大断裂带附近及石炭系不整合面附近,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烃源岩 石油地质 不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三叠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鲍海娟 何万军 +4 位作者 蓝文芳 孔玉华 曹剑 潘伟卿 陈统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8-554,共7页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乌伦古坳陷是该盆地当前油气勘探和研究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为给下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信息,并给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三叠系烃源岩研究类比参考,针对坳陷内广泛发育的三叠系潜在烃源岩,首次系统报道了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东北部乌伦古坳陷是该盆地当前油气勘探和研究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为给下步勘探部署提供参考信息,并给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三叠系烃源岩研究类比参考,针对坳陷内广泛发育的三叠系潜在烃源岩,首次系统报道了其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并着重从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并结合地质背景讨论了生烃潜力。结果表明,三叠系暗色泥岩沉积中心位于凹陷东南部伦参1井一带,有机质丰度较高,总体可达中等质量,有机质类型以II2和III型为主,低成熟-成熟演化,因而具有一定生烃,特别是生气潜力。东南部凹陷区伦参1井一带属于相对优质的烃源岩发育区,值得在下一步勘探中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坳陷 三叠系 烃源岩 有机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曹高社 李茹 +2 位作者 毕景豪 徐光明 邢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1,57,共7页
为确定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和控制因素,在确定同沉积逆断层引起的断展褶皱轴面和组成的基础上,对乌伦古坳陷东南部由红岩断阶带和陆梁隆起所夹持的三角区域内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进行分析。在上三叠统... 为确定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和控制因素,在确定同沉积逆断层引起的断展褶皱轴面和组成的基础上,对乌伦古坳陷东南部由红岩断阶带和陆梁隆起所夹持的三角区域内中生代早期断裂构造生长指数进行分析。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乌东断裂生长指数一般在1.5左右,红盆断裂多小于1.3,喀拉萨依断裂多小于1.2;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乌东断裂在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_1b)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红盆断裂在中侏罗统三工河组(J_1s)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喀拉萨依断裂在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2x)沉积时期具有最大的生长指数。在断裂走向方向上,红盆和喀拉萨依断裂具有最南东端(或东端)生长指数较小,并接近于1,然后向北西(或西)方向生长指数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至生长指数等于1的变化规律;乌伦古坳陷东南部乌东断裂、红盆断裂和喀拉萨依断裂在上三叠统白碱滩组(T_3b)沉积阶段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至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_1b-J_2x)沉积阶段均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的前展式迁移特征,说明当时的构造动力是从北东方向发起的。在断裂走向上生长指数的变化规律既与断裂构造的不同归属有关,又与不同方向断裂之间的距离有关。喀拉萨依断裂的生长指数沿走向表现出更大的变化特点,这与其他方向断裂构造的叠加所造成的活动性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指数 构造迁移 乌伦古坳陷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南部石炭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肖伟 张枝焕 +2 位作者 陈雪 张学才 张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15002-15011,共10页
目前已在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发现了工业油气流或油气显示,这些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但目前研究区石炭系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演化特征不清楚。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石炭系不同层段、不同岩性类... 目前已在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等发现了工业油气流或油气显示,这些油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但目前研究区石炭系有效烃源岩分布及生烃演化特征不清楚。对比分析了研究区石炭系不同层段、不同岩性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热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巴塔玛依内山组凝灰质泥岩、泥岩和姜巴斯套组炭质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处于成熟—过成熟演化阶段,具有倾气性特征。综合应用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得出姜巴斯套组烃源岩都是有效气源岩,而目前钻井揭示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成熟度偏低,未能达到有效气源岩的标准。通过系统对比研究区与滴水泉凹陷石炭系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认识到两地区具有高度相似性。可见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南部石炭系姜巴斯套组是一套极具潜力的烃源岩,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中南部 石炭系 烃源岩特征 生烃潜力 有效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东北侧油苗地化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千军 曹高社 +1 位作者 邢舟 王金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6-382,共7页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尚没有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缺失准噶尔盆地普遍具有的二叠系生油岩,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尽管乌伦古坳陷的基底石炭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潜在烃源岩,但能否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油气源,仍有疑问。在乌伦古坳...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尚没有实质性的油气勘探突破,缺失准噶尔盆地普遍具有的二叠系生油岩,被认为是其主要原因,尽管乌伦古坳陷的基底石炭系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潜在烃源岩,但能否形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油气源,仍有疑问。在乌伦古坳陷东北侧地表露头上,发现了固体沥青油苗,油苗呈侵染状、火焰状和树枝状,侵入第四系土黄色未固结的沙土沉积物和花岗岩风化壳中。利用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干酪根碳同位素和甾烷、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确认了油苗的存在,并与研究区烃源岩和已发现原油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油苗中有机碳含量高,具有典型的煤成油碳同位素比值,油源为油苗分布区的石炭系黑色泥岩;与准东地区以二叠系、中—上三叠统和侏罗系为烃源岩的原油差异较大,而与石炭系原油具有较好的类比性。根据区域构造分析,乌伦古坳陷所在区域的基底是中亚巨型复合造山系的一部分,与油苗所在位置石炭系的组成和构造特征相似,因此,油苗的发现及研究,不仅对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为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乌伦古坳陷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坳陷 石炭系 油源对比 油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潇 鲁克改 +1 位作者 王国荣 廉刚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85-188,共4页
乌伦古坳陷作为约占五分之准噶尔盆地的个重要构造单元,直倍受众多专家学者关注。本文在乌伦古坳陷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对目标层位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成矿作用的控制及影响。1地质概况乌伦古... 乌伦古坳陷作为约占五分之准噶尔盆地的个重要构造单元,直倍受众多专家学者关注。本文在乌伦古坳陷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对目标层位砂岩型铀成矿条件、成矿作用的控制及影响。1地质概况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呈北西西向菱形展布,北以德伦山—青格里底为界与福海盆地相接,南、西与陆梁隆起相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中新生代 构造演化 铀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11
9
作者 谭绍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65-68,77,共5页
乌伦古坳陷石炭系地层火成岩发育、埋藏深,构造-沉积背景复杂,并在后期遭受了强烈改造,导致地层序列横向上变化复杂,纵向上地层对比难度大;且由于其顶部火成岩的屏蔽作用,石炭系地震反射信噪比低,导致对该区的地层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 乌伦古坳陷石炭系地层火成岩发育、埋藏深,构造-沉积背景复杂,并在后期遭受了强烈改造,导致地层序列横向上变化复杂,纵向上地层对比难度大;且由于其顶部火成岩的屏蔽作用,石炭系地震反射信噪比低,导致对该区的地层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工作的进一步展开。通过综合野外露头、钻井、地震及重磁电等资料进行联合研究,分析了乌伦古坳陷石炭系内部层系结构与展布,指出了其油气勘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电震 联合解释 地层特征 乌伦古坳陷 石炭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系统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东晖 贺敬聪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9-13,5,共5页
以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的构造、烃源岩、储盖层、圈闭及输导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出发,对乌伦古坳陷进行了综合分析,划分出相应的成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乌伦古坳陷内的晚石炭系泥岩、三叠系泥岩与侏罗系煤岩为主... 以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的构造、烃源岩、储盖层、圈闭及输导等基本石油地质条件出发,对乌伦古坳陷进行了综合分析,划分出相应的成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乌伦古坳陷内的晚石炭系泥岩、三叠系泥岩与侏罗系煤岩为主力烃源岩,主要储盖组合发育在侏罗系八道湾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石树沟群,圈闭条件与油气的运聚具有较好的配置;侏罗纪晚期与白垩纪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预测乌伦古坳陷内存在次生油气藏的可能性较大,南部斜坡和红岩断阶下盘勘探潜力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油气系统 烃源岩 成藏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未成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屿涛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9-188,共10页
乌伦古坳陷伦5井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油砂具有未成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物的组成表明,其生源具典型陆源腐殖型有机质或煤系成油特征。油源对比证实,该原油来自下伏三叠系白碱滩组生油岩,形成机制可能为富氢III型有机质... 乌伦古坳陷伦5井侏罗系下统八道湾组油砂具有未成熟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物的组成表明,其生源具典型陆源腐殖型有机质或煤系成油特征。油源对比证实,该原油来自下伏三叠系白碱滩组生油岩,形成机制可能为富氢III型有机质在成油门限以上早期成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原油 乌伦古坳陷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东部南斜坡油气来源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日房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0-404,共5页
乌伦古坳陷存在侏罗系、三叠系和石炭系3套烃源岩,其中侏罗系烃源岩为未熟烃源岩,三叠系和石炭系为成熟烃源岩。油源分析结果表明滴北1井油气源自石炭系烃源岩。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和石炭系烃源岩演化进一步分析后认为,该区圈闭的... 乌伦古坳陷存在侏罗系、三叠系和石炭系3套烃源岩,其中侏罗系烃源岩为未熟烃源岩,三叠系和石炭系为成熟烃源岩。油源分析结果表明滴北1井油气源自石炭系烃源岩。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构造和石炭系烃源岩演化进一步分析后认为,该区圈闭的形成期与石炭系烃源岩的生排烃期匹配关系较好,石炭系烃源岩是该区最有利的一套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石炭系 滴水泉 油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兴友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4年第4期50-53,共4页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烃源岩在外围露头区具备一定生烃条件,但在坳陷区的发育规模及地化特征不明确,制约了对该地区的中深层勘探。在分析乌伦古坳陷的地质概况及勘探现状的基础上,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生物...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烃源岩在外围露头区具备一定生烃条件,但在坳陷区的发育规模及地化特征不明确,制约了对该地区的中深层勘探。在分析乌伦古坳陷的地质概况及勘探现状的基础上,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和生物标志物特征对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石炭系滴水泉组烃源岩发育大套灰色炭质泥岩,钻遇厚度大,处于高过成熟演化阶段,有机显微组分中贫氢次生组分的大量出现表明其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属于好的烃源岩;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表明其沉积时为相对咸化、还原的环境;石炭系与上覆三叠系之间存在明显成熟度"断层",其在三叠系沉积之前达到了现今的高成熟度;后期保存条件是石炭系生成的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乌参1井 石炭系烃源岩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生代构造单元划分 被引量:19
14
作者 任新成 《油气地球物理》 2008年第4期38-41,共4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乌伦古坳陷多年来沿用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开始凸显其不适应性。文章对原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根据近年来钻探和地震解释成果提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新方案以中生代沉积背景为主要依据,将乌伦古坳陷划分...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乌伦古坳陷多年来沿用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开始凸显其不适应性。文章对原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根据近年来钻探和地震解释成果提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新方案以中生代沉积背景为主要依据,将乌伦古坳陷划分为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乌伦古南斜坡3个二级构造单元。与原方案相比,新方案中的乌伦古坳陷面积有所扩大,斜坡带的界定使坳陷的形态及含油气差异性更趋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单元 中生代 乌伦古坳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梅文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15-18,共4页
在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及周边典型油气藏解剖及失利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深大断裂的沟通控制着乌伦古坳陷油气藏的空间展布;储集层发育与否是乌伦古坳陷能否成为产能阵地的保障;保存条件的好坏是乌伦古... 在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及周边典型油气藏解剖及失利井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乌伦古坳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深大断裂的沟通控制着乌伦古坳陷油气藏的空间展布;储集层发育与否是乌伦古坳陷能否成为产能阵地的保障;保存条件的好坏是乌伦古坳陷油气能否成藏的关键。综合分析认为,滴北斜坡带构造背景有利,喀拉萨依深大断裂能起到沟通油源的作用,储层发育,保存条件好,为乌伦古坳陷有利含油气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坳陷 主控因素 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方根振幅在乌伦古坳陷东部地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春惠 张伟 高建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7493-7499,共7页
乌伦古坳陷东部地域开阔,地表起伏较大,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改造,形成了北西-南东向构造格局。结合乌伦古坳陷东部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环境发育特点,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对其进行有利储层预测。通过对该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层序地层均方根振幅... 乌伦古坳陷东部地域开阔,地表起伏较大,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改造,形成了北西-南东向构造格局。结合乌伦古坳陷东部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环境发育特点,采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对其进行有利储层预测。通过对该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层序地层均方根振幅的研究,表明不同沉积时期、不同构造部位均方根振幅的平面分布随构造格局和沉积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红岩断阶带和乌伦古凹陷南缘深大断裂上盘为断背斜或断鼻构造圈闭。红岩断阶带下盘为岩性上倾带,以河流、(扇)三角洲沉积为主,岩性组合以砂泥互层为主,含砂率高,均方根振幅表现为高值,为油气聚集的有利目标区带。索索泉凹陷处于挤压隆升背景下的沉降部分,以湖相沉积为主,均方根振幅表现为低值,不利于形成有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构造格局 均方根振幅 波阻抗 岩性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伦古坳陷乌伦古河组碳酸盐化及铁锰矿化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世荣 孙潇 李晓红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448-457,共10页
在乌伦古坳陷开展铀矿地质调研时,发现出露于始-渐新统乌伦古河组上段的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褐红色泥岩裂隙状褪色现象有规律地分布于断裂破碎带的上盘;顶山砂岩型铀矿点赋存于始-渐新统乌伦古河组下段砂岩中,也发育于断裂破碎带的上盘... 在乌伦古坳陷开展铀矿地质调研时,发现出露于始-渐新统乌伦古河组上段的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褐红色泥岩裂隙状褪色现象有规律地分布于断裂破碎带的上盘;顶山砂岩型铀矿点赋存于始-渐新统乌伦古河组下段砂岩中,也发育于断裂破碎带的上盘;这些矿化及褪色现象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形成机理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等就引起了关注。经过大量野外地质路线调查,仔细观测这些现象的分布规律、产出层位、状态及结构构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泥岩褪色现象是沿断裂破碎带上升的深部含多金属地下卤水和浅部地下水混合(化合)卸载的产物;通过顶山铀矿化点分布位置、赋存层位、矿体形态、矿化及蚀变特征等因素分析,认为铀矿化与沿断裂破碎带上升的深部高压含还原剂地下水关系比较密切;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泥岩褪色现象和铀矿化的空间产出位置,都显示出与断裂破碎带及其上升的深部地下水(卤水)有关。因此得出碳酸盐化、铁锰矿化及褪色现象对铀矿找矿具有指示意义,即:断裂破碎带附近如果存在这些现象,就有可能存在着铀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碳酸盐化 铁锰矿化 铀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断裂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过程 被引量:2
18
作者 卫端 高志前 孟苗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46-50,共5页
利用现有二维地震资料进行断裂解释,识别乌伦古坳陷主断裂及其衍生断裂的的展布特征,分析断裂形成的力学背景。乌伦古东断裂和吐孜托依拉断裂是主要的控坳断裂,属于逆冲推覆类型的断裂;伦2井南断裂是以逆冲推覆为主、走滑为辅的断裂。... 利用现有二维地震资料进行断裂解释,识别乌伦古坳陷主断裂及其衍生断裂的的展布特征,分析断裂形成的力学背景。乌伦古东断裂和吐孜托依拉断裂是主要的控坳断裂,属于逆冲推覆类型的断裂;伦2井南断裂是以逆冲推覆为主、走滑为辅的断裂。根据乌伦古坳陷中生代沉降中心的演化特点,认为在印支和燕山期乌伦古坳陷东北缘所受挤压力强于西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乌伦古东断裂 孜托依拉断裂 伦2井南断裂 逆冲推覆 走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文磊 孙相灿 +5 位作者 李程 周新桂 杜小弟 高永进 易立 龚晓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7-1120,共14页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南缘,由北西-南东走向的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南部斜坡带组成。坳陷内上三叠统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底之上,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发育生长地层,白垩系向红岩断阶带方向超覆沉积在侏罗系顶削蚀不... 乌伦古坳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部、阿尔泰山南缘,由北西-南东走向的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南部斜坡带组成。坳陷内上三叠统直接覆盖在石炭系基底之上,上三叠统和侏罗系发育生长地层,白垩系向红岩断阶带方向超覆沉积在侏罗系顶削蚀不整合面之上,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较稳定地沉积在白垩系顶小角度不整合面之上。索索泉凹陷中生界底面最深,往南部斜坡带逐渐抬高。红岩断阶带中生界被抬升剥蚀,古生界之上直接覆盖新生界。根据生长地层、不整合面、卷入变形的地层时代判断:早-中三叠世乌伦古坳陷延续了二叠纪的隆升剥蚀格局,地层缺失;晚三叠世-侏罗纪陆梁隆起隆升,在坳陷内沉积生长地层,局部发育逆冲断层;白垩纪为红岩断阶带主形成期,白垩系朝着红岩断阶带超覆沉积于侏罗系之上;古近纪构造变形微弱,沉积较为稳定;新近纪-第四纪发育挤压构造和正断层。乌伦古坳陷中生代受阿尔泰陆内造山作用制约,属于阿尔泰中生代陆内前陆盆地系统的一部分:楔顶带从阿尔泰山不断往南扩展,到白垩纪扩展到乌伦古坳陷红岩断阶带;前隆带位于陆梁隆起,并于晚三叠世-侏罗纪挠曲隆升。古近纪造山作用减弱,乌伦古坳陷区域沉降,地层较稳定沉积。新近纪-第四纪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的远程效应影响,北天山发生陆内造山作用,乌伦古坳陷远离北天山,挤压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新近纪-第四纪正断层为造山间歇期形成的区域性伸展构造,代表了中亚地区晚新生代脉动式冲断作用的一个间歇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北天山 乌伦古坳陷 陆内造山带 红岩断阶带 正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坳陷深层石炭系火山岩低频地震识别技术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惠 田玉昆 +2 位作者 刘晓 李娟 马彦彦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7-1224,共8页
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然而由于埋藏深,岩性复杂,受后期改造作用影响大,依靠以往二维地震勘探技术难以刻画火山岩体展布。文中以低频可控震源采集获得的地震资料为主,对乌伦古坳陷北部区域石... 乌伦古坳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然而由于埋藏深,岩性复杂,受后期改造作用影响大,依靠以往二维地震勘探技术难以刻画火山岩体展布。文中以低频可控震源采集获得的地震资料为主,对乌伦古坳陷北部区域石炭系火山岩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鉴于低频信息在地震深层成像方面的优势以及叠加剖面对构造趋势的良好反映,笔者利用低频段叠加剖面进行波场识别,指导偏移剖面解释,并将地质、地震、钻井资料相结合开展火山岩识别的研究,总结出了该区火山岩相的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对火山岩体展布进行了识别刻画。本次研究探索了适用于深埋复杂岩性条件的火山岩储层低频地震识别方法,为该区石炭系油气勘探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坳陷 石炭系 火山岩 低频勘探 地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