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黄衍民 李成韶 +4 位作者 潘留华 朱建伟 洪伟 黄福裕 吴晓放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13-615,共3页
目的 观察乌头注射液镇痛作用的强弱及其药效动力学过程 ,求出相应的药效动力学参数 ,为合理用药作参考。方法 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 ,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 ,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 ,以一次给药后药效强度变化... 目的 观察乌头注射液镇痛作用的强弱及其药效动力学过程 ,求出相应的药效动力学参数 ,为合理用药作参考。方法 用热板法测定小鼠疼痛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 ,以吗啡为阳性对照药 ,进行药物镇痛作用的研究 ,以一次给药后药效强度变化的经时过程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和药效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显示乌头注射液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其 2mg·kg- 1 ip作用强度与吗啡 10mg·kg- 1 ip相当。药效消除基本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并基本符合血管外给药的一房室开放模型 ,其吸收相速率常数K为 0 .0 2 6 5 4min- 1 ,药效倍增期为 2 6 .12min ,其消除相速率常数K为 0 .0 0 796 8min- 1 ,药效半衰期t1 2E 为 87min ,其药效达峰时间为 80 .16min ,峰强度为 149.2 4ΔE % (5 8.2 7s)。药效持续时间约为 6~ 7h。结论 乌头注射液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 ,其药效强度较高 ,维持时间较长。其药效动力学参数 ,可为临床用药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镇痛 药效动力学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不同阶段炎症动物模型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付雯雯 江一川 +5 位作者 张虹 翟婧卉 王帅君 于晓风 曲绍春 睢大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8-572,共5页
目的:探讨乌头注射液对多种不同阶段炎症动物模型的影响,初步阐明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0.4、0.8和1.6mg·kg^-1)乌头注射液组,阳性药对照组(益赛普,10.0mg·kg^-1);模型对... 目的:探讨乌头注射液对多种不同阶段炎症动物模型的影响,初步阐明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低、中、高剂量(0.4、0.8和1.6mg·kg^-1)乌头注射液组,阳性药对照组(益赛普,10.0mg·kg^-1);模型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大鼠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大鼠肌肉注射给药,连续7 d。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低、中、高剂量(0.5、1.0和2.0mg·kg^-1)乌头注射液组,阳性药对照组(益赛普,14.0mg·kg^-1);空白对照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小鼠于实验第1和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小鼠肌肉注射给药,连续7d。检测乌头注射液作用下大鼠足跖肿胀抑制率、白细胞游出数目、棉球肉芽肿系数、脏器指数和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乌头注射液组在致炎后1、4、5和6h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中和高剂量乌头注射液组致炎后6~48h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乌头注射液组大鼠皮下注射羧甲基纤维素后囊中白细胞游出的数目明显减少(P〈0.05),低、中和高剂量乌头注射液组大鼠棉球肉芽肿系数明显减少(P〈0.05或P〈0.01),脏器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乌头注射液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对多种不同阶段炎症模型均具有明显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抗炎 大鼠 Wistar 小鼠 I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的抗炎作用及其药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衍民 李成韶 +3 位作者 张祚建 郭爱民 朱建伟 潘留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抗炎作用的强弱及其药效动力学过程,求出相应的药效动力学参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巴豆油和琼脂所致的小鼠耳肿模型和足肿模型,以耳片重量和足肿体积为指标研究了乌头注射液的抗炎作用,以与空白对照组相...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抗炎作用的强弱及其药效动力学过程,求出相应的药效动力学参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巴豆油和琼脂所致的小鼠耳肿模型和足肿模型,以耳片重量和足肿体积为指标研究了乌头注射液的抗炎作用,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一次给药后足肿程度变化的经时过程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和药效动力学参数估算。结果显示乌头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药效消除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并基本符合血管外给药的一房室开放模型,其上升相的速率常数Ka=1.876 1 h-1,药效倍增期为0.37 h;其消除相的速率常数K=0.136 2 h-1,半衰期t1/2E=5.09 h;其达峰时间为2.21 h;持续时间约为8.67 h。结论乌头注射液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求算其药效动力学参数,可为合理用药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抗炎 药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小鼠的毒效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衍民 潘留华 +3 位作者 吴晓放 李成韶 张希林 杜以兰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21-423,共3页
目的:测定乌头注射液的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鼠的急性死亡率为指标,先后两次ip给药,测定首次给药后不同时间药物的体存量,再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和药动学参数估算。结果:小鼠ip给药后,药物的消除... 目的:测定乌头注射液的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鼠的急性死亡率为指标,先后两次ip给药,测定首次给药后不同时间药物的体存量,再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和药动学参数估算。结果:小鼠ip给药后,药物的消除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并符合一室模型。其表观消除速率常数k为0.00117min-1,其表观半衰期为59.23min。结论:目前临床一日2次给药间隔时间太长,如果每8h给药1次,首次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总生物碱 毒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疼痛小鼠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付雯雯 薛岩 +5 位作者 刘军 江一川 张虹 于晓风 曲绍春 睢大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4768-4770,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在多种疼痛模型下的镇痛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5、1.0、2.0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组(14 mg/kg);对照组和益赛普组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肌肉注射给...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在多种疼痛模型下的镇痛作用。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5、1.0、2.0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组(14 mg/kg);对照组和益赛普组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肌肉注射给药,连续7 d。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4、0.8、1.6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10 mg/kg)组;对照组和益赛普组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乌头注射液各组肌肉注射给药,连续7 d。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小鼠热板实验、大鼠光热致痛甩尾实验3个疼痛模型,研究乌头注射液的镇痛作用。结果乌头注射液能显著减少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热板法和大鼠光热致痛法痛阈。结论乌头注射液对多种疼痛模型均具有明显对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肿瘤化疗患者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纯 陈光义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0期618-618,共1页
目的 :探讨乌头注射液对肿瘤化疗患者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2 4例 ,行化疗同时辅以乌头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2 3例 ,单纯化疗。采用斑蝥刺激皮泡法检测巨噬细胞吞噬率 (PR)及吞噬指数 (PI) ,比较两组间巨噬细胞功能 (MPF)情... 目的 :探讨乌头注射液对肿瘤化疗患者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 2 4例 ,行化疗同时辅以乌头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2 3例 ,单纯化疗。采用斑蝥刺激皮泡法检测巨噬细胞吞噬率 (PR)及吞噬指数 (PI) ,比较两组间巨噬细胞功能 (MPF)情况。结果 :治疗组PR及PI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化疗患者同时应用乌头注射液可提高巨噬细胞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化学治疗 巨噬细胞功能 肿瘤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付雯雯 江一川 +3 位作者 张虹 于晓风 曲绍春 睢大筼 《人参研究》 2015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分别取ICR和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5、1.0、2.0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14 mg/kg)组。对照组和乌头注射液各组小鼠...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方法分别取ICR和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乌头注射液低、中、高剂量(0.5、1.0、2.0 mg/kg)组,阳性对照药益赛普(14 mg/kg)组。对照组和乌头注射液各组小鼠肌肉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7天。阳性药对照组小鼠于实验第1、4天皮下注射给药。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和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功能。结果乌头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并能显著抑制在1/5和1/10稀释度下IL-1的产生。结论乌头注射液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免疫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庆勇 刘志辉 +1 位作者 徐美奕 高莉莉 《中国辐射卫生》 2003年第3期139-140,共2页
目的 观察乌头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TdR的作用。方法 检测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TdR的百分率。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实验组 (终浓度为 2× 10 -11μg/ml和 4× 10 -9μg/ml乌头注射液 )的小鼠胸腺细... 目的 观察乌头注射液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TdR的作用。方法 检测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TdR的百分率。结果 体外实验显示实验组 (终浓度为 2× 10 -11μg/ml和 4× 10 -9μg/ml乌头注射液 )的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TdR的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体内实验表明 1μg/kg的乌头注射液加照射组的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TdR的百分率比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结论 低浓度的乌头注射液对体外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TdR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而适宜剂量的体内用药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自发掺入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辐射损伤 小鼠 胸腺细胞 自发掺入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莨菪碱、乌头注射液辅助吗啡治疗顽固性晚期癌痛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宇 潘灵辉 +4 位作者 黄冰 梁锐 温文钊 钱卫 赖恩华 《四川肿瘤防治》 2004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应用东莨菪碱、乌头注射液辅助吗啡治疗 8例顽固性癌痛患者 ,比较治疗前后的镇痛效果 ,行为、休息状况以及吗啡用量。方法 :选择 8例经吗啡反复治疗且效果欠佳的顽固性晚期癌痛患者 ,应用东莨菪碱、乌头注射液、氟哌利多持续静脉... 目的 :应用东莨菪碱、乌头注射液辅助吗啡治疗 8例顽固性癌痛患者 ,比较治疗前后的镇痛效果 ,行为、休息状况以及吗啡用量。方法 :选择 8例经吗啡反复治疗且效果欠佳的顽固性晚期癌痛患者 ,应用东莨菪碱、乌头注射液、氟哌利多持续静脉泵注治疗 ,并按患者需要给予吗啡 ,观察治疗前后的镇痛效果、行为评分 ,休息状况以及吗啡用量。结果 :8例患者经中药辅助吗啡治疗后镇痛效果、行为评分、休息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吗啡治疗(P <0 .0 5 ) ;同时 ,治疗后吗啡用量比治疗前少 (P <0 .0 5 )。结论 :东莨菪碱、乌头注射辅助吗啡治疗顽固性晚期癌痛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乌头注射液 吗啡 治疗 顽固性晚期癌痛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桂华 《肿瘤防治杂志》 2001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 :探讨乌头注射液联合化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行性。方法 :2 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乌头注射液 +化疗组 15例 ,单纯化疗组 11例。结果 :乌头注射液 +化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包括体重、Karnofsky评分的提高、厌食和乏力... 目的 :探讨乌头注射液联合化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行性。方法 :2 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乌头注射液 +化疗组 15例 ,单纯化疗组 11例。结果 :乌头注射液 +化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包括体重、Karnofsky评分的提高、厌食和乏力的改善 ,其分别为 80 %、80 %、93%、6 7% ,而单纯化疗组分别为 10 %、2 7%、10 %、18% ,两者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疼痛缓解率也有明显提高 ,分别为 85%、4 0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乌头注射液 随机对照研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乌头注射液pH和含量因素的研究
11
作者 吴晓放 周宇 申庆亮 《中草药》 CAS 1987年第7期14-16,共3页
作者对影响乌头注射液pH和含量的因素:pH值、灭菌处理、乌头溶液的初始浓度及温度等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pH位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波面积法测定乌头注射液中碱性物质的含量
12
作者 杨霖 范哲贤 李孝栋 《福建中医药》 2017年第1期43-44,共2页
目的测定乌头注射液中碱性物质的含量,考察吸波面积法的可行性。方法以乌头碱为对照品,用吸波面积法获得乌头注射液提取物中的碱性物质在200~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计算含量。结果线性方程为:Y=0.14542 X+3.2404,r=0.99... 目的测定乌头注射液中碱性物质的含量,考察吸波面积法的可行性。方法以乌头碱为对照品,用吸波面积法获得乌头注射液提取物中的碱性物质在200~60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计算含量。结果线性方程为:Y=0.14542 X+3.2404,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9.08%,RSD为1.63%,3批样品平均含量为4 502.560μg/m L。结论吸波面积法可用于乌头注射液碱性物质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吸波面积法 碱性物质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大鼠肝肾毒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丽文 杨康 +3 位作者 孙亚男 楚冬海 李峰 张振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1-254,共4页
研究乌头注射液对大鼠体内肝肾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乌头注射液对大鼠肝肾毒性作用。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A),单次给药组(B)和连续7 d多次给药组(C),每组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单次给药组(0.65 mg/kg)肌肉注射1 d, 1次... 研究乌头注射液对大鼠体内肝肾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乌头注射液对大鼠肝肾毒性作用。方法 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组(A),单次给药组(B)和连续7 d多次给药组(C),每组6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单次给药组(0.65 mg/kg)肌肉注射1 d, 1次/d,连续多次给药组(0.65 mg/kg)肌肉注射7 d, 1次/d,两组于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收集尿液,解剖取血,取完整肝脏及肾脏,称取肝脏、肾脏湿重,计算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检测大鼠血清和尿液中肝肾功能指标。结果 大鼠肾脏指数、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丙二醛(MDA)、血肌酐(CRE)、总蛋白(TP)、胱抑素C(Cys-C)、总胆汁酸(TBA)、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生化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头注射液对于肝肾功能有影响,长期使用可能对肝肾产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生物碱 肝肾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分离测定乌头注射液中苯甲酰新乌头胺的含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聂晶 张立群 田颂九 《中国药师》 CAS 2003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乌头注射液中苯甲酰新乌头胺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SB C8柱 (2 5 0mm× 4 .6mm ,5 μm)为分析柱 ,0 .0 4mol·L-1三乙胺 (磷酸调 pH =3) 甲醇 (5 4 .5∶4 5 .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35n...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乌头注射液中苯甲酰新乌头胺的含量。方法 :采用ZORBAXSB C8柱 (2 5 0mm× 4 .6mm ,5 μm)为分析柱 ,0 .0 4mol·L-1三乙胺 (磷酸调 pH =3) 甲醇 (5 4 .5∶4 5 .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35nm ,柱温 4 0℃。结果 :苯甲酰新乌头胺在 0 .1831~ 1.831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其回收率为 98.5 % ,RSD =1.0 % (n =6 )。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 ,专属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甲酰新乌头 乌头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体内COMP、p53蛋白、BMP-2等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柳晓峰 安玉芳 崔立建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14-718,共5页
目的:考察乌头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兔体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抑癌基因p53编码蛋白(p53蛋白)、骨形成蛋白2(BMP-2)等因子的影响,探讨该注射液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 目的:考察乌头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模型兔体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抑癌基因p53编码蛋白(p53蛋白)、骨形成蛋白2(BMP-2)等因子的影响,探讨该注射液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乌头注射液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兔不作任何处理外,分别在第1、4、7天时于模型组、玻璃酸钠组、乌头注射液组兔关节腔注射2%木瓜蛋白酶溶液-0.03 mol/L L-半胱氨酸溶液以建立KOA模型;在造模成功后第1、4、7天时,分别于其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玻璃酸钠注射液、乌头注射液各0.1 mL/kg。上述4组兔分别在给药结束后抽取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OMP和p53蛋白含量;肉眼观察兔膝关节软骨形态;取膝关节软骨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法染色后于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采用PV二步法制作膝关节软骨组织的免疫组化标本,检测BMP-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边缘破坏,软骨面有缺损;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膝关节软骨组织结构明显不规则,软骨细胞可见明显扩大,有白泡样改变,细胞间分布紊乱,且Mankin评分显著升高(P<0.05);膝关节液中COMP、p53蛋白含量显著升高,膝关节软骨组织中BMP-2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兔膝关节软骨的外观和组织形态学变化均有所改善,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液中COMP、p53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膝关节组织中BMP-2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但乌头注射液组与玻璃酸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具有改善KOA模型兔膝关节滑膜炎症、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保护关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OMP分泌、降低p53蛋白表达、促进BMP-2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软骨寡聚基质蛋白 P53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液IL-1β、IL-18、NF-κB p65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安玉芳 李义 +1 位作者 崔立建 韩宏鹏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7年第6期736-738,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乌头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液IL-1β、IL-18、NF-κB p65等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乌头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乌头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液IL-1β、IL-18、NF-κB p65等指标的影响,初步探讨乌头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兔经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诱导骨关节炎模型,2周后各组分别于第1、4、7、10d共4次关节腔注射给药,1周后处死兔子取膝关节软骨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Mankin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关节液IL-1β、IL-18、NF-κB p65含量。结果:乌头注射液组关节软骨病理改变Mankin评分总积分较模型组和玻璃酸钠组明显降低,乌头注射液组关节液中IL-1β、IL-18、NF-κB p65含量较模型组和玻璃酸钠组均明显降低,IL-18含量较正清风痛宁组明显减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的关节软骨病理改变有一定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NF-κB p65的表达有关,其作用可能与激活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乌头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膝骨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细胞MMP-1、MMP-3、MMP-13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浩 李义 安玉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8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乌头注射液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的影响,初步探讨乌头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其...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乌头注射液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的影响,初步探讨乌头注射液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50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兔经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溶液诱导骨关节炎模型,2周后各组分别于第1、4、7、10 d共4次关节腔注射给药,1周后处死兔取膝关节软骨组织,肉眼观察关节软骨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表达。结果:乌头注射液组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表达较模型组和各药物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关节腔注射能够显著降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兔关节软骨MMP-1、MMP-3、MMP-13表达,对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改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 基质金属蛋白酶 乌头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兔关节液TNF-α、PGE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浩 安玉芳 姜小伟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6期852-854,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兔关节液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PGE 2(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探讨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乌头注射液组、玻璃酸钠组和正常对...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兔关节液中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PGE 2(前列腺素E2)含量的影响,探讨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乌头注射液组、玻璃酸钠组和正常对照组。在除正常组以外的其他3组兔膝关节腔中注射木瓜蛋白酶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实验造模完成后,分别以0.1 mL/kg的剂量标准依次注入玻璃酸钠、乌头注射液和生理盐水,药品注射时间为第1、4、7、10天。注射完毕,饲养1周后以空气栓塞法处死所有实验白兔。抽取各组兔膝关节液,采用ELISA法测定关节液TNF-α和PGE 2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兔关节液TNF-α和PGE 2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注射液组和玻璃酸钠组两者均明显下降(P<0.05),但高于正常组(P<0.05);乌头注射液组两者均较玻璃酸钠组降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PGE 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注射液 膝骨性关节炎 关节液 肿瘤坏死因子 前列腺素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注射液对KOA模型兔软骨细胞ADAMTS-4 ADAMTS-5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浩 崔立建 安玉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正常、模型(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玻璃酸钠)、乌头注射液组4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兔膝关节...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正常、模型(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玻璃酸钠)、乌头注射液组4组,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兔膝关节进行关节炎造模。造模完成后,分别于兔膝关节腔内按照0.1 mL/kg的剂量标准注射生理盐水、玻璃酸钠、乌头注射液。饲养1周后处死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表达较正常组有显著升高;乌头注射液组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的表达较模型组组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能够抑制膝骨性关节炎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ADAMTS-4、ADAMTS-5的表达,保护膝关节软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乌头注射液 聚蛋白多糖酶-4 聚蛋白多糖酶-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NK信号通路探讨乌头注射液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陆 安玉芳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9年第5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细胞JN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将其余4组白兔以木瓜蛋白酶和L-半胱氨酸关...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关节腔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细胞JN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玻璃酸钠组、正清风痛宁组和乌头注射液组。除正常组外,将其余4组白兔以木瓜蛋白酶和L-半胱氨酸关节腔注射诱导建立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适应性饲养1周后,各组给与相应药物(0. 1 m L/kg) 1周后,取各组兔的关节软骨,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软骨细胞JNK表达,并进行组间数据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乌头注射液组兔软骨细胞JNK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5);与玻璃酸钠组和正清风痛宁组比较,乌头注射液组软骨细胞JNK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注射液对骨性关节炎有一定治疗作用,与抑制软骨细胞JNK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乌头注射液 JNK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