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后倾乘员碰撞损伤与防护研究综述
1
作者
沈文轩
戴睿
+1 位作者
谭普元
周青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1-2256,共16页
在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以乘员舒适性为核心的零重力座椅开始配置于部分乘用车。与直立坐姿相比,后倾坐姿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存在较高的损伤风险,使得其碰撞安全解决方案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围绕后倾坐姿乘员碰撞安全问题...
在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以乘员舒适性为核心的零重力座椅开始配置于部分乘用车。与直立坐姿相比,后倾坐姿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存在较高的损伤风险,使得其碰撞安全解决方案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围绕后倾坐姿乘员碰撞安全问题,从损伤机理、约束系统、研究工具3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梳理总结发现:(1)后倾坐姿乘员碰撞损伤形式有别于直立坐姿乘员,其腰椎、髂骨等特征部位损伤机理尚未完全明确;(2)以三点式安全带为核心的传统乘员约束系统经改进与优化后仍难以对后倾乘员提供有效的整体保护,在主被动安全一体化体系下研发能够合理兼顾下潜损伤与脊柱损伤的新型防护手段是后倾乘员碰撞防护研究的关键问题;(3)作为主要研发和评测工具的碰撞假人和人体模型须针对后倾工况改善其可用性和生物逼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零重力座椅
后倾坐姿
乘员
人体
碰撞
损伤
乘员碰撞防护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倾乘员碰撞损伤与防护研究综述
1
作者
沈文轩
戴睿
谭普元
周青
机构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清华大学
出处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1-2256,共16页
基金
未来交通环境下的汽车乘员安全保护研究项目(2017YFE0118400)资助。
文摘
在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以乘员舒适性为核心的零重力座椅开始配置于部分乘用车。与直立坐姿相比,后倾坐姿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存在较高的损伤风险,使得其碰撞安全解决方案的研发迫在眉睫。本文围绕后倾坐姿乘员碰撞安全问题,从损伤机理、约束系统、研究工具3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梳理总结发现:(1)后倾坐姿乘员碰撞损伤形式有别于直立坐姿乘员,其腰椎、髂骨等特征部位损伤机理尚未完全明确;(2)以三点式安全带为核心的传统乘员约束系统经改进与优化后仍难以对后倾乘员提供有效的整体保护,在主被动安全一体化体系下研发能够合理兼顾下潜损伤与脊柱损伤的新型防护手段是后倾乘员碰撞防护研究的关键问题;(3)作为主要研发和评测工具的碰撞假人和人体模型须针对后倾工况改善其可用性和生物逼真度。
关键词
智能汽车
零重力座椅
后倾坐姿
乘员
人体
碰撞
损伤
乘员碰撞防护手段
Keywords
intelligent vehicles
zero-gravity seat
reclined occupant
impact injuries
crash protection means
分类号
U467.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后倾乘员碰撞损伤与防护研究综述
沈文轩
戴睿
谭普元
周青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