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外周miR-155、miR-181a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HBV HC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目的探究外周miR-155、miR-181a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HBV HC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HBV HCC患者117例作为肝细胞癌组,HBV相关良性肝病117例作为慢性肝病组,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采集外周血,比较两组miR-155、miR-181a表达差异,分析miR-155、miR-181a表达与HBV相关HCC患者发病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对HBV相关HCC的诊断价值。随访3年,Kaplan-Meier法分析miR-155、miR-181a对HBV相关HC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癌组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均较慢性肝病组高(P<0.05)。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与HBV相关HCC发病、HBV-DNA载量、门静脉侵袭、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外周血miR-155、miR-181a诊断HBV相关HC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68、0.818,二者联合诊断AUC值0.923,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此时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6%、88.03%。miR-155高表达亚组3年生存率为82.14%,明显低于低表达亚组的94.74%(P<0.05);miR-181a高表达亚组3年生存率为80.36%,明显低于低表达亚组的96.49%(P<0.05)。结论HBV相关HCC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异常升高,二者共同参与HBV相关HCC发病及恶性进展,检测其水平对于疾病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Wnt信号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基因编码的β-catenin是该通路的关键因子,已在肝癌组织检测到β-catenin基因变异且存在于exon3的condons32~45之间...背景与目的:Wnt信号通路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肝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β-catenin基因编码的β-catenin是该通路的关键因子,已在肝癌组织检测到β-catenin基因变异且存在于exon3的condons32~45之间。本研究旨在探讨β-catenin宿主基因多态性与人肝癌易感的关系。方法:对162例有慢性HBV感染的肝癌患者进行肝癌家系和流行病学调查后,对有和无肝癌家族史病例按匹配条件进行1:1配对。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测序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β-catenin基因exon3扩增及序列检测,并结合肝癌家系调查结果比较分析SNP rs28931588、rs28931589和codons31~46基因序列。结果:162例中有肝癌家族史者16例(9.87%)。选择24例(包括有肝癌家族史12例和与之匹配的无肝癌家族史12例)进行基因exon3扩增及测序。24例患者在SNP rs28931588、rs28931589位点均为"G",其中3例exon3的codons32~46序列有差异,存宿主基因多态性。但是未能见到明确的突变规律和特异性热点突变位点。结论:β-catenin基因exon3中SNP rs28931588、rs28931589和codons31~46序列可能不是HBV相关肝癌的遗传学标志。展开更多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虽然肝脏外科技术飞速发展,但近30年来肝癌病人预后无明显改善,大家往往重视局部治疗,对肝癌病人的全身综合治疗关注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对我国肝癌的最主要致病因素乙型肝炎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虽然肝脏外科技术飞速发展,但近30年来肝癌病人预后无明显改善,大家往往重视局部治疗,对肝癌病人的全身综合治疗关注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对我国肝癌的最主要致病因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研究和有效治疗。结合我们自己在这一方面前期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了HB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肝癌病人HBV再激活,改善HCC病人肝脏炎症、肝纤维化,显著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并讨论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药物选择以及治疗疗程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还显示抗病毒应答时间快慢、病毒耐药变异等均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选择速效、低耐药核苷类药物。并主张长期抗病毒治疗,以最大限度改善HBV相关HCC病人预后。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应该成为HBV相关HCC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展开更多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分型.HCC病因复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为其首要病因,而HBV感染过程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状态、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分型.HCC病因复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为其首要病因,而HBV感染过程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状态、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HBV基因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持续异常均可作为HCC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男性性别、高龄、过量酒精摄入、高血糖水平等亦是HCC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从以上角度探讨HCC发生的潜在高危因素,系统阐述HCC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构建更为合理、敏感的疾病预警机制.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外周miR-155、miR-181a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两者对HBV HCC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HBV HCC患者117例作为肝细胞癌组,HBV相关良性肝病117例作为慢性肝病组,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6例,采集外周血,比较两组miR-155、miR-181a表达差异,分析miR-155、miR-181a表达与HBV相关HCC患者发病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对HBV相关HCC的诊断价值。随访3年,Kaplan-Meier法分析miR-155、miR-181a对HBV相关HC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癌组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均较慢性肝病组高(P<0.05)。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与HBV相关HCC发病、HBV-DNA载量、门静脉侵袭、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外周血miR-155、miR-181a诊断HBV相关HC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768、0.818,二者联合诊断AUC值0.923,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此时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3.76%、88.03%。miR-155高表达亚组3年生存率为82.14%,明显低于低表达亚组的94.74%(P<0.05);miR-181a高表达亚组3年生存率为80.36%,明显低于低表达亚组的96.49%(P<0.05)。结论HBV相关HCC患者外周血miR-155、miR-181a表达异常升高,二者共同参与HBV相关HCC发病及恶性进展,检测其水平对于疾病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文摘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虽然肝脏外科技术飞速发展,但近30年来肝癌病人预后无明显改善,大家往往重视局部治疗,对肝癌病人的全身综合治疗关注不够,尤其是忽视了对我国肝癌的最主要致病因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研究和有效治疗。结合我们自己在这一方面前期的研究结果以及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系统阐述了HBV相关HCC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和意义。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肝癌病人HBV再激活,改善HCC病人肝脏炎症、肝纤维化,显著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并讨论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药物选择以及治疗疗程等相关问题。研究结果还显示抗病毒应答时间快慢、病毒耐药变异等均是影响HC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选择速效、低耐药核苷类药物。并主张长期抗病毒治疗,以最大限度改善HBV相关HCC病人预后。积极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应该成为HBV相关HCC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摘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分型.HCC病因复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为其首要病因,而HBV感染过程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状态、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HBV基因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持续异常均可作为HCC的独立影响因素;同时男性性别、高龄、过量酒精摄入、高血糖水平等亦是HCC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从以上角度探讨HCC发生的潜在高危因素,系统阐述HCC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构建更为合理、敏感的疾病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