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
1
作者 王胜 《巴蜀史志》 2024年第3期130-134,共5页
晏阳初(1893—1990),四川巴中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教育家,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奉献了全部心血和精力。晏阳初一生致力于“除天下文盲,作世界新民”,与陶行知先生并称“南陶北晏”,在长期的平民教育与社会改革实践中。
关键词 晏阳初 乡村建设理论 陶行知 乡村振兴 四川巴中 平民教育家 教育与社会 乡村教育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中西文化观 被引量:4
2
作者 柴文华 赵菲菲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6,共5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贯穿着他的中西文化观。其基本理路首先是肯定西方文化的长处,其次是揭露中国文化的短处,再次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较、西方文化转变的剖析中肯定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生命力。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更多强调了中西文化...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贯穿着他的中西文化观。其基本理路首先是肯定西方文化的长处,其次是揭露中国文化的短处,再次是在中西文化的比较、西方文化转变的剖析中肯定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生命力。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更多强调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这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中西文化融合论是综合创新的雏形;中、西、马的融合是综合创新的成熟形态;面对当代问题,在综合创新基础上提出原创性的解决方案,是综合创新的理想形态。梁漱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伦理本位,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本来面目的。梁漱溟试图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乡村建设和社会改造,这基于他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格外重视。尽管梁漱溟基于中西文化融合论的某些乡村建设理论已经过时,但他提示我们的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不会过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中西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黄群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7期133-136,共4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基本架构为:"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农民自觉"与知识分子作用。梁漱溟提出通过乡村建设实现保存并光大中华文明传统的思路,以及关于...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基本架构为:"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重建一新社会组织构造;"促兴农业以引发工业";"农民自觉"与知识分子作用。梁漱溟提出通过乡村建设实现保存并光大中华文明传统的思路,以及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具有重要价值和现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理论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阈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本土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慈玲玲 曲铁华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5,共6页
重视乡村教育、形成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讲究课程设置、注重精神陶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当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可借鉴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重视农村教育,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本质属性,充分发挥人的重要作用,注... 重视乡村教育、形成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讲究课程设置、注重精神陶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当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可借鉴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重视农村教育,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本质属性,充分发挥人的重要作用,注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重视精神陶炼,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发展农村专业教师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教育一体化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农村教育 本土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安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王安平谈及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思潮和乡村建设运动,人们大多只了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而对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活动,却知之甚少。学术界目前对此也无专门介绍...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王安平谈及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思潮和乡村建设运动,人们大多只了解梁漱溟、晏阳初等人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而对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践活动,却知之甚少。学术界目前对此也无专门介绍和研究。本文拟对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作孚 乡村建设理论 嘉陵江 中国西部科学院 教育救国 民众教育 图书馆 理论与实践 四川 述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辨异,乐统同”——中国礼乐伦理精神对乡村建设理论构建的哲学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耿虹 庞克龙 +1 位作者 Ewelina Wozniak-Szpakiewicz 赵守谅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8,共5页
礼乐伦理精神是构建中国传统乡村共同体的基础,对现代乡村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中国礼乐伦理精神出发,在解析"礼辨异""乐统同"基本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传统哲学角度分析其对乡村建设理论体系构建的哲学影响... 礼乐伦理精神是构建中国传统乡村共同体的基础,对现代乡村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从中国礼乐伦理精神出发,在解析"礼辨异""乐统同"基本思想内涵的基础上,从传统哲学角度分析其对乡村建设理论体系构建的哲学影响,并提出在现代乡村理论体系构建中首先要从建设主体的道德修养出发,克己复礼,适度表达内心诉求;其次要在乡村社区群体层面强调"德""孝"的规则秩序,劝解、教化乡民;最后要以类型学的思维,构建多元发展、和谐共生的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各安其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伦理精神 传统哲学 乡村建设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效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71-76,共6页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行动着的"新儒家"理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路径选择。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不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样也需要放宽历史的视野,把它放到中国现代化的总的历史进程中来看,这样,就会对梁漱...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是行动着的"新儒家"理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路径选择。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不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同样也需要放宽历史的视野,把它放到中国现代化的总的历史进程中来看,这样,就会对梁漱溟及其乡村建设理论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家 乡村建设理论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对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吕茂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及提出乡村建设的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其重视职业教育和生产教育、“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起来作”、“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将教育... 梁漱溟于20世纪30年代所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及提出乡村建设的种种主张,最终都未能获得成功。但是,其重视职业教育和生产教育、“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起来作”、“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打并一起”、“以教育解决社会问题”以及“将教育扩大至整个社会,将时间延长到成年乃至终身”等思想,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力发展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发展 西部农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93-95,共3页
梁漱溟在上世纪30年代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未能帮助中国找到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但他的探索对今天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样化开展农村教育,鼓励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农村文... 梁漱溟在上世纪30年代开展的乡村建设运动未能帮助中国找到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方法,但他的探索对今天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样化开展农村教育,鼓励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借助文化建设来调动农民建设的自觉性,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新农村文化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伦理视阈反思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甜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345-9347,共3页
从伦理视阈解读了乡村建设理论的历史局限,并阐述其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建设理论 伦理反思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群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社会运动。梁漱溟主张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通过文化的改造和完善来解决农村的问题,进而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一套乡村建设理论。作为一场社会改良运动,乡村建设运动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贡献,特别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关于文化建设、中国发展道路等问题的独特见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和现代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建设理论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的“理想国”——读《乡村建设理论》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瑞东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5期36-38,共3页
梁漱溟是民国时期乡村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问题有着深刻而独到的审视。他在《乡村建设理论》中通过分析中国文化的特点,构想了一个秉承理性精神、发端于乡村组织的"理想国"。介绍了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 梁漱溟是民国时期乡村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对当时的中国社会问题有着深刻而独到的审视。他在《乡村建设理论》中通过分析中国文化的特点,构想了一个秉承理性精神、发端于乡村组织的"理想国"。介绍了梁漱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对于旧中国社会构造的本质解读和他所提出的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社会构造 乡村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乡村建设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陈序经民国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国耀 杨智平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6-48,共3页
20世纪30年代,在日益凋敝的中国农村兴起了乡村建设事业,学界一般称为"乡村建设运动"。而当时陈序经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中国乡村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民国乡村建设理论的争论,他的一些评论对当前中... 20世纪30年代,在日益凋敝的中国农村兴起了乡村建设事业,学界一般称为"乡村建设运动"。而当时陈序经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中国乡村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民国乡村建设理论的争论,他的一些评论对当前中国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序经 评民国乡村建设理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农村和谐
14
作者 孔兆政 柳海滨 《长春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69-72,共4页
梁漱溟先生从保存和光大中国文化的意义上来认识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个系统的乡村教育方案,并试图重建中国精神的团体组织。其重视农村教育和农村自治组织的思想对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农村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对“三支一扶”计划的启示
15
作者 张阳明 骆文伟 《长沙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促进了当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他提出的强调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必须时刻保持与广大农民的密切联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振兴农业来带动工业的发展、重视农民道德伦理建设等...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促进了当时的乡村建设和发展,他提出的强调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知识分子必须时刻保持与广大农民的密切联系、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振兴农业来带动工业的发展、重视农民道德伦理建设等观点对当前推行的"三支一扶"计划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三支一扶”计划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乡村建设理论》看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16
作者 何翱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5-66,共2页
20世纪初期,梁漱溟提出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理论,并且在山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工作实践,对于改造我国现代乡村与中国社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1]22。作为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提出的教育思想理论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 20世纪初期,梁漱溟提出了一系列的乡村建设理论,并且在山东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工作实践,对于改造我国现代乡村与中国社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1]22。作为乡村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提出的教育思想理论是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汲取西方国家文明的精髓,并且在教育工作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因此具有特殊的个性与多元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理论 教育思想 梁漱溟 20世纪 山东地区 中国社会 传统文化 思想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得失及其现代启示
17
作者 颜星 《保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9-33,共5页
乡村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社会改造的重大内容。以梁漱石为代表的乡村现代化实践者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本土化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本土资源",乡村建设"以及"乡村自治"和"乡村教育"等试验,都... 乡村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社会改造的重大内容。以梁漱石为代表的乡村现代化实践者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本土化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本土资源",乡村建设"以及"乡村自治"和"乡村教育"等试验,都力图在传统乡村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本土动力,用传统文化的改良推动乡村建设。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从乡村建设问题着手深入探讨了中国教育的功能、性质以及特殊性问题,以致形成了一整套有关乡村教育的理沦,它不仅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建设和当时乡村教育运动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些观点和实践仍然可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 现代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看“三农”问题
18
作者 罗会光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5-67,共3页
梁漱溟在其乡村建设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建设农村的观点。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仍有助于人们超越经济和政治视角的局限而从文化的角度思考当前“三农”问题,从而获得对“三农”问题全面深入的客观认识。
关键词 梁漱溟 乡村建设理论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当代价值
19
作者 施锋矫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第3期79-81,共3页
在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乡农学校、乡村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是三个关键性问题。乡农学校是梁漱溟"沟通调和"中西文化、实现文化重构的组织依托;社会组织"以伦理情谊为本源,以人生向上为目的";乡村组织解决中国... 在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乡农学校、乡村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是三个关键性问题。乡农学校是梁漱溟"沟通调和"中西文化、实现文化重构的组织依托;社会组织"以伦理情谊为本源,以人生向上为目的";乡村组织解决中国农村的三大问题,即乡村经济破坏问题、乡村腐坏问题和乡村自力问题;农村经济建设解决农村自力问题,其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不断促进农业发展。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乡村建设的理论,试图从文化传承和改造的角度,通过教化、礼俗和自力来解决农村问题,该理论中的许多观点对于当代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中国文化重建 乡村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探析
20
作者 张惠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3期63-68,共6页
梁漱溟本着文化立国的立场,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应以乡土社会抟重组为基点,依靠伦理本位之乡村教育的重建,借助乡农学校的组织形式,走一条“老根发新芽”的文化复兴和社会结构重建的道路,以此来推动国家... 梁漱溟本着文化立国的立场,高度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应以乡土社会抟重组为基点,依靠伦理本位之乡村教育的重建,借助乡农学校的组织形式,走一条“老根发新芽”的文化复兴和社会结构重建的道路,以此来推动国家的工业发展和民族振兴。其乡村建设理论对当前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理论 乡村教育 文化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