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现实意义 |
王胜
|
《巴蜀史志》
|
2024 |
0 |
|
2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中西文化观 |
柴文华
赵菲菲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3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
黄群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
2009 |
14
|
|
4
|
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阈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本土启示 |
慈玲玲
曲铁华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5
|
卢作孚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述论 |
王安平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0
|
|
6
|
“礼辨异,乐统同”——中国礼乐伦理精神对乡村建设理论构建的哲学启示 |
耿虹
庞克龙
Ewelina Wozniak-Szpakiewicz
赵守谅
|
《规划师》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7
|
现代化视野中的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 |
崔效辉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8
|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对发展西部农村教育的启示 |
熊吕茂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6 |
2
|
|
9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
赵芳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3
|
|
10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伦理视阈反思与时代价值 |
吕甜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1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
黄群
|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3
|
|
12
|
梁漱溟的“理想国”——读《乡村建设理论》 |
张瑞东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3
|
民国乡村建设理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陈序经民国乡村建设理论研究 |
黄国耀
杨智平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4
|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农村和谐 |
孔兆政
柳海滨
|
《长春大学学报》
|
2007 |
0 |
|
15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实验对“三支一扶”计划的启示 |
张阳明
骆文伟
|
《长沙大学学报》
|
2013 |
0 |
|
16
|
从《乡村建设理论》看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
何翱
|
《兰台世界(上旬)》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7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得失及其现代启示 |
颜星
|
《保山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8
|
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看“三农”问题 |
罗会光
|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9
|
试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当代价值 |
施锋矫
|
《山东工会论坛》
|
2015 |
0 |
|
20
|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探析 |
张惠娟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