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权力结构:形态、归因与逻辑
1
作者 徐海燕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如何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摆脱结构性困境,让各类权力各司其职,相得益彰,是乡村治理结构面临的挑战。传统乡村遵循“治道”结合的治理结构,经历了治弱道强和治道双弱的时期。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行政权力的逐步下... 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如何通过优化治理结构,摆脱结构性困境,让各类权力各司其职,相得益彰,是乡村治理结构面临的挑战。传统乡村遵循“治道”结合的治理结构,经历了治弱道强和治道双弱的时期。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行政权力的逐步下沉,乡村治理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的国家全能主义治村模式,改革开放后的乡政村治与一核多元、取消农业税后的嵌入式集成治理模式。两治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的逻辑底线,应准确认知权力类别及功能,实现“权力—情境”动态平衡,地方精英行为逻辑的转变是治理结构调整的体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结构样态是双向奔赴的产物。对此,应掌握规律、深度观察,及时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权力结构 行政化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2
作者 王雪梅 马佳琳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39-46,共8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其技术逻辑与创新思维为乡村治理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塑,数字治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高度契合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实际需求,给予乡村治理广阔的赋能空...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其技术逻辑与创新思维为乡村治理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重塑,数字治理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高度契合乡村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的实际需求,给予乡村治理广阔的赋能空间。从治理制度、治理结构、治理空间和治理主体等四个维度明晰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框架,针对我国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中的现实困境,提出完善数字治理规则、构建多方协作包容共治模式、重塑空间治理新形态、培育数字型治理主体等优化路径,以期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激活乡村发展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赋能 乡村治理现代化 数字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逻辑理路、现实挑战与推进路径
3
作者 王瑞鹤 祝荣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数字化变革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科学性、优化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助力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但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 数字化变革为乡村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科学性、优化乡村治理的制度体系、助力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但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即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在乡村显露滞后性,数字化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缺乏指导性,数字化技术对乡村传统文化具有冲击性。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乡村数字治理的领导效能,持续加强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完善数字化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规范,积极探索数字技术与乡村文化的有机融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治理现代化 逻辑理路 现实挑战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4
作者 周妍 李盼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8-55,共8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党建引领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方略,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乡村。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受到多种因素制约,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治理难题。党建引领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根本方略,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从组织推动、力量融合、产业塑造、民主参与、数智赋能等方面入手,创新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模式,规范治理秩序,完善治理机制。同时,发挥党建优势,因地制宜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现代化 推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5
作者 张艳丽 《保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治理型民主,如何转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乡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全过程人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治理型民主,如何转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乡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以独特的主体优势、结构优势和治理优势助力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转型。但是从现实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治理主体弱化虚化、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严重阻碍民主治理效能的发挥。为此,要从提升多元治理主体能力、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加强智慧治理能力等方面扎实推进民主治理,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乡村治理现代化 民主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法治路径优化研究
6
作者 曾庆辉 刘吉旭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其法治路径主要是国家制定法和软法规范。而单独依靠制定法路径或软法规范均存在一定的治理缺陷,难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治理新格局。研究表明,国家制定法与软法规范融...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其法治路径主要是国家制定法和软法规范。而单独依靠制定法路径或软法规范均存在一定的治理缺陷,难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治理新格局。研究表明,国家制定法与软法规范融合共治,可以发挥各自的治理优势,还能弥补彼此的功能短板,不失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想路径。二者融合共治不但存在较强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还有着丰富的制度支撑和实践佐证。然其融合共治并非完美无缺,法治路径优化的重点应当是确保制定法的规范适用、软法规范的理性生成,并构建二者的衔接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制定法 软法规范 法治路径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7
作者 刘淑雅 《山西农经》 2025年第3期144-146,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乡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深入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问...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乡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乡村治理面临诸多挑战。深入分析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问题与对策,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农业经济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探究
8
作者 初金哲 郭星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5年第1期75-79,共5页
新时代以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主要在“数字技术+政府服务”“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生态保护”“数字技术+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实践中依然面... 新时代以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主要在“数字技术+政府服务”“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生态保护”“数字技术+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实践中依然面临着“指尖形式主义”作风、人才和数字技术供给不足、技术依赖和信息泄露、过度数字化和过量数据化等现实掣肘。为此,要从加强乡村数字治理的规范化管理、优化乡村数字技术专业型人才和个性化数字技术供给、实施乡村数字治理的一体化监管、坚持乡村数字治理的底线红线思维等路径入手,实现数字技术更好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全面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与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邢军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6,共3页
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结合,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此,应当对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理解其价值意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内在一致性,明... 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的结合,是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此,应当对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理解其价值意蕴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的内在一致性,明确其内在要求与“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探索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实践指引、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践依托和以高质量发展为实践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治理现代化 内在要求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主体性:困境与突破
10
作者 郭险峰 郭堂辉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4-32,共9页
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下,在乡村内在社会发生分化,外在社会“内卷”剧烈的环境下,乡村治理要从“懵懂稚嫩”演进更迭到现代化,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困境重重。历史和实践表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还是在人,在... 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下,在乡村内在社会发生分化,外在社会“内卷”剧烈的环境下,乡村治理要从“懵懂稚嫩”演进更迭到现代化,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困境重重。历史和实践表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还是在人,在于乡村的主体力量——农民的能动参与和作用发挥。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民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难以有机嵌合,农民主体与政府、外来产业资本、集体等主体的治理排序位次逻辑不清,农民主体性提升受到现行治理格局的约束性强,农民主体性提升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存在理论和实践偏差等等困境,需要体系化突破。一方面要通过宣传质效提升,促使农民充分认知自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农民作为能力,提升能力与地位的适应性;三是发展乡村产业,激励农民积极投身经济实践,以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场域耦合要求,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动力;四是完善乡村治理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机制化运行,提升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农民主体性 乡村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现代化:现实基础与差异化资源
11
作者 王晓毅 刘齐 王娜娜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85-97,114,共14页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和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建立在已有乡村治理资源基础上的,已有的治理资源决定了治理能力。传统的乡村自治传统、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的农村工作经验和以科层制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和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建立在已有乡村治理资源基础上的,已有的治理资源决定了治理能力。传统的乡村自治传统、中国共产党动员群众的农村工作经验和以科层制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政权建设构成了乡村治理的主要资源。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治理资源,这决定了同样的治理机制在不同乡村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治理目标决定了治理机制,治理能力决定了治理效果。面对治理资源的差异性,要实现统一的治理目标,就需要培育乡村治理基础,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从而平衡统一的治理目标与多样的治理基础之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 乡村治理机制 乡村治理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研究——基于宜宾市X县的个案研究
12
作者 刘佳 王莹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10期602-610,共9页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技术革新在乡村治理中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了乡村治理体系,使得治理更加高效、民主、透明。通过数据驱动决策,资源得以优化配置,问题得到精准解决,极大地提升了乡... 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技术革新在乡村治理中的生动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一次深刻变革。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了乡村治理体系,使得治理更加高效、民主、透明。通过数据驱动决策,资源得以优化配置,问题得到精准解决,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基于此,文章对X县数字乡村建设经验进行研究,以此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强化党建引领、优化注意力分配、技术创新再审视以及复合型信任机制等措施,共同推动了乡村治理在理念、制度、技术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和全面升级,希望构建一个更加智慧、高效、和谐、稳定的乡村治理新局面。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is not only a vivid practi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ural governance, but also a profound change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t has reshaped the rural governance system in an unprecedented way, making it more efficient, democratic, and transparent. Through data-driven decision-making, resources can be optimized, and problems can be accurately solved,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modernization level of rural governance.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of X county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o analyze the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booster rural governanc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reality, finally put forward to strengthen the party leading, optimize attention distribu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complex trust mechanism, jointly promote the rural governance in the concept, system, technology and culture, and other levels of profound change and comprehensive upgrade, hope to build a more intelligent, efficient, harmonious and stable rural governance new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治理现代化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嵌与融合: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中正式权力与农民主体的张力及化解路径——以安徽省C村为例
13
作者 李航 丁伯纯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正式权力的有效引领和适当介入,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正式权力与乡村社会中的农民主体产生张力,从而给乡村治理现代...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正式权力的有效引领和适当介入,然而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正式权力与乡村社会中的农民主体产生张力,从而给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带来挑战。通过对安徽省大别山地区C村的乡村治理实践分析,了解到二者之间的张力具体表现为:第一,乡土社会空间失语:正式权力代办,农民主体参与空间被挤占;第二,正式权力悬浮自转:线性治理使得农民主体行动与乡村治理相分离;第三,行政吸纳社会:正式权力逐渐强化,农民主体自治弱化。借鉴新内生发展理论,在多重张力并存的现实情况下,正式权力与农民互嵌融合式的新内生发展机制可以缓解张力冲突,通过唤醒资源、双向赋能、情境再造等路径或能促进正式权力与农民主体的协同互动,共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正式权力 农民主体 新内生发展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数字金融与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洁 张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164,共16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是数字金融推动中国式乡...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金融对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机制与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是数字金融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数字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影响更强。空间效应检验发现,数字金融不仅能够驱动本省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而且对相邻省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乡村振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要素协同的乡村治理现代化行动逻辑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文彬 郭荔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事关乡村全面振兴。治理主体与治理资源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激发主体自觉可改善治理局面,加强资源流通能充实治理实践,二者可实现高效互补。强化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协同需要遵... 乡村治理现代化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事关乡村全面振兴。治理主体与治理资源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素,激发主体自觉可改善治理局面,加强资源流通能充实治理实践,二者可实现高效互补。强化治理主体和治理资源协同需要遵循“目标耦合”“思维协同”“动力整合”“行动协作”“政策合并”“机制联结”六重逻辑。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应运用激发主体自觉和强化资源流通的整体性思维,明晰乡村治理主体和资源需求、激发主体治理自觉和提高参与能力,持续清除资源流通障碍和强化考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要素协同 主体自觉 资源流通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制度、主体: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志星 汪来杰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把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乡村治理取得明显成...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不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治理,把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乡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然而,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仍面临城乡二元分割、乡土社会秩序遭受内外挤压、乡村公共价值场域分崩离析等问题。为此,依托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价值、制度和主体三维分析框架,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路上的障碍进行了较为立体的剖析。研究发现,当下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着价值引导异化、制度权威弱化和行动主体虚化的三重桎梏,同时提出价值理念回归、制度权威重塑、行动主体重构三重举措,以构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具体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结构功能主义 乡村振兴 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娄文浩 杨松菊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108,共8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难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更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治理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促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有... 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重点难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更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乡村治理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促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有利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前,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仍然面临治理体系不完善、资源较为匮乏、人才队伍不健全、文化环境不佳等现实困境。因此,为全面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把完善治理体系以巩固制度前提、加大资源投入以夯实物质基础、培育专业人才以增强智力支撑、重视文化建设以巩固精神支柱作为实践路径,从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现代化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和实践路向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春环 逄红梅 《商业经济》 2024年第2期135-139,共5页
乡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治理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体制规范合理、治理思维民主进步和治理方式科学多元。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其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 乡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乡村治理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体制规范合理、治理思维民主进步和治理方式科学多元。乡村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逻辑,其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全面协调现代化的必要举措,更是对乡村历史发展实践的现实回应。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机制;其次创新治理理念,多措并举促进思维转变;最后要优化治理方式,构建三治融合现代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现代化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战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3-184,共12页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数字技术全面嵌入国家治理体制和乡村社会,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科层管理逻辑主导的数字下乡与乡村技术治理通过国家正式治理体制对乡村治理的...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数字技术全面嵌入国家治理体制和乡村社会,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科层管理逻辑主导的数字下乡与乡村技术治理通过国家正式治理体制对乡村治理的吸纳,增强了国家介入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但同时也带来村级治理行政化和技术消解自治的意外后果,造成乡村双轨治理结构断裂和基层治理悬浮。促进数字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优化,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要素作用,挖掘本土性制度资源优势,使数字技术赋能与基层群众路线有机结合,探索超越科层化的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道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体制统一性建设、乡村治理行动者网络再造、乡村社会数字化整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实现乡村治理的双轨并行与一体融通,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结构转型和治理机制创新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赋能 双轨治理 乡村治理现代化 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下乡 乡村治理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机制和现实路径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万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37,共18页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政党被视为具备政治整合、组织动员和参与治理等功能的社会政治组织结构。发挥政党基层治理效能重要路径在于党建引领,基层党... 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政党被视为具备政治整合、组织动员和参与治理等功能的社会政治组织结构。发挥政党基层治理效能重要路径在于党建引领,基层党建也更强调治理和服务功能。通过理清政党、政府和村庄社会三者的治理关系发现,政党能够弥合行政与自治之间的张力,对政府进行政治领导和机制创新,对社会进行政治引导和整合动员,将社会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反馈到行政体制,优化政府政策和政策执行。基层党组织遵循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党组织结构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机制创新以及党员的政治培养和转化机制创新等,从治理结构、治理理念、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四个方面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党建引领将是未来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和群众工作方法、创新治理机制还存在大量值得探索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政党治理功能 党建引领 群众工作 “百千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