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法形象思维探析
1
作者 陈侃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6期115-117,共3页
书法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但人们在创作书法或欣赏书法时,往往会受到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启悟、产生联想,从而使抽象线条中寓有一定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毕竟不是形象本身,而是依附于抽象表现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书法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但人们在创作书法或欣赏书法时,往往会受到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启悟、产生联想,从而使抽象线条中寓有一定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毕竟不是形象本身,而是依附于抽象表现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自由联想。书法艺术这种形象的联想与异化,正是书法线条本身的抽象与综合,这种形象思维是美的艺术作用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形象思维 艺术联想 意在笔先 形神兼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形象思维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2
作者 陈侃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37-39,共3页
书法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但人们在创作书法或欣赏书法时,往往会受到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启悟,产生联想,从而使抽象线条中寓有一定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毕竟不是形象本身,而是依附于抽象表现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 书法美的本质属性是抽象线条的艺术组合,但人们在创作书法或欣赏书法时,往往会受到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启悟,产生联想,从而使抽象线条中寓有一定的形象性。这种形象毕竟不是形象本身,而是依附于抽象表现的"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自由联想。书法艺术这种形象的联想与异化,正是书法线条本身的抽象与综合,这种形象思维是美的艺术作用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形象思维 艺术联想 意在笔先 形神兼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审美“四看理论”的逻辑分析——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天弓 《大学书法》 2019年第1期66-75,共10页
关于书法作品的理论认识,是书法美学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现存通行的"四看理论",是认知性理论,是书法"美术化"的产物,逻辑混乱。我们不应用书法"文学化"去反对"美术化",或者用"美术化&qu... 关于书法作品的理论认识,是书法美学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现存通行的"四看理论",是认知性理论,是书法"美术化"的产物,逻辑混乱。我们不应用书法"文学化"去反对"美术化",或者用"美术化"去反对"文学化"。笔者拟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追寻古代书法艺术化过程,梳理书法本体论的基本概念,阐述书面语文本与书法艺术形象的内在联系。探讨书法作品理论的构架,重新界定相关概念的性质,以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形象 “四看理论” 书法审美 书法本体论 书法“美术化” 书法“文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象性、直观性的书法教学方法探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飞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8期143-143,共1页
近年来,书法教育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普遍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行书法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文章详细叙述了直观性、形象性的书法教学方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形象性直观性书法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艺术精神与中国书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宗超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4-97,共4页
儒学艺术精神与中国书法刘宗超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自上而下地灌输、渗透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中国书法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儒学艺术精神的重要影响。儒学艺术精神是中国书法... 儒学艺术精神与中国书法刘宗超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自上而下地灌输、渗透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中国书法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也毫不例外地受到儒学艺术精神的重要影响。儒学艺术精神是中国书法创作和书法赏评的重要美学原则,从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精神 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形象 书法创作 儒学思想 颜真卿 创作心境 理想人格 儒学精神 孙过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法艺术的神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润昆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81-84,共4页
论书法艺术的神胡润昆书法艺术的美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归根结蒂要体现于“形”、“神”之上。古今书家又无不以“神”为书道之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王僧虔《笔意赞》),“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 论书法艺术的神胡润昆书法艺术的美表现在很多方面,但归根结蒂要体现于“形”、“神”之上。古今书家又无不以“神”为书道之极。“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王僧虔《笔意赞》),“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苏拭《论书》),“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神” 中国书法艺术 书法创作 “气韵生动” “形” 《兰亭序》 审美趣味 书法形象 师法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艺术的哲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童晓园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4期66-68,共3页
我国的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从哲学思想中吸取了大量营养,通过汉字的结构、笔画和章法等展现出了一种精神境界。书法艺术是我国文化思想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书法艺术会成为文化思想的艺术表达,主要是因为书法艺术中蕴含着哲学思想,这... 我国的书法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从哲学思想中吸取了大量营养,通过汉字的结构、笔画和章法等展现出了一种精神境界。书法艺术是我国文化思想重要的艺术表达方式。书法艺术会成为文化思想的艺术表达,主要是因为书法艺术中蕴含着哲学思想,这促使书法艺术成为思想的载体。在对我国书法艺术和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书法艺术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天人感应哲学思想、中和中庸哲学思想和克己修身哲学思想等,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书法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哲学思想 书法创作 书法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书法艺术的“两次积淀”
8
作者 许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151-153,共3页
一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它具有强烈的永恒的艺术魅力。无论是浏览古代的名书宝墨,还是参观现代的书法展览,人们常常被其艺术性所感染,留恋忘返。书法艺术既然是如此令人陶醉使人倾倒。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法形象 情感 艺术形象 艺术魅力 自然界 文字 体势 传统艺术 人类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艺术创新刍议
9
作者 尹旭 《宁夏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93-97,共5页
书法艺术创新,是目前书法界议论得颇为热烈的一个问题。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书法美的本质、书法美的构成、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华与糟粕、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今时代与社会的审美趋向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 书法艺术创新,是目前书法界议论得颇为热烈的一个问题。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书法美的本质、书法美的构成、古代书法艺术的精华与糟粕、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书法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及当今时代与社会的审美趋向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才可能得出真正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结论。当然,本文只能仅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刍荛之论,权充引玉之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艺术创新 古代书法 艺术形式 审美趋向 表现形式 书法形象 书法创新 书如其人 艺术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千剑而后识器 操千曲而后晓声——如何认识张彤魏碑书法的独特性
10
作者 张有清 《文化产业》 2020年第12期80-81,共2页
欣赏书法作品,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通过作品看到书法的境界,这是广大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并且成为欣赏书法作品的关键问题。审美标准是欣赏书法的基础,而书法欣赏的方法则是欣赏的关键。下面就如何认识张彤魏碑书法的独... 欣赏书法作品,对于很多人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通过作品看到书法的境界,这是广大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并且成为欣赏书法作品的关键问题。审美标准是欣赏书法的基础,而书法欣赏的方法则是欣赏的关键。下面就如何认识张彤魏碑书法的独特性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碑书法 张猛龙碑 书法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伯兴书法作品集》序
11
作者 陈方既 《书画世界》 1999年第5期48-50,共3页
大约在十年前,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原道书会》的一次书展上,第一次见到金伯兴的几件作品,虽然他当时还不太成熟,但仍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很有希望的书家。因为他不仅有较高的起点,而且从其追求中,还可以看到他敏锐的悟性,更为可贵的是他... 大约在十年前,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原道书会》的一次书展上,第一次见到金伯兴的几件作品,虽然他当时还不太成熟,但仍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很有希望的书家。因为他不仅有较高的起点,而且从其追求中,还可以看到他敏锐的悟性,更为可贵的是他无意在流行书风中与人争高下,也不以俗好的褒扬而自足。他力求在广泛吸取营养的同时,刻苦地磨砺技能,努力奋扬自己的灵性,深入地琢磨为书法形象追求具有真正审美价值的风神和境界。有人不理解他的行径,有鄙夷他『幼稚』一者,也有认定他的追求存在着『方向道路上的错误者』……他无所萦怀,我行我素,坚持而不动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作品 审美价值 流行书风 不动摇 书法形象 方向道路 技能 书法 悟性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创作动力系统的心理分析
12
作者 孙本杰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书法创作 动力系统 心理分析 感受力 书法形象 精神需要 理性 《兰亭序》 基本需要 情感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招牌书法艺术
13
作者 金开成 《书法艺术》 1995年第1期15-16,共2页
我到过一些城市,最爱看各类招牌上的书法,觉得这是中国特有的人文景观.倘若对这个城市本来已有一点了解,那就还能借助招牌书法以印证该地的历史文化根底与现实文化气氛,从而更觉得大可玩味。我想,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招牌书法艺术... 我到过一些城市,最爱看各类招牌上的书法,觉得这是中国特有的人文景观.倘若对这个城市本来已有一点了解,那就还能借助招牌书法以印证该地的历史文化根底与现实文化气氛,从而更觉得大可玩味。我想,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招牌书法艺术必将有相应的发展,这当然也可能对整个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招牌 书法形象 大发展 人文景观 市场经济 历史文化 书法 现实文化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意
14
作者 辛尘 《江苏教育》 2018年第93期28-30,共3页
从理论分析来说,书法形象具有多维度性,而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说,书法在创作者与欣赏者那里就是一个"完整的书法形象"。概言之,吾人是从外在的"形质"与内在的"神采"两个角度来经验"完整的书法形象&... 从理论分析来说,书法形象具有多维度性,而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来说,书法在创作者与欣赏者那里就是一个"完整的书法形象"。概言之,吾人是从外在的"形质"与内在的"神采"两个角度来经验"完整的书法形象"的,而此二者是融合一体、一体两面的。其外在形象可称为"法",内在心象称为"意",此二者一体而无二。那么,"完整的书法形象"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一件书法作品之法与意融合一体的完整书法形象,一是古今一切优秀的书法作品之法与意总汇的完整书法形象。因而,从识读形象到韵律形象,再到点画形象,直至人格形象,"完整的书法形象"亦即一层层叠加成整体的玄妙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质 神采 书法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读《崩毁》
15
作者 刘斌夫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3-22,共2页
一件书法神品轰动国际书画展,被誉为东方现代表现艺术的瑰宝和明珠,竟是当年浩劫之时被鞭笞威逼写标语,忿然之下狂草而成的两字:“崩毁”。来自各国的艺术家和汉学家争欲一睹作品的主人、书法家姜可人的大家风采,他竟是瘦骨嶙峋,弱不禁... 一件书法神品轰动国际书画展,被誉为东方现代表现艺术的瑰宝和明珠,竟是当年浩劫之时被鞭笞威逼写标语,忿然之下狂草而成的两字:“崩毁”。来自各国的艺术家和汉学家争欲一睹作品的主人、书法家姜可人的大家风采,他竟是瘦骨嶙峋,弱不禁风,摇摇欲坠,右手右脚半身偏废,刚从轮椅上站起来,拄根花椒木拐杖的乡野拾粪的驼背老者!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无法揣度他异乎寻常的经历……这就是邓大贵、张宗政合写载于《红岩》89年2期上的短篇小说《崩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书法 《红岩》 奶子 标语 驼背 书法形象 纯文学 通俗文学 书画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苑艺葩──谈古诗中的书、画、乐、舞
16
作者 徐昌洲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6-68,共3页
诗苑艺葩──谈古诗中的书、画、乐、舞徐昌洲在浩如烟海而又绚丽多姿的古典诗歌作品中,题咏书、画、乐、舞的诗篇,以其独特的内容和艺术表现,给予人们以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精神陶冶。可以说这是我国古典诗歌园地里放射着瑰丽色彩... 诗苑艺葩──谈古诗中的书、画、乐、舞徐昌洲在浩如烟海而又绚丽多姿的古典诗歌作品中,题咏书、画、乐、舞的诗篇,以其独特的内容和艺术表现,给予人们以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精神陶冶。可以说这是我国古典诗歌园地里放射着瑰丽色彩的艺术之花。一题咏书、画、乐、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特征 古典诗歌 审美把握 古诗 少数民族舞蹈 《听颖师弹琴》 审美批评 音乐形象 书法形象 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汉铸魏 中通外和——记葛家修先生的碑学探索之路
17
作者 葛兴久 《书画世界》 2001年第9期15-24,共10页
清代中叶,碑学勃兴,中国书法出现了碑帖两系并存的格局。多少前辈有识之士,由帖入碑,献身于碑学的探索与研究,先师、先堂伯葛家修先生就是此中之一。一葛家修先生(一八八八—一九七二)字宪臣,号伊斋,山东蓬莱人,生前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 清代中叶,碑学勃兴,中国书法出现了碑帖两系并存的格局。多少前辈有识之士,由帖入碑,献身于碑学的探索与研究,先师、先堂伯葛家修先生就是此中之一。一葛家修先生(一八八八—一九七二)字宪臣,号伊斋,山东蓬莱人,生前为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先生幼承家学,攻读四书五经等旧学,习欧褚楷法。他的小楷,时人颇为称赞。清末他于登州学堂求学期间,一日偶得一部《金石索》,使他爱不释手,喜而不寐,日夜揣摩。继而陆续搜集周秦汉魏碑版数百种,日夜读写。他还用功苦读《说文解字》、《金石粹编》、《隶释》、《隶辩》、《隶篇》等典籍,从此,他就被卷入了碑学热大潮之中。丰富多彩的碑版,大开了眼界,他开始着手寻求帖学以外的形式技巧,萌发了交合生新的思维。于是,远在其青少年时期,就形成了若干种他自己特出的碑帖结合楷书。可惜的是,这些成果流失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之路 碑学 书法形象 全过程 探索与研究 文史研究 碑帖结合 帖学 魏碑 中国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恭贺官贫
18
作者 郭修玮 《人民政坛》 1999年第5期28-28,共1页
春节期间,人们相互走访拜年,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贺语是"恭喜发财"。然而,我在一位当了领导干部的老同学家里,却见到了与"恭贺发财",背道而驰的这样一幅书法:"恭贺官贫"。老同学告诉我,这书法条幅是位乡村... 春节期间,人们相互走访拜年,使用频率最高的祝贺语是"恭喜发财"。然而,我在一位当了领导干部的老同学家里,却见到了与"恭贺发财",背道而驰的这样一幅书法:"恭贺官贫"。老同学告诉我,这书法条幅是位乡村小学教师寄来的贺年礼。诗言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仆 诗言志 书法形象 小学教师 领导干部 使用频率 发财 书法 反贪 清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两个书学观点答陈方既先生
19
作者 毛万宝 《书画世界》 1995年第4期47-48,共2页
在一九九二、一九九三两年内,《书法研究》和《书法导报》曾分别发表笔者的两篇拙作——《书法美学阿基米德点批判》(第四期)和《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并存之证议》(第十七、二十二、二十七,三十三、三十九、四十四期)。这两篇拙作是... 在一九九二、一九九三两年内,《书法研究》和《书法导报》曾分别发表笔者的两篇拙作——《书法美学阿基米德点批判》(第四期)和《中国书法实用性与审美性并存之证议》(第十七、二十二、二十七,三十三、三十九、四十四期)。这两篇拙作是否「据说是很有「学术价值」的」(见《书法》一九九五年第一期第四十二页),笔者本人纵有斗胆亦不敢如(?)诩与自信。能够引为自慰的一点只是,它居然还拥有一定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形象 陈先生 书学观 审美性 客观物象 中国书法 书法美学 汉字造型 阿基米德 书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形的功能与美学意义
20
作者 澹远 《书法艺术》 1994年第3期29-30,共2页
汉字不但起源于象形,而且较多地保留了象形,这样它便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所必需的形式美;同时,由于物象写实的成份在象形文字里大大受到了削弱,主体表现的成份无形中大大增强,从而为书法演变为表现型艺术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进人自觉期... 汉字不但起源于象形,而且较多地保留了象形,这样它便为书法艺术提供了所必需的形式美;同时,由于物象写实的成份在象形文字里大大受到了削弱,主体表现的成份无形中大大增强,从而为书法演变为表现型艺术奠定了基础。在书法艺术进人自觉期(即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后,象形(当然主要是抽象象形——与文字意义无关的象形)成为“汉字书写走上艺术化的道路的契机所在。若没有这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美学意义 形式美 艺术化 书法 象形文字 书法形象 表现型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字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