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书法对汉字字形认知加工的影响——评《汉字认知与书法表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沈金龙 许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I0003-I0003,共1页
书法是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后的呈现,书法亦是传播汉字的重要载体,书法更是汉字字形的美感表达,是颇具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展示。书法的表现,以汉字为根基,因此在书写上,对汉字的认知是基础,从字形的变化体会到汉字所要表达的含义与精神;... 书法是对汉字进行艺术加工后的呈现,书法亦是传播汉字的重要载体,书法更是汉字字形的美感表达,是颇具传统文化特质的艺术展示。书法的表现,以汉字为根基,因此在书写上,对汉字的认知是基础,从字形的变化体会到汉字所要表达的含义与精神;书法的加工则是升华,赋予汉字更多的内涵,使之体现出艺术之美感。在认知汉字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方式的探寻,事半功倍;在对书法的欣赏中认识汉字的字形与内涵,透彻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展示 艺术之美 汉字字形 认知加工 传统文化特质 书写方式 书法表现 汉字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汉字形体结构看书法表现的空间设计特征
2
作者 林军 《设计艺术研究》 2011年第5期53-57,62,共6页
作为古代汉字的造字原则,"六书"被历代文字学研究者奉为经典,其所反映的汉字形体结构揭示了汉字起源阶段的相关特征。从"六书"的"象形、指事、会意"着手,比照传统书法的空间设计法则,找出其形象、抽象和... 作为古代汉字的造字原则,"六书"被历代文字学研究者奉为经典,其所反映的汉字形体结构揭示了汉字起源阶段的相关特征。从"六书"的"象形、指事、会意"着手,比照传统书法的空间设计法则,找出其形象、抽象和意象的艺术特征,探讨了汉字形体结构的建构方式与书法表现的空间设计特征之间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书 书法表现 形象 抽象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字体设计中的书法表现
3
作者 刘文潮 《职大学报》 2002年第3期78-79,100,共3页
文章从内涵、笔画、字形结构、字距行间以及编排艺术规律、色彩浓度等角度分析字体设计中的书法表现,同时对中国传统书法与当代书法表现的字体设计进行比较,还提出字体设计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字体设计 书法表现 比较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汉字渊源与书法表现的关系
4
作者 叶旭仁 《书画世界》 2020年第12期73-74,共2页
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代表,其以汉字的书写为基础,有着丰富的艺术手法,表现为美的意象,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本文以汉字渊源与书法表现的关系为出发点,从字法、用字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当下书法创作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汉字渊源 书法表现 字法 用字 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是人类抽象审美情感之表现 被引量:5
5
作者 宋民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40-145,共6页
书法不能表现喜怒哀乐等具体明确的情感 “书如其人”、“书为心画”,是古人的定论。书法是表现艺术,能表现人的丰富多采的情感,是近年来占主导地位的书法本质观。人们在“抒情”的总体范畴下,肯定了书法传达具体的情感、明确的喜怒哀... 书法不能表现喜怒哀乐等具体明确的情感 “书如其人”、“书为心画”,是古人的定论。书法是表现艺术,能表现人的丰富多采的情感,是近年来占主导地位的书法本质观。人们在“抒情”的总体范畴下,肯定了书法传达具体的情感、明确的喜怒哀乐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感 书法 表现艺术 类抽象 法本质观 情感力度 古人 书法表现 主导 形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法审美意识中的再现与表现
6
作者 李昕 《艺术探索》 2001年第6期51-52,共2页
本文针对书法美学的特点,对书法的再现与表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把再现与表现在书法中的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证,提出书法中的“神采”是审美意识的中心,是书法情感的表现,是精神面貌的所在。
关键词 书法再现 书法表现 神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
7
作者 张巨纲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01-101,共1页
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与诗文意境、绘画等皆有紧密的联系。这里就书法表现形式与诗文意境进行阐述。诗文内容是书法表现形式的载体,书法是对诗文的艺术再造。使书法与诗文的意境达到意境共美。
关键词 书法表现形式 诗文意境 通会 裁取率由 意境共美
原文传递
力学与书法线条表现力——从米芾的“刷字”谈起
8
作者 张继栋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6,共4页
这是文献[14]的延续.从米芾的"刷字"一说谈起,借助力学来阐释运笔的自由度对提高书法线条表现力的作用.提倡运笔自由度在符合书法美学的原则条件下的无拘束的扩大.使书学中的一些玄妙之说明白化,以利于大众的书法学习.
关键词 刷字 运笔自由度 书法线条表现 书法的艺术本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书法生态略论
9
作者 黄加芳 《书法》 2024年第4期52-53,共2页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包容性也逐渐增大,书法艺术在全民中的普及也渐趋繁荣,书法生态发展的不均衡也日渐凸显出来。尽管书法生态的均衡与否和书法家个体的发展并不存在实际的利害关系,但从长远来看,书法生态却是深刻关系整... 新时期以来,随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包容性也逐渐增大,书法艺术在全民中的普及也渐趋繁荣,书法生态发展的不均衡也日渐凸显出来。尽管书法生态的均衡与否和书法家个体的发展并不存在实际的利害关系,但从长远来看,书法生态却是深刻关系整个书法发展命运的。书法生态的健全还是偏废、完整还是残缺,应该要成为每一位书法家真正关心的问题。书法生态是由书法艺术发展过程中多项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其最主要的体现,除了通常认为的书体使用的扬弃,还应包括对书法表现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理解。当今书坛书法生态的不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形式与内容 新时期以来 书法表现 利害关系 因素构成 均衡 综合体
原文传递
书法元素在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笑君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6年第1期184-185,共2页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产品特别适用于该元素的应用,作为中国所特有的文字符号,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是西方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把书法表现元素巧妙的应用于包装设计特别是食品包...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产品特别适用于该元素的应用,作为中国所特有的文字符号,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是西方艺术所无法比拟的。把书法表现元素巧妙的应用于包装设计特别是食品包装设计中不仅能够准确的传达出食品自身的信息,还能起到宣传产品、美化商品、表达情感、传达思想的作用,使生产厂家和消费者之间达到有效的沟通。如何把书法元素巧妙、合理的应用于食品包装设计之中,本文主要从食品包装的时代性、书法元素对于食品包装设计版式、文字、色彩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书法元素在现代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表现元素 食品包装 设计 符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法基础教学中教研成果对教学实践指导上的若干偏误
11
作者 江河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83-86,共4页
所谓教研成果,笔者的理解是:在一定社会时期及一定教学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实践中,对某种教学问题经过深入研究、比较及实践探索而从中总结出的即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实际,又具有开拓意义及推广价值的新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把握(多以论文、论... 所谓教研成果,笔者的理解是:在一定社会时期及一定教学环境条件下的教学实践中,对某种教学问题经过深入研究、比较及实践探索而从中总结出的即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实际,又具有开拓意义及推广价值的新的理性认识与实践把握(多以论文、论著、调查及实验报告、教学演示等形式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践 基础教学 教研成果 书法表现 教学原则 施教者 书法教学 儿童绘画 教学环境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书法的现代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楠文 《中国艺术》 1999年第4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现代书法 书法主义 后现代艺术 传统书法 西方现代艺术 发展历程 书法创作 书法表现 书画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书法艺术的两重特性
13
作者 张武森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13-14,共2页
书法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为了彼此之间进行书面语言交流,书法就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媒介(特别是在钢笔等还没传入中国的古代社会),它本能地具有文字书写的实用价值.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色彩斑斓的精... 书法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为了彼此之间进行书面语言交流,书法就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媒介(特别是在钢笔等还没传入中国的古代社会),它本能地具有文字书写的实用价值.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色彩斑斓的精神生活的调节,要有美的艺术享受,而书法艺术凭藉其曲奇变化的线条、深用优雅的意韵,给人们以情感和理念上的享受、思索,因此,它又必然地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书法艺术在人们日常生活这个特殊的“市场”上,就是这样实现着其实用和艺术两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文字书写 艺术性 日常生活 书面语言 书法表现 两种价值 艺术价值 古代社会 《说文解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书法》出版
14
作者 学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6期11-11,共1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大学书法》(祝敏申主编),是迄今第一部高校书法教材。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部分,就书法表现的对象汉字、书法史、书学史、书法美学诸方面作了简要而深入系统的论述。下编为技法部分,从用笔原理、临贴... 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大学书法》(祝敏申主编),是迄今第一部高校书法教材。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部分,就书法表现的对象汉字、书法史、书学史、书法美学诸方面作了简要而深入系统的论述。下编为技法部分,从用笔原理、临贴等基本功入手,详细分析了篆、隶、楷、行、草各体及篆刻的技法。知名的书法家翁闿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功 书法 大学书法 书法教材 书法表现 书法美学 大学出版社 技法 高校 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愚守拙 返朴归真——张翰先生书法思想及其书艺评述
15
作者 傅爱国 《书画世界》 1997年第6期27-33,共7页
熟悉书史的人对张翰这个名字皆不陌生。本文所述并非书史上那位「有清才」,仅「工草书」的晋人张翰,而是当今皖地书苑德高望重、功高不显,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张翰先生。笔者与张翰先生翰墨情缘。
关键词 书法表现 书法思想 书法教育 书艺 草书 艺术 人生 七十年 教学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书能表现一般情感”论之再商榷
16
作者 毛万宝 《书法艺术》 1997年第4期43-46,共4页
早在六十年代之初,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撰写《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开篇即明确指出:“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也许是一种名人效应的结果吧,其后竟有相当多的论者... 早在六十年代之初,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撰写《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一文,开篇即明确指出:“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也许是一种名人效应的结果吧,其后竟有相当多的论者为之伸说不已,一致认为人的喜、怒、哀、忧、惧、恨、爱等一般情感能通过书法艺术加以一一表现,从而形成了近于人们常识的一种定论:“书法艺术能够表现一般情感” (以下简称“书能表情”)。但笔者愚钝,披展古今书法作品,注目其汉字造型形象,左看右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审美情感 理论根据 再商榷 中国书法 书法表现 汉字造型 书法作品 六十年代 表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书法的艺术语言
17
作者 祖守和 《哈尔滨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93-93,共1页
谈书法的艺术语言祖守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语言是最具体、最感人的。在书法欣赏中,一幅作品不会与其它作品混淆的“这一个”,源于其艺术语言的独特个性色彩。书法艺术语言就是书法家运用了一定的物质材料(笔、纸、墨、砚)进行形... 谈书法的艺术语言祖守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语言是最具体、最感人的。在书法欣赏中,一幅作品不会与其它作品混淆的“这一个”,源于其艺术语言的独特个性色彩。书法艺术语言就是书法家运用了一定的物质材料(笔、纸、墨、砚)进行形式构置(谋篇布局、墨色层次、用笔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语言 书法表现 书法艺术 古代书论 《祭侄文稿》 黑龙江省 书法欣赏 造型艺术 线条 感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书法文字样式的多元性
18
作者 钱清贵 《书画艺术》 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
论中国书法文字样式的多元性,是讨论中国书法最基本、最本质的问题。因为中国书法是表现文字的艺术。 无论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是用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是以东方传统还是现代等不同理念来认识中国书法;或者以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层... 论中国书法文字样式的多元性,是讨论中国书法最基本、最本质的问题。因为中国书法是表现文字的艺术。 无论你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是用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是以东方传统还是现代等不同理念来认识中国书法;或者以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层面来赏析、研究、比较、批评中国书法;也不管你将会有何感悟、结论,一个回避不了、不可逾越、必须清楚、明白的问题即是中国书法表现什么文字?哪些文字是中国书法表现的对象等,无疑这些问题是为本文论述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法 书法文字 汉字书法艺术 多元性 假借汉字 书法表现 中国传统民俗 甲骨文 刻画符号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代题画诗概说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积寅 《东南文化》 1986年第2期199-200,共2页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是绘画章法... 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诚如清·方薰所云:“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山静居画论》)。这种题在画上的诗就叫题画诗。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它通过书法表现到绘画中,使诗、书、画三者之美极为巧妙地结合起来,相互映发、丰富多姿,增强了作品的形式美感,构成了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此外,宋以前的许多赞美绘画或对绘画有感而发的诗歌,虽不题在画上,从广义上讲,也算是题画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诗 概说 中国历代 画家 中国画 上官仪 绘画 诗与画 书法表现 “画中有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上清——弘一法师行书联赏析
20
作者 陈智 《书画世界》 1998年第1期45-45,共1页
弘一法师是我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活动家,中年后忽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立意过着清规自持,芒鞋藜杖的刻苦生活,成为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他一生由激越转向冲和的人生轨迹在其书法创作的表现上尤为明显。而其作为一个律宗高僧,谨严的... 弘一法师是我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活动家,中年后忽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立意过着清规自持,芒鞋藜杖的刻苦生活,成为佛教律宗有名的高僧。他一生由激越转向冲和的人生轨迹在其书法创作的表现上尤为明显。而其作为一个律宗高僧,谨严的学佛生涯与艺术创作上的情境需求之间的矛盾调合乃至弘一书风的形成犹如他那传奇般的人生一样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弘一法师的书风大致可以其出家前后划分为两类:出家前的书法取法北魏一路的东西,尤喜《张猛龙》、《天发神谶》等碑,骨肉饱满,气韵沉雄,锋芒毕露。出家后的弘一书法表现为浑圆坚韧,庄严静穆,骨气洞达,豪华落尽,尤如老僧入定般闲适。本文所要赏析的『开示犹如』联即属于其后期风格的代表作品。至于弘一书风这种强烈反差的形成,客观上来说并不是空穴来风的。我们从其书风变化的前后来看,古朴厚重的艺术气息和谨严规整的刨作态度是一以贯之的。而书风变化的根本主要是受其人生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所引起的。弘一书风的形成其遁入空门是有助缘的,可以说,没有出家后的弘一法师就不会有如此庄严静穆的弘体书法。下面笔者试就其『开示众生见正道,犹如净眼观明珠』一联谈谈弘一书风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弘一法师 书风 艺术创作 新文化运动 赏析 艺术特色 书法创作 书法表现 生活方式 出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