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异氟烷延迟相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的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进 汪兵 袁世荧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7-98,104,共3页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静脉输注是否具有延迟相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30只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脂肪乳、乳化异氟烷。各组在给药后24h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静脉输注是否具有延迟相心肌保护的作用。方法30只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脂肪乳、乳化异氟烷。各组在给药后24h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红四氮唑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方法(SABC)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结果脂肪乳组心肌梗死范围(45.27%±3.03%)与对照组(44.32%±2.15%)相比无显著差异;乳化异氟烷组(26.76%±2.23%)显著低于对照组、脂肪乳组(P<0.01);乳化异氟烷组心肌凋亡明显减少(P<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乳化异氟烷静脉输注具有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范围和抗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烷 缺血再灌注 心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训芹 顾尔伟 +1 位作者 张雷 陈巧玲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缺血对照组(CON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乳化异氟烷预处理组(EI组);脂肪乳组(INT组)。新西兰白兔均经历缺血30min、复灌180 ... 目的观察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缺血对照组(CON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乳化异氟烷预处理组(EI组);脂肪乳组(INT组)。新西兰白兔均经历缺血30min、复灌180 min过程。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于复灌180 min时抽取颈内动脉血3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复灌180 min后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四组HR、MAP、RPP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衡期末比较,缺血及复灌后四组HR、MAP、RPP值均呈进行性下降(P<0.05)。与CON组和INT组比较,IP组和EI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5)。复灌180 min时IP组和EI组血清CK、LDH活性明显低于CON组和INT组(P<0.05)。结论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在体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烷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通路促进乳化异氟烷引起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抑制
3
作者 周磊 杨泽勇 李元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4-1437,1442,共5页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EI)对原代培养的SD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JNK通路在此影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接受EI处理的模型,分为6组(n=8):正常组(N组)、脂肪乳组(F组)、EI处理组(8.12、9.80、12.04 mmol/L EI...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EI)对原代培养的SD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JNK通路在此影响中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胚胎神经干细胞接受EI处理的模型,分为6组(n=8):正常组(N组)、脂肪乳组(F组)、EI处理组(8.12、9.80、12.04 mmol/L EI)、9.80 mmol/L EI组+20μmol/L SP600125组(EISP组)。细胞处理12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分别检测6组胚胎神经干细胞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实验重复3次。结果与N组比较,F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EI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1),EI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EI组明显上调Caspase-3的表达量(P<0.05);EI组内3个浓度之间比较,细胞增殖的抑制率(P<0.01)、细胞的凋亡率以及Caspase-3的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EI组比较,EISP组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明显下降(P<0.05),EISP组细胞的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EISP组明显下调Caspase-3的表达量(P<0.05)。结论 EI引起的SD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抑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耐性,并且与JNK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神经干细胞 乳化异氟烷 增殖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依托咪酯和乳化异氟烷诱导对乳化异氟烷维持麻醉犬效果及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超 徐彤彤 +2 位作者 王铭真 戴雨薇 周振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2-299,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丙泊酚、依托咪酯静脉诱导对犬乳化异氟烷持续输注的麻醉效果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5只犬接受3种诱导麻醉(丙泊酚、依托咪酯和乳化异氟烷分别诱导)管理,每个处理间隔2周。诱导麻醉后以8%乳化异氟烷(8 mL·kg^-1&... [目的]本文旨在评价丙泊酚、依托咪酯静脉诱导对犬乳化异氟烷持续输注的麻醉效果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5只犬接受3种诱导麻醉(丙泊酚、依托咪酯和乳化异氟烷分别诱导)管理,每个处理间隔2周。诱导麻醉后以8%乳化异氟烷(8 mL·kg^-1·h^-1)维持麻醉。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心电图和麻醉效果并评分。[结果]3种诱导方法均诱导迅速,起效快。在乳化异氟烷维持过程中脉搏血氧饱和度均较低,在90%左右。丙泊酚诱导引起P波升高和T波加深;依托咪酯诱导引起S-T段显著延长和T波左右不对称;乳化异氟烷诱导导致S-T段延长,且有斜型上移。[结论]丙泊酚、依托咪酯和乳化异氟烷均有良好的诱导效果。在乳化异氟烷维持麻醉状态下对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乳化异氟烷 丙泊酚 依托咪酯 诱导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乳化异氟烷静脉输注对兔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兵 李进 袁世荧 《华中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乳化异氟烷静脉输注对兔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方法将兔(n=10)固定,耳缘静脉用输液泵恒速输注8%乳化异氟烷3.5ml/(kg·h),持续输注30min,耳动脉穿刺测量动脉压,分别于给药前、给药20min、给药后10min抽动脉血作血... 目的研究小剂量乳化异氟烷静脉输注对兔血流动力学和血气的影响。方法将兔(n=10)固定,耳缘静脉用输液泵恒速输注8%乳化异氟烷3.5ml/(kg·h),持续输注30min,耳动脉穿刺测量动脉压,分别于给药前、给药20min、给药后10min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0min、20min、30min和给药结束后10min、20min、30min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呼吸频率。结果给药前、给药中、给药后,兔的pH、HCO3-、碱剩余、氧分压、CO2分压和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MAP、呼吸频率、心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静脉输注8%的乳化异氟烷对兔血流动力学和血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气分析 乳化异氟烷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异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新巧 周縯 +1 位作者 庞庆丰 王志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31-1435,共5页
目的 :探究乳化异氟烷后处理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6):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乳化异氟烷组(EI组)、脂肪乳组(IL组),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平衡末(T_0)... 目的 :探究乳化异氟烷后处理对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6):空白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乳化异氟烷组(EI组)、脂肪乳组(IL组),建立离体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平衡末(T_0)、缺血缺氧前即刻(T_1)、再灌注30 min(T_2)和再灌注60 min(T_3)时,记录潮气量(tidal volume,VT)、肺静脉氧分压(oxygen partial,Pa O_2)、肺顺应性(compliance,CL)和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的数值;测定肺湿/干重比(W/D)并观察肺组织HE染色情况;检测肺组织中SOD和MD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T_0时刻比较,4组生理数据在T_3时刻VT、CL和Pa O_2下降而R上升(P<0.05或0.01)。与S组比较,IR组和IL组在T_2、T_3时刻VT、CL和Pa O_2下降而R上升(P<0.05或0.01);与IR组比较,EI组和IL组在T_2、T_3时刻VT、CL和Pa O_2上升而R下降(P<0.05或0.01);与EI组比较,IL组在T_2时刻Pa O_2下降,在T_3时刻VT、CL和Pa O_2下降而R上升(P<0.05)。与S组比较,IR组、IL组W/D和MDA表达水平上升而SOD表达水平下降(P<0.05或0.01),EI组SOD表达水平下降(P<0.01);与IR组比较,EI组W/D和MDA表达水平下降而SOD表达水平上升(P<0.05或0.01),IL组W/D下降而SOD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EI组比较,IL组SOD表达水平下降而MDA表达水平上升(P<0.05)。病理显示EI组肺损伤轻于IR组和IL组。结论:8%乳化异氟烷后处理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乳化异氟烷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TLR4-α、NF-κB及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黄丹 张英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280 g,随机分成4组(n=12):S组(假手术)、IR组(缺血再灌注)、L组(脂肪乳剂预处理)、EI组(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取大鼠(每组6只),于再灌注12...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30~280 g,随机分成4组(n=12):S组(假手术)、IR组(缺血再灌注)、L组(脂肪乳剂预处理)、EI组(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取大鼠(每组6只),于再灌注120 min后采集股动脉血2 m L用于测定血清中心肌钙蛋白I(c Tn I)浓度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实验结束后红四氮唑染色(TTC)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另取大鼠(每组6只)于再灌注30 min(T1)、再灌注120 min(T2)时采集股动脉2 m 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脏,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测定心肌组织中TLR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IR组、L组和EI组心肌细胞TLR4mRNA表达增强,NF-κB活性升高,血清TNF-α、IL-10、c Tn I浓度及CK-MB活性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与IR组比较,EI组心肌细胞TLR4 mRNA表达明显减弱,NF-κB活性降低,血清TNF-α、IL-10、c Tn I浓度及CK-MB活性降低(P<0.05),IL-10浓度升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小(P<0.05),而L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结果显示:EI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较IR组和L组减轻。结论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乳化异氟烷抑制TLR4 mRNA表达,降低NF-κB活性,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烷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TLR4-α、NF-κB及其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钱刚 闫宏 《临床研究》 2015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 观察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再灌注时Toll样受体4-α(TLR4-α)、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均等分为2组.所有大鼠均给予相同基础操作,试... 目的 观察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大鼠再灌注时Toll样受体4-α(TLR4-α)、核转录因子(NF-κB)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制作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均等分为2组.所有大鼠均给予相同基础操作,试验组大鼠另给予乳化异氟烷预处理.观察2组TLR4-α、NF-κB水平及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结果 试验组TLR4-αmRNA、NF-κ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血清炎中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心肌缺血大鼠实施乳化异氟烷预处理能够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推测与抑制TLR4-αmRNA表达,下调NF-κB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 Toll样受体4-α 核转录因子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Toll样受体4及血清TNF-α和IL-10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婵 饶艳 +2 位作者 王焱林 张宗泽 王成天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Toll样受体是一个主要分布于炎症细胞的识别病源分子的受体超家族,其最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是促进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引发炎症反应[1]。而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与缺血后心脏功能的损害及细胞坏死数量相关。
关键词 心肌Toll样受体4 缺血后 IL-10 血清TNF 再灌注损伤 乳化异氟烷 预处理 浓度
原文传递
乳化异氟烷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宗泽 王焱林 +3 位作者 饶艳 张文胜 陈永权 刘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兔32只,体重2.0—2.5kg,随机分成4组(n=8):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C组)、脂肪乳组(L组)、异氟烷组(I组)和乳化异氟烷组(Ⅱ组)。每组均缺血1...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新西兰兔32只,体重2.0—2.5kg,随机分成4组(n=8):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对照组,C组)、脂肪乳组(L组)、异氟烷组(I组)和乳化异氟烷组(Ⅱ组)。每组均缺血1h,再灌注3h。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电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用Dtmnet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C组比较,Ⅰ组和EI组血清CK和LDH降(P〈0.05),而L组无明显变化。电镜下c组和L组线粒体水肿,破坏明显,而Ⅰ组和EI组线粒体损伤较轻。结论乳化异氟烷预先给药体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烷 线粒体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乳化异氟烷器官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覃兆军 向春艳 吕恩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47-249,共3页
背景 乳化异氟烷(emulsified isoflurane,EI)是一种尚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麻醉药,它以30%的脂肪乳剂为载体,与异氟烷在一定条件下制成,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表明EI预处理或后处理对多种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目的 ... 背景 乳化异氟烷(emulsified isoflurane,EI)是一种尚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麻醉药,它以30%的脂肪乳剂为载体,与异氟烷在一定条件下制成,可产生良好的麻醉作用.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表明EI预处理或后处理对多种器官具有保护作用.目的 综述El预处理或后处理的器官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内容 离体和在体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I预处理或后处理对心、肺、脑及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并认为这可能是异氟烷本身作用所致;其机制涉及激活ATP敏感性钾通道、抑制NF-κB激活、抑制细胞凋亡、抗氧化等.趋向 作为一种新型静脉制剂,EI在重要器官保护方面将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所有研究仅处在动物实验阶段,要把它应用于临床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异氟烷 缺血预处理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乳化异氟烷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Yan Rao Yan-lin Wang +2 位作者 Wen-sheng Zhang Jin Liu 饶艳(译) 《麻醉与镇痛》 2009年第3期88-94,共7页
背景比较乳化异氟烷和吸入异氟烷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给32只兔进行临时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分钟以造成心肌缺血,然后再灌注3小时。在结扎左前降支前,随机将兔分为4组(每组8只):c组,无缺血前预处理措施;IS组:吸入呼气末浓度... 背景比较乳化异氟烷和吸入异氟烷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给32只兔进行临时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分钟以造成心肌缺血,然后再灌注3小时。在结扎左前降支前,随机将兔分为4组(每组8只):c组,无缺血前预处理措施;IS组:吸入呼气末浓度为1.1%异氟烷;EI组:持续泵注8%乳化异氟烷以达到呼气末浓度为0.64%;IN组:持续泵注30%脂肪乳。在缺血前30分钟进行预处理,异氟烷组随后还有15分钟的洗脱时间。再灌注3小时后取标本测定心肌梗死面积、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活性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IS组和EI组在再灌注3小时后心肌梗死面积明显低于C组和Ⅲ组(20%±8%,18%±8%,39%±6%和34%±9%,P〈0.01)。IS组和EI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无差异,C组和IN组的心肌梗死面积亦无差异。心肌再灌注3小时后IS组和EI组血浆乳酸脱氢酶(456±58U/L,451±54U/L)和肌酸激酶活性(1725±230U/L,1686±444U/L)明显低于C组(676±82U/L,2373±529U/L;P〈0.01)。IS组和EI组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比对照组减轻。结论静脉注射乳化异氟烷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有保护作用,其效应与吸入异氟烷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乳化异氟烷 保护作用 心肌梗死面积 肌酸激酶活性 冠状动脉前降支 线粒体超微结构 呼气末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