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及理化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萌 王芳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7期606-608,共3页
目的观察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的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RT-SLN)的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硬脂酸为脂质材料,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 目的观察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的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RT-SLN)的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硬脂酸为脂质材料,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芦丁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均匀设计法优化处方及制备工艺,并对其形态、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EE)、体外释药特征等进行评价。结果所制备的RT-SLN外观呈类球形,粒径为(192.47±31.8)nm,Zeta电位(-18.90±0.27)mV。以EE为评价指标表进行处方筛选,回归方程计算得优化工艺为药物-硬脂酸比1∶4,硬脂酸用量200mg,聚山梨酯-80浓度12mg/ml,聚乙二醇-400浓度5%、转速1500r/min,初乳与分散相体积比为1∶7,预测优化值为90.11%,其95%的可信区间为83.71%~96.51%,平均EE(89.34±0.93)%。72h药物累积释放约85%,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Q=8.345t1/2+15.023(r=0.9892)。结论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适于制备RT-SLN,制备的RT-SLN具有缓释作用,能提供平稳的血药浓度,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脂质纳米粒 理化性质分析 高温乳化-低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丹参酮IIA固体脂质纳米粒
2
作者 文锐 孙云晖 +3 位作者 鲍文华 阎红娥 于莲 平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3期5068-5069,共2页
目的采用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丹参酮IIA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以大豆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泊洛沙姆188为辅料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丹参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86... 目的采用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丹参酮IIA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以大豆磷脂、单硬脂酸甘油酯和泊洛沙姆188为辅料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以包封率和粒径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丹参酮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包封率为86.8%(n=3),载药量为1.17%(n=3),粒径为(152.6±21.4)nm,Zeta电位为-(31.4±3.2)m V,透射电镜观察制备的纳米粒呈球形,大小较均匀。结论采用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能成功制备丹参酮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 固体脂质纳米粒 乳化超声-低温固化 紫外分光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低温乳化降粘剂BL-1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马文辉 梁梦兰 +2 位作者 袁红 杨承志 钱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4-136,192,共4页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 乳化降粘剂BL 1的主剂是阴离子 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在矿场应用时加入适量碱 (NaOH) ,是针对大庆黑帝庙低温 (15℃ )稠油油藏的开采而研制的。以黑帝庙稠油 (2 0℃密度 0 .918g/cm3 ,15℃粘度 2 6 80mPa·s,酸值 0 .818mgKOH/ g)为油相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地层水 (矿化度 44 5 6mg/L)中的 5 g/L溶液为水相 ,油水体积比 70 / 30~ 5 0 / 5 0 ,研究了该混合表面活性剂 15℃时的乳化降粘性能。根据不同静置时间的脱水率和稳定性评分测定结果 ,油水比 70 / 30时形成相当稳定的O/W乳状液 ,其粘度比稠油粘度降低 94%。油水比 6 0 / 40和 5 0 / 5 0时粘度降低率更高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不影响破乳剂 (SP 16 9和F 6 8)对稠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效果。该混合表面活性剂也适用于新疆克拉玛依K1稠油 (30℃ )和胜利临盘S74 11井稠油 (6 0℃ ) ,乳化降粘率为 95 .1%~ 99.8%。在现场应用时 ,该混合表面活性剂的碱水溶液连续地通过油套环空注入油井 ,使井内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小于5 g/L ,油水体积比不小于 70 / 30。在黑帝庙油田的一口处于注汽后采油后期的蒸汽吞吐稠油井进行了为期各 15天的两轮乳化降粘剂BL 1注入试验 ,试验期间停止掺 6 0~ 70℃的热水 ,生产正常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乳化降粘剂BL-1 研制 应用 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 稠油开采 井下乳化降粘 大庆黑帝庙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化SiO_2-TiO_2-ZrO_2无机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新敏 青双桂 +1 位作者 陈远 魏美英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5年第1期417-419,425,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钛酸丁酯(TBT)和八水合氧氯化锆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旋涂法涂膜、100℃处理后,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无色透明的SiO2-TiO2-ZrO2无机复合涂层。采用UV-vis、SEM、DTA、IR、XRD和EIS等手段对无机复合涂层进行性能... 以正硅酸乙酯(TEOS)、钛酸丁酯(TBT)和八水合氧氯化锆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经旋涂法涂膜、100℃处理后,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无色透明的SiO2-TiO2-ZrO2无机复合涂层。采用UV-vis、SEM、DTA、IR、XRD和EIS等手段对无机复合涂层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涂层透明性好,表面均匀、不开裂,致密的复合涂层在3.5%的NaCl溶液中浸泡35天后,涂层的阻抗仍能达到107以上,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氧化物涂层 SiO2-TiO2-ZrO2 低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丙酮在低温电热蒸发ICP-AES中的化学改进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英亮 胡斌 江祖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The vaporization and transport modes of Be and Cr(Ⅲ) from the graphite tube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low temperature vaporiza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ICP-AES.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Be ... The vaporization and transport modes of Be and Cr(Ⅲ) from the graphite tube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low temperature vaporiza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ICP-AES. The main factors of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Be and Cr(Ⅲ) acetylacetonates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Be and {Cr(Ⅲ)} acetylacetonates were able to vaporize and introduce quantitatively into ICP with 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volatility. The chelation reaction between the analyte and acetylacetone should be completed before the sample introduction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refractory carbide and to eliminate the memory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 低温电热蒸发 ICP-AES 化学改进剂 作用机理 测定 人发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的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潇潇 张兴德 +4 位作者 谢辉 葛晓东 郁红礼 顾宁宁 吴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81-2385,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CS-SLN)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CSSLN,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综合值为指标,考察载体(GME)用量、大豆磷脂用量及泊洛沙姆188(P188)用量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同时运用Box-Beh...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CS-SLN)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CSSLN,以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及综合值为指标,考察载体(GME)用量、大豆磷脂用量及泊洛沙姆188(P188)用量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同时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并对结果进行方程拟合,预测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制备60m L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的最优处方构成为单硬脂酸甘油酯0. 56 g,大豆磷脂量2. 24 g,泊洛沙姆188 0. 5 g,根据优化方案制备的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封率为86. 4%,载药量为1. 88%,平均粒径为116. 3 nm。结论该处方可用于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简单,Box-Behnken响应面法可用于蟾酥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工艺优化,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固体脂质纳米粒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Box-Behnken响应面
原文传递
膜乳化法与复乳法结合制备粒径均一的载溶菌酶微胶囊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珊珊 刘荣 +1 位作者 马光辉 谭天伟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3-607,共5页
采用微孔膜乳化法与复乳法结合制备粒径均一可控的以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膜材的载溶菌酶微胶囊,粒径分布系数CV(CoefficientofVariation)为14.04%,远低于机械搅拌法制备的微囊的CV(76.54%).分别加入内水相添加剂PVA,PEG40... 采用微孔膜乳化法与复乳法结合制备粒径均一可控的以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膜材的载溶菌酶微胶囊,粒径分布系数CV(CoefficientofVariation)为14.04%,远低于机械搅拌法制备的微囊的CV(76.54%).分别加入内水相添加剂PVA,PEG400,HP-β-CD,使溶菌酶的包埋率从无添加剂时的68.1%分别增大到86.6%,89.0%和94.1%.添加剂降低了溶菌酶的突释.PEG400,PEG6000,HP-β-CD的加入降低了溶菌酶的释放速率,而PVP或PVA的加入则加快了溶菌酶的释放.溶菌酶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变性是失活的主要原因.在酶液中加入PEG400,PEG6000,PVP,HP-β-CD可有效地避免由于油水界面造成的溶菌酶活性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 复乳溶剂蒸发 聚乳酸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蒸发方式对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流变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文 潘梅娟 +2 位作者 张恺 令狐圆圆 李红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1年第5期939-944,共6页
为了研究直接加热法和低温蒸发法获取残留物的性能差异,针对两种常用的改性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分别通过两种蒸发方法获取乳化沥青残留物,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进行了温度扫描试验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 为了研究直接加热法和低温蒸发法获取残留物的性能差异,针对两种常用的改性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SBS改性乳化沥青),分别通过两种蒸发方法获取乳化沥青残留物,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进行了温度扫描试验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比较分析了残留物的流变性能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蒸发法获取的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具有更高的软化点和弹性恢复率;温度扫描结果显示低温蒸发法获得的残留物具有更高的G*和G*/sinδ,并且SBS-D的δ更小,而两种获取方法对SBR-D和SBR-Z的δ影响不大;剪切应变和恢复应变值、Jnr和R指标表明低温蒸发法获取的残留物具有更高的抗剪切变形能力和弹性性能,并且高应力水平下对SBS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性能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性乳化沥青 蒸发残留物 低温蒸发 流变性能 M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乳化沥青残留物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6
9
作者 侯德华 张庆 +1 位作者 韩志宇 张芳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78-282,共5页
为评价高温蒸发方法和低温蒸发方法对乳化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低温测力延度仪分别对不同乳化沥青残留物进行力学性能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综合性能评价模型。试验表明,高低温蒸发方法都... 为评价高温蒸发方法和低温蒸发方法对乳化沥青综合性能的影响,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和低温测力延度仪分别对不同乳化沥青残留物进行力学性能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综合性能评价模型。试验表明,高低温蒸发方法都会对沥青造成老化,而高温蒸发方法会造成部分聚合物的降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乳化沥青残留物的实际性能评价,而低温蒸发方法能够最大程度避免SBR改性剂和乳化剂的破坏。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高低温蒸发方法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综合性能的影响占到11.312%,说明这两种蒸发方法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而其中低温蒸发乳化沥青残留物的综合性能得分相对较高,更能客观反映乳化沥青的实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低温蒸发 乳化沥青 流变性 测力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蒸发法在微球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武玉敏 李大伟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3A期43-47,共5页
关键词 溶剂蒸发 微球 聚乳酸 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乳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残留物获取方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牛晓伟 王永维 +3 位作者 王文峰 韩超 王仁辉 吴昊 《现代交通技术》 2016年第3期1-4,共4页
文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乳化沥青残留物不同的获取方法,结果表明:与其他获取沥青残留物的方法相比,低温蒸发法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高温给乳化沥青性能检测带来的影响;建议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乳化剂的样品,应当设置不同的低温蒸发温度和蒸... 文章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乳化沥青残留物不同的获取方法,结果表明:与其他获取沥青残留物的方法相比,低温蒸发法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高温给乳化沥青性能检测带来的影响;建议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乳化剂的样品,应当设置不同的低温蒸发温度和蒸发时间,同时为了减少蒸发时间,建议采用破乳剂以快速获取乳化沥青残留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残留物 低温蒸发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PLA-PEG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5
12
作者 任杰 宋金星 洪海燕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1-195,共5页
首先利用开环聚合的方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然后以此为基材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微球 ,分别研究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等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 [η]的影响以及稳... 首先利用开环聚合的方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然后以此为基材 ,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 ,制备了聚乳酸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微球 ,分别研究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聚乙二醇的分子量等对共聚物的特性粘数 [η]的影响以及稳定剂、乳化剂、共聚物 [η]、搅拌速度及油 /水比对共聚物微球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PEG共聚物 可生物降解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微球 乳化溶剂蒸发 药物载体 制备方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TMZ-SLN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 被引量:1
13
作者 窦明金 黄桂华 +1 位作者 席延卫 张娜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41-1145,共5页
以替莫唑胺为模型药物,硬脂酸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替莫唑胺固体脂质纳米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的结构形态、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优化处方制备的... 以替莫唑胺为模型药物,硬脂酸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替莫唑胺固体脂质纳米粒,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的结构形态、粒径、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优化处方制备的替莫唑胺固体脂质纳米粒为类球形实体,粒径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为65.0±6.2nm,ξ电位为-37.2mV,包封率为58.9%±1.21%,药物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证明纳米粒确已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莫唑胺 固体脂质纳米粒 硬脂酸 乳化-低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婴幼儿营养米粉中的铁和锌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芳权 申屠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9-171,共3页
采用低温消化、乳化法处理婴幼儿营养米粉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铁、锌的含量,铁的回收率为92.7%~96.6%,锌的回收率为93.3%~98.2%,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本法处理样品的耗酸量少,仅需传统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微波消... 采用低温消化、乳化法处理婴幼儿营养米粉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铁、锌的含量,铁的回收率为92.7%~96.6%,锌的回收率为93.3%~98.2%,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本法处理样品的耗酸量少,仅需传统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微波消化法耗酸量的五分之二左右,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低温消化-乳化 婴幼儿营养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负载坎地沙坦酯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天蛟 刘艳霞 《中国药师》 CAS 2021年第10期1817-1822,共6页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纳米粒并考察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共同作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通... 目的:制备坎地沙坦酯纳米粒并考察其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以聚乙烯醇(PVA)和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TPGS)共同作为乳化剂,采用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实验设计优化得到PLGA-PVA/TPGS纳米粒的最优处方,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两种纳米粒的微观形态,并比较两种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特性;考察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纳米粒经大鼠灌胃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的最优处方组成为:PLGA浓度为100 mg·ml^(-1),PVA浓度为15 mg·ml^(-1),TPGS浓度为0.8 mg·ml^(-1),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两种纳米粒分布均匀、无聚集;其体外释药特性均表现为前期释药较快,后期平缓;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坎地沙坦酯PLGA-PVA和PLGA-PVA/TPGS纳米粒均能提高药物的达峰浓度,增加药物生物利用度,但是坎地沙坦酯PLGA-PVA/TPGS纳米粒提高的更显著(P<0.05)。结论:将坎地沙坦酯制备成PLGA-PVA/TPGS纳米粒能够提高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对坎地沙坦酯的二次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聚乙烯醇 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 乳化溶剂蒸发 坎地沙坦酯纳米粒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娟 尚曙玉 +2 位作者 贾安 郭锐税 冯永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81-2286,共6页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考察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木犀草素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0.... 目的制备木犀草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内药动学。方法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后,考察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木犀草素及其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0.5%CMC-Na混悬液(10 mg/kg),于0.15、0.5、0.75、1、1.5、2、4、6、8、12 h采血,HPLC法测定木犀草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所得固体脂质纳米粒呈类球形或球形,平均包封率为85.24%,载药量为5.24%,粒径为176.35 nm,Zeta电位为-33.8 mV,24 h累积溶出度为71.5%,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0.9792)。与原料药比较,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1),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28倍。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促进木犀草素口服吸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制备 体内药动学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洪 詹新安 +1 位作者 成蓓 谭晔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37-40,50,共5页
目的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观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和粒径大小,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其包封率。结... 目的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正交试验优化、筛选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用透射电镜观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和粒径大小,葡聚糖凝胶柱法测定其包封率。结果所制得的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93±6)nm,电位为(-21.5±1.2)mV,包封率为(45.1±1.1)%。结论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适用于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双酯 固体脂质纳米粒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刚 余学英 +5 位作者 常明泉 曾南 王佳 杜士明 杨光义 刘文嘉 《中国药师》 CAS 2012年第8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方法: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槲皮素纳米脂质体(QUE-NL)冻干粉,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并... 目的:研究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的制备方法,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方法:以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含有不同冻干保护剂的槲皮素纳米脂质体(QUE-NL)冻干粉,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筛选出最佳配方。并对冻于粉针进行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该法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较佳;制备过程中,槲皮素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受药脂比影响较大,受胆固醇磷脂比影响较小;采用5%甘露醇+5%麦芽糖作为冻干保护剂冻干效果更好;所得冻于粉针对温度、光照较为敏感,也易受湿度影响。结论:5%甘露醇+5%麦芽糖是槲皮素纳米脂质体较合适的冻干保护剂,初步的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针宜低温、避光、密封保存。以本试验方法制备的槲皮素纳米脂质体冻干粉粒径较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纳米脂质体 冻干粉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和冷冻干燥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洪 成蓓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得大黄素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态、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等进行研究。采用全体液平衡反向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所制固... 目的: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得大黄素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粒径、形态、表面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性质等进行研究。采用全体液平衡反向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所制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53 nm,电位为-25.4 mV,包封率为(56.31±2.06)%。药物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线性方程。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可作为大黄素新型缓释给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固体脂质纳米粒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全体液平衡反向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固态类脂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典瑞 张君华 陈江飞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以硬脂酸为载体材料制备阿奇霉素固态类脂纳米粒(AZM-SLN),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AZM-SLN;并对其形态、粒径、包封率、结构和质量、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的硬脂酸固态类脂纳米粒为... 目的:以硬脂酸为载体材料制备阿奇霉素固态类脂纳米粒(AZM-SLN),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AZM-SLN;并对其形态、粒径、包封率、结构和质量、体外释药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得到的硬脂酸固态类脂纳米粒为类球形实体,粒径分布比较均匀,平均粒径dav=(17.75±5.00)nm;三批载药纳米粒的包封率为(81.57±1.33)%;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用DSC分析证明纳米粒确已形成。结论:硬脂酸纳米粒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固态奚脂纳米粒 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 硬脂酸 物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