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1
篇文章
<
1
2
…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刑法上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玉良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44-45,共2页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相对于法律认识错误而言更加复杂,争议也更大。与国内通行观点不同,本文将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性质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和主体错误六类,并根据行为人发生错误认识的具体原因和情况...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相对于法律认识错误而言更加复杂,争议也更大。与国内通行观点不同,本文将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性质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和主体错误六类,并根据行为人发生错误认识的具体原因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以解决其刑事责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事实认识
错误
故意
处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主客体视角分析事实认识与价值评价的辩证关系
2
作者
郝永康
程远芳
《文教资料》
2008年第9期80-81,共2页
事实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内部联系的认识,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客体属性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从主客体角度探究事实认识与价值评价的辩证关系,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
事实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内部联系的认识,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客体属性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从主客体角度探究事实认识与价值评价的辩证关系,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
事实认识
价值评价
辩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解读
3
作者
韦有多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实认识的维度对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价值认识的维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价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实认识的维度对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价值认识的维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价值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种历史事实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维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哲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关系看中医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凌霞
常存库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73-75,共3页
任何认识都伴随着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个方面,中医学也是如此。然而中医学是以临床为主导的经验医学,诊断、疗效是其追求的目标。以价值认识为主,事实认识薄弱的特点,使中医学在基础医学方面遗留大量空白,临床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趋于凝固...
任何认识都伴随着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个方面,中医学也是如此。然而中医学是以临床为主导的经验医学,诊断、疗效是其追求的目标。以价值认识为主,事实认识薄弱的特点,使中医学在基础医学方面遗留大量空白,临床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趋于凝固,这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错位极大限制了中医学价值的充分发挥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晓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才能提高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正确性,才能驾驭认识活动的发展,才能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实践理性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实认识、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红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7-104,共8页
随着决策科学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一系列与之相关、艰巨复杂的哲学课题也不断地摆到了人们面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就是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决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各项决...
随着决策科学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一系列与之相关、艰巨复杂的哲学课题也不断地摆到了人们面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就是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决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各项决策在具体内容上千差万别,就其共同本质而言,任何决策都是人们力图以最小的代价、经济的原则,凭借一定的方式和手段,确定、规划、预演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及结果的动态的意识活动过程。决策的正误,决策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们实践目的的正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者
价值
认识
事实认识
人类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现代科学技术
主体
蓬勃发展
科学决策
技术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同正犯抽象事实认识错误问题探析
7
作者
江南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共同正犯的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存在于不同构成要件之间,其在共同正犯意思联络不一致下对共犯人"合意"的解读,以及在意思联络一致下犯罪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对各共犯人的归责问题存在较大争议。然而,法定符合说以部分犯罪共同说为...
共同正犯的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存在于不同构成要件之间,其在共同正犯意思联络不一致下对共犯人"合意"的解读,以及在意思联络一致下犯罪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对各共犯人的归责问题存在较大争议。然而,法定符合说以部分犯罪共同说为基础进行修正,有条件肯定意思联络不一致下共犯人"合意",阻却意思联络一致下犯罪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故意的成立,不仅符合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更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正犯
抽象
事实认识
错误
修正法定符合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故意事实认识要素的内容界定
8
作者
王耀彬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1-85,共5页
认识要素作为认定犯罪故意的基础,由事实认识和规范化评价两部分组成。事实性认识要素的内容为何,学说上不无争议,争议点主要集中在犯罪主体、因果关系、行为结果等是否属于事实认识要素的组成部分以及事实认识要素的内容界定上。立足...
认识要素作为认定犯罪故意的基础,由事实认识和规范化评价两部分组成。事实性认识要素的内容为何,学说上不无争议,争议点主要集中在犯罪主体、因果关系、行为结果等是否属于事实认识要素的组成部分以及事实认识要素的内容界定上。立足于国内刑法体系,结合域外可行性理论,认为事实认识内容包括行为对象、行为性质、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特殊罪名的特定事实五个部分;行为主体、行为客体、结果加重犯中的结果等特殊犯罪事实应排除在事实认识范畴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故意
事实认识
要素
因果关系
谦抑性原则
刑事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事实认识错误处理规则解析
9
作者
郑纲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
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就在故意的成立上坚持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而在现实生活中,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并不总是一致的,主客观相脱离的情形时有...
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就在故意的成立上坚持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而在现实生活中,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并不总是一致的,主客观相脱离的情形时有发生,如想要杀甲却杀死乙、预谋杀人却将其旁边的宠物打死、想要盗窃财物却窃得枪支。这些情形自然需要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在法定符合说的指导下,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各种情形明晰一套处理规则,并在适当的地方阐述作者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错误
具体符合说
抽象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认识错误的归类与法律效果
10
作者
李开春
《研究生法学》
2015年第6期89-99,共11页
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德国刑法中称容许构成要件错误。在德国阶层犯罪论体系下,构成要件错误和禁止错误的分类方法,使得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的体系位置颇为尴尬,加之对故意体系地位的不同认识、犯罪构造体系的差异引发理论上的重...
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德国刑法中称容许构成要件错误。在德国阶层犯罪论体系下,构成要件错误和禁止错误的分类方法,使得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的体系位置颇为尴尬,加之对故意体系地位的不同认识、犯罪构造体系的差异引发理论上的重大争议。我国刑事立法并没有规定德国式的阶层错误分类方法,在我国刑法理论背景下,不能直接采用该分类,而应当坚持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的二分法,将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归类于事实错误,通过限制责任说,得出阻却故意的法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当化前提
事实认识
错误
故意
责任
错误分类
故意
认识
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晓颜
范豫
《法制与经济》
2015年第3期35-37,共3页
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是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刑法学界对认识错误的研究也不甚完备,我国刑法学界从不同角度出发也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多种观点百家争鸣,都有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但即使理论上的研究再具体,在遇到实...
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是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刑法学界对认识错误的研究也不甚完备,我国刑法学界从不同角度出发也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多种观点百家争鸣,都有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但即使理论上的研究再具体,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仍然不一定能够清楚地辨别,所以对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继续地研究探讨还是有其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错误
因果关系
法定符合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及真理的阶级性
12
作者
赖金良
《江海学刊》
1984年第1期63-67,共5页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真理没有阶级性,这点,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分歧是:除了语言学和逻辑学之外,社会科学中的真理到底有没有阶级性。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中的真理...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真理没有阶级性,这点,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分歧是:除了语言学和逻辑学之外,社会科学中的真理到底有没有阶级性。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中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而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什么样的真理没有阶级性,什么样的真理才有阶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性
真理
价值
认识
事实认识
社会科学领域
学术界
逻辑学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分说在教唆犯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适用
13
作者
闫熙和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0-128,共9页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并非处于适用上的对立关系,在处理正犯及教唆犯的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法定符合说认定困难、结论存疑时,不否认在同类型的共同犯罪内适用具体符合说的可能。未使用传统的从共同犯罪错误类型出发的分类方法,而试图...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并非处于适用上的对立关系,在处理正犯及教唆犯的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法定符合说认定困难、结论存疑时,不否认在同类型的共同犯罪内适用具体符合说的可能。未使用传统的从共同犯罪错误类型出发的分类方法,而试图根据共同犯罪人的故意样态及直接正犯的行为类型、结果类型的区别对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进行分类,分别适用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即适用二分法归类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体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具体的
事实认识
错误
共同犯罪
教唆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
2
14
作者
陈勤舫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事实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内部联系的认识,即人们基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事实为根据,从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联系出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的判断和推理。价值认识是对客观世界与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即人们基于对自我的认识,以人...
事实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内部联系的认识,即人们基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事实为根据,从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联系出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的判断和推理。价值认识是对客观世界与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即人们基于对自我的认识,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为标准,从人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的判断和推理。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是一对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认识论范筹。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出发点不同;事实认识具有客观性,而价值认识则具有主观性;事实认识具有不变性,而价值认识则具有历史性;事实认识具有单一性,而价值认识则具有多样性。事实认识是价值认识的起点和基础,价值认识是事实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相互斗争,共同发展。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认识
论
辩证关系
全文增补中
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
15
作者
舒文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事实认识错误在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对刑事责任的认定有较大影响;从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处理原则和罪责认定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力求给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认识
错误
具体
事实认识
错误
打击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故意的事实认识与内容解读
被引量:
10
16
作者
付玉明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95,共15页
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包括认识性因素和意志性因素,认识性因素是意志性因素的前提和基础,是研究犯罪故意的重要范畴。事实性认识要素的具体内容,学界分歧不大,争议点主要集中在事实认识要素的组成部分及内容界定上;着眼于国内刑法规范体系...
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包括认识性因素和意志性因素,认识性因素是意志性因素的前提和基础,是研究犯罪故意的重要范畴。事实性认识要素的具体内容,学界分歧不大,争议点主要集中在事实认识要素的组成部分及内容界定上;着眼于国内刑法规范体系,结合域外可行性理论,本文认为事实认识内容包括行为性质、行为对象、行为结果、因果关系、行为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特殊罪名的特定事实。行为客体、行为主体、结果加重犯中的结果等特殊犯罪事实排除在事实认识范畴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认识
犯罪故意
谦抑性原则
刑事政策
刑法机能
原文传递
论金融诈骗罪的事实认识错误
被引量:
3
17
作者
张明楷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在讨论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时,刑法理论不自觉地将认识错误纳入到客观要素中展开讨论,因而形成争论不休的局面。关于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应当主张抽象的法定符合说。在金融诈骗罪中,对同一犯罪的并列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错误,以及对...
在讨论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时,刑法理论不自觉地将认识错误纳入到客观要素中展开讨论,因而形成争论不休的局面。关于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应当主张抽象的法定符合说。在金融诈骗罪中,对同一犯罪的并列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错误,以及对同一犯罪的不同行为类型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对不同犯罪构成之间的认识错误,应在重合的限度内,认定为轻罪的既遂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诈骗罪
事实认识
错误
抽象的法定符合说
原文传递
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偏离——梁丽案之我见
18
作者
马寅翔
《西部法学评论》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关于梁丽案,有盗窃罪、侵占罪与民事不法之争。这三种观点虽然在定性上迥然有别,但就客观事实来说,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如何认定装有金饰的纸箱的法律性质。此外必须考虑的是,梁丽对于该客观事实产生了主观认识上的偏离,这势必影响...
关于梁丽案,有盗窃罪、侵占罪与民事不法之争。这三种观点虽然在定性上迥然有别,但就客观事实来说,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如何认定装有金饰的纸箱的法律性质。此外必须考虑的是,梁丽对于该客观事实产生了主观认识上的偏离,这势必影响对其行为的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失物
遗忘物
无主物
抽象的
事实认识
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犯罪构成的性质:事实认识方法抑或规范解释模型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李山河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72,共13页
犯罪构成性质问题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性和方向性问题。从事实与规范关系视角考察,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犯罪构成性质的定位有案件事实认识方法与规范解释模型两种。从应然的立场,基于事实与规范关系的法理、犯罪构成理论的目标以及犯罪构...
犯罪构成性质问题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性和方向性问题。从事实与规范关系视角考察,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犯罪构成性质的定位有案件事实认识方法与规范解释模型两种。从应然的立场,基于事实与规范关系的法理、犯罪构成理论的目标以及犯罪构成的实际内容等方面的考量,应将犯罪构成性质定位于刑案事实认识的方法而非法律规范解释的模型。这一犯罪构成性质的新定位有着法教义学的重大意义,体现在这一新定位能够深刻体现犯罪构成的本真、合理择定犯罪论体系建构完善的方向和路径、有效推进犯罪认定的司法实践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构成性质
案件
事实
事实认识
规范解释
原文传递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二阶判断:从认定到处理——基于对既有刑法理论的反思与质疑
被引量:
1
20
作者
章智栋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5-56,共12页
认识错误是指主观故意与客观事实不符,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是主客观偏离至不同构成要件的情况,理论上应当区分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认定和处理两个环节,前者是具体案件中的个别判断,后者是刑法规范上的一般性评价。目前在刑法理论中占据通说...
认识错误是指主观故意与客观事实不符,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是主客观偏离至不同构成要件的情况,理论上应当区分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认定和处理两个环节,前者是具体案件中的个别判断,后者是刑法规范上的一般性评价。目前在刑法理论中占据通说地位的法定符合说实质上将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判定和处理合二为一,忽略了具体案件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在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认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故意认识,还要考虑故意意志与客观事实间的关系,并且要注意排除法条竞合的情形,只有在客观事实背离故意认识和意欲时才能肯定"错误"的存在。据此可以推导出对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必须坚持具体符合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
事实认识
错误
法定符合说
具体符合说
故意
原文传递
题名
刑法上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玉良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出处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44-45,共2页
文摘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相对于法律认识错误而言更加复杂,争议也更大。与国内通行观点不同,本文将事实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性质错误、因果关系错误和主体错误六类,并根据行为人发生错误认识的具体原因和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以解决其刑事责任问题。
关键词
刑法
事实认识
错误
故意
处理原则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主客体视角分析事实认识与价值评价的辩证关系
2
作者
郝永康
程远芳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
出处
《文教资料》
2008年第9期80-81,共2页
文摘
事实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内部联系的认识,价值评价是价值主体对客体属性能否和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从主客体角度探究事实认识与价值评价的辩证关系,是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是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体系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主客体
事实认识
价值评价
辩证关系
分类号
B02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解读
3
作者
韦有多
机构
广西民族学院政法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19,共4页
文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本着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事实认识的维度对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进行科学总结,也是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态度,从价值认识的维度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价值导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一种历史事实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维度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哲学解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词
“三个代表”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解读
分类号
D261.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关系看中医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凌霞
常存库
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73-75,共3页
文摘
任何认识都伴随着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两个方面,中医学也是如此。然而中医学是以临床为主导的经验医学,诊断、疗效是其追求的目标。以价值认识为主,事实认识薄弱的特点,使中医学在基础医学方面遗留大量空白,临床水平在某种程度上趋于凝固,这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错位极大限制了中医学价值的充分发挥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中医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晓丹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摘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人们只习惯于对认识的纵向考查(即把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忽视了横向考查(即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结果导致一系列思想上的错误和行为上的挫折。因此,弄清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才能提高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正确性,才能驾驭认识活动的发展,才能协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实践理性
认识
Keywords
factual cognition
value cognition
practical-rational cognition
分类号
B017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实认识、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
被引量:
2
6
作者
陈红星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7-104,共8页
文摘
随着决策科学的建立和蓬勃发展,一系列与之相关、艰巨复杂的哲学课题也不断地摆到了人们面前,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就是其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决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尽管各项决策在具体内容上千差万别,就其共同本质而言,任何决策都是人们力图以最小的代价、经济的原则,凭借一定的方式和手段,确定、规划、预演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及结果的动态的意识活动过程。决策的正误,决策的优劣,直接关系着人们实践目的的正误。
关键词
决策者
价值
认识
事实认识
人类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现代科学技术
主体
蓬勃发展
科学决策
技术发展水平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同正犯抽象事实认识错误问题探析
7
作者
江南
机构
广西财经学院法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4-118,共5页
文摘
共同正犯的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存在于不同构成要件之间,其在共同正犯意思联络不一致下对共犯人"合意"的解读,以及在意思联络一致下犯罪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对各共犯人的归责问题存在较大争议。然而,法定符合说以部分犯罪共同说为基础进行修正,有条件肯定意思联络不一致下共犯人"合意",阻却意思联络一致下犯罪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故意的成立,不仅符合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更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统一。
关键词
共同正犯
抽象
事实认识
错误
修正法定符合说
分类号
DF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故意事实认识要素的内容界定
8
作者
王耀彬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81-85,共5页
文摘
认识要素作为认定犯罪故意的基础,由事实认识和规范化评价两部分组成。事实性认识要素的内容为何,学说上不无争议,争议点主要集中在犯罪主体、因果关系、行为结果等是否属于事实认识要素的组成部分以及事实认识要素的内容界定上。立足于国内刑法体系,结合域外可行性理论,认为事实认识内容包括行为对象、行为性质、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特殊罪名的特定事实五个部分;行为主体、行为客体、结果加重犯中的结果等特殊犯罪事实应排除在事实认识范畴之外。
关键词
犯罪故意
事实认识
要素
因果关系
谦抑性原则
刑事政策
Keywords
intentional crime
cognition factor of fact : causal relationship
principle of modesty
criminal policy
分类号
D91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事实认识错误处理规则解析
9
作者
郑纲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
出处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0-83,共4页
文摘
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这就在故意的成立上坚持了主客观相一致原则。而在现实生活中,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并不总是一致的,主客观相脱离的情形时有发生,如想要杀甲却杀死乙、预谋杀人却将其旁边的宠物打死、想要盗窃财物却窃得枪支。这些情形自然需要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在法定符合说的指导下,对事实认识错误的各种情形明晰一套处理规则,并在适当的地方阐述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
事实认识
错误
具体符合说
抽象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分类号
TP3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G632.47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认识错误的归类与法律效果
10
作者
李开春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处
《研究生法学》
2015年第6期89-99,共11页
文摘
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德国刑法中称容许构成要件错误。在德国阶层犯罪论体系下,构成要件错误和禁止错误的分类方法,使得容许构成要件错误的体系位置颇为尴尬,加之对故意体系地位的不同认识、犯罪构造体系的差异引发理论上的重大争议。我国刑事立法并没有规定德国式的阶层错误分类方法,在我国刑法理论背景下,不能直接采用该分类,而应当坚持事实错误和法律错误的二分法,将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的认识错误归类于事实错误,通过限制责任说,得出阻却故意的法律效果。
关键词
正当化前提
事实认识
错误
故意
责任
错误分类
故意
认识
对象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
被引量:
1
11
作者
沈晓颜
范豫
机构
桐乡市人民检察院
出处
《法制与经济》
2015年第3期35-37,共3页
文摘
错误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是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刑法学界对认识错误的研究也不甚完备,我国刑法学界从不同角度出发也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论。多种观点百家争鸣,都有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但即使理论上的研究再具体,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仍然不一定能够清楚地辨别,所以对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继续地研究探讨还是有其意义的。
关键词
事实认识
错误
因果关系
法定符合说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及真理的阶级性
12
作者
赖金良
出处
《江海学刊》
1984年第1期63-67,共5页
文摘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这是学术界经常讨论的问题之一。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真理没有阶级性,这点,大家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分歧是:除了语言学和逻辑学之外,社会科学中的真理到底有没有阶级性。实际上,问题不在于社会科学中的真理有没有阶级性,而在于社会科学领域中,什么样的真理没有阶级性,什么样的真理才有阶级性?
关键词
阶级性
真理
价值
认识
事实认识
社会科学领域
学术界
逻辑学
语言学
分类号
B023.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分说在教唆犯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适用
13
作者
闫熙和
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法律系
出处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20-128,共9页
文摘
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并非处于适用上的对立关系,在处理正犯及教唆犯的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法定符合说认定困难、结论存疑时,不否认在同类型的共同犯罪内适用具体符合说的可能。未使用传统的从共同犯罪错误类型出发的分类方法,而试图根据共同犯罪人的故意样态及直接正犯的行为类型、结果类型的区别对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进行分类,分别适用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即适用二分法归类处理。
关键词
具体符合说
法定符合说
具体的
事实认识
错误
共同犯罪
教唆犯
Keywords
the specific coincidence theory
the statutory coincidence theory
the specific factual cognition errors
joint crime
abettor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
2
14
作者
陈勤舫
机构
中南财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研究所
出处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事实认识是对客观世界内部联系的认识,即人们基于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事实为根据,从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内在联系出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的判断和推理。价值认识是对客观世界与人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即人们基于对自我的认识,以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为标准,从人的地位和作用出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的判断和推理。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是一对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认识论范筹。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出发点不同;事实认识具有客观性,而价值认识则具有主观性;事实认识具有不变性,而价值认识则具有历史性;事实认识具有单一性,而价值认识则具有多样性。事实认识是价值认识的起点和基础,价值认识是事实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相互斗争,共同发展。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
事实认识
价值
认识
认识
论
辩证关系
分类号
B02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全文增补中
题名
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
15
作者
舒文进
机构
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监所科
出处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文摘
事实认识错误在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对刑事责任的认定有较大影响;从事实认识错误的分类、处理原则和罪责认定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力求给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认识
错误
具体
事实认识
错误
打击错误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故意的事实认识与内容解读
被引量:
10
16
作者
付玉明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95,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刑法中错误论的当代展开"(项目编号:14BFX151)的阶段成果
文摘
犯罪故意的认识内容包括认识性因素和意志性因素,认识性因素是意志性因素的前提和基础,是研究犯罪故意的重要范畴。事实性认识要素的具体内容,学界分歧不大,争议点主要集中在事实认识要素的组成部分及内容界定上;着眼于国内刑法规范体系,结合域外可行性理论,本文认为事实认识内容包括行为性质、行为对象、行为结果、因果关系、行为时间地点方法手段等特殊罪名的特定事实。行为客体、行为主体、结果加重犯中的结果等特殊犯罪事实排除在事实认识范畴之外。
关键词
事实认识
犯罪故意
谦抑性原则
刑事政策
刑法机能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金融诈骗罪的事实认识错误
被引量:
3
17
作者
张明楷
机构
清华大学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11-119,共9页
基金
本文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金融诈骗犯罪疑难问题研究>(03BFX03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在讨论金融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时,刑法理论不自觉地将认识错误纳入到客观要素中展开讨论,因而形成争论不休的局面。关于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应当主张抽象的法定符合说。在金融诈骗罪中,对同一犯罪的并列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错误,以及对同一犯罪的不同行为类型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既遂的成立;对不同犯罪构成之间的认识错误,应在重合的限度内,认定为轻罪的既遂犯。
关键词
金融诈骗罪
事实认识
错误
抽象的法定符合说
Keywords
crime of financial fraud
cognition errors of facts
theory of abstract statutory conformation
分类号
D924.3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偏离——梁丽案之我见
18
作者
马寅翔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部法学评论》
2010年第2期4-7,共4页
文摘
关于梁丽案,有盗窃罪、侵占罪与民事不法之争。这三种观点虽然在定性上迥然有别,但就客观事实来说,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如何认定装有金饰的纸箱的法律性质。此外必须考虑的是,梁丽对于该客观事实产生了主观认识上的偏离,这势必影响对其行为的定性。
关键词
遗失物
遗忘物
无主物
抽象的
事实认识
错误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犯罪构成的性质:事实认识方法抑或规范解释模型
被引量:
4
19
作者
李山河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0-72,共13页
文摘
犯罪构成性质问题是犯罪构成理论的基础性和方向性问题。从事实与规范关系视角考察,目前世界范围内对犯罪构成性质的定位有案件事实认识方法与规范解释模型两种。从应然的立场,基于事实与规范关系的法理、犯罪构成理论的目标以及犯罪构成的实际内容等方面的考量,应将犯罪构成性质定位于刑案事实认识的方法而非法律规范解释的模型。这一犯罪构成性质的新定位有着法教义学的重大意义,体现在这一新定位能够深刻体现犯罪构成的本真、合理择定犯罪论体系建构完善的方向和路径、有效推进犯罪认定的司法实践等方面。
关键词
犯罪构成性质
案件
事实
事实认识
规范解释
Keywords
Nature of Constitution of Crime
Case Fact
Knowledge of Facts
Normative Interpretation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二阶判断:从认定到处理——基于对既有刑法理论的反思与质疑
被引量:
1
20
作者
章智栋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5-56,共12页
文摘
认识错误是指主观故意与客观事实不符,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是主客观偏离至不同构成要件的情况,理论上应当区分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认定和处理两个环节,前者是具体案件中的个别判断,后者是刑法规范上的一般性评价。目前在刑法理论中占据通说地位的法定符合说实质上将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判定和处理合二为一,忽略了具体案件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在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认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故意认识,还要考虑故意意志与客观事实间的关系,并且要注意排除法条竞合的情形,只有在客观事实背离故意认识和意欲时才能肯定"错误"的存在。据此可以推导出对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必须坚持具体符合说。
关键词
抽象
事实认识
错误
法定符合说
具体符合说
故意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刑法上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
张玉良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主客体视角分析事实认识与价值评价的辩证关系
郝永康
程远芳
《文教资料》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解读
韦有多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关系看中医
王凌霞
常存库
《中医药学报》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谈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
王晓丹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事实认识、价值认识与现代决策
陈红星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共同正犯抽象事实认识错误问题探析
江南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犯罪故意事实认识要素的内容界定
王耀彬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事实认识错误处理规则解析
郑纲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正当化事由前提事实认识错误的归类与法律效果
李开春
《研究生法学》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
沈晓颜
范豫
《法制与经济》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及真理的阶级性
赖金良
《江海学刊》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二分说在教唆犯具体事实认识错误中的适用
闫熙和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论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的辩证关系
陈勤舫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2
全文增补中
15
刑法中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
舒文进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犯罪故意的事实认识与内容解读
付玉明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0
原文传递
17
论金融诈骗罪的事实认识错误
张明楷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5
3
原文传递
18
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偏离——梁丽案之我见
马寅翔
《西部法学评论》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犯罪构成的性质:事实认识方法抑或规范解释模型
李山河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原文传递
20
抽象事实认识错误的二阶判断:从认定到处理——基于对既有刑法理论的反思与质疑
章智栋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