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1
作者 雷国梁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社会规律 规律客观性 性活动 合目的性 表现形式 自然规律 人与物 人与人 事物的客观性 人的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观性”范畴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昌 《人文杂志》 1986年第4期11-14,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 一、问题的提出 在哲学的研究和教学中,人们广泛地使用着“客观性”这一范畴。“客观性”范畴似乎“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本体论(唯物论)、辩证法、规律论、认识论、意识论、社会论(社会历史观)都少不了它。也许正由于人们对“客观性”范畴使用多了,就把它当作一个不证自明的、熟知的常识来接受,而对“客观性”的含义及其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的客观性 事物的客观性 精神现象 物质现 社会领域 被反映者 判断形式 主观意志 真理客观性 列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客观性”范畴最基本的含义——与王永昌同志商榷
3
作者 汪岩桥 《人文杂志》 1987年第5期32-33,共2页
王永昌同志的文章《“客观性”范畴初探》(见《人文杂志》1986年第4期),对“客观性”范畴的基本含义作了一些探讨。王文在对“客观性”范畴作了一番分析后提出:“‘客观性’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某物不依赖于另一物的一种属性和... 王永昌同志的文章《“客观性”范畴初探》(见《人文杂志》1986年第4期),对“客观性”范畴的基本含义作了一些探讨。王文在对“客观性”范畴作了一番分析后提出:“‘客观性’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含义,是指某物不依赖于另一物的一种属性和意义,即某物具有不依赖于另一物而存在的一种‘两物’相互关系中所显示、体现和表露出来的特性。”并且认为这是“根据列宁的一系列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永昌 主观性 列宁 关系范畴 事物的客观性 实体范畴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反映者 客观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新闻客观性
4
作者 欧阳薇荪 《新闻实践》 2000年第9期64-64,共1页
新闻报道要求客观、真实、公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客观性属于人的理性认识的范畴,它来自于人的实践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中的一种理性期待和需求,它植根于人的深层次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新闻的客观性,说到底就是人的理... 新闻报道要求客观、真实、公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客观性属于人的理性认识的范畴,它来自于人的实践的需要,是人与人之间精神交往中的一种理性期待和需求,它植根于人的深层次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新闻的客观性,说到底就是人的理性精神的外化,媒介的价值取向的标志。对新闻报道而言,它要求媒体诉诸传播内容时,应该公正和全面,使受众在接受新闻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客观性 事物的客观性 新闻报道 理性精神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报告文学 价值取向 求真意识 恩格斯 客观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词汇的主客观性谈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的分类 被引量:5
5
作者 何午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5年第1期14-17,共4页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是表示性质、状态,以及感情、感觉的品词,词尾有活用变化,与动词同属用言。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在表示性质、状态时,具有客观性,对人称及使用范围没有特殊要求,这是其特性的一面;在表示感情、感觉时,具...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是表示性质、状态,以及感情、感觉的品词,词尾有活用变化,与动词同属用言。 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在表示性质、状态时,具有客观性,对人称及使用范围没有特殊要求,这是其特性的一面;在表示感情、感觉时,具有主观性,对人称及使用范围有严格的限制,这是其特性的另一面,在句子结构上,日语形容词·形容动词有独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语形容词 形容动词 主观性形容词 感情形容词 属性形容词 事物的客观性 使用范围 词汇 整体感觉 对象语
原文传递
关于客观性含义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校利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2-14,共3页
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客观性就是指事物、现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特性或性质。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沈明明认为,从哲学史上看,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不否认客观性是一种不依人的意... 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客观性就是指事物、现象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特性或性质。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值得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沈明明认为,从哲学史上看,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不否认客观性是一种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普遍必然性。这一事实提醒人们,客观性的范畴是有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客观性范畴应有如下基本规定:第一,物质、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是认识的客观性的最终依据;第二,主体性不是主观的,它自身体现一种历史积淀的客观性;第三,客观性只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同一关系中;第四,客观性获得的基础是主体的实践;第五,客观性的获得是一个辩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性 事物的客观性 认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 人的意识 判断形式 认识对象 知识论 本体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关于真理的两个问题
7
作者 朱昌彻 刘福民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55-57,共3页
传统的真理定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严密,真理应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的客观性含义不同,前者指真理性认识与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相符... 传统的真理定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严密,真理应定义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是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的客观性含义不同,前者指真理性认识与客体的本质或规律相符合,后者指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理 事物的客观性 认识的客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风月宝鉴”想到的……
8
作者 张鹏 《安徽税务》 1997年第2期34-34,共1页
由「风月宝鉴」想到的……●张鹏闲品《红楼梦》,第十二回写了“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故事。所谓“风月宝鉴”是个正面反面都可以照人的镜子,正面可以照见你所思慕的美人儿,反面照见的却是一个骷髅。照正面爽心悦目、心旷神怡却定让... 由「风月宝鉴」想到的……●张鹏闲品《红楼梦》,第十二回写了“贾天祥正照风月鉴”的故事。所谓“风月宝鉴”是个正面反面都可以照人的镜子,正面可以照见你所思慕的美人儿,反面照见的却是一个骷髅。照正面爽心悦目、心旷神怡却定让你命归黄泉,照反面心生恐怖、苦痛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月宝鉴 培养人才 事物的客观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领导者 砀山县 “唯才是举” 《红楼梦》 爽心悦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算前景光明
9
作者 李新 《齐鲁珠坛》 1994年第4期3-4,共2页
珠算前景光明李新珠算历史很长,仅以《数术记遗》一书记有“隶首注术,乃有多种……其一珠算”这段文字而言,乃黄帝时代产物,有五千年之久了。时代遥远,沧桑变迁,但是,算盘的“位各五珠”,与算法的“五升十进”,符合科学,至今... 珠算前景光明李新珠算历史很长,仅以《数术记遗》一书记有“隶首注术,乃有多种……其一珠算”这段文字而言,乃黄帝时代产物,有五千年之久了。时代遥远,沧桑变迁,但是,算盘的“位各五珠”,与算法的“五升十进”,符合科学,至今未变。珠算,不完全是自然科学,它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算教育 为人类造福 珠算活动 优越性 计算机安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教育启智功能 四则运算 电子计算机系统 事物的客观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